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两会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2023-06-26

在线学习 2023年4期
关键词:委员数字化职业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基础教育、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本刊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促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效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代表:

应专项督查牺牲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教育功利性行为,如初中提前一年结束新课、超前超纲学习高中课程,高中提前一年甚至两年结束新课开始备考等;加强对升学评价环节的专项督查,督查学校片面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师评职评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此外,还应加强对省级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督导,将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带动家长学习了解“双减”政策、中高考改革、职业教育等纳入督导内容。

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代表:

一是尽早施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二是“普职分流”五五开比例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好好讨论和观察检验,其间应允许职高生平等参加高考;三是与其结果不好再“亡羊补牢”,不如将“普职分流”推迟到高考阶段,并以适当增加职业高等学校为主要目标;四是着力提高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教师待遇;五是出台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应慎之又慎。

让网络在教学中发挥更多正面作用

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委员:

对学校面向学生和家长布置的网络任务进行全面清理,对盲目发布无效课程、借道学校推广私货、绑架家长拉票投票等信息的发布进行严格控制,减轻学生家长课余负担,让网络在学生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多正面作用。

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委员:

在全国开展“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专项治理行动,着重聚焦清理以下七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一是宣传、炒作、重奖高考升学率行为;二是“唯成绩”“唯升学”的教育政绩观;三是违规争抢中小学生源行为;四是各种教育抢跑、提前结束课程备考行为;五是不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行为;六是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行为;七是严重剥夺学生正常睡眠的行為。

大力发展涉农职业教育

民建中央:

提高战略认识高度,制定涉农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涉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优化乡村产业业态和创业环境,切实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保障水平;加强涉农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委员:

积极完善现有职业院校的建设和监管标准,建立适应职业类型特色和规律的政策体系,特别是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资金返还机制,通过税收减免、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等财政手段,有效解决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问题,为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协同育人提供政策保障。

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坤宇委员:

数字化校园、教室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换挡提速,需要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的预算和投入。需要加强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高校应把数字化技术和应用作为通识课程进行设置,培养学生数字化意识和思维。高校应充分重视数字技术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上升通道,为他们的职称晋升等创造条件。

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委员:

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加快工程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探索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跨学科培养方式,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快工程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二是探索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创新工程科技人才跨学科培养方式。四是加强卓越工程师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戴立益委员:

借鉴相关试点经验,适时建立中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以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完备性、时效性的数据建设支撑“数字化”建设。一是适时开展“中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建设“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平台”;二是建立全国及教育现代化监测长效机制,建立多源、动态的数据采集体系;三是建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创新教育现代化数据监测机制,提供一种不同于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等评估项目的制度创新,建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办好国家老年大学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委员:

国家老年大学是国家层面的老年教育机构,应发挥全国老年教育政策研究、课程征集共享、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减少各省市课程研发和资源建设的投入。搭建平台,每年征集各省市优秀的老年教育课程和教材,开展老年教育优秀课程方案和教材评选活动;为激励全国老年大学学员学习积极性,每学期由地方老年大学依据申请推荐优秀老年学员到国家老年大学上课,并取得国家老年大学的课程证书等。

(整理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澎湃新闻等。整理/余娟)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委员数字化职业
图片报道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数字化制胜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