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2023-06-25李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悲情首词典故

李琳

主题与背景:

在诗歌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授课老师都把朗读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以期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情,感受诗美。确实,如果把诗歌条分缕析,诗味则会消失殆尽。把诗歌教学的重心落在朗读上,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怎样指导朗读,怎样有效朗读,却是个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想借某市两堂诗歌课堂教学评比课来谈谈。

实录与随感:

切片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师由一对联导入引出作者之后,就是朗读诗歌。

师:同学们一定还没有预习课文,那就请大家先看内容,然后高声地自由朗读,等会儿把感情读出来。

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学生并没有“先看内容”,而是马上朗读。读完后,教师也没有见机提示学生要结合注解阅读文本,而是马上请学生朗诵。因此,指令内容学生只完成一部分。]

师:请一位学生来读读,把你所感受到的情感读出来。

生1朗读全词。[学生不仅没读出感情,而且读得生硬,其中有两处字音句读上的错误。]

师:你读时演绎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1:忧国忧民。

师:关于这首词的情感,其他同学有无感受到?

生(部分):想为国效力。

师:那就应该读出豪壮之情。下面由老师来读读这首词。

师示范朗读全词。[读得投入而且到位,教师的朗读水平可见一斑。]

学生鼓掌。

师:老师除了读出豪壮之情外,有无读出其他感情?如悲情?[此问没有价值,也错过了一个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契机。若把问题换成:大家为什么要鼓掌?你认为老师的诵读好在哪里?或许能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结合文本感悟诗情。]

生(齐):都有。[学生的回答有无思考?]

师:我是抛砖,希望引出同学们的“玉”。有无同学主动请缨?

生2朗读。[但没有读出老师所要求的豪情和悲情。当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师:(问生2)自我感觉如何?

生2:还可以。[教师“无话可说”。教师的范读没有起到“创设情境”的作用。]

师: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朗读仍停留在“整齐”的层面]

师:下面,再请一同学来朗读这首词。

生朗诵。[朗诵还是没有提升]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

生:还行。[没有走进文本,所以对自己的朗诵也无从点评。]

师:特别满意哪一句?

生读:“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最后是全班齐读。

分析与探讨:

切片一中师生朗读次数(共七次)不可谓不多,形式不可谓不丰富,但为什么学生的朗读没有提升?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是没有从学生的学情与文本的特点出发去设置朗读的要求。

从学情来看,由于比赛课的特殊性,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在学生未“理解典故”之前,切片一中师生共读词作五次。第一次是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要求学生“之后把感情读出来”。在学生匆匆读完词作一次,尚无时间接触注解也无时间揣摩文本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读出“你所感受到的感情”,这一要求是否无异于要一个刚刚学会看世界的婴儿把这个世界的美妙给画出来呢?第二次是个别生朗读。学生1不仅读不出感情,而且读得生硬,并出现了两处代表性错误。之后,教师追问“你读时演绎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学生1答“忧国忧民”。岂不知“忧国忧民”只是学生1对文本的模糊感觉,而不是他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不是他在朗读时所“演绎”的感情。学生1的回答,只是在教师的逼问下产生的,并非真心,因为他实在无法做到真心——实在是还没有产生感情啊——读还没读顺,何来的感情呢?!第三次是教师范读。尽管教师读得很投入也很到位,教师也直接告诉了学生词中既寄予着词人豪情,又体现着悲情,但意义依然很寥寥——在第四次学生2的朗读和第五次全班齐读中我们依然听不出教师所要求的“豪情”和“悲情”。为什么?因为学生还一直在文本外徘徊。换句话说,在学生还没有进入文本之前,教师就要求学生读出词作中作者的感情,那是没有从学情和本篇文本特点出发去设置朗读的要求。

切片一中,我认为学生朗读低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整堂課上教师始终没有给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机会。我们先来看教师的第一次朗读指令:同学们一定还没有预习课文,那就请大家先看内容,然后高声地自由朗读,等会儿把感情读出来。从指令看,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是了解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大约只有两分钟,学生除了能高声朗读课文一遍之外是无法“先看内容”的,这个指令实际上是“名在而实不至”。所以,之后的学生朗读都无异于隔靴搔痒。其次,在“理解典故”教学环节中,教师所问的“本词中用了几个典故?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你所找到的每个典故”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文本。因为这首词中的典故实在太多,上阙两典(孙权和刘裕)学生能较快找到,但下阙到底用了几典哪几典学生尚是云里雾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注解,单读读文本怎能知晓?更何况还要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但痛心的是教师又只给了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只够学生刚走到文本的门口。这样的阅读是很不尽兴的。之后就是师生间的对话,学生回答得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最后,教师通过幻灯亮出了答案。从诗歌所用的典故,到对典故的概括,再到对作者所寄予的情感的理解,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以,师生间的对话和讨论其实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一堂课中,学生始终游离于文本之外。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常规方法一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如多媒体、背景音乐等的设置来创设一个朗读的外在氛围,使学生自然生发情感,二是通过模仿教师朗读或名家诵读使学生提升朗读水平,三是通过课程资源的运用,如背景资料等等。小学这样,初中这样,高中也这样……”这三种方法,不过是为帮助学生读诗所作的一些辅助性工作,实际上还没有把学生真正的带到诗歌中。要想真正让学生读出内容读出情感读出诗美,除了辅助性方法和一定的朗读技巧外,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情感的碰撞。

猜你喜欢

悲情首词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神回复
悲情英雄
宋高宗的眼力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我记得,我记得
陈水扁“悲情奔丧”
月人《元词六十首选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