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地图的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研究
2023-06-27陈勇棠张伶俐
陈勇棠, 张伶俐, 李 芳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3.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汽车工程系, 广西 柳州 545005; 4.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4)
0 引 言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模具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装备,被誉为汽车工业之母,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用于成形汽车零部件特定的形状和尺寸,汽车中9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形。按照汽车零部件成形工艺分类,汽车模具可分为冲模、塑料模、压铸模、锻压模等;按汽车零部件名称分类,可分为覆盖件模具、轮胎模具、汽车内外饰模具、玻璃模具等。覆盖件模具是汽车模具最重要的部分,开发一款新车型约2/3的周期[1]、1/2的投入[2]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开发,覆盖件模具的开发制约着新车型上市的速度和整车质量,并会影响车企在行业中的地位。因此,提升覆盖件模具技术水平,对推动汽车工业向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中,汽车工业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新旧技术快速迭代,推动汽车覆盖件模具产业发生变革,及时掌握国内外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沿技术,清晰汽车覆盖件模具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相关从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专利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存储了新技术的重要信息。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专利文献记载了全球每年90%~95%的发明成果,充分有效利用专利文献,研究时间可以缩短60%左右、研发费用可以节约40%左右[3],为此以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国内外专利数据为基础,挖掘专利信息并描绘专利地图,对该领域技术进行全景分析,从申请与公开趋势、主要地域分布、重点技术、主要竞争机构、专利价值、技术生命周期等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的发展特点,为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1 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概况
汽车覆盖件是用于封闭车内空间并遮风挡雨的零部件,包括遮盖发动机、底盘以及包裹汽车周边形成车身、驾驶室的薄金属板料异形体和内部零件[4],如轿车的车前板和车身、载重车的车前板和驾驶室等。汽车覆盖件组装后构成了车身与驾驶室的全部外部和内部形状,它既是外观装饰性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按功能和部位可分为外覆盖件、内覆盖件、结构件。汽车覆盖件具有材料薄、曲面形状复杂、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主要通过冲压、焊接等工艺制成,生产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导致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存在较多难点,如尺寸较大、设计信息量大、硬度高、构形复杂、技术标准高、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等。汽车覆盖件模具属于技术密集型,一款车型的覆盖件数量达上百件,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环节,是决定新车型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国家模具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其已从传统冲模中单列成为一个专门的技术方向[5]。
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几乎同步[6],经过近70年的发展,国内已拥有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企业300余家[7],并在多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如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模具零件加工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模具技术讯猛进步、模具零件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模具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日益增强、模具标准化与精细化制造状况持续改善、模具生产管理科学化与信息化逐步增强。
2 专利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https://www.incopat.com/),该数据库收录了全球120个国家、组织或地区超过1.2亿件专利文献,拥有400万专利诉讼、运营、通信标准、海关备案的数据信息,拥有262个检索字段、84个统计分析字段,整合了专利著录信息、法律、同族、引证等多个项目,并对项目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数据库信息每周至少动态更新3次。为了更好地兼顾查全与查准,不断反复调整、优化检索方法,最后确定中国大陆地区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检索方法:(FULL=(覆盖件模具) OR TIABC=(覆盖件模具) OR DES=(覆盖件模具))AND DES=(汽车(S)覆盖件),共检索1 527件专利,合并申请后为1 361件;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及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的检索方法为:(FULL=("automobile panel die" OR "automobile panel mold" OR "automobile covering die" OR "automobile covering mold" OR "flanging shaping die" OR"wedge mold" OR "punching die" OR "flanging die"OR "piercing die" OR "trimming die" OR "wedge die"OR "shaping die" OR "drawing die" OR "draw die"))AND DES=(car OR automobile OR automobiles OR automotive OR vehicle OR "automotive vehicle " OR"motor vehicle" ) AND IPC=(B05D OR B21D OR B22C OR B22D OR B23B OR B23D OR B23P OR B23Q OR B24B OR B25B OR B25H OR B25J OR B26D OR B29C OR B29L OR B30B OR B32B OR B65G OR C21D OR C22C OR G01B OR G01C OR G05B OR G06F OR G06Q OR G06T OR G09B),共检索专利5 693件,与中国大陆地区专利合并为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共7 220件,合并申请后为6 030件。
3 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3.1 申请与公开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中发明专利(含发明申请)占86%,实用新型专利占14%,最早申请日期为1916年9月,最早公开日期为1918年10月,以5年为统计单位,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和公开年度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国外研究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起步较早,经历一百多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和公开数量起起伏伏,每年最大数值不超过20,一方面由于这个阶段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技术仍不成熟,甚至受战争冲击一度陷入停滞;另一方面由于早期汽车覆盖件简单,覆盖件模具技术未受到重视,发展相对滞后。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汽车工业逐渐走向成熟,形成美、日、欧成熟市场[8],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得到大力发展,专利申请和公开量逐年增加。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印度、韩国、巴西等新兴市场推动下,全球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此时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专利申请和公开趋势曲线以大坡度快速上扬。
图1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和公开年度变化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中发明专利(含发明申请)占38%,实用新型专利占62%,最早申请日期为1999年3月,最早公开日期为2001年9月,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国内专利申请和公开年度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起步较晚,国内专利申请和公开的趋势与全球专利的趋势基本一致,2016年以后高速发展,用更短的时间完成高增长,得益于这个阶段国内汽车市场的高度繁荣。
图2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和公开年度变化趋势
对比图1、图2分析发现,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与全球专利的发展存在以下特点:①近十多年来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增长迅猛,2011年开始每年申请量稳居全球第一,并逐年递增,2022年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量为83件,这既有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作用,也有国家加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政策支持力度的作用;②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或地区大部分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只占较小一部分,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中,实用新型占绝大部分,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在申请量方面虽然占据较大优势,但是专利质量不高,与其它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仍需加快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创新和专利布局;③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注重转化应用,转化应用的专利占比较高,如美国转化应用75%、欧洲专利局转化应用26%、法国转化应用19%、日本转化应用16%,而国内转化应用仅6%,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转化应用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④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大多已失效,英国为97%、法国为78%、加拿大为75%、德国为77%、美国为66%、日本为57%、韩国为54%,国内企业、研发机构在全面了解这些失效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采取充足的侵权防范措施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失效专利,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质量。
在这个场景下,Graham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有的照片中Dylan显得更小一些,有的是拳击手套更模糊,还有的是或多或少挡住了模特的脸。这一张是所有要素的最佳组合状态。在对背景的虚化处理上,Graham选择的大光圈也十分恰当,这样的效果的确很有戏剧感。另外,色彩的处理很好地加强了整个画面的氛围,同时也让多种不同的光源在画面里显得和谐统一。
3.2 主要地域分布
3.2.1 全球专利地域分布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和亚洲太平洋地区,与汽车市场全球分布特征基本吻合,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主要地域分布如图3所示,申请量排名前15:第一,日本1 504件,占24.9%;第二,中国1 361件,占22.6%;第三,美国920件,占15.3%;第四,韩国607件,占10%;第五,德国385件,占6.4%;第六,欧洲专利局(EPO)310件,占5.1%;第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75件,占4.6%;第八,中国台湾地区142件,占2.4%;第九,加拿大116件,占1.9%;第十,法国106件,占1.8%;第十一,英国90件,占1.5%;第十二,印度42件,占0.7%;第十三,俄罗斯40件,占0.7%;第十四,墨西哥27件,占0.5%;第十五,巴西10件、波兰10件,各占0.2%,其余国家和地区均低于10件。
图3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主要地域分布
3.2.2 国内专利省市分布
国内汽车生产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部地区、东三省地区、京津冀地区、川渝一带地区六大集群,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国内专利省市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申请量排名前15的省市:第一,江苏207件,占15.2%;第二,安徽175件,占12.9%;第三,天津150件,占11%;第四,上海97件,占7.1%;第五,湖北88件,占6.5%;第六,山东81件,占6%;第七,广东79件,占5.8%;第八,河南71件,占5.2%;第九,浙江62件,占4.6%;第十,重庆52件,占3.8%;第十一,四川41件,占3%;第十二,黑龙江40件,占2.9%;第十三,吉林36件,2.7%;第十四,湖南36件,占2.7%;第十五,北京34件、河北34件,各占2.5%。广西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每年汽车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排名却未进入前15,与其作为汽车生产大区地位不匹配。辽宁、陕西等工业大省,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申请量也不高,研发力度仍有待加强。排名前三的江苏、安徽、天津互不相让,2011年以来三者更是交替领先、竞争激烈,近年来江苏稳居第一。
3.3 重点技术识别
3.3.1 主要技术构成
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法IPC进行统计专利分析,可以识别汽车覆盖件模具领域的重点技术、技术密集区、技术空白区[9]。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国内专利IPC小类排名前10的技术分布如图4所示。全球专利排名前10的IPC小类:B21D(38.1%)、B29C(18.3%)、B32B(10%)、C22C(9.6%)、C21D(6%)、B21C(4.3%)、B23P(3.8%)、B29L(3.7%)、B29K(3.1%)、C08J(3.0%);国内专利排名前10的IPC小类:B21D(58.8%)、B29C(7.9%)、B23Q(7.8%)、B24B(5.7%)、B08B(4.6%)、B23C(3.7%)、B22C(3%)、B29L(2.9%)、C21D(2.9%)、B22D(2.6%)。
图4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与国内专利IPC小类排名前10的技术分布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的申请人技术研发集中在B21D、B29C等领域,主要针对新型覆盖件模具的开发、冲压工艺改进、模具零件新型材料开发、模具零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模具修复等,开发了较多核心、关键技术;B21D、B29C、B29L等领域受到研发人员长期关注,这些领域存在业界共同关注的技术难题;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人在B08B、B22C、B22D、B23C、B23Q等领域关注度较低,研发投入不足,相比之下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人在这些领域研发投入较高,如在覆盖件模具零件加工装备研发、模具零件磨削和铣削加工工艺改进、模具零件铸造等方面取得较多研究成果;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人在B23P、B32B、C08J等领域研究较弱,低于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人的研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国内专利IPC小类排名前10技术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和国内专利各自IPC小类排名前10技术构成
3.3.2 国民经济行业分布
根据专利在国民经济行业的分布情况可以观测汽车覆盖件模具领域在各产业研发投入的活跃度[10],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国内专利排名前10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布如图5所示。全球专利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分布于7门类和20大类,主要集中于C门类,排名前10的大类:C43(99%)、C34(89%)、C33(65%)、C40(55%)、C35(42%)、C31(35%)、O81(21%)、C30(15%)、C32(15%)、C29(15%);国内专利在国民经济分类中分布于6门类和20大类,主要集中于C门类,排名前10的大类:C43(99%)、C34(89%)、C33(65%)、C40(33%)、O81(31%)、C31(17%)、C35(16%)、C32(4%)、C39(3%)、I65(3%)。
图5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与国内专利排名前10的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布
从图5可知,在C43(金属制件、机械和设备修理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3(金属制件业)、C40(仪器仪表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O81(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国民经济行业中,国内外对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研发活跃度都较高,集中制造业行业,依赖金属制造、机械和设备制造与修理等产业;国内专利与全球专利不同的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名跌出前十,C39(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挤进前十,这是由于在新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数字经济爆发,国内更加注重“云物大智”等高新技术应用到汽车覆盖件模具领域,不断提升汽车覆盖件模具产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3.3.3 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结合技术主题词频、重点技术情况可以获得汽车覆盖件模具领域的研究热点,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词频均超过447件的5大技术主题从高到低为覆盖件模具、冲模、热轧钢板、拉深模、粘合剂基质,每个主题下分为若干个子主题,词频超过100件的为连续可变传动、拉拔模具、穿孔冲头、模具镶块、工作效率、拉深模、热轧钢板、镁基合金、外覆盖件、层压材料、铝合金线、纤维增强树脂、树脂涂覆、熔融树脂等。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词频均超过78件的5大技术主题从高到低为冲模、拉深模、外覆盖件、淬硬钢、电弧喷涂,子主题中词频超过30件的为模具镶块、拉深模、斜楔滑块、模具冷却、模具型面、复杂曲面、模具材料、复合铸造、数控铣削、数控刀具、高速铣削等。可见国内研究热点与国外有所不同,国内偏重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模具的精度、使用寿命、加工效率等。
3.4 主要竞争机构
3.4.1 申请人排名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的申请人类型绝大部分为企业,占84.5%;其次是大专院校,占10.2%;个人占4.6%;科研单位占比不到1%。这说明国内的研发主体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力度需进一步增强,由于数据库无法准确识别国外申请人类型,不做全球专利申请人类型分析。
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人中,NIP-PON STEEL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以199件专利高居榜单第一;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以73件专利位居第二;位列第三到第五的依次是TOYOTA MOTOR CORP(丰田汽车)、HONDA MOTOR CO LTD(本田汽车)、MITSUBISHI RAYON CO(三菱集团)。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人排名前15的机构中日本10家、中国3家、韩国2家、德国1家,如图6所示。
图6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申请人排名前15
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人中,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45件专利位居榜单第一,第二名至第五名依次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8件、哈尔滨理工大学37件、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21件、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8件、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18件。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人排名前15的机构中企业13家、高校2家;其中天津3家,安徽、河南、山东各2家,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浙江各1家。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人排名前15,如图7所示。
图7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申请人排名前15
3.4.2 申请人技术构成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排名前15的申请人关注最多的技术领域为B21D,共有11家机构;其次是B32B、C22C,共有10家机构;随后是C21D、B29C、B21C等,这些领域覆盖了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是各研发机构竞相争夺的重点领域。除了B23Q(哈尔滨理工大学)和B26D(TOYOTA MOTOR CORP)2个技术领域只有单独一家机构布局专利外,其它技术领域均有2家以上机构布局专利,研发机构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NIPPON STEEL CORP高度集中在B21D、C22C、C21D技术领域,因为该公司主攻汽车覆盖件模具材料等技术;HONDA MOTOR CO LTD覆盖22个技术领域,覆盖面最广;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实现差异化发展,在C22F、H01B两个领域优势突出。国外机构技术积累时间比较长,完成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与汽车覆盖件模具相关的技术领域均有专利布局,形成了全方位保护,并还在纵深推进,技术垄断逐渐加强。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技术构成,如图8所示。
图8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技术构成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排名前15的申请人共同关注的技术领域最多为B21D,共有14家机构覆盖该领域;其次为B23Q,共有8家机构。目前B29L、F16F、F26B、B25J只有单独一家机构布局专利,B22C、B22D、B05B、B01D、B22F、G09B等领域关注度较低。覆盖面最广的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和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分别覆盖9个技术领域。哈尔滨理工大学实现差异化专利布局,在B23Q、B23C、G05B等领域专利数领先。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在覆盖面、保护的内容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技术构成,如图9所示。
图9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技术构成
3.4.3 申请人专利价值
Incopat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对专利价值影响较大的指标,从200多个中选出46个,建立以技术稳定性、技术先进性、保护范围3个维度的专利价值评估模型,采用10分制,低到高依次为1分~10分[11]。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排名前15的申请人专利价值分布如图10所示,大部分属于高价值专利,7分(含)以上的专利占67%,10分的专利占30%;拥有10分的专利最多的是NIPPON STEEL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达到142件,随后是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为46件、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为22件、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株式会社车载网络技术研究所)为22件。
图10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专利价值分布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专利价值分布如图11所示,大部分专利价值处于中低分层次,7分(含)以上的专利仅占41%,10分的专利为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9分专利最多,达到10件,其次是哈尔滨理工大学6件、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件。
图11 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排名前15申请人专利价值分布
3.5 技术生命周期
通常情况下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萌芽期,针对性的市场尚未形成,企业不太愿意进入,专利申请量和申请人的数量较少;第二阶段技术成长期,技术不断发展、技术的市场价值显现,介入的厂商增多,专利申请数量和申请人数量急剧上升;第三阶段技术成熟期,技术逐渐成熟,市场有限,进入的厂商技术发展趋缓,研发投入不再扩张,只有少数企业继续从事相关研究,专利增速变慢并趋于稳定;第四阶段技术瓶颈期,技术研发遇到瓶颈,或技术老化被更先进的技术替代,此类技术的收益降低,中小企业逐渐被并购或退出市场,专利出现负增长[12]。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可以用Logistic模型预测,以每年专利申请量为基础数据,计算各年份专利累积申请量,以此为因变量y,年份为自变量t,建立预测模型[13]:
其中,yi为i年份专利累积量,ti为时间变量。k、α、β为待定系数,借助SPSS软件对各年累计申请量作非线性回归曲线予以估算确定。
通过已知的各年份累计申请量,用SPSS软件作非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得到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的Logistic模型:yi=137.24/(1+10 660.578e-8.942ti)、yi=89.239/(1+941.68e-7.479ti),进而绘制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如图12所示。
图12 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技术生命周期Logistic曲线
根据图12可知,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的技术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瓶颈期阶段划分如表2所示,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预测于2046年申请量达到最大值14 685件,国内专利于2046年申请量达到最大值2 142件。
表2 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4个阶段
对比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技术生命周期趋势发现,后者从属于前者,部分阶段的时间一致,虽然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起步较晚,但两者进入技术发展期的时间接近。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一是全球专利技术发展期和技术成熟期经历的时间比国内专利更长,并且比国内专利更晚进入技术成熟期,一方面由于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同步,影响全球的整体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政策支持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其二是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多,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年均增长率为60%,高于全球专利46%;其三是国内专利更早进入技术瓶颈期,这是由于国内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后较早达到饱和,技术空白领域迅速缩小,更快达到技术瓶颈阶段。
4 结束语
介绍了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发展概况,以国内外专利数据为依据,基于专利地图对该领域进行全景分析,剖析了全球专利、国内专利的申请与公开趋势、主要地域分布、重点技术、主要竞争机构、专利价值、技术生命周期等情况,得到如下结论:①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在高端产品供应能力、模具加工装备水平、数字技术水平、新材料及表面处理新技术研发、模具新产品开发、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②目前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国内专利的公开和申请都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专利增长迅猛,从2011年开始,国内申请量超越日本稳居全球第一,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外专利以发明为主,国内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国外专利转化应用比例较高,但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专利大部分已失效,国内研发机构可以利用这些专利提高研发质量、缩短研发周期;③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天津、上海、湖北、山东、广东、河南、浙江等省市;④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重点技术主要集中在B21D、B29C、B32B、C22C等领域,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主要集中在B21D、B29C、B23Q、B24B等领域;⑤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的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⑥汽车覆盖件模具国内专利虽然起步较晚,但与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进入技术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时间接近,汽车覆盖件模具全球专利技术发展期和技术成熟期经历的时间比国内的更长,并且更晚进入技术成熟期和技术瓶颈期。
针对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如铝合金、热冲压成形板材、高强钢板、精冲材料等新型材料研发,CAD/CAE核心工业软件研发,高端冲压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高效、高精模具产品研发等;二是提高专利质量,优化专利结构和专利布局,扩大覆盖面、注重差异化发展,在若干个技术领域形成优势;三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领域技术研发,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激励技术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四是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专利成果的产业化、知识资本化;五是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特别是失效专利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更大限度节省研发投入和时间;六是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技术生命周期特征,制定更科学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