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大豆品种与酒用高粱间作的产量性状分析

2023-06-23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桐梓县粒数间作

王 平

(桐梓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桐梓 563200)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其种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大豆含40%蛋白质和20%脂肪,是谷类和薯类的2.5~8倍,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猪肉和鸡蛋还高2 倍,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为了研究高粱间作大豆模式下的适宜大豆品种,筛选出最优品种搭配模式,文本通过品比试验、同田对比,从产量、抗性等方面来决定最适宜高粱间作的大豆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高粱品种为红珍珠,不同大豆品种由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一提供,品种有:安豆10号,渝豆11号,黔豆7号,黔豆10号,油春1204。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桐梓县木瓜镇新坝村陈斗琴家土地内进行,当地海拔500 m,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中等,地块具有代表性。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共18 个试验小区。以红珍株为试验材料,大豆品种处理设置5 个处理,分别为:安豆10 号、渝豆11 号、黔豆7 号、黔豆10 号、油春1204,以红珍株高粱为对照,共计6 个试验处理5 个品种,试验采取2 行高粱间作2 行大豆模式,按1.6 m 一个完整带进行种植,一个完整带按40 cm 的行距划分为4 个种植行,在一个完整带里,先连续种植2 行高粱之后,接着连续种植2 行大豆。高粱间、大豆间、高粱与大豆间的行距均为40 cm,高粱间、大豆间的窝距均设置为30 cm。高粱窝栽3 株,高粱密度折合8 333 株/667 m2;大豆窝栽4株,折合11 111株/667 m2。小区面积24 m2(8 m×3 m),每个试验小区种植5个完整带共20行,行长3 m,每行10窝,小区间留走道50 cm,重复间留走道1 m,田间排列图见图1。

图1 田间排列图Fig.1 Field arrangement map

1.4 播种育苗

试验于2022年4月6日采用撒播育苗方式育苗。大田用种量0.5 kg/667 m2。将培肥的苗床地切细,开沟作厢,厢宽133.33 cm,沟宽33.33 cm,按20 m 长播0.5 kg 种子,将种子均匀撒于厢面上,浇上适量的清粪水,撒上预备好的细土盖种,厚约0.5 cm,再平铺上地膜以保水保温,移栽前1 周开始揭膜炼苗。

1.5 移栽及大田管理

于2022 年5 月6 日移栽,移栽2 行高粱同时点播两行大豆,高粱每窝栽3株,移栽时每667 m2施腐熟厩肥2 000 kg+有机肥100 kg作基肥。移栽成活后,结合查苗补苗,于2022年6月5 日每667 m2用清粪水1 000 kg+有机肥100 kg 追施1 次活棵肥,高粱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作业,其他管理同于常规。

1.6 大豆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调查

1.6.1 株高

在大豆成熟后每个品种选取10株测量株高,平均株高为该品种株高。

1.6.2 全生育期

自大豆播种之日起到成熟收获日的累计天数。

1.6.3 产量指标

在大豆达到生理成熟期时,各个小区进行实收测产。随机选取10 株计算田间株高、有效荚数、无效荚数、每荚粒数、单株总粒数、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按平均数采样10株统计。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采用Excel 2010 软件和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大豆品种间作高粱生物学性状表现分析

由表1 可知:从大豆农艺经济性状株来看,5 个品种中黔豆7 号每荚粒数、单株总粒数、单株粒质量表现为最好,百粒质量稍次之;其次是粙春1204 表现为较好,中等表现为黔豆10号、渝豆11号,安豆10号表现为最差。2022年是几十年来都不遇的干旱年,说明黔豆7号很适合在该区域生长,有利于生物学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其次是粙春1204,各项生物学性状表现在5 个品种中较好,也适合在该区域生长。其余几个品种生物学性状表现一般,但是单株粒质量都在7 g以上。

表1 大豆农艺经济性状记录Tab.1 Record of soybean agronom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2.2 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差异性分析

由表2 可知:由于2022 年试验区域受到60 年不遇之干旱,导致整个试验田产量都比较低,但是试验本身仍反映出5个品种在该区域表现的产量差异性。从5 个品种的单产来看,黔豆7 号在5 个品种中产量最高,单产119.72 kg/667 m2,分别与其他4 个品种产量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次是油春1204单产达114.45 kg/667 m2,再其次是黔豆10号单产为106.9 kg/667 m2,最后是渝豆11号和安豆10号。渝豆11号和安豆10号均不适合在该区域生长,这为来年像桐梓县木瓜镇这样低海拔、少雨、积温较高、热量充足的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表2 大豆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分析表Tab.2 Yield analysis table of soybean varieties comparative test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5个大豆品种和高粱间作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从大豆生物学性状植株来看,5 个品种中黔豆7 号单株总粒数、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理论产量表现最好,其次是油春1204 单株总粒数虽小于黔豆10 号,但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理论产量高于黔豆10。比较差的是渝豆11号和安豆10号,黔豆7号这个品种产量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同时从各区组产量测算情况来看,也是黔豆7 号这个区组合计单产最高,其次是油春1204 这个区组,说明黔豆7 号和油春1204这两个品种很适合在该区域生长,有利于生物学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适合在像桐梓县木瓜镇这样低海拔、少雨、积温较高、热量充足的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桐梓县粒数间作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桐梓县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思考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枣药间作滴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