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策略探析

2023-06-27吴定琴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姓氏古诗识字

吴定琴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进行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既有精美的构形特点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基础上,重视遵循识字规律,注意挖掘汉字文化内蕴,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遵循识字规律,探寻汉字文化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音、形、义紧密关联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学习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学中,遵循识字规律才能摆脱孤立、机械识字的困境,使识字与汉字文化形成密切联系。

一是在字理識字中追根溯源。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表意特点,从构字原理出发,分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形、读音与表意的道理。汉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类型是构形的主要方式,也是开展字理识字的主要对象,从中可以有效追溯汉字文化的根源。在象形字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课件呈现汉字、图画与甲骨文,让学生在猜一猜、连一连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象形字。如教学《日月水火》,课文安排学习的都是象形字,在激趣导入后,教师可以用课件先呈现“日”“月”等字的图画,再配上甲骨文,学生在对照中完成连线活动,留下早期文字与图画联系紧密的印象;之后,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画与甲骨文对应的汉字是什么,在学生猜对的基础上展示楷体汉字,完成识字教学。这样的象形字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在指事字教学中,教师根据指事字一般是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与符号进行表示的特点,相应的教学可以采用演示加说明的方法。如《小书包》中学习的“本”字,教师可以采用“本”字的汉字演变图例,让学生明确“本”字下面的一横表示树的根部,由此也弄明白“本”最早的意思是指大树的根,学生通过汉字的一笔一画领悟到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会意字教学中,教师根据其由两个或以上的部件组合而成的特点,从中理解古人造字在丰富的想象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如教学《日月明》中的“众”字,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二人从,三人众”的基础上,根据会意字特点揭示“众”表示人多的意思,从字形上还能看出人多力量大的内涵。

二是在系统识字中触类旁通。系统识字是指教材安排的多模块、全过程识字,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有效探寻汉字的文化特点。除了教材安排的集中识字单元外,统编教材重视随文识字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开展识字活动,还要在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助学系统中,开展识字活动,使识字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如教学《四个太阳》,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太、阳、颜、因”等13个会认字和“舌”“页”两个偏旁,学习“太、校”等7个会写字和“阝”的写法,还要在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中初步学习“园”“野”“碧”“凉”等字,仿照课文中学习生字的方法,自主说说这些字的形音义,内化汉字知识。此外,教材还重视拓展系统识字。主要是指以课文学习的生字为基础,弄清楚每个字的笔画、部首、构件后,在后面学习中拓展运用,举一反三。

二、品读经典诗文,感受汉字文化

新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学生通过诵读优秀诗文、传统经典,积累语言材料,感受传统文化。统编教材选编的蒙学作品、古诗文都是学生诵读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载体。

一是在阅读蒙学经典的语言积累中识字。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在对汉字学习进度的归纳与总结中,形成了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经典,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识字并学习传统语言文化知识,有效传承汉字文化。如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一课,就是出自《三字经》,所选的两个段落中,“人之初”“子不学”从学生成长的道德规范与学习锻炼两个层面体现传统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适合学生诵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用单字组词、用词语组句子,把汉字的字义、字形结合起来,就能够在学生心里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又如《姓氏歌》,是由《百家姓》改编的,传承的是中国姓氏文化,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互相介绍时清楚地表述自己的姓氏。课文采用儿歌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姓氏中的汉字。如“木子李”就具有合体字特点,还符合人们介绍自己姓氏的习惯,学生易学易用。

二是在阅读古诗名篇的语言情境中识字。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统编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古诗,学生在学习古诗中识字,了解汉字文化,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古诗中的字词运用十分讲究,古人常有“炼字”的说法。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在诵读古诗中学习汉字作为理解诗句的基础,还能从中受到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统编教材中的古诗分别编排在课文和“日积月累”。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古诗,可以将识字与理解古诗大意结合在一起,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在诵读中感悟古诗的大意;学生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以反复诵读为主,通过多次诵读复现古诗中出现的生字,完成对古诗中汉字的初步学习。

三、开展学习实践,传承汉字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习语文,自然也包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识字,传承汉字文化。

一是在讲述汉字故事中传承汉字文化。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讲述汉字故事,可以避免识字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统编教材提供了范例《“贝”的故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鉴其他适合学生理解和讲述的汉字故事,形成多种形式并举的汉字故事讲述范式,让学生学会在讲述汉字故事的过程中开展识字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讲述汉字故事的目的是识字和感知汉字文化,不追求故事讲述的生动,而是以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相关的汉字。

二是在链接实际生活中增强文化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离不开汉字的,这也为学生开展汉字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无处不在的机会。适合学生开展的汉字学习实践活动有:探寻自己的姓氏起源,撰写姓氏历史研究报告;编(猜)字谜,理解汉字内涵;搜集春(对)联,在交流展示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魅力;搜集古诗词中的“炼字”故事,从中感悟汉字的奇妙。如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安排的歇后语,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认识歇后语的基本形式后,鼓励学生自己或者在家长帮助下,搜集适合自己在班级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歇后语。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重点是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意识,进而自觉进入不断探寻汉字文化深刻内涵的学习进程中。

猜你喜欢

姓氏古诗识字
姓氏从何而来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