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育问题的思考
2023-06-25谭波尔卫翔
谭波尔 卫翔
【摘 要】本文站在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战略高度入手,不仅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问题、提高国语教育质量特别是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102;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提供了机遇。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当从落实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积极探索国语教育的创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更大突破,但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国语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迫切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切实加大国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努力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和完善国语教育体系。对此,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当从为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的战略高度入手,切实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既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国语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也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有效性。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只有大力加强国语教育,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加强国语教育,能够使人才的能力素質得到提升,在学技术、学专业、学科学方面更加顺畅,进而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因而,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需要从更高层面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国语教育的重要性,进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国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只有大力加强国语教育,才能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需要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把改革和创新国语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要适应“双高计划”,积极探索国语教育的创新性方法和策略。此外,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国语教育模式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层次,而且有利于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更有利于拓展学生就业发展渠道。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当从“三个有利于”入手,深刻理解和认识国语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国语教育进行科学设计,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入手,不断丰富和完善国语教育内容、拓展国语教育领域、提升国语教育质量。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国语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未来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学生未来参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方方面面,只有加强国语教育,才能使学生通过国语加强交流与互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技术、文化等一系列内容。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持续完善国语教育体系,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国语教育,如进一步拓展国语教育领域,积极打造国语教育载体,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国语的理解,同时还能够通过将国语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和完善国语教育体系,形成各个方面的合力,有力的促进了国语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提现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改革和创新国语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但按照较高标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国语教育,需要一支优秀的国语教育师资团队。当前,制约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有效实施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不强,特别是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更懂国语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较少,不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深入开展。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师不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对乡村振兴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的教育还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创新性教学相对较少,把国语教育与乡村振兴进行深度融合的意识不强,这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三全育人机制建设薄弱
健全和完善的育人机制,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实现更大突破具有支撑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与三全育人结合不够紧密,融合性、互动性、渗透性不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还没有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国语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将其融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领域,各个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国语教育资源整合不足,共同推动国语教育创新、将国语教育融入乡村振兴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师之间也不注重加强交流与互动,国语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
(三)国语教育缺乏平台支撑
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取得更好成效,需要积极探索国语教育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效结合,进而提升教育水平。目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国语教育方面不注重打造多元化平台,特别是国语教育品牌建设相对较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语教育质量。一些教师不注重打造“教学做一体化”平台,在培养学生应用国语开展农村调查、参与农业项目等方面相对较少。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把打造“品牌专业群”作为重点,国语教育平台缺乏创新,各类载体相对较少,国语教育融入农业、农村、农民不多,项目化教学载体有限。
(四)产教融合体系不够完善
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包括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尽管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不断加大力度,而且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但产教融合缺乏针对性、创新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国语教育还没有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在国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立足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方面相对较少。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注重加强与企业全方位、立体化合作,缺乏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措施、产业导向、就业方向等的深度调查与分析,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构建产教融合基地不足,直播带货、农产品推广等还没有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想使国语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不断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要,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国语教育改革和创新。由于国语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因而,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当大力加强对国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既要使他们在开展国语教育方面更具有专业水平,也要引导他们将国语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课程思政”等各个领域,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丰富和完善国语教育内容,提高和改进国语教育质量。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除了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之外,也需要从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入手,积极引导国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教师也可以提升教学水平。
(二)优化三全育人机制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又是一个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多民族的地区,学习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对于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国语教育既具有专业性特点,也具有实践性特色,更具有融合性优势。为了能够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语教育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应当把国语教育纳入三全育人机制建设当中,发挥方方面面作用,加强国语教育资源融合,构建国语教育合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优化三全育人机制方面,还要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实现形式,将国语教育与“双创”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等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着眼于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积极培养学生国语应用能力,能够通过国语学习知识、文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融入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投身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打造国语教育平台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数最多,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至少15亿,超过世界总人口的20%,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亦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将国语教育纳入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群,打造国语教育品牌,提升国语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力推动教学做一体化平台建设,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语、综合应用国语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学习国语、应用国语打造更多平台,强化学生专业化、职业化能力,通过卓有成效的平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螺旋式上升”。积极探索国语教育创新平台,结合培养学生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学生组建“创客空间”,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国语共同研究农业生产、产业项目、农业技术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国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利用国语撰写调研报告。
(四)完善产教融合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将产教融合作为推动国语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促进农业产业与国语教育有效融合,推动农业企业与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将国语教育融入产教融合,需要进一步拓展国语教育领域,利用国语深入开展拓展训练、团队共建、交流座谈活动,引导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完善产教融合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相关组织的战略合作,为学生学习国语、应用国语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和农业相关组织专业化作用,使他们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国語应用能力。将国语教育融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特别是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业相关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国语教育氛围,促进国语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综上所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只有发挥方方面面作用,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才能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因而,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当从推动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入手,将国语教育纳入到改革创新以及实施“双高计划”当中,积极探索国语教育的创新性方法和措施,围绕“人才振兴”持续优化和完善国语教育模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持续创新,推动国语教育上新台阶,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使学生未来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和攻坚克难,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王聪延.兵团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调查——以兵团×师×团为例[J].新疆地方志,2021(4).
[2]王小红.新疆少数民族国语教学新模式的应用[J].文教资料,2020(31).
[3]王荣花,杨争.国语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与培训[J].现代职业教育,2020(9).
[4]芦志锋,李玲玲.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若干问题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乡村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谭波尔(1992—),女,汉族,新疆喀什人,硕士研究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卫翔(1987—),女,维吾尔族,新疆五家渠人,硕士研究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语言教研室,负责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