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2023-06-23李继堂梁淑娟刘兴福
李继堂 梁淑娟 刘兴福
摘要:牛养殖过程中面临的疫病威胁较多,而犊牛梭菌性肠炎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梭菌性肠炎对牛养殖产业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犊牛染病时若没有尽早发现和的诊治,染病犊牛很有可能死亡。梭菌性肠炎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同时还伴随着极强的传染性,所以一旦出现病例,则会迅速传播至养殖场内的健康牛,且感染该病的犊牛死亡率极高,因此必须做好防控诊断工作。
关键词:犊牛;梭菌性肠炎;诊治
梭菌性肠炎是一种能够对犊牛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传染性疾病,发病时往往伴随着极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犊牛在出生后虽然会摄入初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抗体的免疫能力开始下降,所以就会感染各种疾病,相对于成年牛,犊牛的肠胃消化系统还不健全,若缺乏疫病防控措施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工作,牛消化系统内各类微生物平衡会被打破,而产气荚膜梭菌则会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掌握疫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防控方式等,当出现染病犊牛时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病原体蔓延,而后展开针对性治疗,避免由于疫病导致的损失加大。
1 流行特点分析
梭菌性肠炎也叫做魏氏梭菌病,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即可杀死病原体,但是病原体会产生芽孢,芽孢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这也是梭菌性肠炎防控难度大的原因之一。此外,产气荚膜梭菌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外界环境以及染病牛的组织当中均会含有产气荚膜梭菌,若养殖环境中存在病原体,犊牛在饮食过程中就会将其吃入体内,并存在于犊牛的消化系统中。由于犊牛肠胃内分布有益菌群,所以当有益菌数量较多时,犊牛对于梭菌肠炎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强,即便体内带有病原也不会染病,但是若犊牛自身免疫力下降,消化系统内有害、有益菌群失衡,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并致病,病原体所产生的毒素会对犊牛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犊牛会出现腹泻等症状,若损伤程度过于严重,犊牛在染病后会快速死亡[1]。
犊牛梭菌性肠炎的发病具有季节性规律,多发生在春季末期、夏季初期以及秋季牧草出现籽粒时,这是疾病发病的两个高峰期。梭菌性肠炎多呈现出散发流行特征,在极少地区呈现出地方流行性。梭菌性肠炎将会对犊牛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产气荚膜梭菌能够长时间地存在于外界环境当中,且对土壤、养殖设备以及饲料等造成污染。
2 临床表现
犊牛年龄和自身免疫能力存在差异,在感染梭菌性肠炎后的临床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两种:①最急性型的染病犊牛通常会出现突然发病以及突然死亡的现象,在死亡前一般不会出现任何明显的临床表现,一些病牛的天然孔内会出现很多黑紫色的血液。一些病牛在当天的饮食和行动与健康犊牛一致,但是待第2天时就会突然死亡,或者当天浑身抽搐死亡。一些最急性型染病牛在死亡前可能会出现精神沉郁的现象,长时间地坐立在圈舍当中且头靠近墙面,活动量明显下降,观察肌肉可能会出现抖动现象,同时浑身无力,在驱赶过程中会突然倒地不起,死前出现哀嚎。最急性型染病犊牛死亡时间较快,通常为1~2 d,而最快几小时内就会死亡[2];②急性型病牛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首先,病牛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的现象,行动明显迟缓,触摸耳朵以及四肢等部位能够感受到凉感,进食量和饮水量大幅下降,会出现体温不恒定的现象。染病牛的心跳和呼吸出现异常,表现为心跳和呼吸加快,如呼吸频率最快能够达到每分钟百次,黏膜发绀明显,病牛的嘴角处会出现大量的泡沫状或者黏性分泌物,部分染病牛的嘴角处还会流出一些红色的分泌物,触摸病牛的腹部,病牛会感受到痛感。病牛会出现排稀粪的现象,粪便刺激性较强,其中夹带着血块,部分病牛死亡速度较快,且在死亡前表现出间歇性的兴奋。
3 病理变化
在對病死犊牛进行解剖后发现,病死牛的机体腐烂速度较快,尤其是腹部在死亡后会迅速膨胀,病牛的可视黏膜颜色苍白,消化系统出现病变,其中以小肠部位病变最为明显,除此之外死亡犊牛的其他器官出现败血症现象,胃部发生膨胀且在瘤胃中带有些许内容物。从病变最为严重的小肠中看,黏膜处颜色为黑紫色或者红紫色,肠道内充血,小肠中空肠段染病比较严重,空肠段解剖后内部出现粥状的物质,此外带有大量的黏稠液体,肠道黏膜发生损坏,肠系膜表面存在若干个出血点,而在病死犊牛的回肠等部位也存在上述现象。病死犊牛需要以病理特性、临床表现等条件的为疾病判断基础,而后结合实验室诊断确定最终病情,所以,通过临床表现等信息仅能够初步判定疾病,若要确诊犊牛死亡是否是由于梭菌性肠炎所导致,首先需要采集病死牛肠道内的内容物,而后进行涂片染色检测。若由于梭菌性肠炎而导致犊牛死亡,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革兰氏阳性染色的粗大杆菌,同时还能够发现芽孢以及荚膜组织等,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诊断等基本能够确定死亡原因。
4 梭菌性肠炎的治疗措施
梭菌性肠炎的防控难度较大,这是由于产气荚膜梭菌所产生的芽孢能够长时间地存在于外界环境当中,所以当养殖场内出现梭菌性肠炎时要在第一时间做好整个养殖区域的隔离,将养殖场内的病牛和健康牛进行区分饲养,并限制牛群的行动。当养殖场内出现染病牛后应当对整个养殖场展开消毒,并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工作,必须以交叉消毒方式进行消毒,建议养殖人员使用25%的生石灰乳以及2%的碘附进行消毒,消毒1次/d,养殖场内至少需要连续消毒一周,同时每天打扫牛舍卫生,及时排出养殖场内的污水粪便。犊牛在出生后,要让犊牛及时吃上初乳。在犊牛出生后的1.5 h内,为及时获取母源抗体,应饲喂犊牛初乳,并合理控制饲喂量。此外,可做好病牛的隔离分区工作,病牛的生长和治疗必须在隔离区内进行。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犊牛或者最急性型死亡的病牛,若染病牛失去治疗意义,则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而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针对养殖场内具有治疗意义的病牛,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治疗。首先,抓住染病初期这一治疗关键时期,对于染病初期以及慢性病牛,养殖人员应当使用磺胺嘧啶钠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100 mg/kg·bw,每天早晚各用药一次,通常情况下连续用药5 d后病牛的病情就会出现好转,但是长期使用磺胺类的药物治疗,病牛可能会出现肾脏尿酸盐沉积的现象,这时需要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缓和,以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每只染病犊牛用药200 mL,此外,还应当使用VC注射液治疗病牛,每只染病牛使用10 mL,连续使用3 d。梭菌性肠炎将会对病牛的消化系统黏膜造成影响,所以应当使用药物促进病牛胃肠道黏膜恢复,可以通过口服鞣酸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只病牛每次使用20 g,梭菌性肠炎疾病关键在于提早治疗,除了上述药剂以外,也可以使用氟苯尼考进行治疗,每日早晚各用药一次,连续用药4 d,同时还可以取磺胺甲噁唑40 mg/kg·bw、碳酸氢钠100 g,温水调和后灌服,1次/d,连用4 d,病牛的病情基本能够得到控制。
5 预防措施
通过规范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控犊牛梭菌性肠炎,首先,产气荚膜梭菌能够在养殖场内传播流行,所以在防控过程中首先要控制病原体的流行散布,及时清理牛舍的污水粪便,犊牛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粪便,而粪便则是病原体主要的寄生场所,养殖人员应当每天清理牛舍内污染物,在打扫完成后使用清水再次冲洗,待地面干燥后将犊牛驱赶至牛舍当中,防止犊牛饮用冲洗水源。此外还应当做好牛舍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在疫病流行期间应当每天消毒,并轮换使用消毒剂,防止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其次,梭菌性肠炎与犊牛自身免疫能力存在密切联系,而初乳是犊牛获得免疫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犊牛出生后就应当及时摄入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所以初乳不仅能够提升犊牛自身抵抗能力,而且还能够为犊牛提供一个良好的肠胃条件。再次,在饲养过程中尽量将犊牛和成年母牛分开饲养,且养殖人员同样要注意母牛圈舍的消毒,及时对母牛的食槽和水槽等进行消毒,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好腹泻类疾病的防控工作,适当地为犊牛补充钠离子、钾离子等。最后,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犊牛状态,染病牛通常会伴随着明显的临床表现,而养殖场内一旦出现疑似病例时首先要隔离消毒,而后再进行治疗,通过及时隔离能够有效地阻挡病原体的传播,当养殖场内出现病死牛时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和售卖。
6 结语
综上所述,梭菌性肠炎对于牛养殖产业的危害极大,梭菌性肠炎病原体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较广且死亡率较高,养殖场内一旦出现染病牛则会迅速传播至整个养殖场,所以该疾病将会对养殖收益产生严重损失。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规范养殖管理措施,提早发现并尽早展开治疗,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病,进而降低疫病产生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库尔班乃木·卡地尔.犊牛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农家参谋,2021(18):149-150.
[2] 程云飞.犊牛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21(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