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域下山西晋城民间面塑艺术研究
2023-06-22于晴
摘要:山西面食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节令会制作各种面食。面花是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特殊饮食文化,也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在敬神供奉、节日礼仪还是生活饮食装饰中,民间面塑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民俗学视域下的面塑不仅是单纯的艺术造型或艺术情感表达,更是地方民众文化归属、集体意识、社会秩序和群體认同的文化体现。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从民俗学视角出发,研究山西晋城民间面塑艺术种类与造型,深入探究当地民俗文化内涵。
关键词:民俗学;山西晋城;民间面塑;艺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03
0 引言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文化表征,不仅体现民众对生活艺术的追求热爱,还符合社会共同群体的情感要求,能够发挥绵延传统、族类聚合的重要作用。”[1]民间面塑源于饮食文化,在北方民间,如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甘肃、陕西等地较为常见,与此同时,面塑也是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的民俗艺术活动,承载着人们质朴的追求以及对生活寄予的美好愿望。山西晋城面塑是三晋大地上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也是一种由地方场域中的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特殊文化。晋城面塑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与民俗传统,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2008年,晋城阳城面塑焙面娃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当地民间手工艺术传承具有重要影响。从民俗艺术学角度看,民间面塑除了能够展现其作为艺术品的特定审美情趣之外,还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如延续祖先敬神供奉习俗、寄予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等。此外,研究晋城民间面塑对了解地方饮食和乡间礼俗也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展现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技能,隐含在民间习俗中的传统地域文化色彩也能得到自然展现和良好传承。
1 文献梳理与概念释义
1.1 山西民间面塑艺术相关研究
山西民间面塑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不多,共40篇,主要是对山西各地的面塑进行研究。其中,白英通过采访山西彩面塑艺人付海云,感受民间手工艺人手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梁起峰、许春丽、闫晓华等人从艺术特征出发,感受民间面塑的乡土真情及其文化内涵;朱晓宏、段斐斐等人主张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引入山西面塑,促进面塑艺术开发与应用。少有研究涉及山西晋城,特别是阳城特有的民间面塑艺术。因此,文章从民俗学的视角探析山西晋城特别是阳城民间面塑艺术的发展情况,以期传播民间手工艺,探寻精美面塑背后的地方风土人情、文化内涵。
1.2 民俗学释义
地方民俗历史久远。“民俗”一词早在《礼记》《史记》《汉书》等古代典籍中就多次出现,如“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礼记·缁衣》)、“楚民俗,好庳车”(《史记·孙叔敖传》)、“变民风,化民俗”(《汉书·董仲舒传》)等。学界对“民俗”有各种解释,但基本意思离不开民风、习俗等。英国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汤姆斯提出,民俗即“民间的智慧、知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民俗即区域人民群众生活面貌的如实描绘,其外部意义表现在群体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当中,内部精神体现为民众思想行为、活动仪式等。
民俗学是从民众日常生活中找到民俗文化演进模式的学科,探寻各类民俗活动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其内在的本质、特点、作用等。各地民俗活动发展到今天,已深深扎根在民众心中,有深刻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体现出生活的真实性,又体现出文化的鲜明性,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文化特色展示自身族群身份的民俗活动是当地人绵延生存的重要媒介。
2 山西晋城民间面塑发展概况
常言道:“世界面食看中国,中国面食看山西。”山西面食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在面塑上的体现也十分明显。山西晋城面塑,民间俗称“花馍”“面羊”“糕花”,也称“面花”,各个地方因为民俗不同,所以说法不同。它常常作为标志信物出现在装饰、礼仪、祭祀、节日馈赠等活动当中,是民间风俗习惯经过长时间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极具地方文化代表性。
2.1 晋城民间面塑的产生
地方风俗习惯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很大关联。晋城位于晋西南区,盛产小麦,早在汉代,小麦就已普遍种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赐予了当地人充足的粮食资源,也决定了民众口味,而这些共同决定了当地饮食特色。
2.2 晋城民间面塑类型
2.2.1 阳城焙面娃娃
阳城焙面面塑也称焙面娃娃,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焙面面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人物身上有两种颜色,脸、手等为露白部分,其他部分均匀浇涂糖稀搭色水着色。面塑设计内涵丰富,以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为底板设计各式各样的人物造型,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面花以这种方式呈现,不仅接续传承老少皆宜的美好故事,而且赋予了面团新的生机与内蕴精神。其制作以优质的麦面为主料,以杏仁水、糖稀搭色水、黑豆和花椒籽等为辅助材料。经捏制塑形后,焙烤出的面花具有“形状美,闻着香,吃着脆”的特点,是阳城最具特点的面食。用于烤制焙面娃娃的套锅也十分独特,需用上下两口套锅焙面。焙面娃娃正是凭上锅和下锅散发的热量将面食烤熟。
2.2.2 高平花馍
面塑在高平地区有别样的风味,在民俗仪式中被做成各式各样的造型,让人眼花缭乱。由于该地为丘陵地貌,从古至今小麦产量有限,所以大豆、玉米、高粱等食物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主食。受社会环境影响,虽然没有充足的小麦产量,但面食制品仍然能在当地民俗活动中见到。高平枣山花馍形状大小不一,有的垒层高,有的垒层低,面点里塞上枣子,寓意繁花似锦。有的面塑会盛放在瓷器里,面上摆插几十种面团捏制的面花,五颜六色,形态各异。
2.2.3 泽州花馍
在泽州地区,花馍在民俗活动中同样必不可少。节日不同,花馍的做法各异。这些可以食用的面花也被称为可食用艺术品。泽州地区的枣山面花与高平面花形态不同,泽州人会把面团揉制成不同样子,有的呈花瓣状,有的呈麻花状,在面团最顶部放上红枣,样子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在春节、新生儿满月、成人礼、婚礼或者丧葬仪式上,泽州民众都会蒸食枣山、蒸饼、寿桃和花馍等,既展现当地的美食文化,又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
2.3 阳城面塑造型艺术
阳城面塑以焙面娃娃为特色,多是一些神话传说故事类型题材。在民间蒸食铺子里常见的还是白面馒头形式,相较于焙面娃娃,其制作过程简单很多,只需要经过和面、起面、捏制、蒸食、上色几道工序。
2.3.1 石榴糕
石榴糕是常用在婚礼中的花馍,在婚礼上以成对花糕出現。形态上,石榴糕由多个大小形态各异的花馍组成。底座由三个大馍组成,上下为白馍,中间白馍在四周分别做出喇叭状,中间塞红枣填充,寓意成婚新人早生贵子。上半部分由多个石榴花馍穿插在一起,其中相间着“蜜蜂”花馍,寓意石榴香甜引蜂来。石榴也体现了乡民祝愿新人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颜色上,着色多为红色和绿色,据实地调研,红色颜料和绿色颜料多来自火龙果、菠菜汁液,做出来的花馍样子既好看,又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食用要求。
2.3.2 串圪联
串圪联也称“串圪峦”,可以理解为“串一圈”,通常在新生儿百日宴上使用,寓意长命百岁。13周岁开锁也用,意指孩子已经长大,不用再圈养。串圪联整体呈环形,在正面有醒目的“锁子”图案,标明“百家锁”“长命百岁”或者“福”字,不同手艺人做出的样式会稍有不同。上面依次摆满十二生肖,样子活泼生动有趣,很受小孩子喜欢。中间摆着面娃娃,还可放鱼、葫芦等,具有各种吉祥美好寓意。“面娃娃”即把起发好的白面捏成小人模样,捏制脑袋、躯体后,用黑色花椒籽代替眼睛、鼻子,用发梳压制面团,留下特定印记,代替面人的眉毛和嘴巴等五官。颜色是醒目的红绿相配,凸显民间习俗的喜庆。
2.3.3 喜相逢与龙凤呈祥
喜相逢也称“双面鱼”,多在婚礼仪式中使用。整个结构是由首尾相接的两条鱼组成。在鱼身上会用剪刀、梳子等工具刻出纹样,形态逼真。两条鱼中间夹着元宝,四面黏合。鱼在民间素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元宝则象征财富,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龙凤呈祥”与“喜相逢”寓意相近,龙和凤围着元宝,面身由蝴蝶簇拥,两个为一套。颜色上也以大红大绿为主,动物形象活灵活现。此外,面身上多出现红色“囍”字印章,有喜庆之意。
2.3.4 蛤蟆驮兔
“蛤蟆驮兔”来自民间广为流传的美丽传说“刘海戏金蟾”。结构上,其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蛤蟆,上面是兔子。蛤蟆口中的珠子用酸枣代替,眼睛用花椒籽代替。没有模具,制作全由民间作坊手工艺人凭想象捏制。在民间,人们常说“蛤蟆驮兔,越驮越富”。除了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也有其他的民间说法。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的蛤蟆是蹦跳着前行,兔子也是蹦蹦跳跳的,蛤蟆驮着兔子寓意日子红红火火,越过越有奔头,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3 山西晋城面塑中的传统民俗文化
山西晋城面塑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凝聚在当地人自古以来的日常生活劳动中,其中蕴含的技术与巧思反映了当地人的精神智慧。如今,面塑在山西晋城各地区广泛流传,各有特色,已经发展成为民间民俗活动中老少皆熟知的文化代表。这种兴盛于民间的面塑传统,源于社会大众,也服务于社会大众,它植根于晋城民间文化土壤,依附于当地风土人情,渗透在当地人日常起居、人生礼仪等各个方面,凭借特殊的表征内涵成为山西晋城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3.1 祈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工具
民间面塑文化经久不衰,并且历经多年绵延至今,其核心是该地域文化适应当地民众最基本的生存及发展需要[3]。在过去,晋东南地区交通相对闭塞,粮食种植以小麦为主,当地人为对抗自然灾害,驱灾避难,拥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不仅周密安排四季农时,精耕细作,还在民俗活动中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围绕这些朴素愿望用劳动成果反馈供奉,由此形成了各种民俗活动仪式[4]。当地人在婚嫁礼俗中常用到面塑“双石榴糕”“喜相逢”“龙凤呈祥”等,“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表达了民众希望多生子嗣从事劳动生产、壮大家族的传承精神。这不仅是粮食生产的传承,还蕴含人类自身的传承,人类的繁衍是社会发展、种族延续最重要的条件。此外,家族人丁兴旺也意味家族鼎盛,会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事劳动生产,供给家族物资。因此在这一现实需求下,面塑这种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吉祥精神载体就被延续下来,并流传至今。
3.2 神话供奉敬天思想的物化表征
民俗有一定的发展条件,一方面,生产资料富足与民众血脉延续是其主要条件,另一方面,邻里族群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重要条件。任何民俗事物的出现都是不同民间群体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经实践检验获得的主观情感,随之转化为共识。人们期盼好的事物,不愿接收不祥事物,这种供奉神仙、祈愿神灵庇佑的心理早先源自先民畏惧自然的祈愿心理,延续至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演化为一种隐性的吉祥观念与心理需求。古老神话历来是民间艺术创作的母题,对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来说,世界、自然皆是未知,只能幻想美好的神话故事来解释,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山西晋城民间面塑中,“焙面娃娃”“花托谷祭”“面羊”“面猪”“白象青狮”等都充满了民间百姓对未来生活的善意祈求,表达了民众的朴素心理[5]。
3.3 回归乡间风俗人情的实质载体
乡间民俗中讲求礼尚往来,面塑就成为节俗中当地人你来我往的重要媒介和人情载体。民俗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在乡村社会场域中,有维系民俗习惯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他们有一致的民俗意识、礼俗观念,所以能够进行双向传播交流。在当地,主家家里办事,如婚嫁、孩子满月、成人礼、祭祀、丧葬等,都会到附近蒸食铺子订花馍。主家办事,主家远近亲戚和周围邻居都要送礼,这些则是对亲戚和邻居的回礼。在春节,每家都会提前购置一定数量的枣花花馍供奉神灵,作礼完毕,这些花馍就会用来招待或馈赠亲戚。清明节扫墓时,各家也会订购花馍作为祭祀用品。在这些乡间民俗中,花馍成为重要的沟通媒介,促进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
4 结语
山西晋城面塑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物质载体,民俗是维系地方社会群体间互动交流的纽带。晋城面塑艺术在给人们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更多是作为载体承载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是集思想性、实用性、造型艺术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民俗视角下的山西面食与文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20.
[2] 冯丽娟.民俗学视阈下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0):28-29.
[3] 白英.指尖上生出五彩画 记山西彩面塑艺人付海云[J].文化产业,2020(22):58-62.
[4] 王瑞,崔雨.山西晋城地区民间面塑文化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2):1-3.
[5] 梁起峰.山西面塑的审美特征[J].文化学刊,2019(6):113-115.
作者简介:于晴(1996—),女,山西晋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