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问”“答”艺术

2023-06-25胡胜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

胡胜辉

摘要:新教材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逐渐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进行转变。利用好教材、研究透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增补和合理衍生是我们如今教学的一大关键点。本文就试图从经典篇目入手,研究古圣先贤的问答艺术,既起到深入钻研教研的目的,也给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问答艺术 有效提问

一直以来,我们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固有的解读就是深入体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特色,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对于天下大同不懈追求的矢志不渝。这些都属于我们对于教材解读的人文方面的学习目标,却忽略了文本背后的“问”“答”艺术,尤其是少有人去探究:孔子这问题到底有答案么?

一、问的艺术

我们在《论语》中见得多的是孔门弟子的“问”,然后孔子借作答来述志。但这一篇中,却是少有的孔子主动提问,非常接近于我们今天的教师上课了。

1.接近于“昵”的提问态度

提问之前,孔子首先放低姿态,努力消除学生心中存有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种拉近与弟子距离的做法,首先就确保了提问时必备的氛围,课堂上的亲和力立马就产生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思想火花迸发的关键所在,“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博学的孔子深谙这一点。更为精妙的是,在曾皙熟知之前有“异乎三子者之撰”的疑虑时,一句“亦各言其志也”给了弟子极大的鼓励。后面被曾子缠住要“评志”时,再来一句“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且语气上更加肯定,其实就是突出强调:我就是问志罢了,你们不过是“各言其志”而已,言下之意,这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2.问题的本身化模糊为清晰

孔子的问题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原文的翻译其实是模糊的。“则何以哉”可以翻译为“你们能做什么呢”,也可以译为“你们会怎么做呢”。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理解上的左右逢源,倒使得这问题在讨论起来有更大的开放度。当然,这个开放度指的是思考维度这一层面的,而一旦确立了思考的维度,思考的方向和答案就应该是清晰的。

二、答的艺术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本篇也不例外。但除了基本记言之外,本文少有的几处描写,更是将一众弟子回答问题的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1.回答的过程是人物性格充分展现的过程

孔子直接指向方法论的“你们会做什么或者怎么做”的问题后,子路“率尔而对”,第一个回答。我们解读这篇文章时,大多数人都是根据“率尔”解释为“轻率急忙”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子路性子急躁,因为后文“夫子哂之”了,甚至于找出孔子在评价子路时说过的“由也兼人”作为循证,这自然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从“问”“答”艺术来考虑的话,会不会有其他情况?这毕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面对这么大一个问题并且不明白老师意图的时候,或许场面冷场也未必不可能。

据史料记载,子路其实只比孔子小9岁,在这篇文章中“述志”时已经51岁了,在很多问题的见解上已经基本定型;并且入门较早,和孔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已经很了解孔子了。再考虑到子路是武士出身,敢做敢当的行事风格,于是按照心中所想,毫不掩饰地表述出来,倒也未必一定就是性子急躁,还不如理解为“直率、坦诚”更恰当。但子路的回答还是遭受了夫子的“哂”,不过如果了解子路的为人和孔子对他是一贯开骂的态度来看,孔子的这一“哂”,还是相当客气的了。但却让第二个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冉有直接心里有点发虚,于是在回答时“方六七十”立马改为“如五六十”。可别小看这只有四个字的改口,冉有那种谨小慎微、畏缩不前的性格特点就展现无疑了。至于第三个被点名的公西华,在大师兄都遭嘲笑的情况下,不免有点慌张,于是立马表明态度“非曰能之,愿学焉”,还将自己能做的事降格为“小相”。

2.回答的过程也是一个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

这三个人的回答,在态度上的愈加谦卑,也许还是和没能深入理解孔子这一“提问”的真实意图有关。而无论孔子的问题是“做什么”还是“怎么做”,指向的都是方法论,但曾皙没有正确回答这一问题,仅仅描述了一番治理之后达到“天下大同”的局面,完全忽视了怎么达到“天下大同”。这在我们今天判定答案时,应该是一个0分的答案。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答案,孔老夫子给了满分——“吾与点也!”

曾皙是边听课边“鼓瑟”,还观察特仔细,但不得不慨叹曾皙在一心二用上確实是有天赋之外,其实曾皙的答案也是让我们费解的。虽说曾皙没有位列“孔门十哲”,比不上颜回等人的以有道德著称,也并不如冉有和子路那般擅长政务,按理说不会犯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究其原因,我们只能去推测曾皙当时虽然一心几用,但已经发觉这些答案都不是孔子所要的。于是剑走偏锋,投老师所好,描绘出一幅孔子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天下大同”的美好画面,没想到获得了孔子的肯定。这里,既有曾皙对于孔子心理的揣摩,也有着我们对于曾皙心理的推断。而这种揣摩,也应该是赏读经典的一大途径。

三、“问”“答”的艺术

从逻辑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中师生的“问”“答”过程是一个非逻辑的过程。熟悉逻辑知识的人都知道,“问”和“答”应该是在统一维度上才算匹配,才不至于答非所问。笔者在教学中曾经这样给学生举过例子,目的在于让他们明确“问什么答什么”。

问:今天中午吃什么?

答1:今天天气很好。

答2:今天中午很好吃。

两个回答者中,回答1是明显的错误,问东答西,我们都容易识别。但对于回答2,我们经常会觉得似是而非,因为看似与问题相关,其实是答非所问。我要知道的答案是具体所指,而不是另一个个体在用餐之后的主观感受。这在逻辑上属于偷换概念,转移话题,错误是很明显的。

但其实,曾皙也在犯这么一种错误。

这是一个很费解的问题,难道一个“生而未有”的孔子,不能识别这一个错误?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孔子周游列国屡遭挫折觉得毕生理想终究难以实现,于是想从弟子那去问问看、做个调查?又或许是曾皙的回答触及了孔子内心的隐隐伤痛与毕生向往?再或许是因为孔子在众多弟子中确如资料记载的对曾皙宠爱有加?……但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的一点就是,曾皙给出的答案其实就是似是而非,或者说是投机取巧。

回到最初的根源,其实毛病出在孔子的“提问”上面。孔子到底要问什么呢?

是了解弟子的志向么?按照后文孔子的“评志”文字来看,孔子对于每个弟子是心知肚明的,对于弟子们在天下所处的位置和能够担当什么大任也是相当熟悉的,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唯一的解释就是孔子内心其实也没有答案。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以仁济世”“以礼治国”,在经历过多次挫折之后,孔子也是有些迷茫或者失望了;梦想中的“天下大同”就那么遥不可及么?在还算满意的三个弟子那没有找到答案,倒是曾皙一番投其所好的话语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共鸣,于是“吾与点也!”只不过,在语言描写之前,“喟然”一词,传神地表现出了孔子内心的无奈与无助,只能一声长叹了:我提的这个问题本身没有固定的答案,而实现自己心心念念的政治理想又何尝有答案呢?

用现在的教育学理论来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提问过于宽泛,缺乏具体的指向性,并且对于这种开放性很高的问题还没办法给出适切的评价标准。只不过,孔子看似随意的一问,弟子们的作答,却共同构筑了一“问”一“答”的精彩,再加上孔子点睛般的“评志”,就成就了这一篇经典的永恒魅力。今天,如果从这一角度去进行挖掘,对于深入解读这一篇经典也许会有新的启发。当然,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同样是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
探索物理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敢“问”路在何方
精设有效提问,追求实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