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辨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探析

2023-06-27童周静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田忌孙膑老牛

童周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进行合理的质疑、反思、批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等多方面的思辨能力。

一、以有依据的阅读进行思辨

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开展有依据的阅读活动,编者安排的很多思辨性训练都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实际上就是通过阅读寻找依据并运用依据进行表达。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小马过河》,编者在课后练习3安排的训练是:“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其中第一个说法是“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二年级学生就不容易理解这样的说法,因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这是小马自己蹚过小河后的感受,是小马根据河水淹没自己腿的“深”和“浅”进行判断的,并不是通常用尺子量出来的水的深度,所以这实际上同老牛说的“浅”和松鼠说的“深”一样,都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寻找老牛、松鼠、小马三者说话的依据,即河水淹没自己(同伴)身体的位置,由此判断老牛、松鼠并没有对小马撒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老牛在小马来询问时,需要怎样说才能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讨论,明确了老牛给小马的正确指引是:“河水很浅,刚没我的小腿;要是你过去,会淹没大腿,还是能蹚过去的!”这样的说法中,既有判断“能蹚过去”,又有很清楚的依据是“会淹没大腿”,小马听了就会放心地过河了。

二、以多角度的阅读进行思辨

思辨能力中的“层次分明的分析”,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在阅读活动中就需要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表达方法等进行分析,不可拘泥于一个方面,而应该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去理解和把握。

如教学《猫》时,学生都习惯以“可爱”来评价小猫,这实际上就属于单一角度理解,会影响对全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猫》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中指向阅读的要求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课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是全文的总起句,显然具有总括全文意思的作用。從这一角度看,作者写小猫肯定不仅仅是写可爱,否则全文的总括句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学生深入文本阅读就会发现,老舍先生描写小猫时,在突出可爱时还写到了多方面的情形,如“淘气”时的“耍个没完没了”,对小猫来说看似可爱,实际上与大猫的“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如出一辙。不难看出,老舍先生在描写小猫的“可爱”时,隐含了“古怪”的影子,为大猫的古怪性格找到了源头。

三、以有条理的阅读进行思辨

“条理清楚的分析”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保证思辨结论正确的重要因素。统编教材在思维训练中重视指导学生学习有条理的分析方法,指向的正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田忌赛马》,课文写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赛马,通常将马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三轮比赛。孙膑通过观察发现田忌的马同齐威王的马在同一个等级上的脚力相差不大,于是对田忌说自己能够保证他获胜。田忌对孙膑的说法自然会心存疑惑。孙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一是大家习惯上都是按照马的脚力等级的顺序出场,也就是说大家都习惯了以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这样比的是同一等级马之间的差距。二是赛马时主动求变,就可以改变比赛的结果,这种变化就是在第一场比赛中主动求败,接下来的两场比赛就可以顺利地赢得胜利,其具体的对阵形势是:以己方的下等马先出场与对方的上等马比,败一场;再以己方的上等马对阵对方的中等马,胜一场;最后以己方的中等马对阵对方的下等马,再胜一场。这样的结果是二胜一败,从总比分上就取得了胜利。理清了孙膑的思路,学生就在有条理的阅读中发展了思辨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思辨能力的特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捕捉具有思辨意味的表达,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猜你喜欢

田忌孙膑老牛
老牛(之二)
老牛
田忌赛马
老牛垦荒
孙膑与庞涓
田忌赛马
聪明的孙膑
老牛的田
我的故事show
田忌赛马(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