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散文特质出发
2023-06-24沈建军
沈建军
摘 要:《朝花夕拾》体现出鲁迅散文在题材、语言和情感方面的特质。教学应综合考虑鲁迅散文的特质,运用情境还原、比较揣摩、关联细读等教学策略,消减经典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揣摩那些看似“不通”的语言中所透露出来的复杂意味,抵达鲁迅丰富细腻的情志世界。
关键词:初中语文;《朝花夕拾》;鲁迅散文
*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初中鲁迅作品回环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23SC1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朝花夕拾》为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书目。鲁迅先生的这本散文集,在平淡质朴的叙事中蕴藏深邃的思想,在温馨的回忆中隐含对现实的不满,柔情中透露出刚健的战斗风格。从分析鲁迅散文特质出发,有助于更好地实施教学。
一、 《朝花夕拾》中的鲁迅散文特质
(一) 题材:以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为主要内容
散文是作者个性化的言说,作者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其选择的散文题材。鲁迅先生的散文取材非常独特,他既不像汪曾祺那样偏向于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也不像沈从文那样热衷于对家乡民风的刻画,而是扎根于绍兴这块神秘的土地,以其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为写作的主要内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勾画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等,展现了绍兴水乡的优美景致;《五猖会》《无常》描写了故乡的民俗——迎神赛会;《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了阿长这位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绍兴的人、事、景、物承载着鲁迅儿时的记忆,而这种温馨的回忆给了鲁迅前进的动力,即“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1]。
在亮色调的人事叙写中,鲁迅时常会加入一些暗色调的内容。例如,“拔何首乌”牵出被迫离开百草园去三味书屋时的无奈和猜测,至死连姓名也不知道的阿长,远房族叔和父亲不给“我”买《山海经》,《琐记》中的衍太太唆使“我”做坏事等。这些题材与鲁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1892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行贿案败露被处斩,父亲周伯宜也被牵连,家境败落。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在当铺、族人、邻居那里受了很多白眼和冷遇;父亲离世后,少年鲁迅作为长子,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后来回忆说:“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当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化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由此可见,童年的变故带给鲁迅刻骨铭心的体验,这种“求乞者”的成长体验影响了鲁迅的写作取材。
另外,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可以发现鲁迅成长的轨迹。摘录几处,内容如下:
(1) 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第一个进去的学校,目下不知道称为什么了,光复以后,似乎有一时称为雷电学堂……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去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选自《琐记》)
(2)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选自《藤野先生》)
(3) 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选自《范爱农》)
梳理地点的变化可以发现,从绍兴到南京,再到东京、仙台,辗转回到绍兴,以后又赴北京、厦门,最后到上海,地点的变更映照着鲁迅四处求学、改变人生的身影,也承载着鲁迅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成为其散文的重要题材。
(二) 语言:注重双重视角,用词峭拔
鲁迅散文的语言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双重视角
双重视角这一技法在《朝花夕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篇目都运用了成年鲁迅与童年鲁迅的双重视角,表达深层意蕴。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表现了成年鲁迅在怀念往事时饱含着无可奈何的现实悲怆。另外,《五猖会》中,有童年鲁迅对迎神赛会的热切期盼,对父亲强制背书的不解和不满,也有成年鲁迅对儿童教育观的思考;《无常》中,有童年鲁迅对恐怖而风趣的白无常的好奇喜爱,也有成年鲁迅对冷漠势利的人间的厌恶批判。
正如鲁迅在《小引》中所言,“目前是那么离奇,心里是那么芜杂”“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把回忆和现实融合在创作中,让童年鲁迅和成年鲁迅在多个文本中反复出现,把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成长过程的复杂心绪,这是鲁迅散文所独有的特点。
2. 用词峭拔
鲁迅的散文語言丰满而洗练,诙谐而峭拔,文白间杂,内涵深刻,给人一种严肃稳重之感。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鲁迅从小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古文功底深厚。后来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希望用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所以,其语言犀利,充满火药味。例如,《二十四孝图》开篇就说,“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对当时反对白话文和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迎面就是一棒,毫不留情。
(三) 情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散文是作者捧着一颗心向读者倾诉。散文中的所思、所感是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生发的感触与思考。鲁迅爱憎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鲁迅散文的心理底色。例如,《狗?猫?鼠》中他仇猫,批判“正人君子”之流的流言家;《琐记》中他辛辣地讽刺陈西滢等人;《五猖会》中他批判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用利刃直刺当时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他回忆儿童时代的生活,从心底寻找生命中的普通人,如父亲、保姆、老师、友人等,表达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二、 基于鲁迅散文特质的《朝花夕拾》教学
只有把握文本的最要紧处,才能形成可操作、可迁移的策略,才能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传递的独特认知和情感。《朝花夕拾》教学,可以综合考虑鲁迅散文的特质,运用还原、比较、关联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与鲁迅散文所传达的独特经验之间的链接。
(一) 情境还原,关注题材特质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运用情境还原策略,能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消减经典和学生之间的隔阂。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目录、《琐记》和《藤野先生》,聚焦鲁迅从南京到日本求学的经历,关注散文中不显眼的语句,如“那么,走吧!”“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设身处地想象鲁迅当时的求学心路:南京死水般的学校生活和毫无意义的学习让鲁迅备感失望和迷茫,所以到日本寻找救国之路。不料到了东京,还是乌烟瘴气,处处遭受鄙视。
教师可以展示近代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假设自己是“鲁迅”,置身下列场景中,说说自己的见闻和心声[2]:
场景1:在东京上野公园、中国留学生会馆,我看到/听到/……
场景2:在东京到仙台的路途上,我心里想……
场景3:教室里观影后,我心里想……
通过情境还原,适度共情,寻找与鲁迅的精神契合点,有利于拉近学生与鲁迅的距离,体验鲁迅写作时的处境和情思,破解鲁迅言语背后隐含的信息。
除了情境还原,教师还可以设计思辨性的专题学习。例如,寻找《朝花夕拾》十篇散文之间的交叉点,形成结构化的专题系列:童年的“趣”与“憾”、父子的“爱”与“隔”、成长的“痛”与“望”、故乡的“遇”与“别”等。学生在阅读分享中加深对“这一位”作家的认知,包括他的家庭构成、生活环境、个人喜好、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
(二) 比较揣摩,感受语言特质
作为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先驱,鲁迅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钱理群语),既有规范化的一面,也有非规范的一面。因此,鲁迅的语言不好模仿,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其简洁洒脱的语言魅力,品咂那些看似“不通”的语言中所透露出来的复杂意味。例如:
【原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改句】雖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是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学生通过删减、更换字词标点、变换句式等方式,比较原句,发现鲁迅喜欢用陌生化的表达,运用词句变序、标点、反复用词、自相矛盾等方式,突出强调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隐喻某种特别而复杂的情感,给读者无穷的思考空间。
教师也可以通过鲁迅与其他作家的比较,让学生感受鲁迅散文语言的独特韵味。例如,将鲁迅与汪曾祺作比较。联系《昆明的雨》,学生不难发现,汪曾祺的语言平淡有味,风趣、典雅、短句多,句式整散结合。“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连用四个逗号,简练中呈现美食的滋味。“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如同拉家常一般,平淡自然,大白话中透露真性情。“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一个“甚”字,文言味十足,表达作者对菌子的钟爱。这样的语言,是与鲁迅的散文截然不同的。
(三) 关联细读,把握情感特质
《朝花夕拾》的言语形式与鲁迅的情思骨肉相连,只有通过揣摩个性化的语句章法,学生才可能抵达鲁迅丰富细腻的情志世界。例如,《范爱农》中通篇运用白描手法,用朴实的语言对人物进行具体刻画。如写范爱农外貌:“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结尾写道:“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细读这些个性化的关键语句,把握鲁迅对范爱农的深层感情变化——从原先的厌恶,转变为后来的怜悯。
因此,若要揭开《朝花夕拾》的面纱,教师非得让学生“读出自己”,把鲁迅看作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爱的人,寻找与其生命的共同点,并思考“鲁迅”和“我”的关系,打通别人的散文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的关联,唤醒自己的生活体验。
当然,因为时代的久远,写作时45岁的鲁迅与而今13岁左右的学生之间,存在生命体验的鸿沟。如何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1:假如你拥有一个时空信箱,写一封信,与鲁迅交流你对童年生活的感想。
任务2:读了《朝花夕拾》后,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主题是“向鲁迅学什么”。
这是与鲁迅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成长中的苦与乐、痛与爱、得与失,学习他“真的猛士”的勇气,面对生存的苦涩和困惑,“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学习他勃发的生命力,饱含热切希望去寻找光明,“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只有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学生才能真正体会鲁迅散文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王晓初.“思乡的蛊惑”:《朝花夕拾》及其他——论鲁迅的“第二次绝望”与思想的发展[J].学术月刊,2008(40):101.
[2] 赖婷婷.“闲”而不闲,“静”而非静——从越文化背景透视《朝花夕拾》[J].课外语文,2020(1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