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制写作知识?注重过程指导

2023-06-26张占营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3期

张占营

摘 要 引导学生自主炼制写作知识,并在真实情境中实践运用,才能够提升写作素养。笔者以统编教材“抓住细节”为例,指导学生从单元阅读积累中建构“抓住细节”的方法,为写作提供方法支架。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集束思维、剖析评价、自主修改、撰写阅读心语等方面的指导。在各个写作环节中,均聚焦“抓住细节”之方法的运用,有效促进了读写转化。

关键词 炼制知识 过程指导 抓住细节

“抓住细节”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写作。该专题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继“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学习抒情”等之后,又一次基础性写作技能专题训练。善于抓住细节,能够使描写真实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对“抓住细节”写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求教于方家。

一、创设写作情境,明确交际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1]只有将写作知识纳入特定的事物和特定的情形中,使其和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让静态的写作知识变为动态的写作行为,才有可能提升写作素养,落实“实践课程观”的理念。

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写作心理特点,创设了以下真实写作情境:

同学们,相信你有一颗珍藏美好的心灵,那就请你用文字把“我在文海”的点点滴滴留住吧。将来,我们制作毕业纪念册的时候,把平时收藏的美照与美文镶嵌其中,岂不是一件雅事?请找出一张你喜欢的、心有所动的照片,凝视它。请你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照片中的细节,写篇微文表现“我在文海”的快乐生活。因为美好相遇,所以写文留念。愿你的写作给亲爱的师友送来永远的温情。

制作毕业纪念册,选一些照片写点文字,这样的写作情境是符合学生真实生活的,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需求。写作情境架构起真实生活与写作学习的桥梁。“根据照片写篇微文”,图文并茂,形式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微文写作,篇幅不长,即可聚焦细节,凸显本次专题写作的训练重点。

写作情境中,还隐含着丰富的写作要素。邓彤老师讲,情境写作支架是指“具有目标、对象与作者等元素的交际语境,而不是一般的生活场景”,[2]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情境中的“机密”,打开写作思维。“一张令你难忘、心有所动的照片”,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写作的触发点;“根据照片写篇微文”是写作任务;“表现‘我在文海的生活”,留住美好记忆,是写作目的;“聚焦照片中的细节”是写作目标;“师友”是这次写作的读者。明确了这些写作要素,能够驱动学生进入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激活他们深层的表现动机。

二、提炼写作知识,提供方法支架

“学生的写作学情大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缺乏主题知识和表达知识。”[3]上述情境中,让学生找出一张照片,生发写作素材,明确写作话题,“主题知识”(即“写什么”)的问题基本解决。当下,七年级的学生缺乏的主要是表达知识(即“怎么写”)。学生知道“细节描写”,但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统编教材只做了概要式的提示:学会抓住细节,要注意“真实”“典型”“生动”。这类似于原理或原则,静态的原理性的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学习价值不大。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处方性”知识,让学生获得具有实操性的写作工具。笔者进一步思考:怎样做到“真实”“典型”“生动”呢?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有效的写作方法,走出写作的“暗箱操作”。

如何引导学生建构“抓住细节”的写作方法呢?《阅读的力量》指出:“写作能力是从阅读中培养的。更精确地说,从阅读中,我们学会写作风格这种独特的写作语言。”[4]该书还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语言学习从输入的信息产生,而不是输出的信息;从理解而来,而不是制造。”[5]上述强调了写得好与读得多两者间的相关性。由此看来,教师将范例中精要的写作知识提炼出来,整合为显性化、结构化的知识,是生成写作知识的主要途径。

笔者的做法是: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抓住细节”写作专题,在对“细节描写”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调取本单元阅读积累,举例阐释、印证教材中的静态知识。教师给出以下示例,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建构写作知识。

在学生整理归纳、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揭示范例所蕴含的关键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建构“抓住细节”的方法知识体系,形成结构化知识(见图1)。

由上图可知,“真实”“典型”“生动”呈递进式写作目标。细节描写,首先要做到“真实”,其次要做到“典型”,最后追求“生动”。当学生无法抓住细节时,教师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方法支架,即可撬动思维,捕捉到细节,促进读写能力的转化。

三、实施微文创作,优化细节指导

写作教学不仅要提供方法支架,还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注重过程指导是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的重要理念。要达成“抓住细节”的情境任务,学生首先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一张照片,触动情感,引发思维,由此开发丰富的写作内容。

1.细致观察,发现细节

对于观察,统编教材在“抓住细节”专题中只写到一句话:“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教材,给予学生更切实的指导。首先,指导精选照片。“选择适当的观察材料,引起对观察的渴望,能使观察更精密。”[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心有所动”的照片,才能“引起对观察的渴望”。第二,提炼照片主题。观察是获得写作内容的主要途径,需遵循“广博和细致之间的有节奏的变化”,[7]从而实现观察的目的。先整体感知照片的主要内容,提炼照片反映的主题;“主题”起统帅“细节”的作用。第三,观察局部细节。细节的发现依靠“精密”的观察,观察越细致,细节就会越真实。

2.集束思维,抓住细节

“集束思维法”是围绕触发词产生思想、形象和感觉的非线性的构思策略。笔者指导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把能够揭示照片主题的关键词写到作文稿纸的中心位置,然后用圆圈圈住。围绕这个主题关键词,再从圆圈的任何一个方向上画出一条条的线,写上2-3个“抓住细节”的方法,也用圆圈圈住。围绕每一种方法继续向外延展,提取与主题关键词关联的不同细节,记下有关细节的关键词,圈住。當然,可以继续发散联想。

下面是一位学生观察照片(见图2)绘制的集束思维图(见图3)。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行为。在建构写作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实践运用,即“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只有在情境中运用知识,知识才可以内化,转化为写作素养。图3便凸显了对“抓住细节”方法的迁移运用。每个学生面对自己选择的照片,实践运用“抓住细节”的方法,并且观照细节与主题的联系,因此它是深度的思维训练。最后,经过取舍、提炼、排序,形成微作文的行文框架。学生顺势写作,完成任务。

3.剖析评议,优化细节

“过程学习写作法”认为,写作不是一次完成、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过程。[8]完成语篇后,还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图2所写的微文。

领  奖

台上金色的灯光柔柔地洒在深绿的黑板上,洒在发着白光的屏幕上和子力戴着透明框眼镜的脸上。背后大屏幕上是荣誉证书的投影,红色的钱塘区印章鲜艳醒目。

子力穿着红外套校服和粉色毛衣,笔挺地站在那里,手上拿着奖状。她笑得很开怀,嘴角上扬,露出一排戴牙套的牙,眼睛眯成了缝,但还是挡不住满满的自豪感,整个人像一只翱翔苍穹的雄鹰。这轻飘飘的纸里承载了她沉甸甸的收获,我仿佛看到她写作时沉浸其中的场景:笔落在纸面,深思熟虑后的文字流淌出来,文字好像是有了生命,“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最后一个标点落笔。

身后的黑板、屏幕,在灯光反射下虽然也都发着光,但子力浑身上下散发的自信而快乐的光芒始终是最耀眼的。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抓住细节”的方法予以评议。在学生的讨论中,肯定了此文的优点:(1)能够拆分细化感觉,先渲染教室柔和的氛围,再聚焦特写领奖的自豪,最后写精神面貌;(2)能够增加描写维度写细节,如有人物的细节(神态、外貌、动作、服饰),有环境的细节(灯光、奖状、屏幕);(3)能够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叙述不同时空的另一生活场景来丰富细节。通过讨论,正向强化了写作知识。

学生也发现了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这张照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选取哪些典型细节来凸显这一主题呢?师生讨论明确:应抓住“眼睛”“嘴角”的神态、“举奖状”的动作,运用“类比联想”再铺叙细节,以凸显“自豪”的主题。这个问题给学生的启示是:细节贵在精要,凸显人物的心理;要突出典型细节,写细、写深、写活。

(2)“整个人像一只翱翔苍穹的雄鹰”这个句子恰当吗?学生讨论后认识到,从人物的站姿或心理活动上讲,都不是很贴切。它给学生的启示是,细节要真实,要符合观察到的情形,符合人物真实的心理。

(3)“手上拿着奖状”,怎么拿?笼统的描述不是细节描写,没有表现力。学生讨论:用“举”,用“捏”,用“攥”。到底用哪个词?学生最后讨论,大多选用“举”,更能够表现自豪与喜悦之情。它给学生的启示是,抓细节,得益于细致观察,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心情或性格的词语准确表达。

上述剖析评议,优化了细节描写,加深了学生对写作知识的理解,二次建构了“抓住细节”方法结构图,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进阶,以“实践+剖析”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明白了“怎样抓细节才是最好的”。

四、评价修改微文,撰写阅读心语

“剖析评议”已为学生自主评价作文做了示范。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细节描写”的方法转化为具体化、操作性强的检查清单(见表2)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检查反思自己的作文和伙伴的作文,进行小组评议,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细节”指导过程虽然凸显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但作为评价主体的“读者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写作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情感交流体验。为强化“读者意识”,笔者引导学生给伙伴的作文撰写阅读心语。“阅读心语”仍然指向对“抓住细节”这一核心知识的内化。教师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了以下撰写阅读心语的表达范式:

×××同学的这篇微文,最值得我欣赏的地方是,他(她)抓的典型细节是,运用了的方法做了细腻描写,给我以的感受。

撰写阅读心语,是从欣赏、沟通的读者视角撰写感受,激发了伙伴写作的信心和热情,激活了他们的言语生命意识,从而形成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之风。这与胡乔木同志所认为的“为了共同理解、鉴赏作品,探求文章优化的方法,倡导健康的评价之风”[9]写作评价观是一致的。

撰写阅读心语,还有效达成了课始所创写作情境的交际目的,切实感受到写作是为了真实的表达与交流,写作是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同学之间互赏照片,互读文字,唤起他们共同的生活体验,一起回味在学校的點点滴滴,分享生活细节中蕴含的美好,发展了思维品质,提升了审美情趣,比较理想地实现了本专题写作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邓 彤.写作目的:亟待开发的任务写作资源[J],中学语文教学,2019(01)

[3]邓 彤.写作教学密码:邓彤老师品评写作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6.

[4][5][美]克拉生,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132、135.

[6][7][美]杜 威,伍中友,译.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60、162.

[8]茹敏杰.建构·观察·修正:“过程指导”视域下的论述文写作升格教学[J],语文学习,2021(10)

[9]刘 玮、徐林祥.胡乔木的写作观极其对当代写作教学的启示[J],语文建设,2022(02)

[作者通联:杭州市文海中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