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中的王士祯
2023-06-25孟竹
【摘 要】英语世界对王士祯的研究迄今已硕果颇多。本文将以“英语世界中的王士祯”为研究对象,从王士祯诗作英译、英语世界对王士祯及其作品的研究介绍以及英语世界王士祯的整体接受特点等方面进行爬梳分析,从而更加丰富王士祯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英语世界;王士祯;接受特点
【中图分类号】I046;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在国外的汉学研究中,关于王士祯(1634—1711)的译介与研究于亚洲其他国家均有一定规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在国外影响的不断扩大,英语世界中对于王士祯的译介与研究也逐渐兴起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因此,在全球化视野中,对于王士祯的研究就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研究之中,而是亟需打开视界,发现“英语世界中的王士祯”。
一、王士祯诗作英译
王士祯诗作的英译开始较晚,据所获现有资料,英语世界中最早出现王士祯诗作始于美国著名汉学家亨利·哈特(Henry H.Hart)。
1933年,亨利·哈特编译出版《百姓:中国诗歌导论及译例》(The Hundred Name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oetry with Illustrative Translations),其中,以“Autumn Sunset”为题翻译了王士祯《送胡耑孩赴长沙》一诗。1938年,亨利·哈特出版《牡丹园:中诗英译集》(A Garden of Peonies:Translations of Chinese Poems into English Verse),其中,以“The Red— Petaled Plum”为题翻译了王士祯《冶春绝句·其一》一诗,哈特在翻译这两首诗时,并没有如实翻译原诗题目,而是选择了根据诗意自拟标题。
1971年,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他的毕业论文题目为《王士祯(1634—1711):评论家与诗人》(Wang Shizhen(1634—1711)as Critic and Poet),在这篇论文中林理彰翻译了王士祯30首诗歌,以期完整展现王士祯的詩歌创作风貌。
1975年,罗郁正(Irving Yucheng Lo)与柳无忌(Wu—chi Liu)合编了一部大型古今中国诗选《葵晔集:历代诗词曲选集》(Sunflower Splendor:Thre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Poetry)。此书一出版,便在美国出版界引起了轰动。该选集选录了王士祯9首诗,其中前8首为林理彰所译,最后一首《自石桥寻黛溪遂至摩诃峰下》为Y.N.Chang与Lewis C.Walmsley共译。
在《葵晔集》之后,罗郁正继续致力于编选中国诗歌,于1986年同舒威霖(William Schultz)合作编纂了中国清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选》(Waiting for the Unicorn:Poems and Lyrics of Chinas Last Dynasty,1644—1911)。在该选集中共录有王士祯11首诗,9首为白润德(Daniel Bryant)所译,2首为罗郁正所译[1],分别为《蠡勺亭观海》《高邮雨泊》《江上》《雨后观音门渡江》《登燕子矶记》、两首《秦淮杂诗》、两首《大风渡江》、两首《真州绝句》。
也是在1986年,美国著名汉学家齐皎瀚(Jonathan Chaves)所译《哥伦比亚中国诗选:元、明、清(1279—1911)》(The Columbia Book of Later Chinese Poetry:Yuan,Ming,and Ching Dynasties(1279—1911)出版,其中所译的13首王士祯作品均从日本的中国诗选中选译而来,前12首选译自高桥和巳的《王士祯》,最后一首选译自进藤光男的《清诗选》。这13首分别是《慈人寺秋夜怀旧》《即目》《高邮雨泊》《和牧翁<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大风渡江》(选一)、《真州绝句》(选一)、《汉嘉竹枝词》《夜泊江口闻笛寄家兄西樵》(选一)、两首《悼亡诗》《送汪舟次检讨林石来舍人奉使流球》(选一)、《雨后至天宁寺》《秦镜词为袁松篱作》。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白润德在1992年于《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第14卷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旧时南京的句法、音调和情感:王士祯的<秦淮杂诗>》,在这篇论文中,白润德把王士祯的《秦淮杂诗》全部译出。
同年,林理彰发表《王士祯<论诗绝句>之译注》(Wang Shizhens Poems on Poetry: A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Lunshi Jueju),将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全部译出。
1996年,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编译的《中国文学作品选:起源至1911》(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Beginnings to 1911)中收录有王士祯6首诗歌,分别为《晓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雨中渡故关》《徂徕山下田家》《灞桥寄内》《青旸道中》《真州北郭即目》。
2000年,美国汉学家梅维恒(Victor H.Mair)编纂的《简明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出版,其中收录了由林理彰所译王士祯的《药》(此处译名待考)(Medicine)一首。
2010年,宇文所安与孙康宜(Kang—i Sun Chang)共同编写了《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在这部著作中,有对王士祯本人及其诗作进行研究介绍,在此过程中亦译出了王士祯的两首诗歌,分别为《冶春绝句》第十三首(著作中未译出诗名)和《蛟矶灵泽夫人祠》(选一)。
以上即是王士祯诗作英译的主要著作,除此之外,尚有一些论文及专著或翻译不明确,或影响较小,不再列出。
通过上面的介绍,从单个诗作而言,王士祯诗作在英语世界中被分散翻译在不同的著作期刊之中,而且所译数量有限,没有出现一部比较完整的专门的王士祯诗集,这样对于王士祯诗作在英语世界中的流传与接受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从译作整体来看,既有王士祯的代表诗作《秦淮杂诗》《真州绝句》等,又有他为人所不熟知的《自石桥寻黛溪遂至摩诃峰下》等诗作;既有《清明后三日邹平西郭赋诗》等五言律诗,《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等七言律诗,又有《即目》等五言绝句,《江上》等七言绝句;译作包含悼亡吊挽诗(如《悼亡诗》)、咏史怀古诗(如《蛟矶灵泽夫人祠》)、题画诗(如《题赵澄画》)、赠答送别诗(如《送汪舟次检讨林石来舍人奉使流球》)、纪游诗(如《青玉峡》)、竹枝词(如《汉嘉竹枝词》)等类别。故从中也足以窥见王士祯诗作之大体。
二、英语世界对王士祯及其作品的研究介绍
除了对王士祯诗作的翻译,英语世界也更早展开了对王士祯及其作品的研究介绍,笔者就其中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展开研究分析。
1867年,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编纂的《中国文献纪略》(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出版,该书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为底本,力图减轻乃至克服一些英语使用者在初学中国文学时的困扰。伟烈亚力结合自己对王士祯作品的理解体会,首次将王士祯推向英语世界。
恒慕义(Arthur W. Hummel)主编《清代名人传略》(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于1943、1944年出版,负责编写王士祯傳记的是中国学者房兆楹先生,房先生根据国内资料准确而详细介绍了王士祯及其作品,成为此后英语世界研究王士祯的重要参考著作。
1962年,华裔美国中国文学研究家刘若愚(James J.Y.Liu)所撰《中国诗学》(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出版。在该著作中,刘若愚理解王士祯的“神”是事物的本质,“韵”是个人风格、独特的表现形式或者是诗作中的情趣,理解王士祯所认为的“诗”是现实世界与诗人的内心感知的化身。因此对于袁枚批评王士祯的诗作缺乏真挚情感,刘若愚持否定态度。此外,刘若愚也认为王士祯非常强调灵感即“顿悟”的重要性,时机一旦成熟,灵感自然而然就会到来,如若一味进行模仿,反倒无济于事。
1971年,在林理彰的博士毕业论文《王士祯(1634—1711):评论家与诗人》中,林理彰从传统诗论出发,进而分析王士祯的诗歌理论,最后选译了王士祯的诗歌来试图说明王士祯诗论的运用。
1975年,刘若愚的又一部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问世,刘若愚再次阐发了自己在《中国诗学》中对王士祯的研究成果,并且认为王士祯的“神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现实世界的直觉领悟、直觉的艺术表现以及个人风格。同一年,林理彰的《正统与启蒙运动:王士祯的诗理论及其历史》被收录进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编著的《新儒学的展开》(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一书中。
1976年,高友工(Yu—kung Kao)和梅祖麟(Tsu—lin Mei)所写的《王士祯七绝结句:清诗之通变》发表。该论文探讨了王士祯在诗歌的结尾经常会用到两种技法,周昭明译为“虚悬的意象”(image in suspension)和“悬而未决的解决”(solution unresolved)。
1992年白润德发表的《旧时南京的句法、音调和情感:王士祯的<秦淮杂诗>》论文中,白润德通过细读王士祯的《秦淮杂诗》,肯定了王士祯的作品,强调不应从诗人的诗歌理论出发分析诗歌本身,不应把王士祯诗人与诗论家的两个身份混在一起。
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于2001年出版,此书中关于王士祯的内容由林理彰所撰写。林理彰认为王士祯是17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后简介了王士祯的家世,并针对文坛上对于王士祯诗歌、诗歌理论及王士祯与严羽、司空图诗论上关系的误读,主张应纠正之。
在美国学者梅尔清(Tobie Meyer—Fong)于2003年出版的《清初扬州文化》(此为朱修春中译本译名)(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中也有对于王士祯的研究介绍。在本书的第二章,梅尔清分析了王士祯于清初文坛可以拥有很高声誉与名望的诸多有利因素。其中包括王士祯的家世、游历、政治口碑等因素。梅尔清认为,王士祯通过红桥修褉得到了清初官员和晚明文人共同的接受与支持,进而提高了自己的声名,与此同时,扬州城的地位也藉此得以提高。
孙康宜在2007年于《清华学报》(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第37卷第1期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王士祯与文学新典范》(Wang Shizhen(1634—1711)and the “New”Canon)。孙康宜认为王士祯之所以能够成为清初文学新典范,既与美学的考量有关,也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环境。而且王士祯之所以成为典范大家,离不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努力改写自己的作品。
2010年,孙康宜与宇文所安共同编写了《剑桥中国文学史》。该著作称赞王士祯是从17世纪70年代起最有影响的清朝诗人,而且他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起码是最初依赖于一些政治因素。该著作还从《秋柳》诗《秦淮杂诗》等王士祯的诗作谈诗与政治如何达到和谐。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最初在英语世界中,比起王士祯的诗作本身,汉学家们更加注重王士祯的诗歌理论,近年来,注重点才逐渐转向王士祯的诗歌作品,从诗歌作品出发研究王士祯及其诗论。这一点同中国学术界对王渔洋的研究情况基本一致。其次,这些汉学研究者们普遍不赞同袁枚等人对王士祯的批评,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阐述。譬如,对于袁枚批评王士祯的诗作缺乏真挚情感,刘若愚在《中国诗学》中认为王士祯注重的不是“情”的表现,而是通过诗人自身对外界的细心观察,进而在诗歌中得到外界事物之“神”,从而使个人诗歌呈现独特的“韵”。对于赵执信和袁枚认为王士祯的诗歌只是遵循了王维与孟浩然平静、客观的风格,林理彰以王士祯《唐贤三昧集》自序为依据,认为王士祯之所以在此选集中不选李白、杜甫的诗作首先是依照王安石的范例:李杜诗作虽择优入选,仍篇目繁多。再者就是王士祯在《古诗选》中亦选入了李白53首诗歌、杜甫67首诗歌。其三,王士祯在自己的诗论中也多次用积极赞美的语言提到李白和杜甫。所以林理彰并不认同赵执信和袁枚的观点。第三个特点是进入21世纪后,英语世界中的汉学家们视野进一步扩大,把王士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进一步拓展了关于王士祯的研究范围。
三、英语世界王士祯的接受分析
英语世界王士祯的接受特点除了在上面两部分中各自表现出的特点之外,还存在两大整体接受特点。
其一,不论是王士祯诗作的被译还是王士祯及其作品的被研究,均开始时间较晚,且主要集中于美国,加拿大也有部分研究。相对于英国汉学研究“重实用而轻理论,重功利而轻玄理”[2]的指导思想,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相对起步较晚,但得力于汉学研究的专业化以及大量汉学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则发展特别迅速。总体上看,英语世界中对于王士祯的译介与研究近年来仍旧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其二,接受上存在承接性。《中国诗学》与《中国文学理论》的著者为中国文学研究家刘若愚,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弟子则是林理彰,林理彰不仅博士毕业论文是关于王士祯的,其对于王士祯的译作与研究也多次出现在罗郁正、梅维恒等人编写的著作之中。承接性并没有结束,作为多伦多大学导师的林理彰还指导了自己的学生斯特克·达里尔·卡梅伦的硕士论文。这种接受上的承接性必然有利于王士祯研究在英语世界中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王士祯在英语世界中的译介与研究仍旧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译介方面,至今尚未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译本出现;在研究介绍方面,研究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时光.英语世界王士禛的译介与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8).
[2]陈友冰.英国汉学的阶段性特征及成因探析——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为中心[J].汉学研究通讯,2008(3).
作者简介:孟竹(1989—),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研究利用、王渔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