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特殊教育育人体系,赋能特殊学生未来发展

2023-06-25王慧刘丽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教育

王慧 刘丽华

作为一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全市近一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任,同时扮演着全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骨干的角色。如何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和骨干作用,是摆在很多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转型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3年,是全市唯一一所以招收听障、智障学生为主,兼收脑瘫、自闭症、多重障碍学生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随着特殊教育布局的新调整,听力障碍的学生开始到大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到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都是一些中重度的智力障碍,甚至有的还患有多重障碍。本着对每一个特殊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负责的教育情怀,近年来,学校针对生源由听障孩子转向智障及多重障碍孩子的现状,精心建构育人体系,着力培养特殊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本领和素养,赋能特殊学生未来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宗旨和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特殊需要的学生”的办学宗旨,倡导“生活自立、适应社会,最终融入社会”的办学理念,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同时,根据每个残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职训计划、个训计划及文化课的学习计划,尽最大力量确保每一位特殊学生将来都能生活自理,适应社会,从而减轻家庭、社會的负担。

(一)抓好学前与高中两头延伸,着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

我国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多为针对盲、聋或者智力残疾等单一残障类型的学校,办学方式往往是普通学校的模拟和简化,办学宗旨以满足学生义务教育需求为主。当前,特殊教育对象不断多样化,以重度与多重障碍为主,终身教育的社会需求呈增长趋势。特殊教育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要为多种类型的残疾,尤其是自闭症、多重障碍、严重发展性障碍等残疾学生提供教育和服务。因此,学校根据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要求向两个方面扩展其功能:一是在服务阶段上向“两头延伸”,逐渐从义务教育转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构建生命全程教育和终身保障体系。二是服务内容上“多样化”,提供包括教育、康复、保健、职业训练等综合化的服务。

(二)医教结合全程协同,着力提高科学施教水平。

在入学端,为每一个残疾儿童、青少年开展医教结合评估,形成涵盖身体健康、智能发育、社会适应、康复保健等信息的“一生一档”,针对性制定实施个性化教育与康复方案;培养端,建立常态化的“医学鉴定、个性化教育康复方案调整”动态循环机制,使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康复契合,满足残疾儿童发展需求;在保障端,构建了教育、卫生、残联等跨部门医教结合协同机制,学校与医院结对联动、教师与医生常态协作,提升了特殊教育实效。

(三)发展融合教育,着力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的骨干作用。在规划管理、鉴定评估、咨询指导、检查督导、巡回辅导、培训研究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特别是为随班就读提供多种专业指导和服务,包括残障儿童评估与安置、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巡回指导和教学服务、培训研讨、家长咨询服务等。通过成立融合教育巡回指导团队,定期举行研讨和培训,课堂教学展示,专家指导及参会教师的讨论交流等,推进学校融合教育质量,为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

(四)扎实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让特殊儿童在教育之路上“一个都不少”。

笔者所在的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自2015起,开始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先后进行了“送教上门”、“医教结合”两个项目的研究、探索,对残联、民政、康复机构资源有效整合,探索形成了以服务居家适龄特殊儿童为主的送教(康)上门服务工作模式。教师们利用休息日,进入特殊儿童家庭,为他们送知识、送技能、送温暖、送康复、送政策(法律援助)、送资源,让特殊儿童在教育之路上“一个都不少”。

二、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所以,建构特殊教育学校育人体系,应坚持和强化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一)以教学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具有残障类型不同和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尤其是随班就读开展以来,进入特殊学校就读的学生多为中重度或多重障碍学生。因此,学校在教学中,要及时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和身心特点,进行适宜性调整,加强校本课程建设,适应学生多样性需求,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适性发展。

笔者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进行创新化发展。为了让每一个特需孩子能够幸福而有尊严地活着,积极探索并实践了“教育、康复、职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康复方面,努力克服师资缺乏的困难,选择与康复中心合作。针对自闭症儿童开设了语言训练、心理辅导、感统训练、个别矫正等个训活动课程。职训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美容美甲、茶艺、花艺、烘焙、中式面点、汽车美容和烹饪七门职业课程。在就业方面,学校与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等方面联系,为特需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训、就业平台,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

(二)以教学为中心地位,进行教学管理改革。

特殊教育学校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注意根据特殊教育教学的特殊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学校建立了日查、月结、月考核制度。每天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巡课检查,同时利用班主任坐班制,做好每天的班级日记记载,主要负责领导每天要对班级监控进行实时督查,了解老师的课程开展情况,以便推进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由教导处牵头,每月一次月结,以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对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小结。考核小组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填写班主任考核表及教学工作考核表,进行评估、量化考核。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计划,认真开展公开课互听互评活动。青年教师上好研讨课,骨干教师上好观摩课,优秀教师上好示范课。以课程为载体,开展教研活动,推进课程的实施,优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每周开展实实在在的听评教研活动,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工作,做到长效化、多样化、优质化。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丰富教师的教学内涵。教师们能积极地参与到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上课、评课的能力也在每次活动中得到历练,得到提升。

(三)以教学为中心地位,进行课程设置。

近年来,我校的教育对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多重、重度殘疾学生越来越多。教育对象复杂的发展需求对学校课程实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根据现状,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满足每个学生的独特教育需要,开发符合学生身心特色课程被推向了教学改革的前沿。

我校坚持一个原则,校本课程设置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在共性课程中又突出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我校为每个特需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再选择和编制校本课程内容,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努力建设一套以科学的、全面的能力评估为教学基础,以一般性的文化基础类课程、艺体与劳技类课程,以及量身定制的康复训练课程为教学内容,以分层走班和自然班相结合、集体课与个训相结合为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灵活的、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与学生未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采用走班的方式,开设感统训练课程,舞蹈、朗诵、手工、烘焙、中式点心等课程,力求让每个残障孩子都有个性化的发展。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江苏省少儿春晚、市文娱汇演、绘画比赛等活动,搭建广阔的舞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振兴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的根本。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应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一)提升特殊教育专业性发展。

随着我校残疾学生结构的变化,在校学生多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多重障碍的学生,很多聋专业的教师面临着专业转型。还有很多自闭症、脑瘫儿童等都需要个别教学和康复训练,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这类的专业培训迫在眉睫。学校邀请南京特师、华师大等专家来校或线上作专题讲座,定期选派人员参加省里专业培训,开展校际交流,去南京、镇江、南通等先进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跟岗培训。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机制,通过青蓝结对、交流汇报、参与专题研究等培养方式,让他们尽可能获得最大发展,能迅速他们成为集个训、康复、教学于一身的特教专业能手。注重名师团队建设,帮助特教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一步提升成长空间,指导他们全面发展,与他们共同确定研究方向,指导他们主持课题尽力协助他们从经验型教师走向风格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最终成长为特教名师。要求每一位特教教师应具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这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要求,将这些要求作为学校教师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重视教师的师德培养。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于默默奉献。我校提出了把五心师德“爱心、细心、耐心、慧心、责任心”作为学校的教风。通过学校每周工作例会向教师们传达市局各类关于师德师风文件精神,进行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

学校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中坚力量,特殊学生的在校生活,给班主任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学校通过实行班主任坐班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使班主任的职责比以前更加明确。文明班级评比从每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学期评选一次,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奖励。将班级管理、黑板报、广播操、以及参加各类活动等情况纳入班级考核。在图书角、班级班牌等评比活动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