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艽俳小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
2023-06-23杨灿邱成建
杨灿 邱成建
数学概念学习是个抽象的过程。学好数学知识,必须对数学概念做到透彻理解。对此,教师应基于类比思想,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在改造或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促进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下面以“认识面积单位”为例,谈谈类比促进小学生概念的理解。
一、在类比中感知统一
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具有共同点或相似点,即在本质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作为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这些共同点或相似点,引导学生把新旧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新旧概念的类比中实现正向迁移,促进新概念的快速感知。
“面积单位”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与长度单位相比较,是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描述的必要,也是从一维测量到二维测量的突破。为此,重点思考如何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定性、定量、统一的学习过程。教师呈现一本数学课本的封面,提出这本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有多大?当学生感受到无论用哪一个字或词都不能精准地描述时,引导学生从关联的角度,联想到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类比想到为了精确度量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确实需要一个新的单位,数学课本的封面的面积有多大呢,组织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图片作为新的单位进行测量,在观察、比较、调整的过程中,思维自然从定性描述转换为定量描述。有了定量的描述方法,为什么还要统一呢?统一长度单位的思维过程再一次类比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学习中,在操作、交流中感知统一的必要性。
二、在类比中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本质的基本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类比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抽象概括,理解概念的本质。
认识1平方厘米时,教师出示1厘米长的一条线段,通过垂直平移得到一個正方形,然后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可以用什么单位度量?
问题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联?推理说明。
问题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
以问题点燃学生的思考,首先用类比的方法得出长度可以用长度单位来度量,面积就用面积单位来度量。其次引导学生在操作与语言表征的转换中,推理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1厘米有关联。最后让学生看课本自主习得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学生在顺应中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再通过比1平方厘米、画1平方厘米、找身边的1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测量橡皮擦各面的面积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平方厘米的量感。接着,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发现不方便很麻烦,引发认知冲突,感受平方分米产生的必要,然后用学习平方厘米的方法类比学习平方分米,在同化中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形成1平方分米的量感。最后,引导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测量教室黑板的面积,在经验的类比中,产生比1平方分米更大一点面积单位的需要,并用学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经验,类比学习平方米,在同化中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形成1平方米的量感。整个学习过程在顺应、同化中认识三个面积单位,在操作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的转换中建立形与数的联系。对比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学习方法,通过回顾发现面积与长度有关联,用学习长度单位的方法学习面积单位,构建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类比的学习经验。再对比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学习结果,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引导学生用“边长是1( )的正方形,面积是1( )”进行抽象概括,有效促进对面积单位本质的深度理解。
三、在类比中巩固完善
新的概念建立后,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从不同的层次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利用类比推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实现结构化认识,促进概念的巩固。
面积单位的理解,通过三个不同的练习,巩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同时发展学生的量感、空间观念及推理能力。
练习1:制作与思考。
(1)怎样制作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2)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怎样推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3)怎样比较这三个正方形的大小?
练习2:选择与思考。
一张课桌,桌面的长边约是7( ),面积约是28( )。
设计练习评价学生素养的培育过程。练习1的设计,构建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联,用逆向思维推出,要制作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就要测量出边长是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在制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量感,帮助学生建立了几何直观,体现以数解形的思想方法。接下来,让学生在操作中,应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结构表达,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即:因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又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就要摆出25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最后完成第3小题,怎样比较这三个正方形的大小?通过交流,选择用叠加的方法比较这三个正方形的大小,整体上直观感知相邻面积单位间相差的面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为后续学习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积累了活动经验。练习2的设计,避免长度和长度单位的负迁移,加强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通过比较,体会两种计量单位在测量时的共性,深化理解面积单位,同时注重学生逻辑思考的培养。即: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为什么?如果选择长度单位,应该选择哪一个长度单位?为什么?如果选择面积单位,应该选择哪一个面积单位?为什么?通过判断与选择,建立了清晰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总之,类比不仅使数学学习变得自然和简洁,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引领学生运用类比去发现、去创造,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创新与活力,实现知识的迁移,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概念的理解。同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类比学习经验,为后续体积单位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2021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项项目《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BFJC21023)”“2022年度普洱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多元表征下小学数学概念理解过程的实证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2Z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