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养殖技术
2023-06-23刘少明
刘少明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浙江湖州 313000)
湖羊是太湖平原主要的家畜之一,具有早熟,四季发情,二年三胎,每胎多羔,泌乳性能好,生长发育快等特点。湖羊来源于蒙古绵羊,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 600 多年前的东晋时期,蒙古人南迁,蒙古羊随主人迁移到太湖流域定居,蒙古人被汉人称为胡人,胡人养的羊蒙古绵羊被称为“胡羊”。
太湖流域雨水较多,又是“鱼米之乡”,人口稠密,经济较富裕。当初,气候不宜,地形不宜,饲草不宜,故无放牧地,放养逐渐形成圈养,舍饲后减少了羊的运动,人工割草为羊提供了优质的青绿饲料,为湖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太湖流域的独特气候条件加上圈养的特点和优质饲料的长期喂养成就了湖羊这个优质品种。
湖羊外观:毛白色,无角,头狭长,鼻梁稍隆起,多数耳下垂,颈细长,体躯狭长,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圆,尾尖略上翘,四肢偏细而高,腹毛粗、稀而短,体质结实,四季发情,排卵,终年配种产羔。湖羊出生后3~4 个月就开始有发情的表现,而到了5~6 个月的时候性成熟,一般在8~10 个月开始配种较好,发情期是16~18 d 左右,配种最佳时期选择在发情后12~24 h 内,怀孕期一般是150 d。湖羊繁殖力强,一年四季都可以配种。泌乳性能好,生长发育快,三月龄断奶体重公羔25 kg 以上,母羔22 kg 以上,屠宰率50%左右。
1 古代及早期养殖技术
传统的养羊由于受经济条件、饲养条件、农户居住环境、传统观念的限制,一般在农户房屋内建一个及多个羊棚,为获得更多的有机肥料,一直采用垫料(稻草)为主。湖羊是草食动物,有耐寒、耐湿、耐高温的特性,因农户饲养量不大,早期交通不便,流通性不广,信息闭塞,饲养范围仅限太湖流域一带,太湖流域气候条件优越,所以历史上很少记载湖羊有疫病的发生。湖羊是草食动物,饲料以草料为主,春夏秋季主要是收割野草,为湖羊提供优质的饲料。夏天、秋天还要为湖羊准备过冬的草料,就是割草晒干打包储存起来到冬天作为饲料备用,当然还有其它的方法。
据史料记载,当地农民于民国二十年开始养蚕,耕地大量种植桑树,为蚕宝宝提供桑叶。秋季后养蚕结束,因气候的变化,大量的桑叶也逐渐枯萎,为此农民把它采摘后用来喂羊,吃不完晒干打包等入冬后再喂羊。桑叶营养丰富也成了湖羊的优质饲料。太湖流域水域面积较广,从笔者记忆起就开始把水域面积分给农户,春天的时候种养水草——“东洋草”,到冬天水草基本上布满了整个水域,水草成了湖羊过冬的饲料,大集体时代生产队里种植花草(紫云英),成熟后收割分给农户,稻草加工粉碎也可以在没料的时候给羊吃,羊饲料种类较多,所以一般羊也不愁冬天没饲料吃。
2 现代养殖技术
随着湖羊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提升,湖羊养殖转型升级,从量变转为质变,规模化的养殖逐步代替散户饲养。结合湖羊喜欢干燥清洁等特点,开始设计高床舍饲,采用漏缝式地板,输送带网片清粪。随着产业的发展,环境治理的需要,新建羊场建设按现代化的标准,突出智能化的管理,所以建设目标体系朝着数字化、机械化、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美化的要求进行。
2.1 羊场选址
布局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 版)执行,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1)选址地势较高,水电源充足,供电良好,交通便利。
2)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城镇居民区一定的距离,通过专家风险评估后一定范围内,场所布局合理,生活区和生产区,管理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建有隔离和相应的防疫、排泄物处理等配套设施。
2.2 羊舍要求
羊舍一般坐北朝南,羊舍间距一般5~7 m,羊栏应沿羊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双列部署。羊床离地面50cm 左右,羊床下面输送带网片清粪,网片下面是尿液污水管道,羊粪拉出来后直接从羊床上的缝隙里漏下去落在网片上通过输送带输到集粪间,羊尿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流到三隔式的污水池。羊床大多采用塑料复合漏粪板,该漏粪板优点:高承重、耐高温、防腐蚀、易清洗。这样羊场表面始终能够清洁干燥,提高了舍内的空气质量,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单个羊棚面积可设置为4 m×2.5 m 左右,便以合理利用空间,羊舍过道设置2.6 m 左右,以便喂料车喂料,可直接利用地面为料槽。围栏设置:漏缝板距料槽15 cm、料槽距一档围栏10 cm(做挡板防止饲料散落到羊舍内),二档11 cm 便于小羊吃料,小羊又跑不到羊舍外,三档距二档25 cm 便于大羊吃料。舍内墙壁上安装自动饮水装置,高度的设置根据羊生长的各个阶段以饮水槽饮水、羊粪落不到槽内为宜。
2.3 配套设施
羊场内除了配备栅栏、食槽、自动饮水器,还需配备生物安全系统及控制系统、智能化管控平台、除臭系统、饲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换气扇等设备。
2.4 饲草饲料
湖羊是草食动物,饲料以草料为主,如有足够的草料供给,生长期就不用配备精料,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湖羊喜欢采食细茎、柔嫩的青草、不喜采食长茅、有刺的作物,饲草的种类很多,包括黑麦草、三叶草、玉米青秆、红薯藤、紫云英、桑叶等。粗饲料:稻草、黄豆秸、茭白秆、花生秧、枯桑叶等其它作物秸秆和豆腐渣、啤酒渣等农副产品。精青粗饲料按湖羊营养需要配比,提倡使用TMR全混合日粮设备饲喂;湖羊常用的精料种类有玉米、豆粕、麸皮、小麦、大麦等籽饼、草粉、盐、微量元素等;混合料:蛋白质羔羊18%、育肥羊13.5%,粗脂肪2.5%,粗纤维,羔羊10%,育肥羊25%,氯化钠在0.6%~1.2%之间;赖氨酸:羔羊0.5%,育肥羊0.3%。
3 日常管理
羊舍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舍内通风良好。要求冬暖夏凉,长期保持充足干净的饮水。
3.1 种羊的日常管理
种公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种族后代的品质,因此在饲养管理时,需要科学饲养,营养充分均衡,配比适当的微量元素。玉米60%、麸皮10%、豆粉25%、碳酸氢钙1.2%、食盐1%、钙石粉1.7%,多维0.1%,复合益生菌0.1%,鸡蛋1.9%,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
3.2 空怀期母羊管理
空怀期是指羔羊断奶至母羊再次配种受胎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母羊要把握好膘情,防止过肥影响配种,也不能太瘦,缺乏营养导致产前产后瘫痪,所以要调整日粮配比。
3.3 羔羊的饲养管理
羔羊出生30 h 内应及时吃上初乳,对于母乳不足或有弱羔的情况下进行人工辅助,提早补料,7~10 日龄的羔羊可开始补饲优质青干草和羔羊配合饲料,适时断奶,根据羔羊精料的采食量、日龄和体重,确定断奶时间,一般在50 日龄左右。或体重在15 kg 左右为宜。断奶羔羊按公母、大小分群饲养。
3.4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
在一般的情况下,要补饲精料和人工牧草,保证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增加育肥效果,出栏前45~60 d 进行短期育肥,每天早晚补二次精料(0.25 kg),体重达35 kg 可适时出栏。
4 繁殖技术
湖羊出生3~4 个月开始发情,5~6 个月开始性成熟。母羊一般在8~10 个月开始配种较好,发情期是16~18 d 左右。配种最佳时期选择在发情12~24 h 内,为提高繁殖力,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0 h 左右复配一次。在配种期间,种公羊体能消耗较大,应适当补充精料(每天每头500 g),配种期间每天加1~2 个鸡蛋。人工授精:为了提高母羊受胎率和产羔率,采用优良种公羊的繁殖作用,防止疫病的传染,采取人工授精。采用人工授精必须抓好五个环节:①选择优良种公羊,适当加喂饲料;②注意母羊发情期,适时授精;③精液要保护好,严格消毒,掌握稀释标准,注意防震动,防污染、防烟酒;④正确进行输精,保证母羊受胎;⑤半月后试情复查,发现未受胎再予授精复配。
5 疫病防治及日常清洁管理
羊场应建立规范的动物防疫卫生制度,认真搞好场区内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和地面清洁。
1)消毒:羊场生产区入口要有车辆消毒通道和人员消毒通道,羊舍要定期消毒,一般一周消毒一次。
2)定期修蹄:湖羊成年后,蹄甲变长,影响站立和行走,严重引发腐蹄病。
3)剪毛:夏季来临前,应将湖羊的被毛剪掉,便利湖羊散热。
4)疫病防治: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如发生疑似动物传染病,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规模场按照免疫顺序进行疫苗免疫,做到应免尽免。免疫注射:牛羊口蹄疫疫苗每只羊1 mL,免疫期半年。羔羊30 日龄左右肌肉注射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疫苗,每只羊1 mL,免疫期半年。羔羊40 日龄尾根皮下注射羊痘鸡胚弱毒疫苗,每只羊1 头份,免疫期半年。根据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动物疫病防控要求,及时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羊结核杆菌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随着湖羊产业的发展,流动性增加,很多牧区都有发生,近来还有严重的趋势,如果进一步扩散将影响我们湖羊产业的发展,影响整个畜牧产业的发展,也危害人身体健康。所以布鲁氏菌病防控重中之重,人病兽防,从源头上把控,净化养殖场。不从疫区进羊,湖羊养殖场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如果某养殖场发现阳性病例,阳性及时扑杀,做无害化处理,该场封闭管理,每天对羊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每隔一个月检测一次,连续二次检测全部阴性解封。
6 结论
科学养殖才能效益最大化。交通上的便利,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学养殖显得更加重要,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得湖羊产业健康发展,疫病防控才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也使得人类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