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翻译实践空间的诗学特征

2023-06-25袁翔华

新闻爱好者 2023年5期
关键词:王建国汉英诗学

根据列菲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翻译实践也是一种空间生产。全球化空间重组的社会背景下,对外译介的推进研究,翻译实践空间成为翻译论评的重要维度。以翻译实践作为背景去描画意义发生动态变化的空间,译者在原文空间中行走,文本内外的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进行着微观的物理运动,生成动态的空间,同时主要经由译者的主体性产出译文空间。如此翻译实践空间描述有着隐喻的文学特征,其研究也因而有了诗学的表征。翻译实践中,以情感信息、认知信息和行为信息等为基础的观点、评价经译者的心理空间投射,同文化、审美和语用等要素结合,彰显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译者对文本进行语境化使空间互动、转换,其间译入语诗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规约着译者的翻译实践。理解翻译实践中空间转换的诗学特征,对揭示译者在重构原文本诗学中的能动性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探究跨文化传播问题。

《汉英翻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王建国著,2019年中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汉译英单个方向为研究单位,强调翻译应抓住原文主题,突出语言的界限意识,强调翻译的转换依据语言和文化两个主体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因素,并基于此展开差异分析和策略建议,引导译文的评价赏析,更具特色的是最后通过比对英汉翻译反观汉英翻译,体现了语言转换过程中译者及其翻译过程,译作及其形成效果两个主要翻译阶段的核心主体及其关联因素的互动关系与诗学特征。该书既有专著的理论价值,也有教材的实践操作价值,为传统汉译英的翻译实践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

一、翻译实践中译者的诗学识别能力

意识形态、诗学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诗学识别能力是王东风教授提出的翻译诗学研究核心概念之一,具体指译者区分原文结构性差异和文体性、修辞性变异,识别“文学性”的能力。该书作者王建国教授认为,翻译过程的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阶段中,转换贯穿翻译活动整个过程,转换意识是翻译实践的前提,理解和表达必须是有转换意识观照的理解和表达。进行翻译实践就要知道何为译,为何译,译什么,如何译,译得如何,这是覆盖整个翻译过程的思维意识。作者深知原文的语义和诗学价值深藏于语言形式之后,认为只有先转换思维方式、审美观、语用意识,才能客观识别语言结构形式的各项功能及文化信息,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实践,体现了译者复杂的认知过程以及各因素的关联互动,突出了译者的诗学识别能力是翻译转换的重要基础。

探知文本的文学性,按照译入语的主流诗学规范迎合读者审美期待是译者的常用策略。该书认为语言和文化因素是翻译实践中理解、转换、表达互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译者在分析源语时若发现文法习惯、修辞格律与译入语不一样,就应该知道这反映了原文民族思维方式或审美观不同。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语用原则等宏观因素构成了该书译者开展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分析、操作性方向、效果评论等过程的指标依据。倘若将翻译仅仅视为文本语言的转换,忽略原文的文学性,译文读者就难以领略原作品独特的叙事效果,更别说美学特征和诗性特征。王建国教授从词法、句法、章法和语用四个方面,采用对比分析,探讨了汉英思维方式差异以及汉英审美角度差异。建议译者使用恰当的方法,合适的形式,做出符合译入语读者认知能力、诗学规范的策略实践。

译者培养敏锐的文学敏感和诗学意识而形成的清晰辩证的诗学识别能力,注重原文在翻译空间的文化语境转换中诗学特征的保留,才能利用翻译实践让东西方学者正视原文文本中的诗学价值及艺术魅力,避免在空间转换中原文文本诗学艺术的流失。

二、翻译实践中语言审美的诗学体现

在语言艺术上要立象尽意,呈现诗学美感,需要识别翻译实践中不同语言的表现特征与差异。译者对文本的结构、文体、修辞等较强的诗学识别能力,有助于译者把握文本空间的独特美学特征。王建国教授在书中从构词、构句和构篇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语冗余且又精炼,英语精炼且精确的审美特征差异,汉语与英语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化形成两者或精确或精炼或冗余或模糊的表现形式。

王建国教授在书中举例选文丰富,文体多样,阐述言论可反映出在翻译实践中若要呈现原文的诗学特征,需要注意两种语言文体呈现的意象美和音乐美形式。比如作者以施耐庵《水浒传》“武松打虎”一段为例,分析了SidneyShapiro译本中消解了原文中起因果关系标记作用的“原来”或“见”“定睛一看”等联系武松与老虎的作用标记,通过改写、省略、主语变换,重新分段等方式割裂消解了原文连续性的平面特征,通过表现武松和老虎的位置关系的布景使译文具有了英语的立体感,从而重构译文的意象美。

王建国教授认为英汉语言的词、句、章等各层面都可能形成音乐美。比如汉语中的连绵词(秋千)、叠韵词(逍遥)等,比如诗歌中声调的平仄,各种韵律形式。如书中所言,汉语和英语各种对立性的审美差异,都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结构界限清晰强弱有关。翻译实践中这种诗学审美价值的重赋在该书中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二者关联的词、句、章的用法以及文化信息点等微观因素的差异理解与转换。译者进行转换时需要识别汉英两种语言结构形式的界限性、主体意识、时空意识、主次层次等功能特征异同,领悟汉语与英语立体的审美差异,静态与动态结合开展互动聚焦,优化和重构译文中的诗学形式,利用译文的美学向度重赋文本的诗学价值,从而在翻译实践中凸显原文本的诗学特征,进而构建译文的意美、音美向度。

三、翻译实践中主体因素互动的诗学策略

王建国教授在该书的论述跳出传统单一的范式,不局限于对翻译实践中语言对自身互动差异的分析,将翻译活动放置在汉英语言与文化环境下分析对比差异,关注到翻译过程三个阶段中的思维、审美、语用、时间、空间、主体、客体等因素,促进翻译实践空间的主体因素互动,角度更加全面,观点更加客观,为翻译实践多元因素关联互动的诗学策略有效、多元给予了启示。

第一,翻译过程中确保语言与文化统一性认识。该书认为,汉英语言与文化统一性的差异认识能有效帮助我們认识和解释翻译现象,指导翻译实践。这一点在该书的纲要框架、结构逻辑、分析论述中有着充分体现。该书在第一至第三章中概述了翻译过程理解、转换、表达三个阶段的位置与关系,客观简要地呈现了转换过程关联的宏观、中观、微观因素,并一一概述了转换过程如何依据这些语言与文化的因素与理解、表达过程互动形成译文。第四至第八章,对翻译活动中如何转换和表达的实践技巧进行分阐述,是中观微观因素层面的分析。第九至第十章更是以翻译研究为本位,从评论者的角度和汉英翻译对立的英汉翻译的实践目标观察分析汉英翻译的实践策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作者始终将翻译实践与研究行为和评论统一置于语言与文化的认识指导。

第二,坚持研究的系统性、层次性和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翻译研究的各个单位有相应的研究范畴,但又存在系统性和层次性。翻译类型学强调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在该书的研究中应用层次性,从而使论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因为语言与文化因素而呈现的宏观、中观、微观的思维方式、审美观、语用原则以及词法、句法、章法、文化信息等因素在作者的论述中互构解析线条,交相论证。比如2.12与2.1.2中通过微观方面的词法、句法、章法、语用来分析汉英思维的整体与个体意识差异。9.2译文赏析方法与10.4英汉翻译策略中从宏观方面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来分析策略技巧。该书研究还体现了翻譯实践研究需要个性与共性统一。翻译研究各个单位比如译者、译者从事的活动、语言和文化环境等有个性,也有共性,研究他们的规律、特征需要区分、发现个性,才能更好地解释翻译现象的差异性,而寻找共性表现才能归纳、总结规律。

第三,汉英翻译实践研究采取针对性的翻译策略。王建国教授认为这样的策略既能描写、解释翻译现象,又能指导和预测翻译实践。这也是该书研究汉英翻译学、构建翻译类型学的目的之一。王树槐教授对该书体现的汉译英策略做出了中肯的归纳:汉英翻译需要遵循“定界—聚焦—压缩”原则,并通过隐含、省略和添加等方法,对原文解构、重写。

针对汉语界限性弱、重过程,英语界限性强、重结果而具有界定功能的共同特征,王建国教授对汉英翻译突破局限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待压缩的意义单位涉及章、段落、句、小句、词组、词等结构形式,但压缩并非指形式上而是内容上的压缩,取焦点,并围绕焦点而形成的一种边界压缩,最后焦点更清晰,形式上表现更为精简。这样的压缩策略在该书中各章节的翻译策略都有所体现,正如作者所言,具有针对性、实践操作性强,对汉英互译实践中解决语言学和文化翻译理论冲突带来一定的启示。

总之,王建国教授的《汉英翻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自宏观至微观层层析解汉英翻译实践,清晰反映出翻译不仅是语言自身的对比转换,实践过程中关联的思维方式、审美观、语用转换、语法结构、文化信息处理、风格再现等方面都是影响诗学辨识、翻译策略择取等方面必须考虑的因素,是翻译类型学建构的重要且必要因素。全书彰显了作者从理论思维到实践方法的诗学创造意识。为探讨翻译实践中译者的诗学辨识能力、文本诗学美感的展现及诗学策略的选取体现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和理论支持。

[课题来源: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翻译作为实践的空间诗学描述”(项目编号:17YY15)]

(袁翔华/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宜春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王建国汉英诗学
例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求证中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
Spectroscopy and scattering matrices with nitrogen atom:Rydberg states and optical oscillator strengths
背诗学写话
城里·城外——王建国油画作品展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