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花齐放 异彩纷呈

2023-06-23王崇翔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说明文景物课文

王崇翔

2022年9月26日至28日,陆良县教育体育局在小百户中学举行了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比赛。这一次观摩活动,课型丰富,既有阅读课,也有写作课;既有文言文教学,也有现代文教学;既有教读课,也有自读课;既有单篇课文教学,也有整本书阅读的名著导读,是一场丰富的盛宴。参赛选手整体素质较高,基本功扎实,普通话流利,板书规范美观,教学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能熟练地操作电子白板,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技巧。笔者观摩了这次活动,有几点感受,现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设计指向核心素养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引入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7号选手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中,讲到杰里叫来了爸爸时,她启发道:“爸爸来了,第一件事做了什么?”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后得出了“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当“我”说“我不行”时,爸爸说“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这位老师还说爸爸的话里多次用到一个词,请找出来品味。她引导学生找出爸爸的话里常用到一个“你”,表现了爸爸对孩子的鼓励。这里爸爸的做法,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一味训斥责骂,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行走,为孩子的成功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爸爸不慌不忙,平静地引导孩子走向成功。这里就是引导学生面对棘手的复杂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教学指向了核心素养。当然,语文素养既有知识与能力的因素,也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看法,还有实践操作等。这里既表现了该教师教学理念的新,也体现了她文本解读的功力之深厚,还反映了教学技能技巧之高超。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的教学,大部分教师都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到了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要懂礼、诚信。《春望》的教学,大部分教师都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从而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了为培根铸魂奠基,为立德树人开路,回归到教学的本质上。

二、写作教学理念新颖

写作教学历来饱受诟病,一是只讲理论,没有实践;二是只让学生写作,教师没有讲出什么头绪来。这一次比赛选定的写作教学题目《学习描写景物》,是一个崭新的尝试,选手们不负众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选手们的教学都是理论结合实际,既有方法讲解也有写作实践。每节课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总结出写作方法并动手写作,学生写后再交流、点评,反映出了大家对写作教学有比较一致的认识。

在选手们科学的指导下,学生也写出了精彩的片段作文,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比如2号选手的教学,先让学生朗读朱自清的《春》中写景的片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可以运用修辞。接着让学生朗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还可以运用想象虚实结合。紧接着,让学生朗读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可以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最后,让学生朗读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这里是“仰视—俯视—平视”。在讲解完这些景物描写的方法后,教师立即出题:“小百户中学真美,……”“今天天气真好,……”让学生即兴写作,写作后,让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交流后再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后,挑选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全班同学点评。教学一环扣一环,既有自主练习,也有小组合作,还有全班交流。不光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着教学生描写景物,教师还即兴下水作文,给学生以示范,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知道更好的习作是什么样子的,也使学生写作学习向更高层次发展。

比如,14号选手的教学,她拿一朵向日葵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要调动各种感官来观察。紧接着提出一个疑问:这朵向日葵来到老师手中之前还到过哪些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要发挥想象与联想。接着她就出示一幅有向日葵的圖画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描述画面内容要有一定的顺序。然后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知道描写景物要融情于景。在写法讲解完毕后就布置学生观察图画,写一个描写向日葵的片段,写后让学生在班上朗读,大家点评交流,让学生知道景物描写应该是怎么样的。最后,在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时修改本次的景物描写片段。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讲解与感悟结合,自主与合作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整个课堂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既新颖又有深度,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阅读课回归到“读”上

本次竞赛的阅读课,大家都很重视“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懂、读会,从而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比如9号选手在《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中,就有多种形式的读。有范读、齐读、抽读、对读,还有复述,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现的是真实的教学过程。其教学设计也很独特,一个亮点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再通过检查,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指导。教师通过范读教会学生朗读,通过齐读引导学生读准节奏,再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6分钟,充分地让学生读,读会。再抽学生读,以了解学情,从而为师生对读做准备,师生对读实际是检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师生对读后再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读,反复训练,加深理解。接下来是复述课文,不看书复述,实际就是引导学生大致掌握课文内容。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品析人物,让学生理解做人要明礼、守信。

还有《春望》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读”,有的在学生读后,让学生展示当堂背诵;有的教师指出学生读不准的地方,自己示范读,反复教学生读;有的在学生读后还让学生唱;有的播放朗读视频让学生模仿着读。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大家也重视读。在《中国的石拱桥》的教学中,有的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有的还品读重点语句;有的还朗读抒情句,体会作者的自豪之情。从这些课堂可以看出大家对读的重视,已经理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了。

四、情境设置引发精彩

时下的教学改革很重视情境。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情境”一词用了7次;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情境”一词用了34次;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情境”一词用了40次。可见,现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对情境设置的重视。在这次活动中,许多选手都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由于有好的教学情境设置,学生也就有精彩的表现。

13号选手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中有一个拓展环节——发朋友圈。

亨特的父亲:儿子被困悬崖,我知道他当时害怕与恐惧,但我坚决让他自己下来,其实我只想告诉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危险不能靠父亲,只能靠自己。

亨特的母亲:你也太狠了,他才八岁,你就不怕他……

杰利的爸爸:嫂子,你也别怪大哥。大哥是不想让侄子一直懦弱。人总要学会自己慢慢长!

亨特的爷爷、阿姨、哥哥、亨特自己……

如果你是亨特父亲的朋友圈里的一位,你会发怎样的言论呢?

在读懂课文后,教师的这个情境设置,引发了学生的争相发言。

一个学生说:“我是亨特的爷爷。”接着就用老人的口气说:“你这个坏人,看你把我的小孙孙折腾得这样。我的孙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看我这把老骨头与你没完!”引发听课教师的掌声,接着还有许多学生举手回答,各自发言都很精彩,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9号选手在《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中也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讨论:如果你自己是陈太丘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元方,面对友人的“下车”“引”,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友人”,面对元方的反驳,应该怎么做等。多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精彩的发言。有的学生说陈太丘应该再等一等;有的说陈太丘走的时候应该写一个留言条给朋友,让元方成为他们的信使;有的说这个朋友下车时,应该向元方说道歉的话,以得到元方的原谅;还有的说元方应该原谅父亲的朋友,因为人家是一个长辈,人家下车拉他,表示友好了……

好的情境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引发精彩的发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教学环节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外短文《管宁割席》,让学生理解古人选择朋友的果断与气节。这堂课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到素养,从文化到审美具有深层次的美感。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不慌不忙地进行教学,面对学生意想不到的发言沉着应对,既表现了教学技能娴熟,也体现了教师的自信。教学自信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笔者也发现了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 名著导读课有待探讨

名著导读课如何上,时下是一个新鲜的课题。这一次的名著导读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有的教师上成《朝花夕拾》的常识课,讲解《朝花夕拾》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流于浅显的表面,形成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局面;有的上成《无常》与《五猖会》的阅读课,一节课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有的上成《朝花夕拾》的知识竞赛课,学生没有读过《朝花夕拾》,以至于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达成共识。

名著导读应该是给学生指引一个方向或者激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介绍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让学生想去阅读。也可以交给学生一种阅读这本书的方法,或者交流一下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悟,总之目的是让学生阅读这本书。

2. 说明文教学偏离目标

这一次的说明文教学是《中国的石拱桥》,三位教师都是草草把课文过一下,就讲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说明文的知识,事无巨细地拓展开来讲考点,没有把握这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的教学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如何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感受先人非凡的智慧与杰出创造力”,没有从思维的高度来进行教学,没有从科学思想和科学感情等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来引导学生,也没有通过我国古代的石拱桥的伟大成就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大而全的说明文知识讲解会让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丧失,有待大家对说明文的教学再进行仔细琢磨。

3. 文言扩写难度太大

2号选手的《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在没有疏通文义的情况下就扩写文言文,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学生进入初中来的第二篇文言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变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本文的教学目标是“借助注释,把握文章大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等。该选手要求学生通过文本内容,想象文中的情景来扩充语言,一方面对于初学文言文的青少年来说太难,因为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都还很难,怎么能运用文言语言扩充文本内容呢?

总之,这一次观摩活动中蜻蜓点水式的“读”少了,流于形式的“讨论”少了,忙着赶教学内容的现象少了,毫無意义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语言少了,值得大家观摩学习。

◇责任编辑 苟有恒◇

猜你喜欢

说明文景物课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四时景物皆成趣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写写冬天的景物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景物描写要准确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