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6-28朱睿张蕾房崇琴丁小丽
朱睿 张蕾 房崇琴 丁小丽
[摘 要]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以及动物科学等多个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理论知识,还包含众多实验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高等院校重视课程思政的开展,积极挖掘动物生理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如今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教学现状,挖掘动物生理学专业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最后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讨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与帮助,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037-04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教育环节中,圍绕立德树人打造完善的教育体系,贯穿教材、教学和学科多个环节,融合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新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综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给予高等教育的时代目标,需要专业教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本文以动物生理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一、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凝练学术知识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崇高的理想追求,让学生在学习有关动物生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迈入理性的殿堂。动物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现象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事物存在对立与统一有些相似,也就是正反馈与负反馈。在动物生理学中,动物机体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相辅相成,通过正反馈的作用帮助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通过负反馈则能够避免出现过于强烈的生理活动,使动物始终维持稳态。那么,基于这一知识,教师就可以结合生理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实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强化反馈也是动物生理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一知识点的同时利用先进事迹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职业道德素养[1]。
动物生理学中还包含有关生理活动的相关知识,比如器官结构与功能统一关系以及机体与环境矛盾统一等观点。通过讲解这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班级学习氛围和个人学习热情、集体荣誉和个人努力以及国家强大和家庭富裕之间存在的关系。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结构与功能、器官与机体以及集体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家国情怀。
再比如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食品安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基于生理学角度来介绍有关非法添加剂的危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并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会肩负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在动物生理学专业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能够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将思政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动物生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和规律的学科,其中拥有较为丰富的人文关怀元素、科学和道德元素。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达到思政入心、入脑的效果[2]。
二、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一)任课教师认知有待提升
在传统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思政素养培养则主要依赖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要求任课教师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然而部分动物生理学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没有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也不懂得如何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这就导致课程思政改革受到了阻碍,无法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标[3]。
(二)教学方法和学时的限制
一些动物生理学专业教师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以期末考核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大大下降,限制了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时发挥作用。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专业教师应该在承担原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承担部分思政育人职能。然而当前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以及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学时却没有改变甚至有所减少。比如有的学校动物生理学专业课程从原本的一学期48学时缩减到了32学时。由于教学方法和学时的限制,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4]。
(三)重专业和轻思想的理念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而且和生物医药领域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更渴望学习新的知识,希望了解生理学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但如果教师没有科学进行引导,则会导致学生只关注知识,忽视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部分专业教师会选择生硬地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5]。
三、动物生理学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一)理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理论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较多,通过挖掘思政元素能够有效促进课程思政改革,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2015年我国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的死亡率,这一发现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且屠呦呦也是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这一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之后的學习生活中更加刻苦,超越自我。除了这一故事之外,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还有很多章节知识都能够插入相应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挖掘这些思政元素,并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6]。
再比如有关细胞的知识,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大约在120天,但是每秒都有近250万个新红细胞产生,可以说人体内的红细胞每天都在更新迭代。教师可以基于这一理论,帮助部分学生摆脱献血损害身体健康这一错误观念。适当地献血可以帮助人体刺激造血系统,从而产生新的血细胞,帮助人体的造血系统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献血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献血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奉献精神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专业角度深入思考,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形成救死扶伤的良好人文情怀[7]。
除此之外,在有关机体血压的相关知识中也包含着思政元素。机体血压之所以能够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是因为机体能够利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等方式,确保体内的各器官以及血压的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运行。比如当心跳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加快时,机体的动脉血压就会升高,此时的颈动脉窦以及主动脉弓上的压力感受器会兴奋,这种兴奋会上传到延髓的心血管调节中枢。此时的心脏活动受到抑制,交感缩血管神经抑制,动脉血管开始舒张。这样能够保证机体的血压不会过高,维持在一定的稳定状态。而有关血压的知识离不开稳定二字,那么教师就可以和学生深入探讨稳定的含义。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的必要基础,通过讲解本章节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国家。中国幅员辽阔,人口数量庞大,要想实现稳定难度极高,而现在之所以国泰民安是因为党中央睿智的顶层设计以及运筹帷幄,同时还离不开群众的紧密配合。教师可以将群众和基层党组织当作效应器和感应器、各级党组织当作传出传入神经、党中央则当作心血管调节中枢。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稳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8]。
(二)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课程是实验操作类。因此,为了促进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比如弘扬团队精神。在实验中通常需要学生通力合作,而合作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发展中极为重要。比如在有关尿的生成以及影响因素实验中,需要针对腹部和颈部进行手术,操作较为繁杂,包括准备工作、麻醉、固定、分离气管、气管插管以及膀胱插管等。学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相互配合,实现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同时,形成学习自信心和良好的集体荣誉感[9]。
除此之外,实验课程中还包括自主研发、自力更生等精神品质。比如在实验课程中,教师会用到BL-420这一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该仪器是近些年来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而在十几年之前该仪器的核心技术还需要依赖于其他国家进口,不但操作十分不便,而且价格昂贵。教师可以在讲述有关该仪器使用方法和规范要求的时候,帮助学生联想到某西方国家打压中国某技术有限公司的事件。在打压之前中国该技术有限公司早就为了此事做好了防御策略,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使用的芯片,都是自主研发,因此在被打压的时候有底气屹立不倒。由此可见,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可以通过这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使其立志成为为国家做贡献的优秀人才[10]。
四、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代需要大力开展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育人的效果。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需要教师在改革课程思政的时候以课堂为载体,融合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堂这个主要渠道,并思考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几个根本问题。
教师在动物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知识点形成背后的历史故事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跟随科学家们的视角和思维,去掌握知识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有关血糖调节知识的时候,讲述发现胰岛素的故事。将这些生理学发展史上的故事讲给学生,并展示科学家们探究这些机体奥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充满兴趣,并主动学习科学家们严谨、坚韧的探索精神。除此之外,动物生理学专业课程中还包含很多实验课程,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在实验中经常用到小白鼠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在实验的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爱护实验动物,强调动物伦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并使其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任何一个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传授动物伦理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实验动物在促进专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且相关研究显示,戏谑或者暴力行为都会导致实验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巨大影响[11]。
(二)融合线上教学平台
如今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社会开始迈向智能化发展道路,线上办公和教学已成为常态。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互联网教学平台,比如雨课堂、智慧树并借助腾讯课堂和钉钉等实现直播授课,开展线上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高等院校可以跨学科、跨院系建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打造精品线上课程,发挥动物生理学+的一流学科优势。比如高等院校可以打造动物生理学智慧树网络课程,在录制该课程之前需要课程队伍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将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从而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元素,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融合线上教学平台,开设网络动物生理学课程还能够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线上学习中学生将会更加自主地学习,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明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强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教师需要在线上教学平台上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知识吸收情况和具体的学习感受,从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改善线上教学模式。网络课程能够带给学生极大的便利,而且可以大大强化课程思政的建设,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合[12]。此外,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社交平台将思政元素带入生活,将科学家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趣事写成精美文章通过微信订阅号平台推送给学生,给他们讲述生命的奇妙以及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匠心精神。
(三)基于课程内容改革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性课程,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涉及生命健康的多个领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该课程以研究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现象以及主要发生机制为主,探讨了生物在适应各种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功能反应和调节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需要在具体教学中以课程内容为纲领,挖掘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渗透思政知识点,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比如在教学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时,其中就蕴含着个体与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可以在传授各系统生理功能调控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体的复杂和矛盾,使学生理解对立和统一是自然界基本规律这一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通过讲解有关生理功能稳态的维持机制和相关病例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13]。
(四)加强课程考核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以及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精神。这不仅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还是赋予高等教育新的要求。而积极开展课程考核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方式,利用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促进思政元素的渗透。以往的动物生理学课程考核主要依赖于期中、期末的书面考试,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合理评价,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出现考前突击甚至考试作弊等行为。
结合传统考核评价中的不足进行分析,需要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打破传统考核评价的限制。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减少期中、期末考核的比重。比如课堂表现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作业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分别占比20%、10%、20%、50%。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考核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比如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视频、撰写课程论文或者针对动物生理学中的思政知识点开展话题讨论等,丰富考核内容[14]。
综上所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程打造成一个联系紧密且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开展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遵循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学生高水平专业技能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使学生拥有崇高的思想品格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立德树人要求以德为先,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知识为载体,以其中的思政元素为切入点来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日常开展动物生理学专业教学时,教师应该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加强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静柔.新媒体时代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185-187.
[2]鲁蒙蒙,陈卫华,王来.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51-55.
[3]陈晨,张伟.立德树人导向下“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33):93-96.
[4]李慧萍,张良,徐斯日古楞,等.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61-65.
[5]崔学荣.音乐教育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样态研究[J].音乐生活,2022(7):20-24.
[6]陳玉红,刘春霞,张蕾,等.“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传染病护理学为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2,34(2):77-79,96.
[7]姜新燕.立德树人视域下经济犯罪侦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22,8(7):23-26.
[8]吴晓芹.立德树人与地方经济相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以宁夏高职院校为例[J].才智,2022(2):24-27.
[9]于晓雪,李留安,张东超,等.农业高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21,28(4):89-92,104.
[10]彭勇波,赵霞,刘新琼,等.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4):125-127.
[11]弓剑.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育人元素的挖掘与运用:以“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38):173-176.
[12]陈阿琴,吕为群.基于立德树人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47):91-93.
[13]莫姣姣.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传播力研究,2020,4(16):150-151.
[14]宋予震,董青,王春明,等.实验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联动与双赢: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20(9):72-7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