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例分析、样本枚举:儒家思想与循吏治国

2023-06-23陈芸袁若鹏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循吏清官史实

陈芸 袁若鹏

大单元教学的尝试不仅要求通感、知识结构的形成、核心概念的解析,还要求对高考典型例题进行深度解析,从而做到通感—概念—试题能力的有机结合。而典例分析又离不开课程知识域内各类知识样本的枚举及解释。现以2022年全国甲卷第42题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本题信息取材于孙正军老师的《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文。

本题主要借助“两汉经学、天人感应”必备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从表格内容来看,“老虎伤人、老虎迁徙”等歷史叙述,我们都可以肯定是史实。地方官员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也是史实。古史将“官员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与“老虎迁徙”联系在一起,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非是封建迷信。但官方正史出现这样的记录,便代表了一种对这种记录的认可。追根溯源,这种观点可归因于汉代董仲舒新儒学中“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在历朝历代正史之中,类似文本也屡见不鲜。如《史记》记载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韩愈撰写《祭鳄鱼文》退去潮州鳄鱼等,这些历史文本均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天人感应成分。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它毕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对忠君爱国、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等施政行为的推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它通过一定的天人之际因果关系的渲染,以宣教方式敦促官员进行自我约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学业评价不可只局限于一隅,再度审视本题,我们还可以从循吏治国、士大夫精神等样本拓展历史解释空间。试着思考:“神迹”所附会的官员对象,有奉公守法、清正廉明、爱民如子的共同点,属于传统政治史叙述下的“循吏”。为什么这些“神迹”出现在他们身上?

按孙正军老师在《模式》一文中的观点,在传统的灾异感应语境内,“猛虎渡河”可被视为循吏施行德政的产物。因此,“猛虎渡河”这种叙事模式的确立,“犹如为地方长官树立了典范,对于循吏政治的推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专制社会对“循吏模式”的推崇,使得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心中更多推崇包公、海瑞式的清官廉吏,而不是建立一种对政治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体制。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循吏”叙事模式由封建政府根据自己的统治需求制造出来,并由国家政权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渗透到民间,“循吏”也成为古代中国政府对官员的一种良性评价。南宋以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通过编写《家训》、村规民约的方式将理学的基本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灌输到民间,起到了教化作用;而对官员的评价标准也随着这个由庙堂向民间扩散的过程深入民众的意识之中。民众在接受这些价值观念之后,在文艺舞台上塑造了以包公戏为代表的一大批歌颂循吏的戏曲、评书、话本小说,创造出“清官”这一名词描述循吏,对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循吏”是政府对官员的最高评价,那“清官”就可视为民间对官员的最高评价。

官方塑造的“循吏”形象与民间主动塑造的“清官”形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是两者都具有神力:汉代的循吏可以退去猛虎,民间塑造出来的包公则具有夜审阴日审阳的本事,海瑞也曾审理过鬼神;二是不畏危难:汉代的“循吏”为保护民众挑战自然界中的威胁力量——猛虎,而包公、海瑞也曾犯颜直谏、挑战现实政治中的昏君与贪官。因此,“循吏”与“清官”虽为两种表述,但从其内涵上来说,“清官”可视为民间对“循吏”的另一种描述,两者其实一体。具体的衔接点见下:

一方面,“循吏”与“清官”多有“修德政”之举,在退去猛虎、直言犯上之前已经有为人所称道的其他政绩,其受到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循吏”史不绝书,他们在专制政体之下,采取了一些宽民、爱民的举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官民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之所以“循吏”与“清官”能在特殊时期做出某种具有神性的行为、对抗在常态下不可对抗的力量,本身是因为其身上具有某种独立的精神,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更高的原则,有一个对他们来说更具有规范意义的尺度,使他们可以为坚持这个尺度而做出某些现实的牺牲。这种精神,其基础是《孟子》中宣扬的“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中“富贵不能淫”三句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之所以能坚持某种在世俗意义上看来不可能的举动并在实际实行下取得成功,首先是因为内心深处有所坚守。这种精神,到今天仍然有其可称道之处,即坚持理想信念一往无前、不畏牺牲、争取胜利的精神。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处理这道题目,将题目所给材料与其他有关“循吏”“清官”的史料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循吏”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分析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由于现行的考试侧重能力考查,这就意味着课本所给的史实与通过史实展开的论述最后都只是一种样本式的展示,教师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来揣摩分析能力、掌握分析方法。学生要想在历史学科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记忆历史学科中的核心内容,学生若脱离基本的知识积累谈能力提升,只是在构建空中楼阁。但高考历史对学科知识的考查又不仅仅停留在“背多分”的层面,而是强调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型考查。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对教材史实的掌握必须提升到理解背景、内在特征、外在影响的层面,并从这些层面的信息去预设、思考其可能展现出的其他形式。如:本节课教学中提到的“民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民为本”;那么,凡是具有“以民为本”这一内涵的其他思想,是不是均可以认为其是否属于“民本思想”的范畴呢?是与不是的理由又是什么?等等。这种探索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完成从“已知”向“未知”的转化,对没有经过相应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师只有自己先做好样本展示,在学生识记相应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实的各个侧面、进行视角的预设并督促学生从教师预设视角分析史实,才能最终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高考题之所以具有无尽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因为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无数从“已知史实”向“未知史实”迁移的角度。这就是研究大单元教学中对高考真题进行典例分析的意义。

◇责任编辑 苟有恒◇

猜你喜欢

循吏清官史实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清官廉吏(一)
——狄仁杰
循吏黄霸
循吏黄霸
魏晋南北朝正史《循吏传》入传标准分析
《史记》循吏无本朝再议
清官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