高中心理课程体系协助学生负面情绪管理的实践探索
2023-06-28蒋润秋
蒋润秋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在高中生心理咨询中发现,由情绪问题升级为情绪障碍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家庭、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多元文化多方面影响。对此,可在高中心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开发负面情绪管理系列活动,通过课程引导、活动导向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体验。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提升与自我对话的能力,学会正确管理负面情绪。
关键词:高中生;负面情绪;积极心理学;情绪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8-0063-03
一、负面情绪管理课程的实施意义
高中生较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青少年尚未发育完全,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杏仁核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为情绪较易爆发,情绪起伏程度大。第二,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业经历中学习任务最为繁重,学业挫折最多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难免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焦虑、担忧等多种负面情绪。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都可能成为学生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高中生的首要任务便是成长、成人与学习,而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正是保证学生获得更好发展的前提。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能力,可以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幸福感,从而有精力、有能力进行全方面发展,使其有能力勇敢、积极地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因此,通过课程及活动协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是高中心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的现状及问题
谈“负面情绪”色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现状。每当大家提及“负面情绪管理”,想到的便是“如何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避免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等,对负面情绪是抵触的。但大量与情绪相关的研究发现,每种情绪都有正反两面的双重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对于负面情绪的认知不应该再停留于“负面情绪是不好的”“要减少或避免出现负面情绪”。同理,对于开设负面情绪管理课程的教师来说,课程及活动目标应及时进行转变,将重心从“避免出现负面情绪”转变为“接纳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以及“看见更多的积极情绪”。然而,尽管专业的高中心理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但在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等日常科普宣传时,对于负面情绪“谈虎色变”的普遍态度依旧难以改变。仅仅心理健康课堂上的教学尚不足以彻底改变学生对于负面情绪的根本认知。因此,如果高中负面情绪心理课依旧仅停留在课堂的40分钟里,会导致学生对于情绪管理的认识片面化,难以真正帮助学生学会负面情绪管理。作为高中心理专职教师,笔者在心理课堂之外尝试开发各类负面情绪管理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看见身边的美好,从而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学会负面情绪管理。
三、负面情绪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看见情绪:建立学生心“晴”档案,撰写心“晴”日记
这是学校协助学生进行负面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帮助学生看见自己的心情記录和状态改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看到不同情绪在生活中存在的不同意义。此外,通过记录“三件好事”,引导学生提高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敏锐度,从而增强生活的积极体验。
每位学生入学后,学校心理辅导室会建立“一生一档案”学生个人心“晴”档案。心“晴”档案由自我状态分析、突发事件分析、自我调整评估、教师指导建议、心“晴”日记记录、情绪管理课程心得、自我反思等几大部分构成。心“晴”日记由班主任、导师、心理教师及学生共同收集并撰写。心理教师利用心“晴”档案,引导学生对日常突发事件、校园情绪管理课程、校园心理活动等进行记录及反思,撰写日常体会及课程心得等。同时,学生利用心“晴”日记,每日在睡前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三件自己认为有收获、有成就,获得了积极体验的事件,通过持续的记录,增强生活的积极体验感。
在心“晴”档案建立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记录定期进行小结,第一时间觉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引导学生在看见生活中各类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解情绪存在的不同意义。并针对学生的心“晴”日记进行及时肯定,做学生情绪感受的见证者与共享者,给予学生持续记录的力量。
(二)说出情绪:聆“心”分享会
聆“心”分享会是学校的心理教师在学生通过心“晴”日记,不否认负面情绪存在,看见自己不同情绪的基础上,所创设的分享平台。聆“心”分享会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并讨论自己记录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生活中的美好,通过传递美好,增强所有同学的日常积极体验。
聆“心”分享会由心理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以6~7人为一个小组,挑选组长,由组长汇总所有积极体验,民主选择最具有感染力的积极体验进行分享。在分享会上,被选中的积极体验由学生本人上台与大家分享,充分阐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受。通过充满感染力的分享,一是增强该生对于此次积极体验的印象,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二是让班中其他同学通过聆听自己身上从未发生的积极体验,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积极体验,并通过他人的分享感受生活中自己未发现的美好。
通过聆“心”分享会,让所有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积极体验,进一步增强积极体验带给学生的能量。与此同时,为部分不愿意记录、不会记录的同学做示范,引导他们捕捉生活中的积极情绪,提高对生活中的积极情绪的敏锐度。
(三)对话情绪:“情绪意义”辩论赛
“情绪意义”辩论赛是在同学们学会看见并感受生活中的各类情绪的基础上,心理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情绪话题的进一步思考。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探索每种情绪在生活中的双面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一些时下热点的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具备充分表达自我的能力。因此,心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情绪有关,具有思辨性的议题供学生以辩论的形式进行深度思考,如:“情绪是否有好坏之分?”“我们是否该隐藏我的消极情绪?”“在朋友圈抒发我的负面情绪是不是有错?”。辩题在上课前一周布置,辩论双方人数不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正反方,自由组合。组合后挑选组长及辩手。所有组员各自回家搜索相关材料,最后将论点汇总给组长,最终由表达能力较好的辩手上台辩论。与此同时,若有同学在中途被说服想要改变自己所选方,也可以临时作出改变,并上台表达自己改变的理由或论点。
在辩论的结束阶段,教师针对辩论过程进行总结。通过一些具有思辨性的议题,引导学生对有关负面情绪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思考中形成对情绪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意识到情绪在我们生活中拥有双面意义。
(四)绘出情绪:“情绪彩虹图”绘制
“情绪彩虹图”是学生在难以描述混合的复杂情绪的情况下,心理教师通过让学生尝试绘制事件发生前、发生中以及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直观地引导学生看见情緒所带来的正面意义(如图1)。
在生活中,几种负面情绪往往会一同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时之间很难直观表述内心复杂的心情。但通过表达性艺术的创作方式,学生可以清晰、正确识别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在事件发生中、发生后的情绪变化,探索到当下的负面情绪背后所代表的内在需求分别是什么,进一步认识到负面情绪的作用是推动思考,促进行为与心态的改变,最终带来成长。
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举例示范,让学生学会区别自己的复杂情绪、学会绘制自己的“情绪彩虹图”,并学会感受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变化。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绘制的“情绪彩虹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避免不了复杂的负面情绪汇聚。与其想办法回避或减弱,倒不如好好接受并接纳。但接纳不代表负面情绪不再出现,下一次我们也许依旧会出现负面情绪,这也是成长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情绪彩虹图”的绘制,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区分、看见自己的不同负面情绪,更从根本上让学生看见了“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之后的情绪转化,从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贴近日常生活,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学校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关注自身的生活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给予指导和鼓励,而不仅仅是对于课程内容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师的指导具有针对性,更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对于情绪管理的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情绪管理课程的有效性。更易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管理”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素养。
2.课程丰富多彩,激发学生情绪管理的动力
学校的多样化情绪管理课程及活动是针对当今高中生的特点和需求所设,以学生自主思考、自行探索为主,教师指导、引导为辅,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此外,对于部分不愿意思考、不会思考的同学而言,通过聆听同学们的分享以及思维碰撞,也能很好地参与到课程及活动之中。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负面情绪管理课程及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动力,达到学会情绪管理的目标。
3.落实融合育人,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
在落实推进负面情绪管理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知识、思考以及探索之外,还要提前上网搜索相关知识,这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同学合作,这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还要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提高了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学生还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这教会他们要学会聆听。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设计问题、搭建思维支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表达辨析等多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
(二)反思
如今学校在基础课程设置上仅利用心理课、艺术课及体育课融合情绪管理教育。事实上,真正的情绪管理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将校园内其他基础课程与情绪管理教育相结合有待继续探索。此外,尽管学校的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增强了学生在校园内的积极体验,但多数学生离校后在家中可能会与父母发生矛盾。因此,如何改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处方式,以及提升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倩倩.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情绪管理训练课程探索[J]. 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11):181-183.
[2]贲志雯,眭国荣. 高校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1):83-84.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