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2023-06-23段燕琼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段燕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通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民族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青少年一代树立起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中国未来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因此,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以“123456”为抓手,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一、成立一个机构

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和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校各科室加强协作,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使各项活动有计划、有宣传、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学校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活动,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大局意识,在全校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个个争当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并完善了《学校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责任追究制度》《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本教研制度》等相关制度。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四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每一项规划。三是纳入课时,落实目标。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认真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纳入常规课程,在三、四、五、六年级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依托课题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多彩的彝族文化》,安排专任教师授课,通过“三落实”(教育材料落实、课堂落实、教师落实),“一融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想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逐步走向规范。

二、建好两个阵地

学校围绕“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理念,将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展厅提升改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将“民族文化长廊”改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廊”。利用两个教育阵地,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带好三支队伍

(一)带好教师队伍

1.扎实培训,提升素养。党支部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并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四史”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同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从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堂技能、活动开展等多方面进行辅导,利用校本培训邀请楚雄州民乐团的骨干力量到学校教授教师吹奏葫芦丝,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业余爱好。

2.立足课堂,提升素质。学校立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托《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两本教材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结合音乐、美术、体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学科的特点,开设了多门既可以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又能培养学生艺术情操的特长选修课程。语文课上,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感受着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勤劳、智慧;道德与法治课上,不同民族的学生其乐融融,共同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少先队活动课上,同学们一起走进民族大观园,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喝彩;体育课上,融入了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音乐课上,学生学唱民族歌谣,学跳民族舞蹈;信息技术课堂里,学生们用鼠标和键盘绘画出多彩的民族风情;美术课上,学生学习制作彝族荷包、彝族项链和剪窗花、白族蜡染等简单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也感受到了民族艺术文化的无穷魅力。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带好家长队伍

1.以家长会为媒介,发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理念,利用网络家长教育平台、微官网、班级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知识方法、推广道德法治观念,宣传民族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開展民族文化交流、帮扶互助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指导,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每个家庭中去,让各族同胞通过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2.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把每年“六一”定为家长开放日,在家长开放日中,各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穿着本民族的服装进入校园,观摩课堂教学、少代会,观看文艺演出,参加亲子活动等。家长们参观了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走进课堂,了解学生学习、班级管理情况,目睹了师生的风采,各民族学生、家长共同交流、共同活动、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构建了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画卷。

(三)带好学生队伍

一是每学期组织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旗下的讲话,向师生宣传介绍国家民族工作政策。二是每学期开展一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大力宣传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学习各族人民在维护民族团结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三是征订一批图书。结合学校书香校园创建工作,为各年级组征订了《今日民族》期刊供师生阅读,并积极组织师生撰写文章向《今日民族》《最炫民族风》和其他有关民族相关刊物投稿。选购了大批民族英雄人物传记和民族历史文化的书籍,充实到阅览室、年级图书角和班级图书角,供师生借阅学习。

四、组织四场竞赛

一是开展说课竞赛。除常规教育科研活动外,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课竞赛,增进广大教师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二是组织师生书画竞赛。学校每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竞赛”,并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布展,将师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融入书画作品中。

三是开展金牌解说员竞赛。学校充分利用“优秀文化长廊”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两个阵地培养小解说员,通过开展金牌解说员竞赛,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学生,从而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成长。

四是开展艺术展演评选。学校每年的“七彩阳光艺术节”以年级为单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先在年级中评选出优秀节目,最后在全校进行表演,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成长。

五、做到五个创新

(一)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日

学校把每周四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日,全校学生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到校,课间师生一起做民族韵律操,讲民族故事,增强全校师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开展课题研究拓宽教育渠道

为了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学校申报了州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彝族传统文化与各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通过外请专家培训、上研究课、集体评课、撰写评课稿、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等形式,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学科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民族团结教育课题的研究,编写校本教材《多彩的民族风情》,进一步探索出适宜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途径。该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获2019年楚雄州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三)培树典型,表彰先进

结合学校“书香班级”“书香年级”“温馨教室”“五星班级”“星级学生”的评比,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班级”“金牌解说员”“民族团结进步家庭”评比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人人知晓民族情、班班争当团结班”。

(四)解说员梯队的培养

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每年组织一次全校“金牌解说员”大赛,让选拔出的每个年级的“金牌解说员”分批轮流为前来参观的领导和师生宣讲相关知识,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并撰写观后感。在各学科教学中,凡是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教学,教师均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展厅、长廊参观,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为了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学校还承接各学校、社会团体、友邻单位的参观学习。

(五)坚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家访不少于3人次。对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重点帮扶,走进家庭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并每月进行检查登记,把结果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中。通过家访,教师与家长增强了联系、沟通了信息,大大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统一。

六、开展六项活动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以“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为主题,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每学期组织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习作评选。将学生优秀习作在“永小之声”广播站展播,同时向《今日民族》《学生新报》等刊物投稿,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是每周阅读一本民族团结进步书籍或观看一部民族团结教育影片。利用中午时间,轮流带班级进入阅览室,由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民族英雄故事、人物传记等书籍。同时,组织学生观看民族题材的影片《国家相册》《民族相册》等,通过不同途径,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组织全校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书刊进行漂流活动。学生们把自己已经读过的民族教育书籍附上书籍内容介绍,装上精美的书签,在漂流活动中将自己的书籍推荐给别的学生。通过漂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民族知识的学习和交流。

三是每人学习一项民族传统技艺。学校通过挖掘家长、社会资源,将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给同学们讲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历法等知识。自编了一套以藏、彝、傣、蒙古、维吾尔五个少数民族音乐为主旋律、具有五个少数民族舞蹈特征的民族韵律操,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学习,每周大课间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既让师生们了解各个民族的舞蹈特点,又激发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是每年举办一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专场文艺演出。为了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学校结合每年“七彩阳光艺术节”,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活动,活动中通过每个年级一场的专场演出,评选出各年级优秀节目,在全校进行汇报演出。演出中,学生们精彩纷呈的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乐器演奏,绚丽的民族服饰展演赢得全体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是每天开展一次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为了激发师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热情,进一步丰富师生课间活动,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篮球操、民族韵律操、跳绳、武术健身操,既调动了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热情,又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形式,有效提高了大课间活动的效率。

六是每周开展一次千人齐奏葫芦丝活动。学校将民族乐器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在每个学生都学会葫芦丝的演奏方法后,学校谱写了一首民族校歌——《永小娃娃真快乐》,学校要求每周四全体师生都穿着民族服装,课间操结束后,全体师生一起演奏《永小娃娃真快乐》,场面十分壮观。

建校十四年来,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提升了师生综合素质,强化了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有效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文明学校”“楚雄州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工作中,学校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画好民族进步“同心圆”、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紧抱民族团结“石榴籽”,切实提高全体师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不懈努力。

(备注:本文为作者在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在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2022年9月,作者调入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担任校长。)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