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策略分析

2023-06-26李丽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政策

李丽娟

【摘要】“双减”政策出台后,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呼唤变革。为了实现“减负增效”,需要对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双减”政策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的新要求,随后对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现状进行探讨,最后基于现状对“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进行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展开研究,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双减”政策  农村  小学语文  作业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031-03

为了有效推行素质教育,切实关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我国于2021年推行了“双减”政策,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作业过多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作业管理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受各种条件限制,当前农村小学作业的减负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小学语文高年段,作业的管理效果有待改善。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的新要求

(一)须遵循学生主体原则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業管理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小学生身心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教师不能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各类非智力因素的变化,如态度与情感等。小学高年段语文学习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当在作业管理中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而应避免机械练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作业设计,把已有经验视为新能力的生长点,从而提高作业管理实效。另一方面,教师在作业管理中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减量增质”是“双减”政策的最终目标,小学高年段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当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在“双减”政策出台以前,大部分小学高年段学生面临着较大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补习负担,有的学生甚至要写作业到凌晨,双休全部被课外补习班占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双减”政策之下,教师应当密切关注作业的量与难度,保持两者水平适当,从而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余,能够进行充分休息。

(二)须遵循作业分层原则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教师必须改进作业设计,落实因材施教。在作业管理上,教师应当重视作业的学情分析和诊断价值,利用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进行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弹性、个性与层次性。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语文基础及学习习惯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设计能够提升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此,学生的作业负担能够得到有效减轻,也能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作业中获得最大化的练习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分层作业设计能力,不可将作业设计得过于简单、浅显,也不可一味追求创意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应对学生和作业进行合理分层,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现状分析

(一)教师作业理念仍须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均有较大提升,许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理念均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而对于“双减”政策中的新型作业理念也能较快接受。但是在农村小学中,受限于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理念仍未完全转变。有的教师对作业的功能认知不正确,以为学生的成绩与作业的量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因此这部分教师热衷于给学生布置过量的作业。在“双减”政策出台后,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减负增效”的实际内涵,因此只着重减少作业的量,却并未有效提升作业的品质。此外,还存在部分教师尽管对“减负增效”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作业管理中未关注与学生和家长的信息沟通,导致学生与家长对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不理解,教师即使对作业设计进行了优化创新,但由于缺乏学生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作业管理实效并不理想。

(二)学生作业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而言,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必需的。因此在“双减”政策之下,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也是影响作业管理效果的因素之一。但是在当前农村小学中,学生的作业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我努力与反思程度不够、缺乏错题整理的方法与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农村教师与家长在学生学习自主力的培养上重视程度不高,这就导致学生面对作业热情不高涨,完成作业较为被动。二是学生缺乏自我认同感。农村小学高年段学生也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教师和家长普遍更为关注学生的分数,这就导致学生无法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也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很容易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难以从作业中获得成就感或进行自我赏识。

(三)作业设计缺乏难度层次

在作业管理中,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双减”政策倡导教师分层设计作业,从而满足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需求。然而当前农村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进行科学的分层作业设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设计分层作业的能力欠缺,二是教师精力有限。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本身较为薄弱,再加上缺乏科学高效的培训活动,教师较难实现自我提升。首先在理念上,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不能主动通过书籍或互联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其次在渠道上,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教师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不能较快落实“双减”政策中关于作业分层化的要求。此外,农村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师平时工作忙碌,除了教学还有很多其他工作安排,而分层作业设计本身需要耗费较大精力,因此作业分层未能实现。

(四)家庭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家庭是学生作业管理中的一大主体,尤其在小学高年段语文学科中,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家长应充当监督者的角色,督促学生完成校内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应当谨慎为学生提供额外的练习,避免因作业质量不佳或负担太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农村家庭在学生作业管理方面的效果欠佳,这与农村环境和条件有关。首先,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孩子跟随老人生活,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缺位问题。其次,许多农村家庭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存在认知偏差,不能较好地理解“双减”政策的实质目的与要求,学校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反而引来家长担忧,部分家长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增加额外作业,但是未能取得理想的辅导效果。

三、“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策略

(一)加快理念转变,改革作业管理体系

教师是实现作业“减负增效”的关键主体,应当注重自身能力发展,促进作业管理体系改革。首先,教师必须加快理念转变,脱离唯分数论的桎梏,将以生为本、提升作业质量放在首位。其次,教师必须丰富作业评价体系。教师要注意发挥作业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发展。再次,教师要经常进行作业反思。教师应当利用作业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与改进,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思维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尽量减少抄写类的机械式作业,结合不同知识点采用作业形式,使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得到均衡发展。如针对部编版教材中《穷人》这篇课文,教师可布置续写任务,既保证了作业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现对课文的再梳理,并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应采用多样化评语,发挥评价的指导与激励作用,如“出现错别字啦,记得订正,不要粗心大意哦”。而在完成作业评价后,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语篇理解和写作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二)加強作业指导,提升自我管理意识

小学高年段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小学高年段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自控力有限,但是其具备较强的可塑性。一方面,教师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认识作业的价值与意义,搞清楚做作业是为了自身发展,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时间管理教育,使学生能够科学、自主地安排家庭作业,均衡分配时间,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能力,这也是“双减”政策之下学生应当形成的一种能力。

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家庭作业时间计划表,引导学生将每日各学科作业写下来,并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经验进行时间安排,将计划的时长与时间段写在作业项目之后,完成后打钩或盖章,从而督促学生形成时间观念,杜绝拖沓习惯。此外,教师还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如要求学生做好错题订正,并依照自己的习惯做好错题记录。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经常容易出现要素缺漏,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专门的阅读理解错题梳理本,理清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用法,从而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作业练习的效率与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后续巩固复习。

(三)注重因材施教,优化分层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之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作业设计能力,充分考量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落实因材施教,优化分层作业设计。具体而言,对于语文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当为其提供具有拓展性的作业,满足这类学生的拓展需求。对于语文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应当在基础性作业之外,试着为其提供拔高性作业。而对于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语文兴趣,保障其基础性作业的完成质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这一课为例,教师可将这一课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夯实基础、能力提升、课外阅读。夯实基础为必做题,其内容包括两项,一是熟读课文,听写本课词语;二是练习题,题型为基础知识类的填空题和选择题,数量3~5道。能力提升模块也是必做题,可分为三项,一是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题量在2~3道;二是语句积累题,要求学生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进行积累;三是小练笔,结合课文的叙事手法,描述生活中与人惜别的经历,字数要求200字左右。课外阅读模块为选做题,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席慕蓉的《夏日草原》,进行拓展阅读,并尝试做读书笔记。

(四)增强家校沟通,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为了提升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管理质量,教师必须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正向引导作用。一方面,针对农村许多儿童家长外出务工这一现状,教师可通过微信、QQ、钉钉等在线沟通渠道增强与家长的交流,既要及时向家长传递当前的教育政策、学校的教学安排,也要及时告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提升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同时也帮助家长端正辅导心态,避免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只有提升家庭教育的配合力度,学生作业管理成效才能实现提升。

例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单独建立班级语文微信群,邀请家长们入群,搭建家校沟通平台,便于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教师可定期在微信群当中分享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帮助农村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针对“双减”政策及作业管理问题,教师可发起线上家长会,为家长解读政策内涵及语文作业的设计原则,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作业观,并提醒在外务工的家长经常联系孩子,给予孩子适当的陪伴与关心,从而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缺位的问题,营造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推进家校共育的落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段语文作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尤其在农村地区,教师、学生、家长三大主体在作业管理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应当秉持以生为本、作业分层的原则,尽快更新理念,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优化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思想传递和方法传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通过线上沟通增强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双方合作提升作业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念蓉.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2(19):168-170.

[2]王荣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研究[J].亚太教育,2022(19):169-172.

[3]李铮.“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段家庭作业设计新探——以部编版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20):121-124.

[4]胡欢欢,刘英.“双减”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22(13):115-117.

[5]罗雅文,任强.“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15-21.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双减政策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政策
政策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