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06-23许三珍
许三珍
2022年高考是“双减”政策推行后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首次国家级大型考试,其基本动向充分表达了国家意志,研究其新变,对指导一线教学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在“双减”视域下对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进行评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强化课标导向,引导教师对标教学
国务院办公厅指示,自2020年起不再公布高考考试大纲。那么高考命题依据是什么?是課程标准,当下的版本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是解决教考分离,推动“课标—教学—考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严格依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进行命题,呈现出很多新特点,给教学带来诸多启示。
(一)“两点”联结:教改协变机制的构建
高考可谓高中阶段的“终点”,而“起点”则是课程标准。近年,国家正着力推动高考评价体系与课程标准合二为一,形成教学改革的闭环回路。
在命题指向上,本次高考命题坚持素养立意,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大语文实践活动为“轴承”,带动整个测量与评价体系的运转。新课标的命题建议对三类语文实践活动的考查重点做了细致说明,2022年高考题严格对应落实,两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观点阐释、演绎推理、纵深探究、鉴赏评价等能力;作文着重考查议论陈述、观点提炼、道理阐释、解释分析等能力。默写、成语、标点、病句、补写等则侧重考查积累、梳理、分类、整合、创新等能力。
在命题难度上,以新课标设计的“学业质量水平”为指导,瞄准第四层级质量标准,做到全面关照,精准落实。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业质量水平”的“水平四”是高校招生考试的命题依据。该层级下又划分了四个维度的能力区域,分别指向语言建构、思维品质、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全国卷均对标对点逐一落实。我们发现,2022年高考的复合文本数量在增多,已经从以往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领域扩展到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领域,这并非偶然,而是有鲜明的课标依据的:“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另外,论述文阅读,新课标要求“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两套试卷论述文的第二题,都聚焦文本的论证方法,让学生辨析作者如何用论据支撑论点。实用类文本阅读,新课标不但要求要能筛选关键信息,还要求“对文本所涉及的材料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为此,甲卷和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问答题都有针对性地予以落实,不再是简单地考查概括力,而是考查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新课标还要求“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的问答题就是对该能力的考查。可见,全国卷在难度设置上紧紧瞄准“水平四”,既不抬高标准,也不降低要求,难易控制非常适切。
上述命题特点,是推动“双减”落地的重要举措。坚持命题的课标导向,学习过程和考试遂紧密联结,前者犹如孕育过程,后者犹如一朝分娩,要想产出健康、活泼的孩子,必须调适和监控好孕育过程。同样,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注重课堂学习,只有从课外辅导回归学习的主战场才能真正登堂入室。
(二)课标:教学依据和质量标准
鉴于高考命题表现出的课标导向,一线教学当以课标为重要教学依据。教学目标要瞄准核心素养,注重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综合素养的培育。教学内容要聚焦18个学习任务群,全方位多角度挖掘和拓展课内外学习资源。教学实施时要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建立起任务群之间的有机关联,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体性,“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呢?新课标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学业质量水平”指出:“水平一”“水平二”是学习必修课程要达到的标准,“水平三”“水平四”是学习选择性必修课程要达到的水平,“水平五”是学习选修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水平二”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依据,“水平四”是高校招生录取标准。五个水平层层递进,前一层级铸就的基础是向后一层级跃升的条件。课标对每个层级对应的核心素养水平样态做了细致描述,教师教学时,要密切关注学业质量水平,对标落实。
二、着意关联教材,促使学生回归课堂
在构建教、学、考“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思想的指导下,2022年高考题采取了又一重要举措:提高试题的教材关联度。
(一)教材关联:隐性与显性的变奏
2022年高考试题的教材关联密度大、程度高,具体表现为显性关联和隐性关联。
教材的显性关联,指直接将教材中的知识作为考查对象或将其与课外材料有机交融进行复合考查的一种命题方式。2022年的试题,就形式而言,教材知识不作为单独考查对象,而是在综合性命题思想的指导下寻找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点,形成混合式题目。就内质而言,考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直接影响作答情况,所以能够直接考查出学生课内学习的扎实度。甲卷实用类文本聚焦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相关研究,所有重要信息都和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传记文学《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相吻合,无论是袁隆平自身的实践探索,还是他科研中的创造性思维,抑或其研究带来的社会效益,教材中的选文都有充分叙述。文言文所选文段,是战国张仪游说楚国离间齐楚关系以达到各个击破战略目标的故事,该事件在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屈原列传》中有完整呈现,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分毫不差,只不过《屈原列传》选自《史记》,试题文本选自《战国策》,行文风格有所不同而已。考生如果《屈原列传》学得扎实,读试题选文,会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不但文本直接关联教材,文言字词考查也直接关联课内的《鸿门宴》《赤壁赋》《岳阳楼记》等名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则将课外的“槐蝉”和《琵琶行》之“管弦”、《长恨歌》之“娥眉”进行对比考查。乙卷论述文阅读第3题,让学生辨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叙事视角,素材来自课内,理论则来自论述类文本;文言文字词考查题,则和《短歌行》《屈原列传》《曹刿论战》《孔雀东南飞》等课内篇目的字词结合考查;诗词鉴赏题则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让学生鉴赏同一作家同类主题作品表现手法的不同。
教材的隐性关联,指不直接以教材知识为考查对象,但试题信息和教材信息有内在关联性的一种命题方式,学生对教材信息的掌握度会间接影响答题水平。比如甲卷的作文材料,故事选自《红楼梦》——这是对新教材整本书阅读要求的强烈呼应,形式上是显性关联,但它同时通过内质的隐性关联为学生营造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言“沁芳”“契合元妃省亲之事,含蓄蕴藉,思虑周全”,对此,没有认真阅读过原著的学生会一头雾水,全然不知宝玉所说的大观园题对额应符合应制要求这一原则——这正是宝玉思虑周全的地方。不知就里者,虽然也可以按写作提示创作,但对“沁芳”的独创意蕴理解不深,思想高度终究上不去,而文学积淀深厚的学生就可以大展拳脚了。乙卷论述文阅读《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看似晦涩,其实平易近人。文章在举例论证时,引用了《水浒传》《巴黎圣母院》的诸多细节,尤其是《水浒传》,引入武松大闹快活林、杨志比武、攻陷大名府等情节,既有理论阐释,又增强了可读性——这是名著阅读的隐性关联。此外,诗词鉴赏也通过隐性关联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结末“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一句,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很难理解其深意的。关键点在于理解“长安”和“日边”蕴含的文化心理。如果是课内学习扎实的同学,这是不难理解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等名句中,“长安”都是文人逐梦的天堂,是理想抱负的寄托。“日边”则蕴含了被重用的渴望,如李白《行路难》中的“忽复乘舟梦日边”,当然学生须将其与“孤帆一片日邊来”的“日边”区分开来,这就进一步考查了辨析能力。
这种高度关联教材的命题方式,有效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促使学生回归课堂,扎根教材深入学习,卸下课外辅导的繁重负担。
(二)教学重心:深耕教材,厚积薄发
鉴于上述命题特点,教学时要深耕教材,细致培土育苗,勤剪芜秽,浇灌施肥,以让素养之花盛开,能力之果硕茂。耕耘教材时,老师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深挖掘,沉潜蓄势,厚积薄发,以应对教材关联的广泛性、多元性和贯通性。
首先,教材关联的信息呈现场域具有广泛性。课内外联结点或出现在材料文本中,或出现在选择题选项中,或出现在问答题目中,这就让整套试卷的各个部分都可能成为关联点和生长点,犹如树木侧枝旁逸斜出,突破了程式化命题套路。
其次,教材关联的能力考查板块具有多元性。有的关联点考查学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有的考查对文学语言的品位能力;有的考查提取文本信息,归纳整合内容要点的能力;有的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等等。这种能力考查点的多元性,逼迫教学中的能力训练从扁平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全面。
最后,教材关联范围有贯通性。教材关联的信息不局限于高中阶段的课文,还有初中的;关联的教材版本新旧兼有,比如《长恨歌》是上一轮人教版教材中的篇目,《屈原列传》则是统编新教材中的选文;关联的内容不局限于古诗文,还有现代文,如实用类文本阅读关联课内人物传记,论述文阅读关联学过的小说,大有扭转一线教学只重古诗文的倾向。
基于上述“三性”,一线教学当扎根教材,应教尽教,以纵深的历史眼光和多维的复眼视角关照教学,全面、立体、持久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筑牢素养之基,提高灵活学习收益
2022年的高考题以学科素养为核心,进一步精选材料,使试题内容结构化,考查方式情境化,加强了对应变能力的考查。这就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素养熔铸路径:综合性与开放性
高考题夯筑素养之基的法宝是提高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1. 提高试题综合性
全国卷试题综合性的提升是通过整合情境和进行跨学科融合实现的。
首先,整合情境。新课标强调:“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倡导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全国卷高考题的情境整合,以语言运用题最为典型,以往的成语、病句、标点、补写、表达运用等考查,都是分开设题,一个选项设置一个小情境。近年的高考题则对零碎情境进行整合,聚合成2~3个总情境,然后设置典型任务,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的能力,这就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题目之间产生了内在勾连,考生对前置题目的完成度会影响后置题目的解答。2022年语言运用题的情境整合力度更大,只创设了两大情境,就把至少六大方面的能力考查题统整起来,大大增强了情境性材料的利用效率,比如把传统的补写题材料加以开发利用,同时设置了语言鉴赏题和病句题。
其次,进行跨学科融合。新课标指出:“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2022年的试题,跨学科融合的特点非常明显,如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与雪花相关的三则科技文,这是继2021年全国卷选择科普文章《水的密码》之后,又一次释放的跨学科信号,进一步扭转多年来以社科类文章为主的选文倾向,打穿学科壁垒,更加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变能力。2022年设题时,还专门把物理知识和数学变量融合在一起,整合了温度、过饱和度、冰晶形态等要素,构成平面坐标图,既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数理逻辑和读图能力。
2. 增强试题开放性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022年高考题,在试题的开放性上做足了功夫,主要通过提高选材的流动性和增强题型变式两条路径达成的。
选材的流动性方面,近年高考的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既选社会科学类文章,也选自然科学类文章,文章体裁有学术论文、科普作品、新闻报道、人物传记、访谈等等。文学类文本选材2022年开始突破既往以小说为主的倾向,加入回忆录、采访等文本,形成多文本综合阅读体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的选材,突破了十几年来以人物传记为主的选文倾向,这种“萌动”从2021年开始,乙卷选了《资治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甲卷选《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前者着眼治国理政进行议论,后者聚焦历史事件进行叙述。2022年,继续强化这种转向,全国甲卷、乙卷均未选传记,而是继承2021年的选材理念,在两大维度上选择: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和以观点阐述为中心的议论文。甲卷选择《战国策·秦策二》中张仪离间齐楚的故事,乙卷《说苑·贵德》则是以人物对话为结构形式的议论性文章,阅读难度比传记要高。
题型变式方面,甲卷的语言运题将主观题和客观题结合起来,乙卷则完全是主观题;熟语题、病句题由历年来的选择题变为主观题,难度大大增加。文言文的第11题,由历年考查文化常识变为考查实词理解。默写也静中有变,甲卷考查的三篇都是高中篇目,乙卷初、高中篇目兼有。综观全国卷的题型变化,大有提高主观题分值的趋势,多年来全国卷的客观题值都稳定在39分,但2022年甲卷将其降为36分,乙卷将其降为30分。如此便降低了机械刷题的收益,学生只有在广阔的主观题中充分展现个性才能秀拔挺出。这就逼迫学生平时要采取灵活的学习方法,夯筑深厚的素养之基。
可见,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命题思路对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学形式形成巨大冲击。辅导机构是功利化教学,以知识点、能力点为中心,单线地、碎片化地进行强化。而高考着意规避就知识点、能力点机械设题的套路,创设复杂、多样、开放的综合化情境,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校外辅导的获得感,促其“返璞归真”。
(二)灵活性学习力:塑造认知风格,强化优势学习
基于上述特点,一线教师当清醒地认识到,机械刷题对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有限,要把精力转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训练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的灵活性。教师要考虑个体差异,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情境变通性的学习策略模型,以达成学习效益最大化。以下方法可资借鉴。
第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学习倾向,形成个人认知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在学习初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类型多元、内容多样的材料,让学生在广泛的信息接触中感受和分辨哪些材料和形式符合自身志趣,哪种方法容易达成高效学习,敏锐发现个人认知倾向,形成认知风格。个人认知风格的形成,意味着开辟了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当学生置身于新的认知情境时,只要具备符合认知倾向的材料,并予以适当整合、加工和转化,便可轻车熟路地达成深度学习。英国教育家迈克尔·萨德勒(MichaelSadler)指出,指导学习的材料要与学习者的风格和偏好相吻合,以达成学习效益最大化。为此,教师在提供支持性材料时,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广泛,让学生有自主選择的空间。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班级书屋自主选择个性化的信息源。比如笔者在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让学生通过随笔的形式呈现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学生便从服装、饮食、化学、建筑、官场、人际关系、中医等方面进行探究,自由选择兴趣点,自由查阅资料,把小说中的情节和相对应的课外信息结合起来,搭建个性化的认知结构。
第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强化优势学习风格,规避弱势学习风格。学生在认知风格形成后,便会产生特定路径中的学习优势,对于那些符合自己理解偏好和认知倾向的内容,容易产生获得感,也容易成功。所以要帮助学生发展出自我指导、独立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源的变化,并在这种变化中适时发挥优势,避免“哪壶不开提哪壶”;要善于运用转换型策略,转化那些与自己认知风格不协调的材料,使其与自己的优势储备相勾连。比如写作,要善于根据论点选择自己熟悉的论据,把道理、观点往自己认知程度较高的领域拓展延伸,融入个性化思考,推动论述走向深刻。
综上,2022年高考题在强化课标导向,着意关联教材,筑牢素养之基,推动“双减”落地,缔造良性教学生态。课堂教学生态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课堂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交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教师以某种方式塑造着学生,学生也在塑造着教师。构成课堂生态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要素协同变化——高考作为学业质量评价的一种方式,其命题立意的变化会带动教学朝着课程领导层设计的方向发展。而生活于同一课堂生态中的教师和学生,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即一方的存在状态以另一方的存在状态为条件,这种共生,不应是单边的偏利共生,而应是良性的互利共生。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和变化,对促进课堂生态的动态平衡有重要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生态的主要缔造者,应该变革教学方式,改变单一化、模式化、静态化的教学倾向,以多元的、包容的、灵动的姿态融入新一轮教学改革大潮,为学生营构立体的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 苟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