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草编艺术在服饰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2023-06-28张宁王勇
张宁 王勇
摘 要:以莱州草编艺术为研究对象,对草编元素在服饰材料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拓展莱州草编艺术的表达形式。运用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了莱州草编的编织肌理、图案纹样、色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并对莱州草编元素在服饰材料中的设计手法进行总结,最后进行设计实践。在图案纹样的提取中,需注重对其图案构成方式的提取与图案转化。研究表明,莱州草编艺术的编织肌理与工艺地域特征明显,将其与服饰材料设计结合,而且能够丰富现代服饰材料的图案纹样与肌理。
关键词:莱州草编;服饰材料设计; 编织工艺;图案设计:色彩分析
Abstract: Taking the art of Laizhou straw weav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pplication of straw weaving elementsin clothing material design is studied to expand the expression form of Laizhou straw weaving art. Using the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field research and summa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of the texture, pattern, color of Laizhou straw weaving, summarizes the design techniques of Laizhou strawweaving elements in clothing materials, and finally carries out design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pattern extraction,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xt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ts pattern composi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the weaving texture and technology of Laizhou straw weaving art have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it with the design of clothing materials can enrich the patterns and texture of modern clothing materials.
Keywords: Laizhou straw;costume material design;weaving process;pattern design;color analysis
萊州草编是流行于山东省莱州市的一种传统编织工艺,因其自身特性的需要,在造型上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又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精美繁复的编织肌理是其独特之处。在自然风格回归的时代诉求下,草编艺术在当代的艺术设计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国内学者对于草编艺术的研究趋向细分化,主要分为对草编艺术的整体分类研究与局部地区草编艺术的专门研究,对于草编肌理的应用研究较为缺乏,故本文主要在对莱州草编视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探究草编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手法与路径。
1 莱州草编的溯源
中国的草编历史十分悠久,据目前研究发现,中国最早的草编文物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为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产出土的芦苇编席残片[1]。莱州草编的起源同样久远,据《尚书· 禹贡》记载:“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去往济水的进贡船只上盛装柞蚕丝的筐,佐证了夏朝时,在当今的胶东地区已出现编织品的事实[2],直至封建社会末期,草编制品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料。但在清末之前,莱州草编仅作为实用品出现,并未发展出其艺术价值,编织技法与其他地区草编并无差异。
据《现代中国实业志》记载:“麦草辫非中国古法,其传入中国也,当在道光或咸丰之交[3]。”鸦片战争后,烟台开埠,起源于欧洲的草帽辫传入国内,通过对草帽辫工艺的吸收借鉴,莱州草编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花样编织技法,在胶东地区蓬勃发展,编辫业成为莱州地区农民的主要副业,现代莱州草编的雏形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莱州地区恢复因战争停摆的草编产业,成立掖县沙河草制工艺品厂和以育新草辫厂,莱州草编产业基础形成。改革开放后,草编行业发展达到顶峰,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全国同类产品首位,后因生产销售模式单一,劳动力缺失、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不断萎缩,原本的草编工艺厂纷纷转变为综合型工艺品厂,在当地已不再是热门产业。
2 莱州草编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分析
2.1 莱州草编艺术的工艺特征
莱州草编的花样编织方法由基础编织方法衍生而来,基础编织方法既是单独的编织技法种类,又是编织图案纹样的组成元素,其所呈现的编织肌理虽不及花样编织技法般繁复精美,但亦能体现出莱州草编独特的排列、几何美感。传统莱州草编的材料种类丰富,编织工艺跟随材料的特性而变化,材料形态、硬度、厚度等因素的多样性使得莱州草编艺术衍生出丰富的编织肌理[4]。各编织工艺与对应材料相组合,通过对编经、编纬的重复排列、组合归纳、上下挑压,使得莱州草编工艺品在平面造型上表现出鲜明的肌理美感。
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总结莱州草编中五种主要的编织技艺,根据实物与照片绘制编织方法示意图,对其编织材料、编织技法、编织肌理与工艺特征进行总结。以此为基础,为莱州草编肌理在服饰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表1)。__
2.2 莱州草编艺术的色彩特征
2.2.1 莱州草编材料的色彩特征
莱州草编主要有玉米皮、麦草、蒲草、芦苇四种材料,不同材料呈现的色彩美感各不相同。其中,玉米皮材料颜色洁白素雅、色彩哑光感强,植物纹理细腻。麦草材料相比较于玉米皮而言,植物纹理不明显,色泽更加光亮,色彩明度更低,且未染色的麦草根、梢颜色不同,有自然的黄白渐变效果[5]。蒲草材料色彩为淡黄色与淡绿色渐变,杂色较多,视觉感受更加丰富。芦苇材料色彩以米色系为主,如米白色、棕色、驼色等,色彩饱和度较低,视觉感受温和。不同材料色彩特征略有差异,但色彩风格与意象相同,丰富的材料种类构成了草编艺术独特的色彩风格(图1)。
2.2.2 莱州草编艺术的色彩意象
莱州草编产品有材料本色和染料染色两种。一般来说,传统的草编制品除了图案部分染色,其他部分均使用了材料本色。成品虽然通体为一色,但是由于编织手法的多样,通过疏密对比、经纬交叉、穿插掩压、粗细对比等多样的编织手法,使色彩的明暗在视觉上产生丰富的对比效果。草编色属暖调自然色系,以米黄色等自然色为主,其色彩高低明度间分布均匀,色组明度对比低,色彩饱和度低,过度细腻,同时植物色也是自然界的代表色,具有环保、天然、和谐的色彩意象。对草木色进行提取并分析其HBS 数值,为草木色在服饰材料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图2)。
2.2.3 莱州草编艺术的草木流行色提取
莱州草编的草木暖色符合当下自然疗愈的色彩流行趋势。将编织所用的天然草木色彩提取并与流行色结合使用,能够营造更具温度的时尚色彩美感。在后疫情时代,消费群体渴望与大自然重新建立起彼此良性友好的亲密关系,从自然界中提取的自然色调得到重视,草木色彩在服装秀场色彩中的占比提高(图3)。这些宁静和谐的色彩为现代中性色搭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运用自然色彩的时装设计主色调选取倾向温和舒适,通过对整套服装明度、纯度的轻微对比,让服装整体视觉感受更加温暖和谐,使消费者产生自然疗愈的情绪体验,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的变化比较,诱发观者的移情与共情能力,达到治愈观者心灵的目的。
2.3 莱州草编艺术的纹样特征
在莱州草编丰富的编织工艺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肌理形态,编织结构的疏密、起伏、粗细不同使莱州草编构成形式呈现出一种变化之美,而不同花形、结构的编织纹理进行连续组合、对称排列使其兼具規律之美,不同因素的对比与规则的几何排列组成了莱州草编独有的韵律美感。许多编织工艺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美感的图案单位,这类编织纹样无需添加其他装饰,便具有鲜明且独特的图案美感[6]。莱州草编纹样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形与图案型两大类,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案纹理进行梳理,并对其图案特征进行分析( 图4)。
2.3.1 几何型纹样
2.3.1.1 龙脊编织纹
龙脊编织纹的代表编织物主要包括龙脊小蜈蚣、龙脊钢边编织纹、龙脊小四边花三种类型,以压挑的基本手法编织的人字纹形态结构,中间突起,形似山脊,上层层层叠加的经纬形似龙鳞,原本普通的编织手法却显现出华夏文明的象征之美。图案构成形式以层叠与交叉为主,编织结构组成几何块面,均匀分布,呈现形式节奏美感。在一侧使用密集叠加效果,增加玲珑剔透美感。
2.3.1.2 蜈蚣边编织纹
蜈蚣边编织纹的代表样式主要有三抿翅大蜈蚣、二套扣一抿翅小蜈蚣、二焦二花边蜈蚣三种。其编织形式以叠压为主,以较长的斜纬左右交叠,形如蜈蚣身躯蜿蜒之势,在其左右附加编织花样,边为地,里为躯,以抽象手法来体现蜈蚣的具象形象。纹样构成形式主要为交叉分布与平行分布,斜线形编织分布,构建几何美感。材料交叉与平列产生对比,疏密相间,主次相宜。
2.3.1.3 抿翅编织纹
抿翅编织纹的代表样式主要有抿翅褶边、小抿翅六折边、一长抿翅边,纹样左右肌理高度长度不同,以不对称感营造倾斜向上的展翅趋势感,但肌理另一侧的交叉之处又形同未完全伸展之势,名为抿翅,显现出古今编织匠人的创造精神。纹样构成形式为交叉分布与疏密对比,边缘编织结构疏松,中部紧凑,呈现对比美感。
2.3.2 图案型纹样
2.3.2.1 菠螺花编织纹
菠萝花编织纹的代表样式主要有二套扣波花螺、波一折螺、二套扣蝶波螺三种。其图案形式呈螺旋状,以挤压缠绕的手法形成螺旋的花朵形态,组成花朵状的连续纹样。节奏鲜明,富有立体效果。以手工编织呈现自然美感。有粗犷与细柔的对比变化之美(图5)。
2.3.2.2 扇面编织纹
扇面编织纹的代表样式主要有小蜈蚣扇面、四龙扇面两种。其图案形式呈放射状,编织工匠通过编制原料的相互掩压形成扇面形态,立体感很强,打破编织主体的规律感,赋予其更加强烈的起伏感,有直与曲,粗与细的对比美感(图5)。
2.3.2.3 蜈蚣花编织纹
蜈蚣花编织纹的代表样式主要有抿翅二折蜈蚣花、龙脊风花蜈蚣、五棕角小蜈蚣三种。其图案形式呈S 型,图案连续组合,向四方延展,花朵之间连结又形成较小的三角形空间,这种虚与实的方形之间构成的图案呈现出自然美感(图5)。
3 设计实践
基于对莱州草编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与应用手法分析,笔者将从草编工艺应用与印花设计两个方向进行服饰材料设计。将编织原料的叠加产生的各种肌理、纹样转化为服装服饰材料的平面或立体肌理,融入莱州草编艺术的天然色彩,在现代化的服装廓形之下,加入手工编织元素。使之产生新的肌理效果。
3.1 莱州草编工艺在服饰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3.1.1 挂经法在服饰材料编织中的应用
以挂经法中的挑一压一与挑二压一为编织手法,将整条编纬分割为段,替代原本的边缘翻折方法,能够避免边缘出现堆积,将单条编经增加到双条,通过并列、缠绕手法为其添加肌理细节,并为编织结构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在皮革材料中形成规律的几何美感(图6)。
3.1.2 绞编法在服饰材料编织中的应用
绞编法的基本方法是将双股或三股草茎作一组横向编织的纬草,与固定位置的经草作交叉编织。编织时,两股同时向经草挑压, 然后两股纬草再交叉相绞[7]。绞编方法有多种,包括压一挑一双纬绞编、压二挑二双绞编、宽窄直纹绞编、宽窄斜纹等。以压一挑一双纬绞编为编织工艺,皮革为绞编材料,将条状编纬替换为片状结构,在进行双股绞辫的同时对片状结构进行反转,使皮革正面、反面交替出现,形成更为丰富的面料肌理(图6)。
3.2 草编纹样在面料印花中的创新应用
3.2.1 草编纹样的提取与转化
在此研究项目中的图案设计是将传统花草编的外观结构或内在图案通过Adobe Illustrator 软件进行增型或者减型设计,通过形成连续图形、编织底纹图形、格纹图形等不同的表达形式,选择不同的面料载体,并通过AdobePhotoShop 软件形成面料小样效果图,融合草编的天然提取色彩,对其印花效果进行视觉评价,挑选符合现代审美并能够体现莱州草编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的纹样,将编织肌理转化成二维平面图样,制成印花图案,印制于服饰材料表面。
3.2.2 印花图案设计实践
將传统草编文化用现代的图形设计语言表现,使草编艺术在面料中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得到呈现,给观者营造一种传统与时尚结合的视觉感受,传统花草编图案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图案肌理由蜈蚣纹、龙脊纹、抿边纹、波罗纹、扇面纹等综合构成,种类可达百种,提取典型纹样并通过不同方法将其进行造型组合,融合现代图案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4 结语本文对莱州草编艺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取其肌理、色彩、工艺等运用到服饰材料设计中并得出以下结论。
莱州草编艺术的编织肌理地域特征明显,将编织肌理进行图案转化并与服饰材料结合,能够更好的扩展莱州草编艺术的表达形式。编织工艺是莱州草编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与服用服饰材料跨界结合时应注重服饰材料的实用性。将现代服饰材料设计与传统的莱州草编艺术结合,提取适宜且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进行设计,为莱州草编艺术注入流行元素,既可以传承莱州草编艺术的传统内涵,又能带动莱州草编行业的发展,摆脱莱州草编发展困境,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5 参考文献
[1] 谭红丽, 战国栋. 草编[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91-112.
[2] 欧阳乾. 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与应用[D]. 青岛: 青岛大学,2011.
[3] 刘驷凡. 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变迁研究[D]. 济南: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7.
[4] 曲永欣. 传统工艺的“草根”存在[D]. 济南: 山东大学,2009.
[5] 曲婷. 山东莱州草编艺术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2009.
[6] 张金庚. 山东草编图案的工艺构成[J]. 装饰,1982(01):49-51.
[7] 谭红丽, 战国栋. 草编[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