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2023-06-23张兰珍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电阻思维能力物理

张兰珍

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一些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往往都是思维不到位、难于理解所致。这里提到的“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思考,是人通过头脑的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由已知信息获得新信息的过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物理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就是其中之一。科学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共振、协同达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通过激发思维、开启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发展思维等环节,对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导入,激发思维

导入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引入方法得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思维的开启。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一定要下功夫,要注重导入的趣味性、新颖性和启发性。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我用漫画“小熊的困惑”导入,通过观看漫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池水看起来很浅,下水后却发现很深”“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问题,开启思考的大门。又如,在教学“压强”时,我用吹大的气球表演“睡钉床”的实验来导入,按压气球却没爆炸,让学生在紧张、兴奋和惊讶中感受物理,开启“为什么”的思维模式。当然,面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采用的导入方法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通过形式各异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互动,开启思维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特别是思维的互动。教师不是为教知识而教,而是为开启学生思维活动而教,即通过教学,教给学生多种思维方式,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观察、探究,形成新知识,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既轻松愉悦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最终将知识内化,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牢牢掌握知识。如滑动变阻器的教学片段:

师:(用台灯示范,调节灯泡的亮暗)灯泡亮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改变电流?为什么?

生:可以改变电路的电阻,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师: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呢?

生:因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所以可以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散思维)

师:最方便的是改变哪个因素?

生:改变导体的长度最方便。(聚合思维)

师:如图1甲,如果用该变阻器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电阻太长,操作麻烦。(反思思维)

师:那如何改进呢?

生:将电阻丝绕在瓷筒上,如图1乙所示,可缩减长度,方便操作。(技术改进)

师:如图1丙所示,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我们要怎样操作,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

生: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接法:①A、C;②A、D;③B、C;④B、D;⑤A、B;⑥C、D。(发散思维)

师:以上接法中,不可取的是哪几种?为什么?

生:我认为最后两种接法不可取,因为它们都不能改变电阻的大小,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反思、聚合思维)

师:可行的接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结合实验现象,可行的接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接线柱“一上一下”。(归纳、总结)

师:请注意观察,滑片移动时,电阻变化相同且灯泡的亮度改变一样的是哪几种接法?

生:通过对比分析,第①种和第②种相同;第③种和第④种相同。(比同思维)

师:由于A、B接线柱用哪个都一样,因此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可简化为如图1丁所示。(转化思维)

在此教学过程中,我构建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学生熟悉的台灯亮暗变化开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互动、探究、思考中逐步理解、掌握并最终获得知识,让学生的多种思维得到开启和训练。

三、练讲点拨,发散思维

学生在学习新知后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巩固相关知识,对知识死记硬背者,简单题型能过关,但遇到稍难或相对灵活的问题则一筹莫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练习、评讲课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思维的发散训练。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一种不受常规束缚、寻求变异、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例1 图2是一个中空的玻璃砖,请问光线射出后是会聚还是发散?

大多数学生在做此题时,不去思考题目隐含的深层意义,往往被固有知识和习惯思维裹挟,认为中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殊不知对光线起作用的是呈凹透镜的玻璃砖,而不是类似凸透镜的中空部分。在评讲此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不能被常规知识束缚,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要深挖知识内涵,发散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2 一铝球质量是540 g,体积为300 cm3,判断该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ρ=2.7 g/cm3)

面对这道题时,教师可提示、点拨学生采用质量比较法、密度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方法进行解答,使学生逐步培养发散思维,做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

在每一次练讲点拨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结构就会得到改善,理解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四、延伸拓展,创新思维

学习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延伸拓展和迁移再应用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天平的正确使用”教学中,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进行了延伸拓展。在学生解决“用天平称量物体时,若砝码生锈对读数的影响”这个问题后,我继续延伸拓展:如果砝码磨损后对读数的影响?如果砝码与被測物体互换后对读数的影响?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游码未拨至0刻度线对读数的影响?通过延伸拓展,学生能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甚至学会自编题目,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阶段反思,发展思维

有一部分学生经常会出现上课听得懂却不会做题,同样的题做了很多遍还会出错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在于学生没学会“转弯”,即对知识缺乏理解,缺少反思。良好的反思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比如“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是课堂听课出了问题还是课后练习巩固出了问题?是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应用上出了问题?是半懂不懂没理解还是根本就没有弄懂?只有坚持不断地反思,找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找到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自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反思,为其创造反思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必须严格、合理、规范、循序渐进,具体要求如下:

1. 严把审题關

在每一次作业、练习、考试时,教师都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勾画关键字,深入挖掘每一道题的内涵,同时能主动检查、检验,以降低出错率。

2. 收集错题,及时总结

教师应要求学生将错误较多的题收集于错题簿,并按知识点分类归纳,寻根求源以防再错;强化对“错题”“不会题”的反思与理解,同时将出错的原因或思维卡顿的地方写出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补充反思,又能跨越学习高地。

3. 认真做好阶段反思

阶段反思,即一个章节的内容学习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本章学了些什么知识?如何应用?与前面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学生既达到熟练掌握本章内容的目的,又能将所学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章节知识脉络,在直观回顾基础知识、重难点及重要题型的同时达到反思巩固的目的。

4. 认真做好考后反思

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写考试反思,但学生往往写得较为粗泛,不能正确剖析自我问题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细化反思要求:无论是单元检测还是期中、期末任何级别的考试,都要求学生对照教师设计好的失分统计表认真填写,从题型、知识掌握、解题思路、答题方法等方面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始终秉持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理念,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都充分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思考在课堂上真实发生,就能真正激发思维、开启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发展思维,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幸福的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邱 艳◇

猜你喜欢

电阻思维能力物理
只因是物理
培养思维能力
电阻大小谁做主
培养思维能力
处处留心皆物理
巧测电阻
电阻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