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织结构创新的新文科组织建设探析

2023-06-25张倩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组织建设新文科

张倩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新文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新文科的内涵、与传统文科的关系、建设困境与路径等方面,而新文科组织建设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梳理新文科相关研究的文献,阐述高校现有的直线职能式下的“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难以支撑新文科建设任务的实施,并从学习型组织、矩阵式结构、团队型结构与虚拟组织的结合三个角度,探讨新文科组织结构创新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新文科;组织结构创新;组织建设

一、新文科组织建设是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新文科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

新文科建设的前提是对“新文科”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新文科”新在哪里呢?有研究认为,新文科的“新”指的是教育传承的新理念、文科知识规训的新模式、文科知识生产的新形态。姜宗强认为,新文科的“新”是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文社科体系;徐飞认为,新文科的“新”体现在论域拓展、价值重塑、话语主导、交叉融合和研究范式五个方面。

虽然对新文科内涵的理解存在不少分歧,但是对我国新文科建设目标的认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派。如李志民认为,新文科是把信息通信技术融入传统文科的课程中,通过文理交叉,达到知识跨界和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崔延强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人才培养,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已经超越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范围,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立自强的主动选择。

(二)新文科建设的理论研究

新文科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目前,全国高校正在探索新文科的具体发展路径,涌现一批新文科建设典型案例。一些高校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技术融合、学科平台、质量文化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建设成效。202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这将对新文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关于新文科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新文科的内涵、价值,以及与传统文科的关系展开。关于新文科实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新文科的困境、发展路径,以及新文科背景下具体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目前,较多的研究者倾向认为,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二是传统文科的变革创新。高迎爽等人从高端人才培养的层面,探讨了新文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融通”路径,认为新文科要加强“资金+平台+基地”的教学资源建设,并改进文科教学评价体系。王兆璟基于宏观角度,认为新文科教育学建设要跨领域、跨学科和跨专业,以此提高国际影响力。白贵等人从具体学科出发,提出通过构建学、业、政三界密切互动的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对现有文献分析可知,当前学术界对新文科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作为“学科”的新文科的研究上,对作为新文科建设载体与框架的组织建设鲜有关注。

(三)新文科组织建设是新文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

新文科的组织建设所关注的问题是发展新文科需要怎样的组织结构与之相匹配。组织结构是组织的目标、协调、人员、职位、职责、相互关系、信息等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是权责关系和职能划分的固定模式,它影响组织资源的配置和组织的运行方式。组织结构是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一定的组织结构既可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又可以阻碍组织目标的达成。

高校现有的学科发展的组织结构是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文科跨学科的特点却要求不同专业交叉融合。因此,现有的学科发展的组织结构与新文科发展是不匹配的,所以高校需要建立与发展新文科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二、高校现有学科发展的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新文科建设任务的实施

目前,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组织结构都是以专业作为基础的,某个专业或几个相近专业组成一个学院(学部),学院的内部又划分为不同的系,有的学院在系下面又设置教研室,这样就形成了直线职能式下的“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的优势是分工与专业化,直线职能式下的“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学科划分清晰、专业界限明确,能够很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能把“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一)直线职能式下“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建立新文科的理论体系和目标体系

新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之前所没有的社会和精神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仅依靠某一个学科,高校必须进行多学科协同。就新文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而言,高校需要多学科理论融合形成新的理论,需要多学科方法融合形成新的研究方法;就目标体系设计而言,高校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

直线职能式下“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是适应学科专业化形成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对具体学科和专业的纵深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在学科融合和專业交叉进行理论创新和目标体系设计方面,其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二)直线职能式下“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难以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目前,直线职能式下“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已经形成有机的整体,成为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如果从现有的学科建设体系推进到新文科建设体系,除了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之外,也要适时打破这种组织结构,探索与新文科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形式,并不断创新。

(三)直线职能式下“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当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文科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把多学科建设与多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培养模式与实践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推进新文科建设,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国际化视野、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直线职能式下“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结构”屏障,限制了跨学科融合,也限制了师资和学生的跨学科流动。虽然这种组织结构在培养专业人才上仍有很大优势,但是在解决跨领域和多领域问题时,人才的短板就会显现。因此,目前的组织结构对新文科发展的容纳是非常有限的,容易形成专业壁垒不能支持培养新时期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通过组织结构的创新保障新文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新文科组织建设可以借鉴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原则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是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勾画了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有机的、弹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指出,创建学习型组织有五项基本要素,即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虽然学习型组織没有明确说明该种组织采用什么结构,但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大要素很值得新文科组织借鉴。共同的愿景可以规划方向和目标,形成组织价值,奠定组织结构的文化基础;团队学习要求建立一种柔性、扁平化的新文科建设组织结构,可以打破直线职能式的金字塔结构;改变心智模式和自我超越要求组织结构能够适应创新的需要,富有弹性,使组织形成支撑创新的氛围;系统思考可以从新文科建设的特点出发,全盘确定新文科的职能,从而为组织结构的确立提供直接依据。

(二)矩阵式结构可以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支持新文科尝试阶段的运作

新文科组织建设可以借鉴矩阵式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能把职能部门化和项目(产品)部门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优点是把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的人员汇集在一起,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发挥资源配置优势,集中资源完成设定任务。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又能实现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既可以兼顾直线职能式结构,又可以进行新文科组织建设的尝试。

目前,新文科组织建设比较实际的做法是,以新文科项目为依托成立项目组,通过人员和资源整合,形成项目团队。在项目任务确定后,各职能部门提供资源,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既定的项目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当职能部门发生冲突,负责人意见相左时,高校要出台相对应的制度条例解决这一问题。

(三)团队型结构与虚拟组织的结合是新文科组织建设的一种路径选择

新文科组织建设需要探索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形式,而团队型结构与虚拟组织与发展新文科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团队式结构就是要突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把决策权下放到团队成员手中,团队成员的组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及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虚拟组织不是指在线网络形态的虚拟组织,也不是仅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组织,而是保持组织核心功能、外包非核心业务的组织。

新文科的跨学科性、创新性、交叉性使学科界限模糊,人员组成广泛,工作方式灵活,所以与团队型结构、虚拟组织有很高的匹配度,能够成为新文科组织建设可供选择的路径。不仅如此,随着新技术运用逐渐成熟,新文科组织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能够把团队型结构和虚拟组织的功能放大,突破校际、学科和地域的限制,实现更高层次的匹配。

参考文献:

[1]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2]姜宗强.对话意识:新文科背景下哲学学科发展的新思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3]崔延强,段禹.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的考察[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4]高迎爽,王涛.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4).

[5]王兆璟.新文科建设与教育学的时代变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6]白贵,杨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J].出版广角,2019(9).

基金项目: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CRKXJJG07;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2021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F-02;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2021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F-01。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组织建设新文科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