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增值型审计运用研究
2023-06-27胡洋齐
胡洋齐
[摘要]发展增值型审计是提升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审计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相较传统的审计检查纠错模式,增值型审计以多维视阈、创新理念、科学实施、有力整改等做法,较好实现了促进增值的职能延伸。本文以商业银行为视角,研究探讨审计监督在银行公司治理、资金安全、内控建设等关键领域发挥的增值作用,旨在探索增值型审计促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增值型 内部审计 监督职能 高质量发展 路径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发展,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内部审计涵盖的领域也有所拓宽,其监督职能也逐步由传统的检查纠错模式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增值型”延伸。如何发挥好审计监督的增值作用,是新时代内部审计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运用增值型审计的意义
增值型审计旨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基础上,通过强化理念、创新工具、集中资源、狠抓落实等措施,实现审计目标、范围、实施、成效的“四个增值”,即最大程度聚焦风险、最大限度延伸范围、最高标准提升质效、最快速度落实整改。
(一)增值视角更具多维性
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之下,超预期风险事件接连发生。运用增值型审计,以全局视野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进行穿透分析,能够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
瞄准复杂业务环境下的资金安全。紧盯重点业务领域开展检查,加强日常行为督查,高度关注信贷资金流入限控领域、乱收费、误导消费等问题。
做实经济新常态下的信用风险防控。重点关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常态化开展审计“经济体检”,深入排查隐性风险,预防疫情期间信用风险延迟暴露问题。要严查机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情况,防止调整五级分类掩盖不良风险。加大联合授信机制监测力度,既要防止“垒大户”,也要排查“叠小户”风险。
增强金融改革推进下的政策落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各项金融改革政策落实落细。定期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紧盯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资金等重要环节,严防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任务未完成、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关注数字化改革下的数据信息安全,加强各业务场景下的数据穿透检查,完善制度建设,打造安全生态的无缝闭环。
(二)增值理念更加适应发展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涵盖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审计和专项审计等三个方面。在增值型审计架构下,要加大运用成本效益原则,根据内控评价和企业愿景建立审计范围的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审计全覆盖工作,将制度建设、财务收支、员工行为等纳入常态化审计监督的范畴,做好审计内容的横向拓展和审计对象的纵向延伸。做好后续审计和延伸审计,要有一查到底的决心和永不妥协的意志,学会从问题中找问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深层次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三)增值实施更加科学高效
相较传统的审计模式,增值型审计在审计检查工作开展上更具灵活性、创新性、系统性,注重“三个结合”推动审计工作提质提效。
注重简化程序和依法审计相结合。要坚守法律底线,严格依法开展审计。坚持法定审计职责权限、法定审计程序、法定审计方式和法定审计标准,营造依法审计氛围。同时,在依法审计的基础上,要全面简化审计程序,做好审计项目、审计资源的整合工作,按同类审计目标开展合并审计和联合审计。加强审计沟通,减少被审计单位的重复反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注重大数据技术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要在非现场审计中强化大数据技术运用。构建大数据审计理念,做好“由抽样向全面”“由事后向持续”两个转变。加强多维度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运用能力,学习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工具,通过搭建审计风险模型全方位延伸审计触角,进行持续化数据监测和实时风险预警,实现实质化审计全覆盖。
注重审计沟通和审计检查相结合。要将审计沟通嵌入审计检查全流程。保持与管理层的汇报关系,确保审计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加大组内交流,避免工作重复,提升审计质效;加大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对审计重点、问题定性、事实证据等关键环节进行确认,确保审计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四)增值成效推动审计整改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整改评价模式是通过后续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再次检查或重新抽样,以确认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相较传统模式,增值型审计更注重审计整改的力度、速度以及审计成效的深度。
坚持“一事一改”原则,确保审计整改无死角。列出审计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根据问题情况设定整改期限,画好审计整改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认真逐条确认审计整改情况,不遗漏、不拖延、不敷衍,确保真改、实改、改到位。
运用“一事三问”思维,深化审计整改成效。后续审计不能局限于原审计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要问问自己“是否已检查到位、是否还存在同类问题、如何整改才能切实防范风险”等。及时梳理审计成果,加强同业经验交流,提升审计成效。
创新“一事多议”机制,提升后续审計质效。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意见,反复沟通讨论,结合实际情况下发整改通知。对于存在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整改的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整改计划,并按计划严格落实整改。
三、运用增值型审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审计,确保增值型审计有遵循
强化依法审计,牢固树立依法审计意识,增强审计人员法治思维,坚决依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开展审计活动。做到审计工作三结合:审前注重培训、审中注重分析研究、审后加强回顾总结,着力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建立法律法规库,及时收集梳理各项政策法规,掌握审计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其最新变化情况。推动长效化机制建设,及时完善修订审计相关规章制度。
(二)注重多级审计工作的同频共振,推动增值型审计一点多线
激活审计协同一盘棋,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强化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同模式,要从审计路径协同机制、审计成果共享机制、风险督导机制、部门协作机制等全面发力,形成目标、流程、标准、监督“四个统一”的工作理念。要结合联动审计、联合审计、交叉审计等多种方式,加大内审人员参与实施协同审计,实现审计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注重审计容错机制的创新运用,赋能增值型审计的时代内涵
探索建立审计容错免责机制,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环境。实行清单制管理,严格做好审计容错免责适用的业务范围。要抓准新定位、新任务、新标准,以落实贯彻重大政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等重点项目为主,结合经管理层认定应当适用容错免责的情形进行判定。要根据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原因做好免责细项划分,即免去过错责任、免去经济处罚、免去内部处分等层级。同时,根据问题轻重确定是免去全部责任还是部分责任。要建立对审计容错机制运用结果的分级审批机制,层层把关,审慎运用,防止出现误判,更不能出现专断决策情形。既要对敢于创新探索、勇于先行先试的行为容错免责,也要对滥用职权、不作为的情形严厉追责。
(四)注重提升审计干部的队伍建设,提升增值型审计新活力
按照研究型审计要求,打造研究型审计队伍。坚持“自我增值,才能整体增值”理念,从再造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体制入手,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形成全局意识和全面风险视角。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政策法规、行业知识、管理知识、数字技术、沟通技能、写作积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养,进一步突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管理理论研究,及时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到审计工作中,提高风控理论研究效能。
四、商业银行运用增值型审计的问题分析
(一)对增值型审计的认识不足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高速发展业务的目标下,部分潜在风险会被选择性忽略。有的单位的管理层并没有准确认识到审计监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更别谈发挥增值作用了。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面临挑战。理论上商业银行审计机构由董事会垂直管理,能够较好实现客观独立。但由于在部分风险上难以达成共识,有的内部审计会受到运营层、管理层的干涉,导致内审部门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审计监督的增值价值。
(二)固有的审计检查手段落后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内部审计工作质效得到全面提升。但是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仍停留在抽样抽查档案、手工比对账目等传统检查手段上,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依旧延续着检查纠错的传统思维模式,并未运用大数据审计下的建模技术发挥审计增值价值。同时,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存在样本小、范围窄、缺乏深度等限制,对于审计资源也未能达到最大利用,过多的人员分配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难以做到真正的“增值”。
(三)内外部风险逐步加大
受外部经济环境和疫情影响,商业银行利润下降,资产质量恶化,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在此情形下,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对增值型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任务加重、资源紧缺、手段落后等多重压力下,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被迫调整审计范围,只能聚焦少数重要风险实现具体的增值,增值的范围、力度和深度都受到一定影响。
(四)内控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目前来看,商业银行间的经营能力和内控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形成一套增值型审计的“标准化模板”。对于内控管理较好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更多的是在促进企业业务发展、增加经济收益等方面发挥增值作用。而对于内控管理相对较弱的商业银行,如何改善企业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内控合规管理水平,是发展增值型审计的主要落脚点。这要求商业银行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运用审计增值工具,及时调整目标和风控布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五、商业银行运用增值型审计的建议措施
(一)从根本上提高对增值型审计的认识
商业银行要提高对增值型审计的认识,加强对公司治理、资金安全、内控合规等重要领域的审计监督。管理层既要自上而下地认识到增值型审计对企业发展的保障作用,明确审计独立地位,为审计检查工作提供支持,也要发动员工自下而上地学习了解增值型审计的内涵,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开展。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加强各职能部室的工作联动,做好各个关键事项的沟通与确认,最大程度发挥审计增值价值。
(二)持续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行动自觉
发展增值型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身胜任能力。除审计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对政策法规、行业知识、管理知识、数字技术、沟通技能、写作积累等方面的学习积累,要确保事实理得清、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学习掌握大数据审计模式,加强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加工、数据运用能力,善于通过问题特征建立审计模型,借助大数据力量实现审计全覆盖。要见微知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积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三)做好复杂环境下的风险应对
商业银行要准确研判形式、清醒认识挑战,以“稳”为工作中心,将增值型审计作为风险应对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审计项目、审计资源统筹安排,紧盯重点业务领域开展检查,加强对发现问题的问责力度。要意识到疫情冲击下的风险延迟暴露问题,积极运用审计监督工具做好企业常态化“经济体检”。保持高度敏感,及时研判分析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涉众风险隐患,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切实防范涉众风险。
(四)深化增值型审计的运行机制
运用增值型审计模式,做好由抽样审计向全面审计、由事后审计向持续审计“两个转变”,全面提升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水平。通过非现场审计实时监测,及时处理风险预警信息,强化风险的前瞻性分析和评估,提高风险防范的可预测性。深化审计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强化全局性风险防范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做好审计整改的“后半篇文章”,有序推进各项问题整改、问责追责,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能力。
六、结束语
发展增值型审计,是契合新时代审计理念的重要课题,也是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延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把握增值型审计策略是提升公司治理、促进业务发展、维护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要紧扣新发展理念,以“增值型”架构为基础,做好机制建设、工作协同、工具创新、人才培養各项工作,促进组织改善与增值。
(作者单位:路桥农商银行,邮政编码:318050,电子邮箱:346829546@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崔竹.大数据审计实践路径与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 2022(13):111-116
[2]金叶帆.关于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统筹发展与安全发挥增值作用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 2022(6):127-129
[3]李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方面的作用与路径[J].现代商业, 2022(12):110-112
[4]林夜,缪颖,胡刚,等.新常态下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 2021(17):157-158
[5]刘天童.公司治理角度下中小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探究[J].大陆桥视野, 2022(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