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模型指导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构
2023-06-21颜叠
颜叠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学习能力快速提升。如何对学生展开全面、系统的培养,促使他们构建起多元化的思维模型,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潜能,在多元思维模型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施教,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突破课堂教学的有效着力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转型升级,要以多元思维模型为集结点,在深入了解学生认知实际、兴趣点、思维属性的基础上,展开多维度、系统化探索,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内驱动力的助推下进入文本核心区域,调整课堂结构,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向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重思维;重构
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整合多重社会资源的课程。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站在自身角度思考问题,无法拓宽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课堂设计就是失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坚持创新导向,抓住学生心理期待,从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角度出发,展开多重路径规划,精准对接学生思维,让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形塑。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发挥积极导向作用,从教学各个环节中展开具体化引导。思维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当学生思维被启动,并逐步向着更深层次迈进,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
一、多元思维模型内涵解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表面看是观赏角度存在差异,但从根本上来看,是思维形式不同。思维蕴含的智慧是无穷的。掌握了正确的思维形式也就顺利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通常来说,学生的思维呈现是一元的,就是单一的逻辑思维,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从原因探索到结果。一元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要想提升思维形态,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系统性指导,让他们的思维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所谓的多元思维是指打破传统一元思维限制,跳脱出点线面的限制,能够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多元思维能力是当代社会需要的,也是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须具备的思维形式。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引导他们“立起来思考”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体现。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运用多元思维模型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依靠综合思维模型框架进行思考,做出正确的、有价值的判斷。
二、多元思维模型指导下道德与法治课堂重构策略
1.活跃学生感性具象思维
多元思维模型中,感性具象思维是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最基本的思维体现形式。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往往是以感性具象思维为起点的,深度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感性具象思维作为铺垫。感性具象思维是人们借助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整体把握的过程。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思维正处于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阶段,学生对具体、直观的形象依然有极强的兴趣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因子中最活跃的要素,抓住了学生这一关键性要素,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不妨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心理期待着手,借助丰富多彩、直观鲜活的具体事物或形象,给学生以视觉触动,触发他们的感性具象思维。
学生在接触知识、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呈现大多是以感性具象思维为起点的。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悄悄变化的我”,经过一个学期,学生已经逐渐适应了初中阶段的生活,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成长,但学生对自身的成长缺乏认知。为了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教师从学生外在形态着手,展开引导。“这节课我为大家邀请来一位小模特,看看这位小模特的成长过程吧!”学生非常期待,快速进入观察状态。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切入。教师展示的小模特虽然挡住了脸,但学生或多或少的能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从直观形象的感知中学生对小模特的变化有了精准把握,感知理论信息的热情逐渐被激活。
传统说教、灌输知识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要想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窠臼,必须以学习主体的需求为设计起点,采用直观展现的形式,引发学生深度探索热情,让学生在视觉感官带动下,调动身体其他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启动感性具象思维,顺利进入知识感知状态。
2.锤炼学生分解归类思维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元、灵动的特点,学生感性具象思维很快被激活,认知得到充分启动。思维的开启只是初始阶段,要想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处,必须展开不间断的引导,明晰学习活动方向。初中阶段涉及到的知识更加丰富、繁杂,面对众多知识点,学生很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状态,在错误学习方法的影响下,记忆效率低下,毫无探索知识的兴趣,学习活动陷入恶性循环。课堂教学效果的呈现需要正确学习方法作为辅助,记忆背诵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如果只是为了识记知识而背诵,学习品质自然无从谈起。记忆需要巧妙设计,有效对接。要想快速记忆知识,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在分类归纳中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记忆知识,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道德与法治科学具有独特性、专业性特点,涉及到的知识面较为广泛,需要记忆的知识零碎、繁杂,但又极具系统性。学习“我们的情感世界”,情感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面对复杂的情感变化,学生很难精准把握。为了给学生以更具体化的引导,教师适当举例,从教材中寻找切入点。学生很快就梳理出常见的几种情感类型,如道德感、责任感、恐惧感等。纷繁复杂的情感让学生逐渐产生了畏惧心理,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区分,教师及时引入情感的主要分类,给学生以方向指引。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形式,但教师对常见的情感类型进行有效梳理、归类、剖析,让学生在杂乱中找到引线,很快厘顺了知识。
每个知识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知识点的组合构建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对知识展开吸收探索中,学生必须具备分解、组合、剖析、归纳意识,从整体到局部地分解知识,再从局部到整体,将知识进行有效组建,对不同知识的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清晰全面系统把握,这样的知识探究才是真正科学高效的。
3.凸显学生理性统筹思维
知识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全面、系统地把握。这时就要运用到理性统筹思维。理性统筹思维是理论思维的现代形式,也是高阶思维的具体体现。所谓的理性统筹思维是指将事物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全面谋划的基础上,平衡各个发展环节,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从教材本身的设计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在呈现过程中秉承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基础性的知识安排在低年级,契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到每一册、每一单元的知识呈现,也都是环环相扣,逐步延伸的过程。在对文本内容展开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理性角度,从宏观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先对文本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可以先对单元主题有清晰把握,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再对文本的框架结构展开梳理,最后借助具体知识点,完成文本内容串联,将文本框架与知识点形成有效融合,完成教学对接。
统筹思维的呈现需要量的积累。教师不妨先由整体切入,搭建起整体框架后,再对具体知识进行精细化理解,完成知识深度整合和探研。学习“法律保障生活”,教师没有直接切入文本内容的阅读感知,而是从题目着手,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看到这一课的主题后,你认为编者会阐述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议论纷纷,进行揣测。如有的学生从法律的作用和价值角度出发,进行猜想。猜测活动结束后,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搭建文本整体结构和框架。这一课主要是从法律的特征和法律的作用这两个层面出发,展开系统化论述。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让他们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展开摸索。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学生不仅完成了文本内容的宏观构建,还对细碎化的知识点有了准确的把握。
学生理性统筹思维的产生需要教师做出科学有效的预设。初中生往往将关注点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缺少大局意识。教师借助问题导思的形式,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整体,让他们在聚焦文本核心知识点的同时,将文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调文本各要素、知识点的感知发展。
4.发展学生逆向递进思维
学习本质上就是个性化的认知过程。初中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逐渐增强,然而在考量和权衡过程中,学生的切入视角存在差异,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为了提升学生思维维度,教师不妨打破旧有的感知视角,引导学生从结果切入,“反其道而思之”。当学生从正面难以突破时,将思维延伸到相反的方向,获得的视角不同,自然也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感受。
发展学生逆向递进思维是形塑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必须适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中。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教材中都是从正向的角度展开叙写,阐述集体生活对自身的积极影响。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引发他们独特的感知,教师将消极的个体融入集体生活中,借助真实的采访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我们今天要采访的对象是王某某的妈妈,她主动找到我们班的节目组,要为我们班级点赞助威,到底是什么事情触动了她,让她做出这一举动……”采访节目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中拉开了帷幕。案例呈现出来后,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是从正向的角度展开剖析,这时教师提出假设,给出相反切入视角。“假如没有集体生活,王某某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学生,他们积极有序地讨论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探讨中,学生进行认知交互,逆向思维逐渐生成。
从问题的相反面展开探研,促使学生树立崭新思想,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一些看似繁杂的问题也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课堂展开趣味设计,时不时地进行课堂翻转,打破传统学习模型限制,及时融入相关案例,让学生在多重体验中生成独特感受,借助逻辑论证推理,助力逆向思维形成。
5.升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
小学生具象思维占优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也在高速运转,抽象思维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还属于经验型的抽象思维。教师要抓住初中这一有利时机,不断锤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文本深度探索中获得更丰富的认知。相对于小学阶段,初中课程难度系数加大,主要体现在学科课程增多,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增强。为了更好适应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的引导也要进行转型升级。尤其要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出发,展开具体化、针对性引导。初中生思维活跃度较强,但不够稳定,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针对学生短板,教师要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运动时,着力培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摆脱素材的限制,从现象出发,捕捉事物的本质,发现生活的真谛。
触碰到知识的本质属性,学习活动就成功了一半。抽象逻辑思维就是对知识本质属性的探索过程。学习“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课中法律属于抽象概念。如何讓学生对抽象概念有具体化的理解,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此,教师直接将知识学习融入生活中,借助实例呈现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法律的作用有更清晰明了的认知。如在学习“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这一小节内容时,学生对自身的特殊性没有清晰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播放校园欺凌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校园欺凌的可恶,引发他们保护自己的欲求。然而单纯依靠武力保护自己是不科学的,由此引出法律的价值和作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实践运用中,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快速提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将学习融入现实、服务生活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理念的落地需要学科教学作为依托。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蕴含丰富的理论知识,思维缜密度和逻辑性较强。学科属性为教学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挖掘生活积极因子,将其与知识学习互融互通,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完成了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形式。
立场决定观点,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取决于他们所站的角度。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存在巨大差异。为了客观公正的对事物展开评判,面对同一个知识点或者问题,要学会多角度多立场看问题,尤其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剖析时,更应如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社会性、生活性特征明显。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出发,引导学生生成多重思维能力。感性具象思维、分解归类思维、理性统筹思维、逆向递进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都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在初中法治课堂中有意识地采用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运用,无疑能够给他们带来强烈情感冲击,做出更理性的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促使他们的思维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用教材教”再出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理解与课堂重构[J].中小学德育,2018(05).
[2]袁小梅.对“生命的思考”单元课程知识的合理重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4).
[3]袁清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反思与重构[J].现代交际,2021(12).
[4]扈文杰.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做合一”活力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