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23-06-24王春娟

中国新通信 2023年3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时代信息化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是让信息技术为其所用,助力教学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进步,就意味着国家的进步。信息技术、教育、国家发展三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之势。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对1.0时代教育方式的彻底颠覆,强调学生的“体验性”与互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最终解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但所有教育变革的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祖国下一代的良好发展,使其可以在今后的学业道路以及人生道路中汲取真正的养分。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初中英语;信息技术;整合路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变革,在当今的教育界范围内,已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与信息的交互。针对英语这门国际化程度愈发深远的学科来讲,自然更加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来使其不断发展完善。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是学科教学融合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其所用,助力教学的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区别于1.0时代,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导致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及授课要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此才能不断与国际化接轨,使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思想发展之初就能够接受先进、科学的专业培养。在2.0时代下,如何利用好无限的信息技术与大数据资源,同时结合英语教师固有的专业素养,来转换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身临其境的交互状态下高效、快乐地接受英语信息,是整个教育行业内必须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影响着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进步,就意味着国家的进步。信息技术、教育、国家发展三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之势。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潜力无限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要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密切的关注,同时也必然需要动用一切资源来为教育事业服务。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十九章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成了引领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英语课程作为外来语言的引入课程,就更加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来与国际化接轨,只有深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资讯动态,英语课程的教学才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才能够从英语课本走向实际的应用,最终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针对1.0时代的彻底变革

教育信息化1.0时代从2001年伊始,一直持续到2017年年底,在此期间我国的教育环境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信息技术逐渐走入课堂来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更加注重教育的业务、行为和流程,教育形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但是,在1.0时代,科技的进步主要作用于行政工作以及办公的便捷,说到底还是服务于整个教学系统,而不是服务于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英语教师的教学思维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在实际的课堂之上,仍旧是黑板、粉笔、录音机等旧有的教学资料,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仍旧不高。时间转眼来到了2018年,在十多年的急速发展中,多媒体技术快速崛起,人工智能、5G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清分辨率等尖端科技逐渐发展成熟。在教育行业内,面对如此先进的优势技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利用,那么非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更会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国际化的变革之间形成一道巨大的裂痕,最终丧失国际竞争力。因此,2018年,我国教育领域推行教育信息化2.0,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2.0时代是对1.0时代教育方式的彻底颠覆,强调学生的“体验性”与互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最终解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关键词就是“大数据”“元数据”“人工智能”等,要求充分利用一切信息化资源来为教育事业服务,最终使我国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国。

二、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阻碍

(一)偏远地区信息化设备的缺失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仍旧有8500万的贫困人口,该群体的日常温饱问题都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更不要说所谓的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教育。对于偏远地区大量的青少年群体来讲,信息化教育若仍旧停留在大肆宣扬口号上,那么就会显得极其割裂。但是,教育问题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学校作为振国之重器,无论面对何种的困境和危机,都要相信国家的力量,并且合理利用相关社会资源,逐步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够跟得上现代化教育的步伐。

(二)英语教师较为薄弱的信息化教学思想

除了阻碍信息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外,校园内部因循守旧的错误思想意识因素更是一大阻碍。面对时代的变革以及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快速发展,虽然对学生来讲是一场较为轻松和高效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讲,却需要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上进行全方位的思想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不单在英语教学领域,大部分教师的理念都是照本宣科,整堂课的内容集中于书本知识的单向灌输,甚至每个学期所制作的教学课件都是大同小异。如果教师都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视为完成既定任务的流水線过程,无视时代的改变以及先进的教学方式,明知自身的局限而无所作为,那么师生之间就会缺乏应有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变得低下。缺乏了对学科本身的热爱,又怎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针对英语课程的特性制定教学目标

英语的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教师想要提高学生能力,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关的语境下不断练习。所有语言类课程的共同特性便是文字性和语言性的双重发展,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但要会写,更要会读、会念。在传统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已然具备了强大的背诵以及书写能力,但是,在学生英语应试能力大幅度提升的状况下,其实践能力以及对话能力却始终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育过程使学生“上台讲话”的能力严重降低。在课堂上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英语教师让学生默写以下一段英文,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但当教师要求找两位学生在全班的注视之下进行一段英文的对话时,却总是难以找到迫切想要完成该任务的学生,即便这段英文对话学生已了然于心。每当遇到该情形,教师总是会抱怨学生太过腼腆,上不了台面,然而,殊不知身為教育工作者,其首要任务,不单单是将书本中的既定内容直线性地灌输给台下的学生,更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其可以在真正热爱英语课程的基础上,拥有“上台讲话”的能力。针对该现状,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带来的诸多优势。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读能力,可以通过VR电影技术手段将学生放置于真正的英语环境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正统的英语以及美语的发音过程,AR技术不单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凝聚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同时更可以增加其感受英语的学习效率。例如,针对课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老师可以准备好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以及名胜古迹的虚拟场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到英语课程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利用信息化设备提升分层教学的落地性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每一位学生的最大优势充分挖掘出来,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展尽其才,不断获取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分层教学同样也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利用信息化设备,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不同的成长经历来制定相应的课程。对于性格特点较为内向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推荐其找到自己要好的朋友来一起感受AR、VR所带来的具体情境,不但可以使该类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影片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也避免了当众说话为其带来的恐慌与不安。例如:在课文“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中,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英文歌曲中感受不同音乐带来的魅力。而针对英语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英语语速较慢的资料让其阅读与学习,同时安排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同学与其搭配一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成绩。而对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平时已经有游戏体验的学生来讲,为了避免其因热度衰退而带来的思想不集中,教师可以安排其负责教会其他同学如何使用该设备,并且为其找到偏爱的电影情境,使其可以在获得成就感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对信息化设备的新鲜感。

(三)提升英语教学的互动性与体验性

无论是分层教学法还是信息技术教学法,都主张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互动和平等的交流中进行知识的传递,针对我国学生性格普遍较为内敛的现状,如若利用科技手段来营造出相应的虚拟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在虚拟现实中实现对话与交流,正是提升英语教学互动性的最佳方式。英语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而后针对不同的英语课程内容来提前制作好对应的虚拟环境,随后让学生自行挑选互动的场景,在不同组别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出入于他们的对话场景,并给予对应的指导。例如:针对课文“what 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老师可以准备好相关的喜剧片和纪录片的虚拟情境,并且让学生在电影中扮演相关的角色。同时,在虚拟的场景中,固有的师生关系被打破,学生可以借助虚拟网络的虚幻特质,将自身抑或老师想象为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而后便可以跳脱出原本师生的上下级关系,从而可以达到较为轻松和谐的对话交流过程。教师在设计虚拟情境时,还是应注重自己身份的正向性,也就是在虚拟情境中还是要以正面角色的形象出现,否则对于心智发展相对不成熟的初中学生来讲,还是会造成一定的误导。

(四)提高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首先,英语教师针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必须从思想上作出根本转变,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信息化教学课程中慢慢建立起信息化教育的观念,尤其针对资历较老、年龄较大的英语教师来讲,要及时抛弃固有的一言堂的刻板教学方式。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探索将大数据以及信息化资源同课程本身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多了解青少年群体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关周边产品,而后将提前收集好的数据资料灵活地应用于授课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再结合书本的规定内容,灵活多变、动静结合地进行双向的知识传播,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次,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更要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完善自身信息教育的思想基础。学校可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课程,并建立信息化教育的实验场所,使教师可以在学生之前提前感受信息设备带来的无限魅力。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仍旧要结合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应试成绩同实践能力真正结合。而后,再针对大数据以及元数据的资源特性,来做好相应的课程安排。同时,学校还应注重与周边不同地区学校之间教学经验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并开设远程视频课程培训,可以节省教师的宝贵时间,也可以使其感受线上教学带来的灵活优势。后期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专家引领、区域研修,不断地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将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够减少教师负担。

(五)政府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投入

针对偏远地区信息化教育设备短缺的问题,当地的学校和政府可以向国家递交援助申请以及拨款申请,但是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资金的用途以及去向;其次,国家应倡导市区的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例如将老化、磨损等需要更换的信息化设备进行维修以及整合,随后再将不影响使用的二手设备捐赠给周边的偏远地区学校,不但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还可以增强市区和周边县区的合作关系,而后共同为教育事业和国家进步作出贡献。除此之外,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以及学校还可以组织社会捐款活动,倡导企业家以及社会中有能力做贡献的爱心人士奉献自己的力量。教育事大,每个人都应该将其视为自己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谓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1.0时代,都是为了使我们国家教育形式、教育体制更加完善并与国际化接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大数据以及信息化资源也只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较为实用的教学手段。但所有教育变革的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祖国下一代的良好发展,使其可以在今后的学业道路以及人生道路中汲取真正的养分。身为教育工作者,切记不可本末倒置,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为己任,不但要将教学过程视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要在该过程中展现出人性与关怀的一面,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程成绩相结合,将应试成绩与全方面素质教育相融合,毕竟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需要教师的双手来操纵,师长对于学生的关爱才是通往教育之路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王春娟 卓尼县第一中学

参  考  文  献

[1]司首云.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C]/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775-779.

[2]刘莉萍.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学生英语,2022(30):123-124.

[3]王亚红.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整合思考[J].新课程,2022(23):132-133.

[4]赵惠芳.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2(19):192-193.

[5]王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复习课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03):61-63.

[6]李莉娟.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校园英语,2021(30):147-148.

王春娟(1985.03-),女 ,藏族,甘肃甘南,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