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应用
2023-06-25宗月
宗月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构建思政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统编版高中政治教材正式设立“探究与分享”栏目。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深入挖掘相关材料、提高教师组织活动型课堂的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入手,寻找“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方法,力求发挥此栏目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与分享”栏目;活动型课程
《经济与社会》教材的辅助文主要包括“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名词点击”三个部分,其中“探究与分享”栏目是开展活动型课程最好的素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忽视或简单讲述此栏目,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如何更好地让教材编写者精心设置的“探究与分享”栏目发挥应有的价值,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含义
所谓“探究”是指采取多种手段不断探寻、追究某一问题的过程。所谓“分享”是指与他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等。“探究与分享”栏目就是要求学生依据所设情景和所给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多种手段反复追问和思考某个教学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二、“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价值
(一)顺应学生成长规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步显现出顺从性和机械性,不会主动追问和思考。而“探究与分享”栏目借助相关时政、史实等材料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研究、总结问题。在不断地追问和思考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栏目设置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仅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还能提高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激发学生课堂活力
教材一直给人一种刻板、枯燥的印象,思政学科尤甚。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政教材的阅读兴趣,教材编写者在辅助文部分花费了很多心思。作为在辅助文中占比较大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更是内容全面、取材丰富、形式多样,相比其他栏目更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情感体验。如《经济与社会》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材料涉及范围非常广,有生活类、史实类、故事类、时政类、科普类、引言类;呈现的形式有图文结合、图表、人物对话、文字材料等。问题的设置也是层层深入、类型多样,包括知识点总结概括型、原因意义分析论证型、材料比较探究型。这样,教材的可读性得到了增强,能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发挥教学的实效性
在“探究与分享”栏目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应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恰当处理预设资源和生成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在讲授第三课第二框题“探究与分享”的“关于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对立的吗?”这个问题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却是讲解实体经济重要地位的一个非常贴切的案例,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集团的发展模式,引导学生理解实体经济发展也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同时,发行股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理解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依赖性以及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既考验教师的知识储备,又需要教师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在“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三、“探究與分享”栏目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扎实基本技能
首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对“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探究与分享”栏目能否开展及开展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忽视或轻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误区,认识到栏目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充分发挥其对正文的引导、补充、说明、衔接、总结等作用,并利用其丰富的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探究与分享”栏目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较高。一方面,“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材料内容涉猎范围较广,如“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做法”“我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分享”“为发展特色乡村提建议”“华尔街金融危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阅读量,能对学生提出的新想法、新观点、新问题得心应手,从而更好地整合预设资源和生成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活动组织能力,时刻摆正自己的教学引导者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在课前依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综合能力、生活经验等选择恰当的栏目展开方式,并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对话,及时对学生的发言和新奇思路给予肯定评价,同时在学生的讨论走向误区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二)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有效整合栏目
首先,栏目数量过多与课堂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师选择性地开展栏目教学。由于“探究与分享”栏目所占比例较大,且在教材中的位置、对正文的作用都不同,所以对不同的栏目,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栏目最大的作用。导入类、衔接类的栏目不用花费太长时间,但是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材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知识点总结类栏目主要培养学生依据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用规范、流畅、简洁的语言分享学习成果,不全面的部分可以邀请其他学生补充说明。整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互助精神,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原因意义分析论证类、比较探类栏目主要是针对本框题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补充与解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如组织学生在充分了解事件背景后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内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
其次,栏目所设问题范围较广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师改编、整合问题。高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经济制度、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对“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一些问题比较陌生,探究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对栏目中指向性不明确、范围较大的问题进行改编,减少学生不必要的猜测,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如在讲授第一课第二框题“探究与分享”的“谈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时,如果教师以这个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那么答案的范围会非常广,学生可能会逐渐偏离教学内容。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问题划定范围,改为“从性质、地位、作用等角度谈谈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缩小问题的范围。这样一来,学生的讨论有了落脚点,便能顺利过渡到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学生知识储备比较薄弱,对时事政治关注较少,有些材料中涉及的经济学名词,如“存款准备金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生产总值”等,学生并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探究的效果。为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其含义,并在课程开始前预留几分钟给学生分享。这既有助于探究的顺利开展,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栏目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差与日益发展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师补充和完善栏目。一方面,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探究与分享”栏目展示的内容并不全面;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到教材的应用至少间隔一年,这就导致“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内容会相对滞后。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通过网络、图书、新闻、校本教材、教辅资料等途径挖掘素材,补充材料内容不全面或者材料相对滞后的栏目,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意识,并进一步活跃课堂探究气氛。
如在讲授第二课第一框题“探究与分享”的“探究钢材配置的措施以及每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时,由于材料背景设定不全面,没有明确共有多少钢材,以及每个人所需钢材的数量,导致学生答题没有抓手。这时,教师可以设定具体数据,让学生根据具体数据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充分感受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要完善评价机制,及时给予反馈
首先,评价要注意时机。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教师在关键时机给予的评价往往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讨论和分享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活跃的参与、积极的发言给予肯定评价,促使学生养成参与课堂讨论的习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可以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或者以此观点为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在学生探究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干预,理顺学生的思路,推进探究的进程,节约课堂时间。
其次,评价要注意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单独发展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個性、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思维方式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既要横向注意每个学生在分组探究中的参与度、贡献度、知识掌握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状况,又要纵向看到学生本次相较于之前有什么突出表现,进行长时间的综合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统一。
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所以检验栏目开展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程度。
如在讲授第五课第二框题“探究与分享”的“探究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并寻找解决办法”时,在政治认同方面,教师要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在科学精神方面,教师要评价学生是否能客观分析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在法治意识方面,教师要评价学生是否了解本年度经济发展规划,并且能运用相关经济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公共参与方面,教师要考查学生是否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并把所学的经济发展理念应用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朱明光.走出困境的选择: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三大看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7(3).
[2]戴慧.用好教材栏目 培育学科关键能力: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使用建议[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
[3]寇真瑞.《政治生活》活动式课文分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贺军.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活动框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2).
[5]吴潇.用学习评价促核心素养落地:高中物理教学评价的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2(2).
[6]张家勇.新高考改革的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8).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