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2023-06-25杨继国

民主与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气象

杨继国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星球上,共享一个地球、一个大气层和一个海洋。天气、气候和水相互影响,在生生不息的动态循环中,万物得以滋养,人类社会得以繁衍生息。古往今来,人类对天气气候水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实现趋利避害,让生命更安全,让生活更美好。自然界中,我们的天气、气候和水循环没有界限,所以国际合作至关重要。自1873年以来,这一理念一直推動着世界气象界的工作,并指导其不断将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服务于社会,造福今世后代。

世界气象组织的前世今生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IMO),它是在1873年第一届国际气象大会上创建的非政府机构。1947年在华盛顿召开有46个国家和30个地区气象组织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把国际气象组织改组为政府间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并且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设置气象台、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建立气象情报快速交换系统,促进气象观测的标准化;推广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促进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密切合作;鼓励并协调对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195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世界气象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要求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国届时举行各种方式的庆祝活动,并且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要讨论一个主题。自1961年到2023年已经经历了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恰逢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50周年,将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The future of weather, climate and water across generations),就是突出天气、气候和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突出了过去的成就、现在的进步和未来的潜力,以及呼吁全社会增进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深层次了解,通过不断改进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应对挑战,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惠及全球造福人类

虽然我们日常对天气的体验主要受其局部影响,关心更多的也是身边的天气,但天气和气候是真正的全球现象。人们常说“天气和气候没有边界”,这一基本事实对我们如何监测、理解和预测天气的影响是深远的。气象学科及其应用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之上的:如果我们能够描述大气和下垫面的当前状态,并知道支配其行为的物理定律,原则上就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气候,从而对人类的安全和福祉做出有益的贡献。由于大气没有地理边界,只有窥其整体才能全面地理解,掌握规律才能更好地应用。全面观测、数据共享,不断掌握规律并用数学方法模拟,才能做出科学的预测,因此,现代天气或气候预测是通过国际协调和依托全球基础设施才能完成的。随着对气象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解不断加深,人们意识到所有国家都需要获取全球数据,需要可靠的观测收集系统。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交换的历史是科学愿景、技术发展和服务提供的历史,是机构、科学学科和国家政府之间为全人类利益而建立的独特合作体系。1873年至1879年担任国际气象组织首任主席的Buys Ballot教授说:“一个世界范围的气象观测网络、各国之间自由交换观测数据以及就标准化观测方法和单位达成国际协议,以便能够比较这些观测数据,这是很基本的。”自那时起,自由数据交换原则一直是世界气象组织背后的驱动力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重建以及海运和空运的蓬勃发展,使陆地、海洋和空中的观测和通信能力得到了扩展。1960年第一颗专用气象卫星发射,世界气象组织在1963年启动了世界天气监视计划,成为大气科学、气象服务和全球合作的基石。20世纪后期数值天气预报(NWP)项目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维度,使气象学家能够更准确地应用与天气相关的数据为社会服务。进入21世纪,新观测和建模技术不断发展,大大增进了人类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系统的理解,使得季节性和更长期预报成为可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业、卫生、水、交通和能源等关键部门对天气和气候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预测范围不断扩大,对整个地球系统的认识不断提高,在水文、大气成分、冰冻圈和空间天气等其他领域加强数据交换的需求也变得至关重要,伴随超级计算机、卫星和遥感技术、智能移动设备不断应用,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即将或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全球变暖让人类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和预警的准确性。但是另一方面,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追踪多年来气候系统的变化显示,当前温室气体浓度、温度、海洋热量、海洋酸化、冰川融化、海冰损失和海平面上升等关键的气候变化指标都处于观测到的创纪录高点。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据统计,近30年来(1990—2019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67.6%的因灾死亡、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是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且这种情况还在加剧。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数据,2022年全球气象灾害多发频发,主要表现为北半球夏季高温干旱以及全球区域性暴雨洪涝灾害。欧洲、中国、美国、日本、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遭遇创纪录的高温热浪,其中英国、法国、罗马尼亚和中国等国遭受干旱,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孟加拉国和韩国等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

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更长、更强烈的热浪,更强的降雨和更严重的干旱,以及更多更猛烈的热带气旋。虽然各国在监测、预测和通信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但全球有一半国家还没有早期预警系统,将预警与应急计划联系起来的国家就更少了。因此,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带头发起一项新的全民预警倡议,以确保在未来五年内,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受到预警系统的保护。《全民预警行动计划》(EARLY WARNINGS FOR ALL)要求在2023—2027年初步进行31亿美元的新专项投资,涵盖灾害风险知识、观测与预报、发布与传播及备灾与应对等四个方向。时不我待,“气候定时炸弹正在滴答作响。”在新气候报告发布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各国示警。

世界气象事业发展的中国力量

新中国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伟大延安精神的感召下,人民气象事业于1945年从延安起步,开启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创业之路。1949年12月,九三先贤涂长望先生任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并开创了中国农业气象、海洋气象、旱涝异常及中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在涂长望提议下,中央气象局创办了三所直属中等气象学校和南京气象学院,在北京农业大学成立农业气象专业。在涂长望的感召下,一批气象人才返回中国或回到气象岗位,在创建和发展中国气象事业中发挥专长,为共和国建立了功勋。到如今,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地—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网,建立了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覆盖全国所有乡镇,224部雷达组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成功发射了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8颗在轨运行,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600多个用户提供卫星气象服务。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和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中国气象局成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我国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全球来看,目前只有40%的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拥有多灾种预警系统,而我国在2015年就已经建成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覆盖率和及时性得到大幅提升,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气象组织盛赞“中国为世界各国预警工作树立了标杆”。我国先后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气象科技合作交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00多位中国专家在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中任职,气象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气象事业的深度参与者,为世界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出中国力量。

(作者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总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气象科学传播专家)

责任编辑:尚国敏

猜你喜欢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气象
世界气象组织:2021年全球大部分地区比往年更加干旱
云的识别指南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有趣的气象
大国气象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美丽的气象奇观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