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析
2023-06-25韦明耀,刘晓红,梁菲菲
韦明耀,刘晓红, 梁菲菲
[摘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办学的时代要求。体育院校要充分认识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思政课程”与体育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担当体育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体育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20SZ064);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个案研究”(2021JGY09);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受众本位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汉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21YZKCSZB06)
[作者简介]韦明耀(1981—),广西马山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
[通信作者简介]刘晓红(1979—),湖南永州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梁菲菲(1986—),广西崇左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1.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如何办好高校思政课和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出明确要求。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件,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特别是就如何解决好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之间的协同问题,提供了思想引领、制度支撑和机制保障。新时代,体育院校要充分认识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二者之间关系,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丰富的体育资源优势,坚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着力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体育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担当体育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2]。
一、体育院校要充分认识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体育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快推進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赋予中国体育院校新使命,当前我国体育院校肩负着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政治方向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而“课程思政”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充分发掘其他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这些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必然也要坚持“四为服务”的内在要求。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体育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376-377。体育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并将继续“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课程思政”能够充分挖掘这些体育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门课程、每个课堂、每个人的育人作用,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376。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体育院校站稳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仅关系到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还关系到能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关系到能否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此外,广大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阶段,而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多变,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错误思想、有害信息的传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等,容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而部分体育院校大学生由于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性格比较敏感等特点,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院校更加要注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大力气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准确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关系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
第一,“思政课程”的内涵。“思政课程”是指为大学生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在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大专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5]。
第二,“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旨在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打破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开的现实情形,其本质就是将“立德树人”作为一项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强调,高校各门课程都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充分挖掘蕴含在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未来取向[6],从而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本质联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功能。因此,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的教师也都负有育人职责,这些属性决定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二者的最终目标应高度一致。不管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要服务于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历史使命[7]。“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把握政治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特点
(一)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具有资源优势
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十分丰富。实践也充分证明,体育在培育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体育本身所蕴含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中华体育精神,对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体育息息相关,他们对体育行业、体育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体育院校的这些特有属性有助于推动体育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掌握成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专业技能,还要符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对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如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思政课教师应当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等[8]。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熟悉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了解体育专业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动态等,并善于结合时代特点和体育专业类大学生的实际,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上好思政课”。
(三)体育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对象具有独特性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对象大多数是体育专业类大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他们会表现出一些不一样的特点。体育院校大学生由于长期从事体育训练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逐渐养成了活泼好动的性格;他们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比较强,重感情、讲义气、有个性、有激情,但是又比较感性,容易情绪不稳定,有时候会显得比较冲动。同时,他们平时用于体育训练的时间比较长,运动强度比较大,体力消耗比较多,他们平时能够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也比较有限,部分大学生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文化类課程上的功夫比较少,在学习方法上钻研得也不够,以至于他们在这些课程上的成绩往往不够理想。尽管如此,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长期接受艰苦的体育训练,他们大多数人都具备吃苦耐劳、不怕挫折、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等品质。体育院校要善于利用这些特点,有效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四、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一)切实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是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保证
体育院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校中心工作范畴,将之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动。要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并定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要制订出台学校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等制度文件,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坚决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8]。体育院校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要率先垂范,坚决带头参与学校理论中心组宣讲团、带头上讲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以实际行动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体育院校党委也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研究制订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谋划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整合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资源,构建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和教务部门牵头抓总、各个院系具体推进落实、各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工作高质量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学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相互贯通的联动“课程思政”工作体制。其中,学校党委肩负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级单位党组织是具体的组织者、推动者,教师党支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和战斗力,形成教书育人的新机制和新局面。同时,要深入研究体育院校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个课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将“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融入教学标准制定、教材选用、教师备课与教案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各方面,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习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二)切实发挥教师队伍的关键作用,是体育院校有效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举措
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思政课程”必须发挥引领的作用,紧紧地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体育院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坚决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制订出台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学校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坚决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工作督查、开展年度师德师风考核等,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新上岗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参加研修班、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到学校机关部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担任学院兼职辅导员或兼职班主任等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充分抓住政治理论学习会、“周末理论大讲堂”等时机,引导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此外,还可以通过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体育专业课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建设“课程思政”工作室、聘请地方党政领导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师等形式,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体育专业教师、党政干部、学工队伍等校内外优质资源,组建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不仅能够提升参与教师的“大思政”意识,而且教师们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体育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是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然选择
体育院校所特有的丰富的体育思政资源,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而“课程思政”能够适当巧妙地将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入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使这些体育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而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行业中碎片化的德育资源,经过整理加工和优化升级后,将其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政课应做到讲“活”,让教学队伍有效度[10]。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法律基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体育专业课堂训练活动或体育竞赛中常遇到的伤害案例,与学生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自甘风险”条款,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们的广泛共鸣。此外,体育生对优秀运动员的喜爱和追捧显得尤为突出,如果能够将优秀运动员的个人事迹及在体育赛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将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11]。各类鲜活的体育案例如果能够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体育院校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情景化教学模式、体育冠军进课堂、馆课融合模式等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增加学生们的参与感、体验感。比如广西某体育院校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中国精神”这部分内容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托“中华体育精神育人虚拟现实教学中心”,结合排球、登山等体育项目,全面展现了以中国女排、中国珠峰登山队为代表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通过一个个近乎真实的场景再现,使学生们深受触动,真真正正让他们坐得住、听得进、有收获,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体育专业课程也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如在上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太极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技艺,它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体现的是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和谐思想;在上足球课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当前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国男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导他们树立起“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努力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四)始终坚持“开门办思政”,是体育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体育院校要注重利用校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广西某体育院校组织学校组织部门、学工部门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到百色起义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同时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万村活动、送教下乡活动等,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校还邀请吴树德、陆永等一批获得过世界冠军、奥运金牌的体育界优秀人物到校举办讲座,让他们用自身经历,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向榜样学习,努力练就过硬的体育技术技能,立志为体育强国建设建功立业。
另一方面,体育院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起来。如广西某体育院校通过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等角色互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体育专业课教师兼职助教等形式,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延伸到学生宿舍、运动场、学生社团活动、专业课课堂等,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会更广泛地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具体活动场景中,有助于他们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效衔接,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该校还通过引导师生员工在举办重大活动或在重要场合时传唱校歌、展示校旗、校徽等,不断强化师生们爱校荣校强校的意识;通过举办校史专题讲座、组织参观校史馆、培育体育学生社团组织等,并努力将这一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钟秉枢,李春治.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体育院校的担当与使命[J].体育学研究,2019(2):1-5.
[3]张烁,王晔.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谭泽媛.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22):89-94.
[6]李萍,古炳玮.“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未来取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12-19.
[7]程建平.为党育人为国育人[N].人民日报,2022-01-23(5).
[8]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EB/OL].(2020-01-16)[2022-09-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9]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82.
[10]刘建锋.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路径创新的三重维度[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1):108-113.
[11]李图仁,刘盛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02-106.
[责任编辑: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