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诗中的禅意
2018-03-16袁怡
袁怡
摘 要:王士祯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神韵说",我们在学习这一诗歌理论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创作中蕴含着深深的"禅"意,王士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之所以它融入了"禅"意,原因不止是单方面的。本文从诗歌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背景,对王士祯诗歌中蕴含的"禅"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王士祯 禅意 香祖笔记
一、社会历史背景
王士祯作为明末清初文坛泰斗,他的诗歌内容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早年诗风清冽温婉,中年后转为苍凉悲壮。王士祯的诗歌“神韵”理论可以从司空图“自然含蓄”之说中找到渊源,而且受到了南宋诗词评论家严羽“妙语兴趣”之说的影响,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最高境界。王士祯诗中之所以流露出深深地禅意,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下一步可以做出具体的分析。
首先是朝廷对佛教十分推崇。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帝相信佛教,多次与高僧共论禅机。康熙对佛教禅宗也十分关注,每次到江南巡视都要拜会高僧。这就造成了佛教禅宗兴旺发达的局面,作为皇帝的近臣,王士祯自不可能不受到禅宗的影响。
其次是民间佛教禅宗的信徒也有很多。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文化上长期保持着高压政策,文字狱屡有发生,这就导致了知识分子循规蹈矩,不敢在文化上越雷池半步,很多人寄情于禅学之中,清朝初年,许多明代文化水平较高的遗民子弟选择了出家的道路,王士祯与他们来往密切,不知不觉的受到了佛教禅学的影响。
最后是家庭影响。王士祯是明朝官僚家庭出身,祖父官至明朝布政使,清军入关后,以明朝遗老的身份隐居,并对佛教禅宗颇有研究,家庭因素也深深影响了王士祯对禅宗的关注。王士祯本人性格温和善良,待人宽厚,并且自诩“予自少癖好山水”,在他的山水诗中参悟禅机的作品很多。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对王士祯诗歌创作中的“禅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诗歌理论
王士祯的“神韵说”在我国诗歌理论史上影响深远。 “神韵说”与魏晋风骨,还有司空图和严羽的理论关系密切,但究其渊源, “禅”意才是神韵说的最初来源,也是对“神韵说” 影响最大的因素。司空图、 严羽的诗歌理论无不充满着“禅”意, “神韵说”理论很多从禅中发展而来。
典型的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一理论,通常被认为是从严羽的诗歌理论中借用的实际上直接受到“禅意”启发的因素也很明显。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过“释氏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古言云:羚羊无些子气味 ,虎豺再寻他不著,九渊潜龙、千初翔凤乎!此是前言注脚,不独喻诗,亦可为士君子居身涉世之法。”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指行动缜密不留一点痕迹。而“禅意”指的是从看到的直观事物中沉思冥想,通过苦苦思考达到瞬间顿悟的境界,这种淡泊悠远的思维方式与“神韵说” 的内涵恰好不谋而合。
王士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编纂的《唐贤三昧集》三卷书中,神韵的观点体现的最为明显。“三昧”是印度梵文的直译,意为静下心来,心态平和的意思,这个词语的内涵后来又向汉语内容上做了拓展和深化,包含了领悟奥妙造诣颇深的意思,演化为“深得个中三昧”的内容。王士祯以对选本用“三昧”来命名,而且“诗佛”王维的作品在其中占了相当一部分,可见诗人把禅和诗之间的关系悟得十分透彻。 “神韵说”中“禅”的文化意蕴相当浓厚。
三、诗歌创作
综上所述,我们在研究王士祯的诗歌理论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禅意如影随形, “禅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
(一)以禅语入诗
把禅学理论和术语融入诗中。禅语的运用博那个没有诗歌的艺术风格造成负面影响,也没有导致诗歌晦涩难懂。而是将禅意与诗意完美地结合起来,把诗歌升华到了禅的境界。
典型的代表作品有《宿弘济寺晓登观音岩眺望》 :
“击楫凌沧洲,投宿招提境。入门优昙香。晓来微雨过,红叶满高岭。凭阑见方里,云物殊清迥。长山去蜿蜒,上流压江郢。海门控金焦,苍烟翳朝景。信美睇山川,霸图递烟冷。何如学无生,抗迹云峰顶。”
“招提”在佛教用语中指的是各处的僧人,在诗中代指弘济寺。“优昙”指的是佛祖现身时的祥瑞之花。本诗的开头,作者闻花香,听钟声,给人一种进入佛门静地超凡脱俗的感觉。紧接着写到“听涛”动静结合,又看到窗外江水澄碧寂静不绝而来,细雨红叶遍布了整个山川,也是所见所闻衬托出佛门的清静。接下来再描写出云烟笼罩,青翠欲滴的美景,诗人全身心的陶醉在了空灵的禅境之中。诗的最后描写到人生无常,风景依旧,世间的凡俗似乎都要被作者洗去,不如抛弃凡间的一切苦恼,顿悟禅机,进入永不没灭的禅宗境界。“无生”是佛学上指的是世间一切都是虚幻的意思。所有的烦恼都是虚妄造成的,人生的本质就是“无生”,人如果达到“无生”的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进而顿悟禅机,把读者带进了充满禅意的美好境界。尤其是最的顿悟,更让人浮想联翩。
(二)以禅境入诗
作者诗的意境和禅的意境在体悟与解脱两方面融为一体。王士祯的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并没有直白的说“禅意”。但卻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了静谧的禅境,以此来抒情感怀,把诗的境界推向了高峰。诗人经常通过描写寺院来展示这种境界,
典型的如《碧云寺》一诗:
“入寺闻山雨。群峰方夕阳。流泉自成响,林壑坐生凉。竹覆春前雪,花寒劫外香。汤休何处是,空望碧云长。”
这首诗以描写景物见长,通过对碧云寺四周群峰、流泉、雪竹和山林等景物的描写,给人以清凉淡雅的感觉,在这样的良辰美景,如果能与高僧谈悟禅机.必定是一件人生的乐事,“汤休”指的是南朝时期著名高僧惠休。全诗音律华美,带着无限的神韵,让人如痴如醉。王士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的禅境,让读者读起诗来如梦如幻,让人从中发散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以禅意入诗
王士祯并不直接使用禅语表达禅意,而是通过叙述自己的感受蕴含着深深的禅意。读王士祯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禅意不在笔墨之中,而在笔墨之外。也许作者并没有可以在诗中表达禅意,但是因为作者对禅宗佛教的理解与推崇,所以在诗歌的字里行间都不自然的把禅意流露出来了,禅意意境艰深高远,让读者不自禁的体悟颇多。
《山光寺》一诗可谓代表:
“舟过山光寺,西风柳渐凋。隋官零落尽,秋日水迢迢。”
在这首诗里,作者对自然界的寒来暑往,草木盛衰进行了概括的描述,恰如佛教理论中的轮回转世。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展示了同样的境界。根据佛教的四相之说中,认为世间一切都在无限的生灭之中,而诗人通过描写泛舟过古寺中看到的秋日景观,以简约自然的笔调,流露出来无限悠长的禅意,的确是一种情景交融的佳作。
四、总结:
在明末清初浓重的佛教禅宗氛围中,王士祯将禅意融入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风格独特,别开生面。他在诗歌中营造出来的禅境,通过参悟禅机,蕴含着浓浓的禅意,通过学习王士祯的诗歌,学习他高深的佛学文化素养,以及他简约明快而又意境高远的诗风,对我们当今的诗歌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圣华.王渔洋的佛门交游及其禅宗思想[J].佛教研究 ,2012,1(1):103-108
[2] 张寅彭.《唐贤三昧集》与诗、禅的关系[J].文学遗产,2001(2):88-99.
[3] 王士祯.香祖笔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 李毓芙.王渔洋诗文选注[M]. 济南:齐鲁书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