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叙事学视野下《祝福》的情节运行逻辑
2023-06-27金哲超
金哲超
摘 要 以结构主义叙事学视野下的“冲突”理论为视角,可以解读众多课文。以《祝福》为例,祥林嫂的故事可以分成四个故事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中,祥林嫂的愿望都遇到了阻碍,同时也采取了相应行动,但是最终都只有失败的结局。因此,在“冲突”理论为视角下,祥林嫂的人生是一出不断失败的悲剧。在情节运行的过程中,分别作为阻碍存在的婆家、鲁镇人、四婶、“我”的形象也得到充分展现。
关键词 结构主义叙事学 冲突 情节运行逻辑 《祝福》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小说的情节,传统教学就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理论进行解读。这种陈旧的理论被诟病已久,正如孙绍振所说:“这样的理论,并不符合现代小说的实际,有的小说就是没有高潮的,有的小说是没有结尾的,有的小说是没有开端的。”[1]的确,这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且更重要的是,按照这种理论去解读小说并不能增进读者对小说情节的内在运行逻辑的理解。这种理论完全是可有可无的,是一种无效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新的理论去更新陈旧的小说情节教学就显得必要了。笔者将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视野下,利用“冲突”理论解读《祝福》,尝试对小说情节教学进行重构。
一、結构主义叙事学视野下的情节理论及其他
1928年,俄国文艺理论家弗拉基米尔·普洛普出版了《民间故事形态学》,该书成为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开端之作。在普洛普看来,虽然众多民间故事在内容上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看似不一样的内容当中潜藏着相似的内在结构。他从中抽象出一般的故事叙事模式,认为这些民间故事都是由31种行为功能组成,当然任何故事都不囊括31种。普洛普从故事当中提炼出其情节运行的规律,这为后世理论家指明了一种研究方向。之后的结构主义理论家将普洛普的理论更推进了一步,如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家列维·斯特劳斯、格雷马斯、托多洛夫等人认为,普洛普的理论停留在故事表层,未能触达叙事作品的根本结构。格雷马斯从叙事作品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更为抽象的六种行动者(发者、受者、主体、客体、助手、对手)构成三组对立的理论;而托多洛夫则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叙事性作品的语法结构,认为叙事性作品的结构与句子结构类似,提出了“叙事句法”理论,将每个故事都简化为纯粹的句法结构。总之,在结构主义者看来,小说情节运行有相似的结构,找到了这个内在的结构就能抵达故事的内核。
众多的结构主义叙事理论都对情节有着具有一定自洽度的分析,但是很多却未必适用于中学小说教学。笔者认为,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杰里·克里弗等人对情节的分析能够促进情节教学。他们虽然不是研究结构主义叙事理论的学者,但是其理论却仍然属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范畴,即挖掘叙事背后深层的结构逻辑。詹姆斯·斯科特·贝尔从小说写作的视角出发思考小说情节的内在逻辑,他认为:“关于成功的小说,我有一个实用的定义:叙述一个人物如何应对即将降临的死亡,并且让读者得到情感方面的满足。”[2]基于这样的认知,作者就可以在情感冲突的链条上建构三个环节:冲突(马上面临死亡的可能性)、情节(避免死亡的具体措施)、悬念(与情节有关的、未经释放的张力)。“形式最为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有一个人遇到了一个难题(冲突),他必须努力奋斗(行动),于是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结局)。”[3]杰里·克利弗的这个观点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对于小说情节的基本认知是类似的,都是围绕一位面临着冲突的主人公如何解决冲突而展开的。同时,他们也都对冲突进行了相似的定义,认为冲突由渴望(目标)与阻碍组成。也就是说,小说情节展开的基本思路就是主人公的渴望(目标)由于阻碍的存在而无法实现,于是主人公尝试解决阻碍,从而引出了最后是否解决的结局。在这里,愿望与阻碍产生的先后顺序与阻碍与采取的行动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这种“冲突”理论具有很大的适用范围,并且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小说情节运行的深层逻辑。
愿望与阻碍所引发的冲突是这套理论的关键所在。作者在创作小说的情节时,必须要为人物设置阻碍,不会让人物的愿望轻易实现,否则整个小说的情节就无法运行。只有让人物陷入愿望无法实现的困境,逼迫人物采取行动来摆脱麻烦,小说情节才能够往前推进。更重要的是,“冲突”理论背后隐藏的是生活的逻辑:人们对生活的愿望往往无法轻易实现,会有各种各样的阻碍,这就需要人们付出努力,然而真相是努力后也未必能够实现愿望。可以说,这就是人的日常生活的样貌,“冲突”理论具有生活的底色。因此,古往今来的作者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按照这种理论进行写作。基于此,从“冲突”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小说情节运行的逻辑,具有合理性,也具备有效性。
理论往往着眼于事物的本质规律,能够为人们理解世界提供新的视角与可能性,中学语文不应拒斥理论。虽然有些理论有时候未必适合中学语文,但是这就是作为选择主体的语文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语文教师要选择能够适用于中学语文的理论,使其进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二、《祝福》的情节运行逻辑
“冲突”理论可以解释众多小说的情节运行逻辑,如中学语文中的经典课文《祝福》就可以依据这种理论进行阐释。纵观《祝福》全文,祥林嫂一共有四个愿望,遇到了四个阻碍,采取了四种行动,而最终的结局只有失败一种。由此,祥林嫂的人生故事可以分成四个单元。
祥林嫂的第一个愿望是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祥林嫂从婆家逃到鲁镇,是为了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在鲁镇家不惜力气地做工,干活十分勤快,虽然事情很多,“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显然,此时的祥林嫂在劳动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但是,如果祥林嫂能够就此拥有这样的生活,那么故事也就结束了。因此,出于情节推进的需要,婆家这一阻碍出现了。婆家人自私、冷酷、精明,绑走了祥林嫂,摧毁了祥林嫂刚刚构建起来的自己的生活。后来,在被迫改嫁时,祥林嫂通过“嚎”“骂”“撞”等行为来反抗,这些行为是祥林嫂面对阻碍所采取的抗争行动。但是,祥林嫂的抗争失败了,最后难逃被婆家强行改嫁的命运。这是祥林嫂故事的第一个故事单元:
愿望1: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阻碍1:自私、冷酷的婆家
行动1:通过“嚎”“骂”“撞”等行为来反抗改嫁
结果1:失败
祥林嫂的第二个愿望是渴望得到他人的慰藉,获得他救。祥林嫂丧子之后又回到了鲁镇,此时的她内心正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一开始,祥林嫂觉得自己是有开口的必要的,想通过向人们倾诉来排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从他人那里得到慰藉是她对抗痛苦的方式。但是,人们给她的反馈却令她心生怀疑。当意识到自己的悲哀只能沦为谈资而并不能得到任何慰藉后,祥林嫂才觉得没有开口的必要。在这之前,为了能够获得他救,即使别人已经出现了冷漠的反映,但是祥林嫂依然采取了抗争的行动,通过反复言说来寻找他救。最终,在鲁镇人的冷漠与残忍面前,祥林嫂的第二个愿望也落空了。这是祥林嫂故事的第二个单元:
愿望2:渴望得到他人的慰藉,获得他救
阻碍2:冷漠、残忍的鲁镇人
行动2:反复言说
结果2:失败
祥林嫂的第三个愿望是被承认。在与柳妈的对话中,祥林嫂得知了自己死后会被锯成两半的命运,“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于是祥林嫂采取了捐门槛的行动,试图赎罪。但是,当祥林嫂自以为捐了门槛就能赎罪时,四婶却拒绝了她参与祭祀的尝试,给了她致命一击,宣告了她捐门槛行动的失败。在这个故事单元里,祥林嫂的愿望其实并不是赎罪,而是希望赎罪之后能够被人们承认。如果赎罪就是祥林嫂的愿望,那么其实在她捐了门槛之后就已经完成了赎罪,完全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实际上,当四婶制止她参与祭祀时,祥林嫂就像受了炮烙,因为祥林嫂自以为的赎罪并没有在别人那里得到承认。因此,不被承认才是祥林嫂深受打击的根源。第三个故事单元的安排如下:
愿望3:被承认
阻碍3:未知如何反应的他人
行动3:捐门槛
结果3:失败
祥林嫂的第四个愿望是摆脱恐惧。如前所述,祥林嫂在得知了自己死后会被锯成两半的命运后,主要的愿望是被承认,因此在捐了门槛却仍然不被允许参与祭祀之后,祥林嫂的精神状态急剧下滑,不被承认使她陷入了精神困境。此时,当祥林嫂无法获得别人的承认以自救之后,她才真正直面了死后会被锯成两半的恐惧。所以,在这个故事单元里,祥林嫂的愿望就是摆脱对死后命运的恐惧。鲁迅让祥林嫂以向“我”询问的行动来实现愿望,但是,此时她所面对的阻碍就是“我”的自以为是的善意。“我”没有告诉祥林嫂内心真正的想法,而是“为她起见”告诉她“也许有罢”,而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善意,卻进一步加深了祥林嫂的恐惧。其实,祥林嫂在这里真正想要听到的答案是“没有魂灵”之类的答案,这样就能消除她对死后被锯成两半命运的恐惧,但是“我”的自以为是的善意却成为了祥林嫂的阻碍。最终,祥林嫂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了。这是祥林嫂故事的第四个单元:
愿望4:摆脱对死后命运的恐惧
阻碍4:自以为是的“我”
行动4:向“我”再三询问
结果4:失败
总的来看,祥林嫂的故事分为四个主要的故事单元,背后的情节运行逻辑契合了“冲突”理论。在《祝福》的世界里,祥林嫂的愿望不断遭遇落空,祥林嫂的行动不断在于失败,她是鲁镇的失意者。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失败,最终让祥林嫂真的绝望了。因此,借助“冲突”理论,可以发现,祥林嫂的人生是一出不断失败的悲剧。同时,在情节运行的过程中,分别作为阻碍存在的婆家、鲁镇人、四婶、“我”的形象也得到充分展现:婆家为了一己私欲摧毁了祥林嫂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愿望,自私、残酷、精明;鲁镇人将痛苦的祥林嫂当成咀嚼鉴赏的对象,直接毁灭了祥林嫂渴望得到他人慰藉的愿望,冷漠而残忍;四婶出于自己寻求安全感的合理诉求(希望祭祀不受任何可能的影响),破灭了祥林嫂希望得到别人承认的愿望,可见其自私,但这种自私中也有着合情的成分,因而四婶形象具有了深度;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我”依凭自以为是的善意,加深了祥林嫂对死后命运的恐惧程度,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
〔本文系浙江省桐乡市教育与教学规划课题“促进高中语文小说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tb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2.
[2]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3.
[3]杰里·克利弗.小说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8.
[作者通联: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