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词中“月”意象的作用探究

2023-06-22于建刚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寄情哲理词人

于建刚

“月”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所吟诵,是古诗词中很常见的一种意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月”在古诗词中可以衬托美景,可以寄托作者的感情,可以呈现作者的心境,揭示深刻的哲理……下面,笔者就举例谈一谈古典诗词中“月”意象的作用。

一、衬托美景

“月”之美,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月亮皎洁无瑕、清幽高远,富有朦胧之美,能与其他美景一起组成绝美的画卷。著名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句诗描写了“月”初升的状态。诗人以“月”与“江”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一幅迷离朦胧的春江月夜图。在“月”的照耀下,江水与天空似乎连成了一片,“月”仿佛是从海面上升起来的,又好似是与潮水一起涌上来的。在静谧的月光下,流霜与白沙黯然失色,唯有皎洁的月光映人眼前。“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衬托出四周景物的美。

词人张先在《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写道:“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清明的月色一泻千里,而飘过的杨花淡若无痕。“月”仿佛為亭中的景物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之具有朦胧美。词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热爱生活。他既爱游春时热闹的场面,又爱月色下幽静的氛围。白天,他能够与乡民一同游乐;晚上,他又可以独坐于亭中,欣赏月下的美景。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词人对吴地生活的喜爱。

二、寄托感情

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之上,是孤独的,是清冷的,但是它的光芒可以照耀千里。因此,人们常常寄情于明月,希望它能做传信的使者。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其想要与家人团圆的心愿。从“举头”到“低头”,我们能看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远在他乡,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家里的人想必与他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吧!

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提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以“月”为意象,将思乡之情融人其中。庭院静谧,四周无人,诗人夜不能寐,抬头望见皎洁的明月,不由得想起故乡,借这首诗抒发了怀乡之情。诗人没有正面描写自己有多么的思念故乡,而是用疑问的语气从侧面抒发思乡之情,引发读者的思考。

《子夜秋歌》中有这样一句诗:“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作者虽身居异地,但抬头看见朗朗明月,便寄情于明月,希望月光能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带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在这首诗歌中,“月”是相思的凭证,是寄情的媒介。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的好友被贬谪,远在扬州,两个人不能相见。诗人便将这片深情托付给“月”,希望“月”能替自己传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三、呈现心境

苏东坡提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月”往往能够呈现诗人或词人当时的心境。

比如,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是孤独的,“月”成为了诗人的朋友。在“月”的陪伴下,诗人饮酒作诗,排遣心中的愁绪。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渐渐消散的过程。

又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赤壁古战场为背景,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思,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其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呈现出词人豁达的心境。

再如,杜甫在《旅夜抒怀》中写道:“星垂平海阔,月涌大江流。”诗人表面上是在写雄浑壮观的景象,实际上却是在写自己暮年漂泊的凄苦境况。他借“月”呈现了自己当时悲戚的心境。

四、揭示哲理

“月”有盈、虚之变化,能够引发人们对时间和宇宙的思考,揭示深刻的道理。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尽管时代更替,“月”依旧高悬于天空,它与旧时的“月”并无什么不同。诗人意识到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上难免有坎坷、曲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生命的宽度,才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建枢在《咏月》中写道:“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昨天的圆月不是今天的圆月。这再圆的月亮是否依旧美丽呢?在一年十二个月里,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能再圆。可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属于青春年少的光阴又能有多少呢?诗人借月的变化,揭示了光阴无情、岁月短暂的哲理,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总之,在古典诗词中,“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意象,能衬托美景,寄托情感,呈现心境,揭示哲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充分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寄情哲理词人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不忘初心,以“版”寄情
词人的职业
寄情于人、事、物、景中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林逋梅妻鹤子
寄情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