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2023-06-25刘姗姗
[摘要]新时代干部教育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内在要求党的干部培训机构必须强化党性教育实效性,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是系统工程,需要完成教学主体由知识型向学术型转变,教学资源由分散型向体系型转变,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培训方案由雷同设置向精准设置转变,学员管理由服务管理向党性管理转变。百色干部学院的经验做法是以红色教学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其路径包括:以百色资源为辐射,梳理红色教学资源“脉络网”;以课程开发为中心,充实红色教学资源“文本库”;以项目研究为重点,挖掘红色教学资源“资料库”;以文化交流为平台,建设红色教学资源“信息库”。
[关键词]新时代;干部学院;党性教育
[作者简介]刘姗姗(1980—),河北柏乡人,百色干部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科研管理和学报编辑部)科研管理科科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1.0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干部教育提出新的理论指导、教育需求、任务使命。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面临的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新时代干部教育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内在要求党的干部培训机构必须强化党性教育实效性,满足教育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党的干部培训机构主要有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党性教育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是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在要求。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确保党性教育把握时代坐标,彰显时代特色,回应时代问题,涉及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课程开发、话语体系、教学类型和知识要素等。换言之,就是在党性教育实践中,通过党章、党规、党纪的讲授,通过对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讲授,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红色文化的挖掘,进一步推进各党性教学法的针对性,优化各教学要素配置。通过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党性教育引导全党勇于“自我革命”,实现“知行合一”,投入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
一、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姓党”是党性教育的政治方向,是推进党性教育改革的首要原则、根本原则,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处理好学术研究与宣传工作的关系
强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研究,将最新学术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纠正历史虚无主义偏向,克服超出当时历史实际的主观评价。“中央党校的课,既要有政治要求,也要有业务要求,两个要求加在一起,才是全面的要求。”[3]强调“用学术讲政治”,授课教师应严格按照党中央要求,以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在党性教育课堂上,哪些应该讲,哪些必须讲,哪些不能讲,为教学活动划定红线和底线,为广大干部学员补精神之“钙”,而不是造成精神之“钙”的流失。在授课内容上,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源流和时代价值。党性教学内容要把强化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坚持理论研究无禁区、干部讲坛有纪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厘清科学社会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厘清科学社会主义与西方政治思潮的界限,不传播违背党中央精神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二)处理时代发展与学习主题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时代”是人们对重大社会关系变动的一定时间范围的度;从人与社会的认知关系而言,“时代”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时空坐标系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4]优化党性教育,应紧密联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统筹“四个全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紧密联系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知行合一”,推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来进行,紧密联系“以人民为中心”,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对学习的中心、主题有不同侧重。“在新时代,赋予革命文化时代特征、时代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为涵养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提供历史说服力、精神引领力的重要举措。”[5]因此,党性教育的主题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三)处理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的关系
一是将理论话语转化为宣传话语。“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党性教育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复杂性和现实性,不可能要求所有党员干部都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党性教育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灌输,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传播、教育。
二是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建立起一种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良性互动机制,让政治话语不再是纯意识形态式的简单解释和灌输,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更为彻底的理论说服人、打动人和武装人。将学员所困惑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化,进而指导实践。
三是将个人话语转化为集体话语。党校教育具有高度政治性,其中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授课话语,有可能与党性教学的高度政治性不相适应。通过集体备课,引导教师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集体话语体系的学理性、思想性和感染力。同时,强调教师授课转化为集体话语并非抹杀个人授课风格,而是强调在话语构成上与党性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说理性相契合。
二、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需进行“五个”转变
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是系统工程,涉及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课程开发、培训方案、学员管理等方面。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涉及导学、理论学习、教育专题课(包括体验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育交流分享等,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需要进行“五个”转变:
(一)教学主体由知识型向学术型转变
教师是教学主体和中坚力量。“知识”侧重掌握的“量”,“思想”侧重掌握的“质”,在很大程度上,“知识型教师”在教学中,侧重的是教学内容的灌输,“思想型教师”则侧重对时代思想的解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后者比前者更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基于此,亟须加强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强、党性修养好、业务能力硬的队伍。一方面,构建科学规范人才培养机制。将校内人才培养与校外人才引进相结合,将校内党性教育师资库与校外授课专家库相结合,将党性教育课程专家培养与党性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相结合,最终科学调动校内党性教育专家、校内党性教育管理队伍、校外客座教授三类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和晋升机制。实施骨干教师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计划,逐步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教学名师和中青年学者。注重党性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鼓励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参与重大课题和决策调研,畅通其职称或职级评聘渠道。完善客座教授制度和兼职教师的选聘和管理办法。
(二)教学资源由分散型向体系型转变
在党性教学资源形成机制上,传统上多以分散的、零星的、片段的方式获取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向体系型转变过程中,需加强对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各干部学院实践经验,充分挖掘、整理、提升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正在实现由分散型向体系型转变。干部教育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总是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形成了特定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直接制约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从而构成其行为准则,调节日常行为。红色文化作为我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创的一种独具特质的文化传统,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积淀、发展和升华。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功能、道德约束功能、团体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和宣传推介功能,是干部学院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依托“革命摇篮”、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依托“革命圣地”、中国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依托“改革窗口”、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依托“红船文化”,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依托“焦裕禄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党性教育体系。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要注重研究式教学,增加自学和研讨时间,列出自学书目,组织学员研读原著、研究问题;在加强自学基础上,组织学员深入研讨,安排教师导读,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开发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案例和现场教学点。深入研究理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搭建理论学习网络平台,不断增强理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7]。党的培训机构应根据自身定位、资源优势和学员构成,综合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方法。新时代提倡综合型,特别是研究型教学,教师的责任并非简单的理论说教,而是阐明建立在深刻研究基础上的真知灼见。干部党性教学内容应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定律” “五个范畴”,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换言之,学员不是不想听、不愿听党性教育课,而是照本宣科、脱离实际、枯燥乏味的课程多,感动人心、触及灵魂、说理信服的党性教育课相对较少。要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传统,鼓励教师与学员双向互动,鼓励课程讨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提升授课的知识维度、思想高度和感召力度。
(四)培训方案由雷同设置到精准设置的转变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建立“优化分类分级培训体系”,分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公务员、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干部、基层干部七个类别,提出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要精准培训。基于此,党性教育培训方案亦应按照分级分类、优化精准的原则,使得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校内制定并完善党性分类教学培训方案。根据干部教育现状,精准制定各类干部党性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过程管理、教学活动、课程反馈等环节。另一方面,实现跨区域党性教育资源合作共享。为弥补本区域内教学资源不足与培训方案精准设置的矛盾,可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区域内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用最大化。通过统筹班次学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师资安排、学员管理、教学基地等实现各层级干部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共享。通过与具有红色资源、关系密切的干部学院跨区域合作,可以发挥红色资源最大优势。诸如红军长征路线上的各省干部学院可以联合打造“共走长征路”。通过干部学院与地方高校、企业、纪念馆所联合办学,为不同类别的干部提供不同党性教育培训。
(五)学员管理由服务管理到党性管理的转变
创新学员管理方式,在落实“管理就是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树立“管理就是党性教育”理念。一是明确组织员党性教育的职能。组织员管理学员从“入门到出门”的整个过程,应树立“全党性”教育理念,将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二是提升组织员党性教育能力。有步骤加强对组织员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学培训,提升其党性修养,提高其在课程导学、现场教学和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黨性教育能力。三是健全以党性教育为核心的学员管理制度。将党性锻炼与入学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创新学员党性锻炼机制,“学员管理部门围绕教学计划,在学员管理中引导学员把听课、读书、研讨交流、调研参观、组织生活、严格遵规守纪等活动与加强党性锻炼贯通起来。”[8]
三、百色干部学院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创新性实践
能否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决策咨询和理论研究,决定了干部学院的地位和价值。百色干部学院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干部学院建设,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探索有益党性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开展干部培训事业。2022年,该学院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特定区域红色文化与干部教育既具有先天的联系,又具有实践上的契合。这种联系和契合会变成较为持续的动力,促进该区域红色文化与干部教育互动发展。百色干部学院以红色教学资源整合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和实践,使之成为干部教育的红色底色、文化土壤、资料宝库、智力阵地,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干部教育双向互动,不断提升党性教育实效性,其路径包括:
(一)以百色历史文化资源为辐射,梳理红色教学资源“脉络网”
1.在区域脉络方面。左右江地区是我们党在大革命的历史阶段领导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跨度范围包括百色、河池、崇左等地,留下大量红色资源。百色市因其为百色起义策源地,成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百色干部学院整合左右江地区红色资源,实现百色、河池、崇左红色资源优化配置,以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为重点,打造“左右江革命红色资源聚集区”。以东兰县为例,既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又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之一,更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先驱韦拔群、开国上将韦国清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历史人物革命舞台。左右江地区留下大量的历史遗迹、文献资源和纪念馆所,通过在空间跨度整合梳理,提升内涵值,使其成为现场感极强,能触动受众心弦的党性教育资源。
2.在时间脉络方面。纵观时代坐标,广西革命史和建设史是中共党史、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人民在各个时期都有鲜明历史传承和深厚历史积淀。红色资源、红色文化随着时间跨度会逐步丰富。目前,左右江地区红色资源不仅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该地区都充分承继了革命传统,也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丰硕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百色干部学院梳理这些跨时代的红色资源脉络,使其逐步形成一幅展示百色及整个左右江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景图。
3.在学术脉络方面。“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教学教育功能,必须把握红色资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对相应的红色资源进行提升、建设和转化。”[9]目前,学术界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进路,即:人物类研究、历史事件类研究、历史经验类研究。百色干部学院与各级党校等整合力量,对左右江地区红色资源进行摸底调研,保护并挖掘现有红色资源,提升并丰富价值内涵。力图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群众动员、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军事斗争等方面与同时期其他根据地相比作深入研究;对改革开放后百色铝的发展史作深入研究;对桂西南一带红色文化作系统研究等。
(二)以课程开发为中心,充实红色教学资源“文本库”
教学是干部学院的中心任务,课程是推进教学过程的核心。目前,百色干部学院共设置了“党性教育课程”“民族团结教育特色课程”“生态文明建设课程”“国(境)外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在现场教学上,涵盖百色、河池、崇左、桂林等多个县(市、区)。整体而言,百色干部学院紧紧围绕“红色牌”“民族牌”“生态牌”“东盟牌”,并结合培训需求设置课程,取得较好效果。红色教学资源逐步形成“教学文本”,红色“文本库”。
一是强化课程开发。依托红色教学资源,将历史与现实、课堂与现场、感性与理性、自我感悟与分享交流结合起来。持续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N+广西实践”课程体系,新开发一系列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专题课程。二是完善课程类型。推动红色资源到校本课程、教学文本的转变,进一步开发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学员讲坛、红色访谈、红色故事会、情景党课、影像教学等特色课程的红色文本。三是精选现场教学点。以百色起义红色基因传承和新时代先锋人物为切入点,整理、提炼、挖掘左右江乃至整个广西红色资源。持续优化现场教学布局,深挖百色、河池、桂林板块现场教学点内涵,并向崇左、梧州板块拓展,精心打造“凌云浩坤村”“凌云茶山”“乐业百坭村”等多个教学点,进一步丰富红色、生态、民族、乡村振兴、党建等教学资源。
(三)以项目研究为重点,挖掘红色教学资源“资料库”
坚持教学科研双向推进。一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大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每年划拨专项经费资助教学科研项目研究,对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和奖励成果予以配套资助,对各类科研获奖成果、学术获奖征文、决策咨询项目等进行后期资助。二是强化联合研发力度。与自治区档案馆联合,挖掘整合地区红色资源,完成《中国共产党广西早期组织资料选辑》(上下册)(2020年)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资料选辑》(2022年)编纂工作。三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百色干部学院每年设立挖掘红色资源年度专项研究,如2021年立项整理研究《广西革命诗词选编讲释》;积极组织编撰《湘江战役史》等多部广西党史著作和史料汇编,梳理红色资源。扎实推进《广西英烈诗文选编》《百色起义简史》《龙州起义简史》等辅助教材编撰工作。积极利用《传承》杂志阵地,开辟红色资源研究专栏。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及文本。
(四)以文化交流为平台,建设红色教学资源“信息库”
文化是干部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百色干部学院一直把红色文化交流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一是积极参与和建立常态化的跨地区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参与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的红色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凸显自身特色的红色文化交流平台。二是积极参与哲学社会科学界文化交流。鼓励教职工参加党委宣传系统、社科联系统、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等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三是搭建面向东盟的文化交流平台。特别是加强与越南、老挝等国家干部学院的联系,推进学术交流和文化沟通。依托区域拥有的丰富革命遗址等,成为跨国红色文化交流的平台。四是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参与和搭建“云端”文化交流平台,逐步实现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总之,广西左右江地区是我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價值,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百色干部学院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把党性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05-03)[2022-12-23].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0503/c117092-28320564.html.
[3]何毅亭.党校教员要用学术讲政治[J].学习月刊,2017(3):29-30.
[4]习近平.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8-27)[2022-12-23].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913.htm.
[5]王彬.以革命文化滋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J].传承,2021(4):36-41.
[6]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67.
[7]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EB/OL].(2018-11-02)[2022-12-2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1102/c1001-30377216.html.
[8]张忠军.学员管理与党性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17:13.
[9]吴蔚.干部学院建设中红色资源教学功能实现路径研究[J].传承,2021(4):42-45.
[责任编辑: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