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歌曲《敕勒歌》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2023-06-26特日格力
摘 要:《敕勒歌》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当时社会民众津津乐道的一首民间歌谣,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特色,为人们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们能够通过歌谣的吟唱真切地感受到大草原的美丽景象及敕勒部落民众的日常生活现状。本文研究以薛保勤填词、刘洲谱曲所著的《敕勒歌》为基础,深入探究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乃至演唱技巧,由此对该首歌曲艺术价值展开全面解读,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知及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敕勒歌》;艺术特征;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5-00-03
一、艺术歌曲《敕勒歌》创作背景
《敕勒歌》源于南北朝时期民间广为传颂的一首民歌,在我国《乐府诗集》中就有相应的记录。在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分布着诸多政权统治者,如北魏、北周、北齐等,受当时社会政治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各政权统治下的民众纷纷出现了大规模的迁移活动,由此使得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融合及发展。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迁移步伐的不断加快,游牧文化也开始同中原文化建立紧密的融合发展关系,而《敕勒歌》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得以创作并逐渐演变为广大民众津津乐道的民歌,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传统文化价值和乐曲艺术价值等。艺术歌曲《敕勒歌》的创作,是由薛保勤填词、刘洲谱曲、谭维维演唱,歌曲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目标聚焦。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弦乐、陶笛,同时又辅以蒙古族长调,极大地彰显了歌曲独特的民族韵味[1]。
二、《敕勒歌》艺术特征分析
(一)《敕勒歌》歌词的情感表达
歌曲的演唱,是用声音来呈现词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的。在《敕勒歌》乐曲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想完美演绎乐曲作品,需要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将自己融入歌曲角色中,将自己想象成大草原中的一分子,在连绵不绝的阴山下,望着无边无际的辽阔草原和成群结队的牛羊,感受草原之壮阔,体验创作者的豁达心境。整首歌曲的感情基调是流畅中兼具慷慨自豪、抒情的。在歌曲的前半部分,一个“意”字是词的点睛之笔,“心随天地走,意被牛羊牵”,这种旷达的心境通过“意”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像有了生机一般,因此在演唱时应该把这个字唱得稍重一些来让听众明白这种情感。歌曲原诗部分应该是情绪推动着声音走,以情带声,将演唱舞台看作茫茫的草原,将自己置身于大草原上,并熟读歌词,将自己丰富的感情融入其中,以加强歌曲演唱乐感的合理把握。
(二)曲的情感
《敕勒歌》前段侧重强调人同草原景色两者之间的共鸣感,主要讲述的是创作者对辽阔无边大草原景色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在乐曲节奏的设定上,也偏向于较为平静的抒情式曲调,而后段则强调草原的动态景象变换,呈现出的画面则为游牧民族日常的生活环境,在乐曲节奏的设定上采取了较为强烈的情感对比手法,这种骤然变换和强烈对比能够加深人们对辽阔草原美丽景象和游牧民族奔放、豪迈性格的有力彰显,在给人一种开阔舒缓之感的基础上,深化对草原辽阔之美的感叹。除此之外,在“天苍苍野茫茫”词曲演唱中,还对“野茫茫”做了弱音处理,能迅速把听者拉入歌曲的意境中,从而体验歌曲的魅力。此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乐调再次转为平静,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声音的呈现上要注重“流动性”,要呈现出微风拂过草原,一片片茂盛的青草随风摇曳,露出一群群牛羊的意境。只有演唱者真正理解创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对歌词、作曲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并将自身融入其中,用自我真实的情感去予以呈现,才能完美演绎出歌曲作品的灵魂[2]。
《敕勒歌》演唱節奏另一显著特征即为弱起节奏,在歌曲的演唱前段,以弱起节奏贯穿整部歌曲演绎。前奏阶段同时采取了和弦、琶音等,彰显了乐曲整体曲调的悠扬感,能够引起听众对草原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在人声演唱阶段,在借由弱起音型的基础上,辅以钢琴伴奏,既改变了原有强弱节拍规律,也彰显了乐曲本身节奏的起伏性,使得乐曲曲调整体呈现出一种波动起伏的状态,实现了作品本身情感的有效彰显。
三、《敕勒歌》的演唱技巧分析
乐曲的演唱离不开一定的技巧,笔者在对乐曲《敕勒歌》演唱技巧的分析过程中,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展开的。
(一)发声的咬字归韵
1.咬字行腔
咬字行腔在歌曲演绎中发挥的作用巨大,但也容易被忽略,作为一种歌唱演绎技术手段,咬字行腔的应用能够加深演唱者对歌曲情感和意境等的准确理解和把控。在《敕勒歌》的演唱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演唱中口型的“扁平式”,要“立”着唱,如在“心随天地走”中,“心”“天”等词的演唱时,要注意发音时确保上下牙关呈打开状,且要借助硬腭来咬字,而在“意被牛羊牵”演唱中,要注意“意”这一词用软腭咬字,利用腔体实现对整句歌词的发声和输出,确保演绎方式的自然和流畅。而在“大”“落”等字的演唱中,可借由舌尖来助力发声,但要注意舌尖抵达上齿时就需要及时分开,同时注重咬字发声的圆润性,以提高演唱声调的立体感,借由腔体对歌唱声调的合理修饰,有助于提高演唱声音的质感。此外,在应用咬字行腔时还要辅以合理的呼吸处理,歌词的演唱要利用“吸着唱”的方式进行,如此能引发听众更深的共鸣感[3]。
2.角色塑造
“敕勒川,阴山下”演唱时,“川”“下”等字的演唱应对字音做出相应的处理,确保其圆润度。古诗词的新唱,既包含了乐曲演唱的艺术特征,又蕴含丰富的诗词特点,是诗词和乐曲的完美融合,若仍采取传统的“扁平式”口型,则不利于彰显诗词、乐曲两者之间韵味的融合呈现,也就无法引发听众对连绵阴山、辽阔草原景象的想象。因此,演唱者在进行演唱前,要充分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并将自己融入歌曲角色中,将自己想象成大草原中的一分子,在连绵不绝的阴山下,望着无边无际的辽阔草原和成群结队的牛羊,感受草原之壮阔,塑造自己在演唱时的角色形象,并将自己代入其中,用灵魂来演绎歌曲,才能完美呈现出歌曲的意境。在唱后半段时应更加注重歌曲的流动性,咬字的力度一定不能过重,带入流畅的气息,运用此技法勾勒出一幅草原牛羊盎然生机的景象。掌握咬字行腔、注重角色塑造的歌者,其乐感掌握程度也往往较高,能够在不同歌曲的演唱中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形象,并借由演唱技巧等的应用,实现对歌曲的演绎。
(二)气息的灵活运用
1.把握呼吸技巧
歌曲演唱时,气息发挥了显著的影响作用,只有正确掌握并应用气息,才能实现对歌曲的完美演唱,尤其是在传统民歌的演唱过程中,对气息的应用要求更为严格。《敕勒歌》作为一首古诗词新唱的声乐歌曲,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民歌艺术特征,在歌唱时也要求演唱者注重胸腹式呼吸的综合应用,以确保演唱的流利性和连贯性。而演唱者要想达成这一目的,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多做吐丝或吹蜡烛等运动,以增强对自身气息的控制力。《敕勒歌》前段演唱节奏更偏向抒情,整体曲调相对较为柔和,对气息的连贯性要求较高。演唱者在实际演唱时要注意用腰腹呼吸,保持腹部的柔软和灵活,正确控制气息的应用,并借助叹气唱法演唱,一方面能够深化歌曲演唱的自然性,另一方面能够借助气息的准确应用实现演唱音质效果的提升。事实上,任何歌曲的演唱都是在“呼、吸”的交互变换中得以发声的,也只有正确把握呼吸节奏和应用技巧,才能完美演绎《敕勒歌》歌曲,才能凸显出歌曲中所表述的情感和艺术特征[4]。
2.歌唱以气带声
《敕勒歌》主要是遵循4/4 拍的节奏来展开演奏的,加之该首歌曲所想要为观众呈现的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因此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一定的气息运用困境。基于这一现状,歌曲乐句大都表现出相对较长的特征,在演唱时往往需要借由润腔技法来进行相应的处理,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显然就会涉及气息。如在“心随天地走,意被牛羊牵”这句歌词的演唱过程中,就会由于涉及闭口音而引发的气息显著上调现象,最终造成整首歌曲演唱时均需要做此处理,从而导致演唱者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不仅会使其疲于演唱,同时也会造成其音色偏差。故而,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注重气息的调用,要保持良好的深呼吸,用“叹气”的发声感觉起音,同时打开腔体,运用气息把声音推出来而不是拿肌肉的力量唱出来。尤其是在歌曲的后半段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气息来发声,要时刻保持吸气状态,以便于横膈膜不断扩张,同时保持喉咙的吞咽状态,利用气息慢慢将歌词唱出来,如此才更能凸显大草原连绵不断的真实意境。又如,在“野茫茫”的演唱过程中,“野”字的唱法要在保持稳定气息的基础上,将叹气沉于底,如此才能彰显曲调的结实感和底气感,而若对气息把握深度不足,势必会造成歌唱中声调破音。从歌曲的整体节奏把控来看,歌曲所彰显的情感和艺术特征主要偏向于抒情,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深入理解歌曲所呈现出的画面景象,将自己代入其中,真切体验作曲者所想要彰显的情感和态度,以自身气息来带动歌曲演唱意境的来回切换,实现对歌曲整体风格的精准呈现。
(三)润腔的特色技法
1.润腔的独特作用
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润腔技法的应用非常常见,而借由润腔的引入能够便于听众更好地識别歌曲演唱的特色,同时还能够对歌曲旋律加以润色,提高歌曲曲调的优美感,增添其独特的韵味,使歌曲所想要呈现出的艺术效果得以深化。因此,对每一名歌唱者来讲,都有必要掌握润腔技法的使用,在歌曲演唱中予以合理应用,借助润腔的独特特征实现对歌曲艺术特色及情感韵味的呈现[5]。
声乐歌曲《敕勒歌》的演唱就运用了大量的润腔技巧来实现对歌曲唱法的装饰,也正是如此,歌曲中所呈现出来的草原之辽阔、豪放韵味就得以深化,听众听着歌曲就能够想象出一幅由美丽的连绵山脉、青葱草原、成群牛羊自由奔跑组成的画面,进而对歌曲情感产生共鸣。
2.歌曲润腔的运用
“意被牛羊牵”歌唱过程中,“羊”字做了波音处理,在彰显草原“风吹草低”韵味儿感的同时,还能够引发观众想象牛羊成群奔跑的情境。在“拥抱落日圆”歌唱过程中,“圆”字做了同样的处理方式,更加凸显了草原的美丽景象,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草原独特意境美的追求和阐释。另外,在“野茫茫”“阴山下”“见牛羊”等的歌唱过程中,“野”“下”“见”等词均借助波音方式予以相应处理,一方面能使演唱过程更具自然感,另一方面也能丰富草原独特特征,为人们呈现出草原波澜壮阔的魅力。而在“在天的尽头”“醉了套马杆”演唱过程中,“天”“杆”等字均借由倚音方式来进行相应处理,加深了听众对歌词情感的深层理解,凸显了语言的魅力,丰富了歌曲所想要阐明的情感意境,使得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整首歌曲中,前段侧重强调人同草原景色两者之间的共鸣感,着重呈现人在面对大草原美丽景象时的心理状态,整体节奏表现出显著的规整性和抒情性。而在后段的前部分,则给人一种开阔舒缓之感,演唱方式的骤然变换和强烈对比,能加深听众对草原辽阔之美的感叹,这种润腔的运用,大大深化了歌曲所呈现出来的意境[6]。
四、结束语
《敕勒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既彰显了我国传统诗词文化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同时又凭借优美的乐曲吸引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和喜爱,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民族乐声,开始探究传统诗词同乐曲之间的深入衔接,由此创作了众多极具特色的古风歌曲,极大丰富了当下热衷古曲的群众认知和审美。《敕勒歌》在其创作过程中,无论是从歌词的填写上,抑或是在乐曲的构建上,均表现出独特的韵味,很好地刻画了原诗所想要呈现出来的敕勒景象,同时辅以优美、豪迈的乐曲,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感受,使歌曲欣赏者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敕勒独特之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过程中,既要着重关注歌曲创作的背景及其想要呈现给欣赏者的文化价值,还要注重歌唱技巧的选用,要用心去呈现出艺术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尤其是在以《敕勒歌》为代表的传统诗词乐曲创作中,更应该注重其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解读和展现,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弘扬。
参考文献:
[1]李树辉.敕勒、《敕勒歌》、敕勒川考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31(04):139-149+215.
[2]张国庆.探究“古诗新唱”声乐作品《敕勒歌》[J].戏剧之家,2021(17):82-83.
[3]董竞男,龚天卓.“试与北朝对话”,刍议历史传承下《敕勒歌》的文化创新[J].黑龙江史志,2021(04):36-39.
[4]袁乞涵.天苍野茫下的《敕勒歌》——谭维维与吴梦雪演唱对比[J].戏剧之家,2020(32):60-61.
[5]方麟.描“天然”本色,抒“英雄”气概—— 《敕勒歌》艺术魅力探析[J].语文建设,2013(34):48-50.
[6]万梅.美丽的草原生活全景图——北朝民歌《敕勒歌》赏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8):64-65.
作者简介:特日格力(1991-),女,内蒙古通辽人,研究生,从事民族声乐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