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皮影艺术的困境与出路探究

2023-06-22周峻锋

艺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皮影戏转型

摘要:一块幕布就是演出舞台,尺把长、寸把高的皮影人就是主角,当灯光穿过皮影,口艺人浑厚的腔调,再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一片刀光剑影的战场,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一窗砂纸,演绎着古今传奇,这就是摇曳在光影中的千年艺术——皮影戏。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皮影戏就是中国的电影。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皮影戏因存在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渐渐没落。文章通过实地和线上田野调查,以陇东皮影为例,分析其现状及发展困境,为传统皮影戏转型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皮影戏;传统艺术;转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03

1 陇东皮影的历史起源与制作工艺

1.1 历史起源

陇东皮影的起源有民间传说和文字记载两种说法。民间传说在陇东不同的地区大相径庭,各有各的说法;文字记载则比较统一。

在民间传说中,当地的守护山神五兄弟在静宁传道,由于人们对此的兴趣比较欠缺,于是五兄弟经过商量,将传道内容通过故事表演出来。五人通过简单的制作,搭起了简单的棚帐,在正前方留有一块白色的帘布,然后用竹条制作了一系列不同的形象,在油灯的渲染下开始了自己的传道。人们兴趣大增,于是便通过一代一代人流传了下来。

据文字记载,《汉书》中提到,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去世,汉武帝思念心切,大臣李少翁见孩童嬉闹影子栩栩如生,于是用棉帛制作了李夫人的形象,在夜晚围成方帷,在灯烛的光亮下,李夫人的形象被刻画得生动不已,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皮影戏。皮影戏在宋元经过不断发展,在清末民初达到了鼎盛时期,后来由于战乱、文革“破四旧”等原因,皮影的发展受到了沉重的打击[1]。

静宁民间的皮影戏属于陇东皮影的分支,其中既有陕西皮影的影子,又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入了当地独有的文化色彩,同时因为和定西、隆德等地区相接,所以其中也杂糅了其他新的元素。在称呼方面,当地有“牛皮娃儿”“牛皮灯影子”等方言的叫法,原因是皮影制作的材料普遍使用的是牛皮。此外,静宁当地有“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边哈哈笑”的谚语用以描述皮影戏。

1.2 制作工艺

在我国,华县皮影以秦川牛皮制作而成,唐山、河北一带用驴皮制作,浙江一带早期选择羊皮制作,还有些地方选用猪皮制作。其中,牛皮坚韧,具有极强的透光性,使用最为广泛。静宁民间的皮影制作和陇东皮影的制作没有太大的不同,制作皮影的各道工序丝毫不马虎。其制作的工序是选料、制皮、临摹、针画、雕镞、着色、出汗、组装。

选料:采用的多是黑色的、三岁左右的公牛犊皮,很少采用别的兽皮,这是因为牛皮板的厚度正好适中。现在的皮影有采用塑料制成的,与流传下来的皮影迥然不同,且演出也很少用塑料皮影。

制皮:选好牛皮后,对牛皮进行浸泡和刮洗,剔除干净。

临摹:早年的皮影艺人相互之间会进行拓印,将人物形象从皮影上拓摹下来,然后用毛笔勾勒,再到新制的牛皮上拓画,大致形成皮影的轮廓。

针画:对皮影的轮廓进行勾画处理后,要用针把画线的部分和需要抠除的地方画出印记。

雕镞:皮影的雕刻最考验艺人的技艺,对针画的部分进行雕刻,需要运用不同的刀具。制作皮影的刀具多达十五六种,必须通过各种道具的组合雕刻,才能将皮影完美地刻画出来,使其形象更加逼真。若在雕刻过程中出现失误,便会前功尽弃。

着色:皮影被成功雕刻出来后,便开始上色,上色多用浸透力强的颜料,如朱砂、雄黄之类,确保不会褪色。

出汗:这一步是皮影制作的关键步骤,一般讲究将皮影用较为柔湿的布平整地包起来,放平,然后用烘烤的火砖来压熨。火砖的温度最为重要,在70摄氏度左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工作虽然简单,但是火候很难掌握[2]。

组装:上述所有步骤完成后,需要进行最后的包扎。用的材料一般是皮筋或弦,现在多用细铁丝来结扎,先连接身体上下两部分,再连接四肢。结扎整齐后,要和操作的竹签连起来,多采用铅丝或铜丝,在皮影上形成一个圆扣,将另一端插入竹签之中。皮影上用圆扣连接是为了使皮影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不至于在操作时受阻。竹签一般有3根,脖颈后下方一根,双手处各一根。在大腿根部和臂膀处的结扎用的是细绳,穿过两边,再结成一个节,保证皮影的活动不受限。

2 陇东皮影的发展困境

陇东皮影戏虽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但时至今日,就算引入现代科技,其复杂的制作工艺也让皮影的制作与保存面临一定的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传统皮影艺术逐渐走到了大众生活的边缘。本文结合笔者在静宁县对陇东皮影的参与式观察实践,分析得出传统陇东皮影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发展困境。

2.1 入不敷出,傳承困难

皮影戏是陇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在清朝时期甚至作为皮影戏班代表进京演出,盛极一时。根据村中老人回忆,巅峰时期的皮影戏演出可谓空前盛况,一个乡镇一旦有皮影表演,就会吸引乡镇中八九成的人前来观看,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但这一盛景如今再也见不到了,每次乡镇的演出,台前观众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是老人。

皮影戏班艺人曾经数量众多,有许多人想以此为业。据皮影戏班班主回忆,在他爷爷那一代,戏班中的艺人数量达到50多个,学徒也不在少数。而现在,皮影戏班中仅存八九人,学徒更少,只有四五人,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皮影戏的演出次数也在大幅减少。20世纪90年代之前,皮影戏是陇东地区农村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演出,一个戏班每年甚至有三四十场演出,皮影戏班的老艺人说,那时的收入相当可观,完全不需要从事副业来维持生计。而今,皮影戏在陇东地区的演出仅仅存在于春节期间的迎神过程中,一个戏班每年在整个乡镇出演五六场,且几乎不会外出表演,收入大幅下降,因此仅靠皮影戏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生计,大多数艺人转投其他行业或外出务工,皮影戏演出反而转为副业。

皮影戏班的老艺人说:“现在哪里还有人看皮影子,人家都对这个没有兴趣了,有时候就有那么几个人来看,只是图个新鲜感,我也是走各个庄里的,这个情况太了解了,每个庄里看的人就那么几个,更不要说有人感兴趣或者想来了解这个东西。现在的小娃娃也基本不会来看,都更喜欢手机之类的东西,他们觉得那些比皮影有趣得多。现在,咱乡里还能够表演牛皮影也完全就是咱们这儿的祭祀习俗,否则我估计都没有我们表演的地方了。并且靠牛皮影挣的钱也少,也很少有人家愿意把自家娃送来学这门手艺,不像我的那个时代,学了这个手艺基本上就饿不死,家里娃娃多的养活不了的,就有送来学皮影的,能够学个技艺傍身。现在我是个老人,还找到了个徒弟传承,可再下一代到目前还没有人选,我生怕会断了传承,我们这个戏班是从清代就一直传承下来的,你看那些皮影都是那时候的古董。什么时候才能够出现接好班的人,我也算是安心了。”

2.2 学习不易,缺乏创新

皮影制作和皮影演出都需要下苦功夫,正所谓非数十年不能通也。

其一,从表演上来说,一般情况下,就陇东皮影而言,主唱和操纵皮影者为一人,这就要求手上动作和唱腔保持一致,而且每次演出至少是一个小剧本的内容,这就求要演唱者熟识剧本内容,甚至要求一字不差地识记下来,这对演唱者的记忆力是极大的挑战。

其二,皮影的制作问题。众所周知,皮影制作是一个工艺繁多且复杂的过程,其不仅要求艺人对皮影的各种形象有深入的了解,要熟知不同形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还考验其技术能力,尤其在针画和雕镞这两个环节,对艺人操刀能力的要求甚高,若有一丝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的模样,导致前功尽弃。

其三,演艺的艺人都是普通的农民、乡间艺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多为口头传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亦没有文字记载。而口头传授会使很多内容有所缺失,所以现在的牛皮影中缺失了很多内容。就皮影道具而言,在清代,皮影道具有天庭诸神、地府各方鬼物、人间帝王文武官员以及府衙人物等,分类后各个类型的造型多达数百种,而如今仅剩40多种。就静宁县四河乡戏班而言,有40种人间帝王文武官员及府衙人物的皮影像,28种地府鬼物的皮影像,34种天庭诸神皮影像,26种女官皮影像,很多皮影像都在传承中丢失了。此外,现存陇东皮影戏绝大多数为口传剧本,几乎没有文字记录,学习者都以传承为己任。采访的老班主表示,“他们现在表演的陇东皮影,几十年都没变过,但自己也不会创作新剧”。

3 陇东皮影的出路

3.1 打破传统,不断创新

无论是传统皮影艺术还是其他传统艺术的衰落,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许多老艺术家认为应该坚持传统,但忽视了事物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只有更好地发展传统,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要想传统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就要不断打破陈规。

通过线上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许多年轻人并不是对皮影戏不感兴趣,而是对传统皮影戏的内容感到陌生。以陇东皮影戏为例,近百年没有出过新戏,都是靠传承原来的曲目,最多就是优化皮影戏的内容,缺乏创新。

B站的一名UP主将东方文化(东方是日本同人游戏社团上海爱丽丝幻乐团所制作的一系列同人游戏、相关作品。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以及其二次创作所构成的覆盖游戏、动画、漫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统称东方)与皮影戏结合,与“非遗”华阴老腔皮影戏的第十代传承人张喜民合作,创造了东方皮影戏,两年发布了13个东方皮影戏视频,单个视频点击量少则10万次,多则50多万次。笔者通过查看视频弹幕与评论,发现许多年轻人都是通过东方文化才了解到皮影戏,甚至第一次看皮影戏。这样的老艺术家充分利用年轻人喜爱的东方文化创新皮影戏,为皮影戏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机会。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以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得到传承和弘扬,甚至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文化传承的行列,以兴趣为师,以实践作序,培养中华民族独有的美学思维,让传统艺术代代相传。

3.2 跨界合作,联合各业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vivo携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同制作了皮影戏版的《哪吒闹海》。同年,海信旗下年轻互联网潮牌Vidda,联合济南皮影、广州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们一起打造了“新派皮影”《哪吒闹海》。虽然两家企业都在为自己旗下的新品打广告,但是在面向全国和全世界的展示舞台上,两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华传统优秀艺术——皮影戏。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人李娟过去认为,传统皮影戏由于技术与表现力的局限性,想优化其视觉效果非常困难。但是在与Vidda结束合作并第一次观看完“新派皮影”《哪吒闹海》后,李娟激动地说道:“终于找到了符合新时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形式了,在皮影戏上千年的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传统和科技的完美结合,让自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3]

从最早在借鉴皮影与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创作的《葫芦兄弟》,到2022年获得诸多荣誉与大奖的皮影动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能看见中华传统皮影艺术的魅力。因此,陇东皮影必须学会与科技结合,与不同的艺术合作,与各行各业融会贯通,以传统皮影艺术为内核,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皮影文化。

4 结语

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陇东皮影承载着黄土高原上的古老文化,是当地人的记忆,也是当地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皮影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面对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弱势文化,如果不加以传承和保护,就会面临消亡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作为活的文化,陇东皮影来自民间,生存于民间,更是传承于民间,如果没有做好传承和保護工作,陇东皮影就不复存在。

皮影戏传承两千多年仍屹立不倒,靠的不仅仅是表演带给人们的欢乐,更重要的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每个时代,皮影戏都会吸收一部分优秀的文化内容,融入自身血脉之中。所以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应一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

皮影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形式独特,虽然在信息时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深刻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文化、艺术以及审美价值。要想使其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就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要在皮影戏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皮影文化发展。此外,必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让文化的传承人安心坚守,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智慧结晶融入世世代代的血脉之中。

参考文献:

[1] 党永杰.陇东皮影的传承与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3):79-80.

[2] 许林.甘肃皮影发展历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5-148.

[3] 李诗雨.后现代视觉文化下非遗影像表达的困境与超越[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9.

作者简介:周峻锋(1997—),男,四川岳池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皮影戏转型
我们来演皮影戏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皮影戏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转型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皮影戏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