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情境教学探析
2023-06-22雷霞代晓冬
雷霞 代晓冬
内容摘要:古诗词作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就目前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而言,仍存在效率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论文以高中古诗词教学为对象,从情境教学的角度探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其对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情境教学
古诗词因其语言精炼、内蕴丰富、韵味深长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古诗词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也能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古诗词共计33首,且题材类型多样,爱情诗、送别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但目前的古诗词教学存在古诗词教学的高标准、高要求与实际教学中的低质量、低效率互不匹配的问题。多数教师依照传统教学模式“先字词、再翻译、后背诵”灌输式地教授古诗词知识,或是为應对高考,模式化拟定古诗鉴赏模板。面对这种教条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既缺乏主动探究意识,又缺乏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无论是作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还是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考试重难点,优化古诗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迫在眉睫。此论文便从情境教学角度出发,探析其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适用性
韦志成在《语文教学情境论》中指出:“情境教学是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为立足点,根据文本创设直观具体、富有感情的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1]“情境”可拆分为“情”和“境”,既有情感的融入,又有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场景。“情境”和“情景”不同,“情景”一般指真实、直观的场景,而“情境”不仅包含了真实的场景,还可是人为创设的场景,概念范畴更广。
(一)开展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除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这也就表明语文教学绝非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的行为,应当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依据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古诗词情境教学法无疑是大势所趋。
(二)开展情境教学的可行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不可能单一地以传统教学模式—对课本的权威解读、机械式记忆实施教学,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而情境教学契合“人文性教育”这一特点,强调以丰富的情感教育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震撼心灵的文字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情境教学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高度凝练,能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搭建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1.直观性—“景”与“境”
情境教学的突出特点便是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这里的真实并非指单一地还原古诗意境,而是营造出能够最大限度呈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的意境。[3]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外在意境,还能设身处地般感受诗词的思想意蕴。
2.传递性—“情”
情境教学的传递性主要指学生对情感的领悟。鉴赏一首古诗词,除了欣赏意境,便是体会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情境教学法在基于一般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或是还原真实场景,或是创设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的意境中,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也就是情感共鸣。
3.生成性—“悟”
情境教学法的生成性集中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上的情境教学,为古诗词文本提供了一个同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同时又略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场景,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理解文意,又能生发对文本的思考,达到课堂思辨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古诗词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板块提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2]42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一定的学习情境。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使用情境教学法,完成课堂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则是教师们应当深究的问题。
(一)基于真实场景的课堂教学
高中阶段的古诗词相较于散文、记叙文更难理解,要求教师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我想,教语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学生感受不到自己是在学习语文。”[4]换言之,便是将语文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上出一堂“活”的语文课。
学习古诗词,情与景不可分割,要领悟情,必先体会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切身体会文本内容刻画的景物,采取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的教学措施,但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学习借景抒情类古诗词。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首诗时,学生可以从文字中了解蜀道的“难”,但未经亲身体会则难以真正感受到蜀道的“难于上青天”,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是否攀登过高、险的山峰,或是利用假期亲自感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以绝壁”的惊与险。
此外,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体验诗词的意境,生发对文本的思考。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要体会这首词愁思的意境,对于高中生而言还较为困难,因此,可以从字词入手,引导学生在关键词句中感悟词的意境。“酒”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无论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亦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几乎都是愁思的寄托。联系生活实际,一般会借酒消愁,可知当时李清照的愁是比较深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是萧瑟、刺骨的,一个“瘦”字,道处此人此时的状态,与“黄花”作比较,更添凄楚、悲凉。
总之,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不为学古诗而学习,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是语文”的奥秘。
(二)有效创设场景的课堂教学
“创设场景”即是在现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打破真实情景的局限,创设适用于课堂的教学情境,以达到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的目的。
1.灵活运用多媒体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转变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教学逐步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也要打破为技术至上的观念,把握技术与语文的关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2]43因此,网络化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探索更多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创设意境。当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满足于课堂教学时,网络化教学技术便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在学习柳永词《望海潮》时,学生学习了文本,对词描绘的意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尚不深刻,教师便可向同学们展示古时杭州的繁华盛景。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通过多媒体播放动态画面,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适当播放与古诗词内容相符合的配乐,良好的听觉体验也能带动情感的抒发。
历史背景的介绍。多媒体展示历史背景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是点睛之笔,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或许会疑惑为何古人会如此描绘景物,他们的心境又是如何。要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意境,剖析作者情感,就需要联系当时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也就是要知人论世。学习杜甫的《登高》,前两联写萧瑟壮阔的秋景,后两联抒发作者的感慨,那么,杜甫的“悲”从何而来,这便需要教师展示历史背景,杜甫创作这首诗时,正处安史之乱后期,国家衰亡、山河破败,他心忧国家、心忧天下,写下了这首诗。厘清写作背景对于感悟作者心境具有重要意义,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出仕,一直厌恶官场,他归隐的原因也是处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因此,在了解背景之后,更能深入体会《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归隐之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古诗词意境,结合历史背景,为学生带去身临其境的古诗词课堂。
2.开展古诗词文化活动
优秀的语文教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环境或有效创设环境进行语文教学,其中,开展适当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诗词教学形式,也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践行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在学习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由于此篇文章篇幅较长,且高一学生处于初中至高中的过渡阶段,尚不熟悉大篇幅的诗词,加上知识储备的限度,易产生对古诗的陌生感、无奈感以及枯燥感,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于人物角色较多的文章,可以采取分角色扮演的形式理解文章,代入人物,体会情感。教师在讲解文章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在原意的基础上自行撰写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最后发表对此篇古诗的个人理解与感受。此种教学活动方式,利于引导学生厘清叙事诗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境演讲。对于即景抒怀诗如《登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无论是将活动安排在课前亦或课后都各有益处。首先,课前演讲利于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文章的情感把握是否到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学生预习古诗词后,初步把握文章表达的情感,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进行演讲,其后小组可根据不同的演讲情况对情感、字词、语调、节奏等方面进行自由辩论,最后教师进行评论。其次,课后演讲,不仅能检验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后,对古诗词情感与内容的把握情况,同时能够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起到复盘的作用。
课堂练笔。高中古诗词众多意境丰富,这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在讲解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不拘泥于形式,随感或绘画皆可,让学生自主描绘古诗词意境,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与效果
教学效果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與学生的学习质量上,高中古诗词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情境教学作为调动学生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上了解古诗词韵味,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一)创设有生命力的诗词课堂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语文。情境教学以丰富的课堂形式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局限于课堂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让学习走近生活的机会。古诗词不再是第一印象中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也不是高考试卷上令人头疼的扣分题,摒除了为学古诗词而学古诗词的刻板理念,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有所获,为古诗词课堂注入了生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能做到视听结合,创设情境,形象直观,激发情趣;能创新思维,积极探求,培养创造力;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开阔视野。[5]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为教师的实践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教学资源。伴随着音乐的朗读娓娓动听,PPT投影再现古人吟诗作赋的画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此外,情境化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文化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还原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实现诗词教学从表层到深层的转变
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在应试教育下主要以教师主讲,学习字词、翻译文意为主,涉及的往往只是古诗词含韵丰富的表层面,较少关注学生对古诗词情感方面的了解与共鸣。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古诗词知识,也能做到由表及里,让学生切身体会作者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强烈。”[6]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一系列生动的活动形式引领同学们走进古诗词意境,积极发问思考,实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情感到主动探索情感的转变。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在信息化时代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更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古诗词的深厚内涵、情感的颇丰值得国人不断探索,不仅在教材中凸显了古诗词的重要性,也涌现了优质的古诗词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极其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古诗词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情境教学法作为当今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因其实用性得到有效推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传达的深厚意蕴。由于古诗词具有言简意丰的特点,且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将知识全盘输出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情境教学注重在诗词意境中加强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不同的情境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们在学习之中感受古诗词文化魅力,受到古诗词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景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魏学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高中古诗词的轻景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5(12);341-342.
[4]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赵慧单.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应用误区和合理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5):155-156.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4.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