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叙事的现代主义建筑研究

2023-06-22付靖媛胡佳鑫张璇詹秦川

艺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空间叙事贝聿铭建筑设计

付靖媛 胡佳鑫 张璇 詹秦川

摘要:叙事思维一般是将理论应用于文学、影视作品的赏析中,空间叙事理论是将叙事文本通过建筑空间进行转译,并应用在建筑空间结构上。文章以贝聿铭设计的现代建筑作品为例,基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时代背景,从空间叙事理论出发,以空间叙事的向度风格、结构模式、体系建构为研究核心,探究建筑空间在叙事文本、叙事话术、叙事内容方面的关联,从而总结空间叙事理论对建筑设计、建筑研究的积极作用,并为建筑空间叙事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空间叙事;现代主义建筑;贝聿铭;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3

建筑空间的塑造是设计、研究的重点,而空间的语言表达、情感转译等是建筑体验的核心内容。空间叙事更加注重建筑与场地周边环境、历史文脉、空间情感塑造之间的关联性,诠释建筑实体空间与非物质信息文本传递的廊桥对接关系。在建筑空间的表达上更侧重地域性、文化性以及使用者的情感需要,依托建筑空间塑造历史过往、文脉线索、情绪纽带,构建人与建筑的附属依存关系[1]。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是现代建筑的代表,其建筑设计注重造型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不受传统经济因素限制,多选用石材、混凝土、玻璃、钢材的混合材料,采用几何造型和空间光线的形式进行设计创新组合,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贡献了新思路、新方向[2]。

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出发,将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叙事张力,剖析建筑的多层次叙事思维,以为建筑叙事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空间叙事理论

空间叙事概念源于叙事学理论,以“叙事的空间”和“空间的叙事”为研究对象。“叙事的空间”围绕绘画、小说、戏剧、文本类要素载体,通过不同时空段的链接融合与要素信息提取,梳理组织新的具有强逻辑关联的空间关系。叙事空间在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等学科领域均有应用涉及。空间的叙事指的是以空间为叙事的传播媒介,通过空间讲述景观绿地、建筑教育学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叙事文本。斯蒂文·霍尔曾提出人对建筑的感知视域是基于建筑场所的环境所得,故其建筑设计的要点应放在场景情节的渲染与设计氛围的烘托上[3]。陆邵明的研究指出建筑叙事的核心内容是建筑空间在建构设计中的逻辑性和文学性,需要从元素属性、建筑空间、结构语义、构建策略四个维度对建筑叙事的语言体系进行

转译[4]。

本文明确建筑叙事的分类情况,深度探寻建筑空间的叙事脉络,整合文化存在形态和文本语言在建筑中的转译形式,探讨建筑空间叙事的文本逻辑,旨在为建筑空间及空间叙事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2 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空间叙事

2.1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向度风格

陆邵明通过案例累积和对比评估的方式,对建筑叙事的建构内核进行分析,对四个建筑叙事的风格进行整合,并指出空间叙事的向度风格包括叙事题材出处和叙事意图指向。本文使用陆邵明的空间叙事向度分类方法,以叙事题材出处为切入点,从历史、现实两个向度分析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风格。

2.1.1 历史向度

历史向度是将熟知的传统纹样、构筑材料以及历史文脉中的建筑形态、关联事件等作为叙事文本的素材,以重组历史信息元素的方式,通过建筑空间再现过往事件、历史脉络的叙事记忆。

回顾贝聿铭时期,这一阶段的建筑形式多呈现于建筑造型的表现及具有历史特色建筑材质的选取。贝聿铭的大部分建筑作品通过材质的选取表现对当地文化、历史的认同,选材基本是当地本土材质或传统的建筑材料,以此拼贴组合形成建筑立面,或者以几何堆砌的建筑造型致敬本土文化,链接历史与现有的建筑环境。链接传统建筑在现代的传承与启发性,讲究建筑的应用与发展。由此,塑造维护建筑空间内部的历史叙事脉络,充分实现空间内历史信息元素的有序输出,展现跨时代的历史实践空间。

2.1.2 现实向度

现实向度是以社会事件、寻常工作、现实生活为空间叙事的主要素材,涉及的形式风格包括对现实诉求的批判思维、对工作生活的评价标准、对现实生活的向往追求,通过建筑材料、技术、形制等物质基础转译到建筑空间实体环境中。

贝聿铭在每一次设计中,都会充分考虑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融合、建筑选材与当地材料的交替使用、融合創新等要素,综合建筑成本、建设成本、生产成本,解决建筑建设的本质问题。最终选取实用性强、高效低价的建筑材质,降低建筑构建成本,并加入现有环境的物质材料基础,通过加工重造的方式,填充建筑空间细节,打造性价比更高、艺术韵味更强、现实诉求更明显的建筑叙事环境,凸显叙事空间的现实重要性。

2.2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结构模式

建筑空间叙事的整体逻辑关系与空间叙事的思维方式、空间叙事的建构体系、空间叙事的结构模式密切相关。建筑叙事的结构一般指各叙事场景之间、各叙事场景与叙事整体的逻辑关联性。本文结合莎拉的多数建筑案例,体验概念秩序、空间和社会叙事在建筑塑造、使用和感知方式上的根本存在形式,并将建筑叙事结构归结为聚拢式、迭代式这两大结构模式。

2.2.1 聚拢式

空间叙事的故事串联由多个分支展开,最终路径将汇总到空间叙事的中心,通过不同的故事线索引导并串联叙事脉络。这种聚拢式的叙事结构最大的价值意义在于探寻各空间关联性的过程。

贝聿铭设计的埃弗森博物馆由四个大小各异的悬臂箱围绕中庭雕塑院形成,建筑距地1.5米,每个画廊盒子都有不同的建筑面积和距天花板高度,玻璃廊道穿插在各画廊间,以此链接四个画厅主题分区,路径变化丰富,充分展现了复杂方形空间的结构组合特性,创造了空间叙事次序发展关联性。整体空间关系以建筑一楼带有独立天井的行政楼、320座礼堂以及沉入地下负一楼两翼端的展厅构成,空间布局呈现出围绕核心二楼雕塑展厅展开的空间叙事结构模式。各展厅的空间高度、场景前后关系、花岗岩骨料混凝土材质呈现出的色块的体积感、虚实对比关系以及叙事线索引导等,展现了脱俗的叙事美学艺术效果,是砂岩建筑叙事转译的核心物质基础。

2.2.2 迭代式

迭代式的建筑空间叙事逻辑主要指各空间中的事件穿插形式,通过不断迭代累加的事件空间呈现出叙事文本在建筑空间上无限延展的可能性。

这种无限迭代的叙事模式在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有详细体现。其中,几何元素的再分割与再组合考量了建筑整体形态的统一,建筑空间将中国传统美学“物我同一”的审美体验融入每一处细节,通过细分馆中展厅、花园、画廊等分区的主题特性,调动叙事空间在环境中的感染力,运用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体现博物馆在分属区域间“掩、段、隔”的叙事手法,力求实现审美感受上的共鸣,遵循情景交融、造化自然的设计准则。

2.3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体系建构

构建建筑空间的叙事体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叙事空间语境和叙事空间序列。叙事空间语境是指建筑空间的叙事性在设计转译的过程中通过正叙、倒叙、插叙的逻辑进行叙事文本的诠释。叙事空间语境与叙事空间序列从建筑叙事的情节推动、主题切换维度对叙事空间的体系建构进行细化,两者是构建建筑叙事体系的主梁,也是建筑叙事的基础思维导向。

2.3.1 叙事空间语境逻辑

空间的叙事文本转译到建筑设计上需要一定的语境逻辑关系。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在语境阐述上主要表现为正叙、倒叙、插叙。

正叙是指按照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进行叙事文本的阐述。表现在建筑空间上,就是通过建筑事件、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布在内部空间中,以线索引导叙事的开端,按照时间顺序悉知建筑叙事的整个文本内容。

倒叙是指叙事场景的重点放到事件的结局,由结局导入叙事主题,由此展开叙事文本的内容。基于此,叙事在题材、逻辑的文本设计上,为后文的建筑叙事转译埋下了伏笔,增强了空间对使用者的吸引力和叙事引导力,增强了建筑叙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插叙,即在符合情节需要与场景表达的前提下,通过间断主轴叙事,穿插更具吸引力的事件片段,添加其他时间序列的故事元素,来提高叙事发展的戏剧性与饱满度。建筑叙事的插叙表述对使用者而言,在空间氛围变化和视觉整体感受上具有特别的叙事创造性。

以贝聿铭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为例,最引人注目的是螺旋式环绕在三层楼之间的蜗牛壳状楼梯,其引导人流走入大楼。整个博物馆的建筑叙事不分先后顺序,可以通过中庭到展厅,感受叙事空间的历史事件依次展出,按照叙事的次序来观展,感受建筑正叙的叙事逻辑结构。可以从军械库过道的位置进入建筑内部,穿过寄存处,直达中庭空间,感受外部光线穿透玻璃大厅带来的光影美感,然后欣赏建筑历史的展品,体验穿越现实,回归历史过往带来的倒叙体验感。最先映入眼帘的螺旋式楼梯就是展开博物馆叙事的片段,以戏剧性、冲突性的建筑形态闯入观者视域,为引导人流参观博物馆埋下伏笔,建筑插叙的叙事逻辑为提高叙事内容的趣味性和饱满度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2.3.2 叙事空间序列手法

建筑叙事的空间序列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中产生差异性、层次性,这种相互对比衬托营造的建筑空间氛围,为叙事性空间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支撑点。类似叙事作品的对比赏析,从异同点、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评述,建筑叙事在空间不同层级、类别、大小等评析因素的影响下,得到了空间递进、空间穿插的建筑空间叙事处理手法。

以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为例。建筑主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等腰三角形式的展览馆空间,另一部分是研究机构、行政中心使用的直角三角形空间。美术馆在二层、三层的空间上,通过连廊的方式串联等腰三角形三点,以相互穿插的形式打通内部空间,将不同形态的空间糅合在一起,运用对比、类比的手法,将空间的叙事性、逻辑感并置在同一维度。展览馆多层面积不一、大小不一的局部空间对建筑观展的次序性、韵律感有一定的影响,呈现出空间递进、叙事深入的逻辑方向。同时,研究机构部分的建筑空间在中层的连廊并未全部打通,而是以筑实体墙的形式围合空间,与下层镂空形态的空间并置在一起,有明显的空间冲突感,令人眼前一亮。贝聿铭善用具有冲突性、强烈对比的几何元素进行建筑设计,将过往与现在融合在空间内部,体现建筑空间的丰富感、节奏感,这对建筑叙事在空间序列上的排布有重要影响。

3 贝聿铭建筑作品对现代建筑空间叙事发展的意义

本文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体系发展,以叙事向度风格、叙事结构模式、叙事体系建构为核心,对建筑空间的叙事脉络、叙事逻辑以及现代建筑与空间叙事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案例实证分析。从历史、现实两个叙事向度风格的维度出发,表达了现代主义建筑叙事传统、物质、本土、创新的具体存在形式,折射出建筑空间可塑性、多元化的叙事风格延伸方向,对建筑空间设计突破、建筑叙事意识培养、建筑视野拓展等具有指向性作用。聚拢式、迭代式的叙事结构模式的建筑空间案例诠释,印证了现代主义建筑在空间叙事上的开拓性发展,表明了叙事理论在建筑空间中缜密的语言结构系统,对研究建筑文本的文化意向、背景需求、社会情感等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空间语境正叙、插叙、倒叙的文本逻辑是对建筑文本的文化追忆和灵感探寻,而空间递进、穿插的序列手法,是对建筑的規律呈现和载体表达,两部分共同构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建筑叙事脉络,有助于形成强关联、强逻辑的空间叙述和新审美、新形态的设计思路。同时,希望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创新教育、设计理论的培养方向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4 结语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在叙事对象、叙事题材、叙事选址等方面都独具韵味。文章基于建筑空间叙事性的脉络,从叙事向度风格、叙事结构模式、叙事体系建构三个维度出发,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内核,旨在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叙事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研究对象选取较少,研究深度不足,未充分剖析建筑叙事的其他特性,且未采用数据化的分析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所得不具较强的科学说服力。未来将扩充研究对象,并加入跨时代的对比研究,分析古今的建筑叙事性,丰富研究手法,运用数据软件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建筑,通过可视化的图例呈现研究结果,为建筑设计、空间叙事领域作出有效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振民.“事件”建筑学:建筑空间叙事的文本建构[J].建筑技艺,2022(S1):230-233.

[2] 史宇.贝聿铭:建筑传统与未来的人[J].齐鲁周刊,2019(19):58-61.

[3] 程炎焱.记忆理论视角下当代文化建筑叙事空间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4] 陆邵明.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视野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0(4):1-7.

作者简介:付靖媛(199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胡佳鑫(1998—),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视觉传达设计。

张璇(198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詹秦川(1964—),男,甘肃靖远人,本科,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叙事贝聿铭建筑设计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贝聿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长寿经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