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适应性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构建
2023-06-25李黎炜刘红艳
李黎炜?刘红艳
摘 要 国家高度重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而提升高职教育适应性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建立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教育质量评估视角考量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参考国内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经验,构建基于提升教育适应性的“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框架,从“基向度适应”“自向度适应”“外向度适应”“内向度适应”4个适应度进行评估,建立了25个维度114个一级指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建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6-0056-05
一、问题提出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1],“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2],“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3],“适应”成为该方案關注的主题。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课程要“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4],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要“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5],“适应”成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现实要求。2021年3月,“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被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6],国家将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问题视为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
教育体系具有“4A”标值,即“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可适应性(Adaptability)。可适应性是指教育能否主动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需求、能否顺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7]。这些社会需要包括产业结构变化需求、市场人才变化需求、政策走势变化需求以及高校教育质量体系建设需求等内容,看高职院校教育是否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对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进行科学化评价,教育适应性评价的基础则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起步较晚,各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不健全,建立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院校内部评价、第三方评价和联合评价方式居多,难以客观科学反映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为导向,建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基本形态与基础指标
教育质量评估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作为一种评价主体需要与评价客体属性间的对立与统一的效用关系活动,不仅关系到教育决策制订、教育质量优劣,而且事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能的实现”[8]。从国内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实践形态和基础上看,“部分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德、澳等国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已经非常成熟”[9],评估目标明确,各类指标清晰;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并具有特色。
(一)国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基本形态和主要指标
美国、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方面根据本国教育评价的现实需求设定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美国评估体系突出“三个本位”:技能本位、学生本位和社会本位。英国以督导式评估为核心,实施Ofsted主导下的职业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德国融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维度的分析框架,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居于核心地位,注重学校实践的有效性。澳大利亚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键指标,设定6个维度和53个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发展国际通用的指标体系和框架,借鉴普通教育指标体系,设定8个维度和54个指标。欧盟更加重视就业能力、供给匹配和参与机会3个维度,设定5个维度和73个指标。主要指标见表1。
(二)国内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基本形态和主要指标
国内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可以溯源到20世纪90年代,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至1996年《职业教育法》出台,国内开始关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评价工作。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高职高专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和《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等系列文件[14]。2004年教育部开始对高职院校进行五年一轮的教育评估,2008年对评估方案做了修正,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评价,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5]。2014年6月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16]。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的理论摸索和实践探索,理论方面,提出“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教育质量评估指标要突出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行为、入学率、中途退学率、毕业率、就业率等要纳入到指标体系中;“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中指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关键衡量指标;“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突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以及事后评估三个维度,见表2。实践方面,“职业教育办学摸索改革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市4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同行评议,设定了多个维度指标,包含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学生、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结合的设计模式、学生对教师以及课程的总体评价等内容。
三、基于教育适应性导向的BSEI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建构
以教育质量评估为基础,建构基于多维向度的“向度适应”评估指标,是评价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的一种探索。根据国内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建构基于教育适应性的“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一)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框架
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职业教育评估维度以及“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框架”[17],与上海市几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评价单位和部分企业访谈,建构BSEI(basic-self-external-interior)“四维立体”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框架。见图1。
“四维立体”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适应向度,分别为基向度适应、自向度适应、外向度适应和内向度适应,四个维度分别代表了教育质量评估的四个方向,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为目标,建构教育质量评估主要维度和指标体系。“四维立体”框架评估主体是联合式主体,涵盖5个方面。见图2。
(二)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主要维度
基向度适应(Basic)是指教育質量评估的基础,是提升教育适应性的基石,该向度主要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政策导向、政府主导、协会合作、行业辅助和高校联盟。自向度适应(Self)是教育质量自我视角的适应角度,倾向于学生群体本身适应角度,主要包括7个维度,分别为学生技能、学生心理、学生认知、学生知识、学生体质、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自我成长。外向度适应(External)是对接“职业教育—产业区块链”链条,突出产校合作和产业经济态势,主要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产业需求、经济活力、企业满意度、区域效应、家庭感知和社会反映。内向度适应(Interior)主要是高职院校自身满足教育适应性方面,主要包括7个维度,分别是专业设置、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场所、课程计划和考核考试、教学方式。见表3。
(三)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主要指标体系
根据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现实需求和各级政府层面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需求,参考目前研究结果,从四个方面25个维度来建构指标体系。
基向度适应方面的一级指标(16个),含有政策导向、政府主导、协会合作、行业辅助和高校联盟5个维度。政策导向主要评估政策使用的情况和政策延伸情况,建构4个一级指标;政府主导主要评估政府在高职院校建设和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性的指导力度和帮助作用,在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过程中的服务职能,建构5个一级指标;协会合作主要评估产业协会的融入情况以及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沟通合作情况,建构2个一级指标;行业辅助主要从行业发展角度进行评估和评价,建构3个一级指标;高校联盟主要评估高职院校间的协作与合作,特别是学分互通、证书认证、专业衔接等情况,建构2个一级指标。见表4。
自向度适应方面一级指标(29个),含7个主要维度。学生技能主要评估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技术技能掌握情况、熟悉度、专业度等方面,建构6个一级指标;学生心理主要评估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和学习、抗压力、自我调节等,建构5个一级指标;学生认知主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评估学生逻辑思维和决策思维,建构4个一级指标;学生知识主要从知识学习和掌握角度评估学生知识结构、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等,建构4个一级指标;学生思想政治主要从德育角度出发,评估学生政治品质、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等,建构5个一级指标;学生体质主要评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同学生年度体检结合;学生自我成长主要评估以自我为视角的成长要素、自我觉察、自我发现等,建构4个一级指标。见表5。
外向度适应方面一级指标(34个),包括产业需求、经济活力、企业满意度、区域效应、家庭感知和社会反映6个维度。产业需求主要是从产业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两者专业关联度以及高职院校对产业发展方向跟进、调整等方面,建构7个一级指标;经济活力主要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经济水平状况,从收入比、各类经济指数、处于的水平指数等,建构6个一级指标;企业满意度是引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的实现路径和实践模块,主要是从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情况等,建构8个一级指标;区域效应突出的是高职院校在某个区域内的影响力,主要包括排名、行业影响指数等,建构4个一级指标;家庭感知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认可度,建构5个一级指标;社会反映主要是从社会影响度方面考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情况,建构4个一级指标。见表6。
内向度适应方面一级指标(35个),主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教学质量评估和课程质量评估同步开展,内向度适应方面的指标,主要体现高职院校自身满足教育适应性方面,包括7个维度。专业设置主要评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否适应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是否满足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建构6个一级指标;教学资源主要评估高职院校服务教学、服务教育质量的资源、资料配置情况,建构8个一级指标;师资队伍主要评估高职院校师资各类结构比、双师比和兼职比,建构6个一级指标;实践场所主要突出“实操、实训、实用”的原则,建构3个一级指标;课程计划和考核考试、教学方式依托高职院校自身教学评价具体工作联合展开,三个主要维度分别建构5个、2个和5个一级指标。见表7。
(四)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作用
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后,按照四个向度适应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性评估,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的五个评估主体可采取独立评估或者联合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在评价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上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帮助高职院校厘清自身状态与教育对象状态,为提升教育适应性摸清自身底数。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以“满意度”“认可度”为基本指向,比如“企业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家庭认可度”,这些指标能反映出高职院校教育效果。同时“自向度适应”的7个评估内容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反映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状态。这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科学了解自我现状和掌握学生情况,是提升教育适应性的基础工作。
二是帮助高职院校掌握自身满足各类需求的状况,为提升教育适应性把准“脉”。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专门设定了与政府、行业企业、市场之间的各类需求指标,說明能否适应产业结构变化需求、市场人才变化需求、政策走势变化需求是提升教育适应性的关键。
三是帮助高职院校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为提升教育适应性赋能增值。BSEI“四维立体”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设定了内、外两维度的“适应”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外部政府、高职联盟、行业和企业指标与内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评估,帮助高职院校从双重维度、多个视角来认识教育适应性,加深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认知,为提升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增加“认知筹码”“能力筹码”和“效能筹码”。
参 考 文 献
[1][2][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4)[2022-03-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4][5]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14-06-23)[2022-03-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6]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2014-06-23)[2022-03-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2_571737.html.
[7]申素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J].中国高教研究,2021(4):4-8.
[8][15]高海燕,魏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的路径探析——基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8(7):35-38.
[9]胡晓娟.增强适应性: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政策优化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4):30-37.
[10][11]李玉静.国际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6-81.
[12][13]李鹏,朱德全.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英美德澳的经验与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51-58.
[14]赵利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13.
[16]教育部,等.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6-23)[2022-03-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
[17]徐兰.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41-45.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hancing Adaptability
Li Liwei, Liu Hongyan
Abstract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state, whil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not been set up in China, so the taking of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s a perspective is a kind of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By learning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s, it constructs the“BSEI four-dimensional”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framework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daptability, which conducts the evaluation from“basic orientation adaptation”,“self-orientation adaptation”,“outward orientation adaptation”and“inward orientation adaptation”, and sets up 114 first level indicators in 25 dimens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dapt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construction
Author Li Liwe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2); Liu Hongy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