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华美乐章
2023-06-28李诗原华伟康
李诗原 华伟康
2023 年3 月20 日晚,交响合唱《复兴的大地——献给新时代的交响诗》在上音歌剧院成功首演,拉开第38 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序幕。《复兴的大地》作为文旅部2022-2023 年度“时代交响”創作扶持项目,由著名诗人赵丽宏作词、作曲家刘灏、赵曦和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作曲, 历时一年完成。此次首演运用多媒体呈现方式,由许忠担任指挥,黄景誉执导,方琼、石倚洁、沈洋、董芳、韩蓬、徐晓英、宋倩、于浩磊、熊郁菲等担任独唱、领唱,还特邀表演艺术家佟瑞欣、播音艺术家印海蓉,上音竹笛专业学生郑迪、上音附中巴扬专业学生刘弋维等音乐新生力量参加表演,整个演出集结了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舞剧团, 中福会小伙伴艺术团合唱团共260 余人的演出队伍,可谓阵容庞大、气势磅礴。
这部交响合唱由序曲《春天,请在我们中国落户》和《大地的梦想》《水珠与湖泊》《开路之歌》《希望的钟声》《大港抒情》《浦江新梦》《心花盛开》《向往大海》8 个乐章组成,生动展现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浦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盛世景象。交响合唱也是多届“上海之春”的保留样式,尤其是1962 年第三届“上海之春”首演的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毛泽东词,朱践耳曲)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红色经典”中的精品。此次推出的《复兴的大地》也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本届“上海之春”的亮点。
作为一部“主旋律”交响合唱,《复兴的大地》在创作、排演上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的体裁特征和音乐风格。交响合唱是一种为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在中国已有80 多年的历史。最早的“主旋律”交响合唱应是1939 年在延安诞生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随后又有《淮海战役组歌》(1949)、《红军根据地大合唱》(1956)、《英雄的诗篇》(1959)、《长征组歌》(1965)以及新时代的《西柏坡组歌》(2014)、《通道转兵组歌》(2016) 等作品,有的突出合唱、独唱、重唱和朗诵并注重戏剧性(如《黄河大合唱》),有的突出交响性和音乐会风格(如《英雄的诗篇》),有的注重叙事性、注重舞台情景表演(如《长征组歌》),有的旨在运用多媒体形式、凸显晚会风格(如《西柏坡组歌》),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复兴的大地》继承和发展了“主旋律”交响合唱作品形式和风格,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用融音、诗、画、歌、舞、诵为一体的表现形式展开, 整体上描绘出了春天已至、大地复苏的壮丽景象。但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各乐章也有所侧重,如第一乐章《大地的梦想》中的朗诵,第二乐章《水珠与湖泊》中的舞蹈(双人舞、群舞),第三乐章《开路之歌》中的情景讲述(爷孙对话)和巴扬, 第四乐章《希望的钟声》中的8 人小组领唱,第五乐章《大港抒情》中的童声合唱,第六乐章《浦江新梦》中的民乐(琵琶、竹笛),第七乐章《心花盛开》中的低男中音独唱,第八乐章《向往大海》中的二重唱,故而艺术手法上也形成了对比。此外, 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每一乐章都配以与主题相关的视频背景,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舞台图景,各具特色且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作为一部新时代的交响合唱作品,《复兴的大地》可以说是“主旋律”交响合唱的集大成者,不仅高度集合了高品质的音乐表达和多维度的视觉呈现, 而且还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构思。例如,第三、第四乐章中童声合唱的加入就增加了作品的童真感与亲和力,尤其是其中的“爷孙对话”,为整部作品增添了温馨、柔和的色彩。第六乐章加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琵琶、竹笛及舞蹈, 增添江南文化的气韵,也极大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在这一乐章,舞台被切割为“前、中、后” 三个表演区:前区又分左右两部分,左边为二重唱、右边为舞蹈表演,中区是交响乐队,后区域是琵琶与竹笛独奏与重奏的区域,整体上是一种立体的视觉传达,给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交响合唱《复兴的大地》作为一部旨在反映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品,其成功之处在于回归了“主旋律”作品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众所周知,“主旋律”音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有着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创作规律。这就在于“主旋律”音乐具有可听性、可解性, 在审美上侧重“他律论”和“标题音乐论”,并保持着对“崇高”这一审美境界的追求。
这部作品保持调性音乐风格,每一乐章都有明确的思想主题和音乐创意。比如,第一乐章《大地的梦想》以小调色彩为主基调,但和声却是明亮的;第二乐章《水珠与湖泊》局部加入了全音阶式音调,用以表现水的灵动和个性的生命力, 旋律优美动听;第三乐章《开路之歌》运用个性鲜明、步伐坚定的下行动机,并使其蕴含在呐喊般的合唱和辉煌的乐队全奏之中;第四乐章《希望的钟声》和声色彩更明亮,织体也更为立体化, 具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别具特色;第六乐章《浦江新梦》采用略具现代风格的对位与配器,营造出了现实与梦境的交织;第七乐章《心花盛开》中的对比复调也颇有特色,蕴含在旋律中的线性思维也显而易见。这部交响合唱虽然也不失一些现代作曲技法,但却又体现出了对音乐可听性的坚守,其主题凝练、张弛有度,语言简洁,故而也体现出“主旋律”音乐的明确性。
《复兴的大地》的8 个乐章都有独立的标题, 这些标题也成为其艺术表达的依据和音乐材料的来源。例如,第二乐章《水珠与湖泊》,借“滴水成河,汇流成海”这一意象,描绘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同心齐力、坚韧不拔。这一乐章十分凝练,如果说竖琴声部用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表现出了山间的潺潺流水,那么弦乐声部则用三度震音表现出湖面的波光粼粼。第三乐章《开路之歌》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出人们在新时代不断开拓向前的决心与气势。总之,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都具有可听性,听众都可以通过标题、情节、画面、情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复兴的大地》内涵丰富且贯通一气、浑然一体, 给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第一乐章深沉,第二乐章优美,第三乐章热烈,第四、五、六乐章的真挚与热烈,第七乐章宽广,第八乐章洋溢着激情与理想的光芒,最终都通过听觉和视觉呈现出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
何为“崇高”?著名美学家朱立元先生在论及“崇高”时曾说:“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笔者认为,众多的“主旋律”交响合唱都能给人们带来这样一种“崇高”的审美感受。例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西柏坡组歌》等一系列“主旋律”交响合唱作品都展现出了“异己”力量的压迫,最终都发出了时代的怒吼,于是“崇高”油然而生。《复兴的大地》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面对一切“荆棘”和“障碍”的超越,进而具有了这种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众所周知,合唱是“和谐”的艺术, 但同时也需要“崇高”,作为“主旋律”的交响合唱更是如此。可以说,“崇高”是“主旋律”音乐最重要的艺术及审美特征。
《复兴的大地》正是这样一部作品,通过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舞台呈现,给观众带来了“崇高”的美感。8 个乐章中有5 个乐章都运用了合唱。这些合唱雄壮有力、气势宏伟、富于激情,与独唱、重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视觉上看,每个乐章都运用了LED 屏投映视频作背景,营造出江花火红、心花灿烂、大地复兴、春色满园的勃勃生机。这些特点在作为“终曲”的第八乐章《向往大海》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一乐章的合唱,情绪层层递进,通过男高音与女高音的领唱与重唱,由“和谐”“优美”以至“崇高”,给人营造出一个巨大而丰富的审美空间,并使这种“崇高”得以放大, 使人们的审美情感得以升华。
当然,《复兴的大地》中的这种“崇高”也来自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不仅执棒了这场首演,也是该作品的作曲之一。他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倾听人民的心声,也要用好的文艺作品为人民发声。为人民、为大众创作紧扣新时代主题、展现新时代气象、讴歌新时代精神、凝聚新时代力量的原创力作,正是上海歌剧院创排这部原创交响合唱的初心。赵丽宏老师的文字非常有诗意,我和作曲家赵曦老师、刘灏老师都希望,能够在文学基础上, 用最适合的音乐风格、最贴切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每个篇章的主题,传递出美好的意境,谱写出既温暖人心又振奋人心的音乐。”也正如作曲家刘灏所言:“这部作品主要通过能与人民‘共情的‘春 这一主题形象,并且以恢宏的时代交响之音来表达申城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勇于先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雄心壮志与坚定信念。”《复兴的大地》正是这样一部作品,用8 個乐章讲述上海的过去与未来,充分诠释了“拓荒与收获、筑梦与希望、过去与外来”三对主题,深刻表达出上海的发展与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开路先锋”的前赴后继和一往无前的奉献与付出。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就要求文艺创作不仅要坚持“二为”“双百”方式,而且还要坚持“双创”,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笔者认为, 交响合唱《复兴的大地》无疑用行动回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二为”“双百”和“双创”, 体现出了“主旋律”音乐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而作品对可听性、可解性的坚守,对哲理性和“崇高感”的追求,进而也体现出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新时代内涵。
[ 项目来源:本文为2020 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ZD17, 首席专家:廖昌永)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