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构建

2023-06-28励凌凌孙澄宇

职教通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数据

励凌凌 孙澄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画像”技术在国内的教育行业开始起步运用。在高校已经进行一定研究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管理需求,通过对画像系统核心体系的构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算法机制的建立、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实现运用,创新开发了服务于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画像”系统。该系统能精准服务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职业院校学生科学管理提供新模式、新手段、新路径,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内涵,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

基金项目: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ZCZ114);江苏省常州市第二批教育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五美学生画像系统建设”(项目编号:20021)

作者简介:励凌凌,男,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德育管理;孙澄宇,男,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发展处副处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3)02-0079-08

2022年,国家层面提出的“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字化将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力。为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作为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探索学生评价改革的具体应用,学生画像系统正逐步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学生画像系统主要依托大数据技术[1],通过从每名学生身上采集到的学业情况、体质健康、消费生活、竞赛活动等具体信息数据抽象成标签,对每个标签进行标准化评估、整合汇总,从而反映出学生在校的各项表现情况。将学生形象具体化的信息系统可有效实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追踪、反馈建议及预警等功能,提升信息化系统在学校育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学生画像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面向职业院校的学生画像系统鲜有先例和建设经验。然而,学生画像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可以较好契合职业院校相较于高中更为自主化的育人需求,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学生画像系统的规划思路与实践运用,以期为同类职业院校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的必要性

(一)职业院校实现个性管理机制需要新模式

传统的评价模式无法应对当前学生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管理需求。因学制、專业不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学习周期设置、理论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要求、综合素质提升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不能以统一标准一概而论。目前传统的评价模式依然只能以学期为单位,以报告单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学生学习成绩、操行等第、评语等。记录模式单一、片面,无法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评价机制对学生应有的引导、激励、惩戒等功能无法实现。

(二)职业院校创新科学管理体系需要新抓手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随着接收信息量的增加而变得日渐丰富,心理状态也更容易产生变化。在目前职业院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仅依靠家长反馈和教师观察把控学生心理状态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无法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行为进行预判、预警以及预设应对措施。由此可见,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亟需能实时记录学生综合表现,同时具备预警功能的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学生个体状态的精准把控。

(三)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需要新平台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的生涯成长与实习就业均与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目前,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企业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往往只能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操行等第、个人简历和面试印象等,可进行参考衡量的内容较少。而企业对学生实习和就业情况的反馈也只能通过实习手册、就业评价等较为抽象的文字记录,无法直观体现学生的整体表现。因此,为人才选拔及反馈提供更加形象、立体、充分的信息化平台已成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

二、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的设计理念

曾经有学者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三大组织中部分西方国家实施教育的核心素养框架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虽然这些组织及国家的核心素养框架内容和评价标准各有不同,但都是以“培养什么人”为核心教育目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学生画像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学校始终紧密围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聚焦学生综合评价,形成学生画像系统的整体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在学生画像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紧密围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宗旨,科学构建育人体系。(1)通过汇总各工作条线数据,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行业企业等统一纳入学校育人评价体系,协同推进育人工作,为实现“全员育人”创造充分条件。(2)通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规划教育教学、德育活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艺术陶冶、国际化培育等功能模块,让画像系统的工作周期覆盖学生进入校园到顺利毕业的整个学习生涯,从而实现“全程育人”。(3)通过细化学校的育人工作,将画像系统的各项功能与学校各育人阵地有机结合,形成联动,共同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目标。

(二)以大数据为依托,驱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学校在构建学生画像系统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势,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以培养现代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融合近年来职业院校中备受关注的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气质教育、工匠(技能)教育、国际化教育等课程改革元素,创新实施“五大行动”(“铸魂”行动、“阳光”行动、“魅力”行动、“强能”行动、“卓越”行动)。通过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工作模块,学校着力推进各类特色教育的实施,为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广阔空间。

(三)以改革学生评价为牵引,助推产教融合人岗相适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这一改革目标。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就是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破除“五唯”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评价的改革对深化产教融合有着重大意义,学校通过拓展学生画像系统多主体、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完善由教师、学生、学校、家庭、企业行业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学校着重强调“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统一,助推产教融合、人岗相适。

三、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的实践框架

(一)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在形成学生画像设计理念和核心体系的基础上,学校以多年来的德育工作经验为基础,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思路,从三个层面构建了一整套精准完善的指标体系[2]。

1.自上而下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最上层为“理念层”,是构建学生画像指标体系的核心理念,内容为“五育并举”的评价标准、育人思想及中心思想。第二层为“战略层”,对应学校实施的“五大行动”,以及每个行动所包含的两项主要内容,作为学生画像系统的战略指导。第三层为“路径层”,是每项行动的具体实施路径,构成这些路径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代表性元素(见图1)。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概括与凝练并生成相应标准,继而构成了整个学生画像系统的指标体系。以“铸魂”行动为例,学校遴选了德育思政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出勤奖惩记录等10个培养项目,制定了德育课程成绩、参加德育活动、聆听法律讲座、主题德育活动、德育竞赛获奖、志愿服务活动、学期德育评估、违纪处分情况等近20项可采集、可归纳、可赋分的育人指标,整体内容自上而下、系统分析、精准覆盖。

2.自下而上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形成指标体系实施路径的基础上,根据完成相应指标所需求的时间、难度和达成目标的效果及影响力等因素,为每项指标进行赋分[3]。以某一维度的各项指标赋分之和生成该维度的指数得分,从而准确反映学生在该维度的综合表现。在五个维度得分的基础上,综合形成学生画像的核心评价体系——“五美指数体系”(见图2)。在这个评价系统中,既有用于衡量学生综合表现的“五美指数”(即品德之美—品德优良,身心之美—心态阳光,礼仪之美—优雅大方,技艺之美—一技之长,合作之美—国际素养,这五个维度各自得分的综合),有反映学生单项表现的“维度指数”(单一维度的综合得分,如品德之美—品德优良维度中所有指标的得分总和),也有反映学生各项具体表现的“指标指数”(即每个单项指标的得分)。同时,画像系统为学生提供纵向对比个人表现和横向对比在集体中综合表现的功能,形成“自下而上”的多元评价机制。

3.分项点评——指标体系的特色称号标签。在完善“五美指数体系”的过程中,学校为各项细化指标中得到优秀评价的学生设置了相应称号,以游戏中的“成就”形式作为对学生单向表现的肯定,一方面为学生留下闪光时刻,另一方面也能对全体学生起到较强的激励作用。

(二)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数据处理机制

学生画像系统数据处理机制的首要目标是做好大数据系统的检测、汇总、分析,构成学生画像系统运行的核心数据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以“智慧校园”系统为核心平台(见图3),通过将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等系统进行整合升级,统一各系统的技术标准,开放数据接口,打通传输渠道,实现各项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样重要,系统的运行效率也需要得到保障。学校通过整理归集数据、编制数据字典、对数据来源进行治理,解决数据标准(名称、类型、编码规则、宽度、阈值限定等)不同、数据多头管理、数据冗余等质量问题,确保评价数据可信[4],充分解决学生评价中数据获取困难、数据来源不充分、数据归集不及时的问题。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广度,系统为企业、家长、社区建立了数据采集端口,建立覆盖学生成长、实习、工作脉络的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数据的及时采集、汇总和反馈。

综上所述,学生画像的数据处理机制以学校多年来建立的各个信息化平台为基础,通过建立统一标准,完成各平台数据的联通、整合,同时进一步确保系统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增加面向不同群体的数据采集端口,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见图4)。

(三)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可视化界面设计

优秀的交互界面是“学生画像”系统实现各项功能的关键。为了提升系整体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系统的交互界面通過仿照游戏UI设计风格,用精致可爱的卡通形象、突出的评语标签、丰富翔实的统计图表,细致呈现学生的个人“画像”(见图5)。

系统分为学生画像板块、基本信息板块、综合指数板块和分项信息板块。其中,学生画像板块反映了学生的具体形象,同时会显示学生所获得的标签[5]。基本信息板块反映的是学生的专业、班级、姓名及当前状态。综合指数板块反映的是学生“五美指数”的获得情况。分项信息板块则显示了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估、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活动参与、荣誉获得、图书借阅、生活消费等指标的具体情况。在系统的交互界面中,学生既能看到自己在各项指标中的实时表现,也能根据自己“五美指数”的达标情况了解自己的综合评价,同时,也可以对自己在画像系统中的整体形象有非常形象的认知,从而肯定进步,提示不足。同时,画像系统也将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针对每一名学生给予激励、提醒或预警[6]。通过实现上述功能,画像系统将成为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诊改、自主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四、基于大數据的职业院校学生画像系统的构建价值

(一)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学生画像系统具备实时、精确、全面的数据记录、汇总、分析和反馈功能,可实现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状况。同时,学生画像系统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留下系统、完整、准确、细致的记录,从而促进其全面和个性化发展[7]。

1.可以精准助力学生的学业发展。学生画像系统在传统的成绩排名基础上,可以全方位地记录与把控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并进行个人纵向与集体横向对比,在帮助学生记录学习成果的同时,使其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水平定位,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科学规划。

2.可以合理引导学生个性成长。与传统的教育教学平台相比,学生画像系统可以记录学生大量的综合性表现,明确细致地反映学生在校生活的点滴,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激励及引导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成长。

3.可以完整记录学生的求学生涯。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完整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历程,一方面具有纪念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努力方向、所取得的进步是否符合预期,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8]。

(二)提升职业院校科学管理水平

在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画像大数据技术,职业院校不仅可以实时记录、评估每一名学生表现,并针对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出预警,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小结、反思乃至诊断改进,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科学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高质量办学。

1.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通过大数据系统的各项功能,学校各部门可以准确便捷地掌握当前学生集体与个体的实时动态,为学生的整体和个性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可以科学做好风险预警。通过对学生各项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警,从而帮助学生针对薄弱环节作出改进,在预防出现意外风险的同时,助力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3.可以扎实推动诊断改进。学生画像的信息反馈可以让相关部门对当前学生管理情况有更为精准的判断。通过对大数据的汇总分析,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明确、直击重点的诊断改进,有效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提升办学质量。

(三)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适应岗位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将企业纳入学生评价主体,可使学生画像系统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方式更多元、评价反馈更及时,从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1.可以有效深化企业参与用人评价。企业参与学生评价是职业院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借助学生画像系统,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端口对参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或应聘入职的学生进行反馈性评价,将教育评价改革落到实处。

2.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实习质量评价队伍, 形成校企合作的学生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3.可以有效助力企业的人才选拔。相较于依据学习成绩、教师评语等传统评价方式,学生画像系统可以更加全面、细致、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表现,从而协助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更加精准地进行人才选拔。

学生画像系统的构建并非一日之功,如何继续完善系统的核心架构水平,提升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开发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功能,提升系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用性,都需要通过学生画像系统的实施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和迭代升级。学校也将继续对学生画像系统进行研发,推出以“学生画像”为媒介的立体化、多元化、智能化的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进一步丰富教育信息化在职业院校中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符龙生.智慧校园学生数据画像生成方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0):34-35,40.

[2]李光耀,宋文广,谢艳晴.智慧校园学生画像方法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18,41(12):161-163,167.

[3]刘佳良.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和学生能力画像系统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51):157-160.

[4]于方,刘延申.大数据画像——实现高等教育“依数治理”的有效路径[J].江苏高教,2019(3):50-57.

[5]刘霞.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大学生画像系统构建研究[J].软件,2021,42(8):42-44.

[6]李勤业.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区域学生综合素质画像研究[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2):30-34.

[7]师慧丽,王淑芮.数据赋能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价值及其实现[J].职教通讯. 2022(6):74-82.

[8]潘晶晶,姚郑,关婕.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画像系统设计[J]. 研究与发展,2018(10):46-49.

[责任编辑   王文静]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ortrait System Based on Big Data

LI Lingling, SUN Chengyu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ent portrait" technology began to be applied in the domestic educatio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certa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udents' management need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system of the portrait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lgorithm mechanism, and the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student portrait" system ser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innovatively developed. The system can accurately serve the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vide new models, new means and new paths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 deepen the conno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schools.

Key words: big data;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 portrait system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数据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