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源于兴趣,归于生活
2023-06-21潘纹
潘纹
【摘要】近年来,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备受幼教工作者的推崇。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从研究教材到真正地研究儿童,作为教师需要真正理解孩子,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关键词】儿童视角;回归生活;主题教学活动
一、从游戏—生活—学习的活动设计中尝试
有一天,在开展角色游戏时,鱼丸说昨天晚上看到一个新闻,里面有一个交警叔叔晚上还在上班,因为红绿灯坏了,夜晚马路上的车辆很多,造成了交通拥堵,所以交警叔叔要去加班。今天他也想来当一个交警,让教室里的路不会堵,就这样,鱼丸找到了一些小椅子,排成了十字型的马路,然后拿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手工纸开始了他交警的工作。由此关于“交警”的主题活动在游戏中生发。
1.源于兴趣,归于生活,鼓励探究
在游戏分享环节,笔者问鱼丸今天交警工作怎么样,他说今天工作时来不及切换红绿灯,因为三张不同颜色的手工纸拿在手里,但只有两只手,一直循环换纸就很忙了,这时班级里的孩子们纷纷给鱼丸想办法,有的说可以弄块木板把“红绿燈”贴在上面,这样就不会很忙了;还有的说可以脖子上挂一个哨子,吹了就是绿灯可以走了,不吹就不能走;还有的说可以找个伙伴一起帮忙……交流中朵朵突然说到,我们可以去马路上看看交警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可以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这是个好方法。于是隔天周末,孩子们就开始让爸爸妈妈带着一起去路上寻找交警了……
其实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就是在把自己从生活中看到的已有的经验拓展开来,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把生活中看到的事情说出来、做出来,也能去很好地模仿,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们自发地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想去探索了解时,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引导以及帮助,站在儿童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探索问题。
2.交流互动,游戏再现,活动再生
教师在儿童视角下的主题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发展的需求,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如孩子们在周末的观察中,发现交警会在人多或者人少的马路上有不同的指挥动作,人们不看红绿灯就看交警的指挥开车,而且交警会边做不同的动作边吹着口哨。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有的还拍下了视频和照片,其他孩子跟鱼丸说,你在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像这些交警一样,做些指挥交通的动作……孩子们讨论得非常激烈,积极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基于孩子们观察的这些内容,结合角色游戏让孩子们自发设计游戏情节,基于儿童的需求设计了这节中班音乐活动“小交警”,主要是让幼儿在“小交警”的游戏情节中,尝试用手势动作表现出节奏感。并且扮演小交警的游戏,能让幼儿对马路上的交通规则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个活动中比较难的地方在于感知节奏,教师让儿童尝试用手势动作表现节奏感。
二、从失败—观察—再试的音乐素材中调整
第一次试教时,孩子们前期有去了解过交警的工作,知道他们指挥交通时的一些基本的手势动作,但是对于交警指挥时边做手势边吹口哨的行为是不太明白的。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先是游戏导入,跟孩子们玩开汽车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二个环节就是整个活动比较难的部分,让幼儿扮演小交警听辨音乐节奏,尝试用手势动作来表现节奏感。
活动中,孩子们在第二个环节欣赏音乐、感知节奏中,有几段音乐是比较混乱的,笔者先放了一遍音乐,让幼儿去听,然后问幼儿:“你们在这个音乐中听到了几段呀?”幼儿没有回答,笔者又说:“那我们再听一次吧。”然后又播放一遍音乐继续提问:“这个音乐中有几段呢?”有的幼儿说是有3段,有的幼儿说有4段,还有的幼儿说有5段,然后笔者又说,你们都有不同的答案,那带着你们的答案我们一起来听听到底有几段音乐呢?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原本觉得播放一遍音乐幼儿应该能识别出三段明显不同的音乐,但是在当天的试教中,孩子们对于分辨几段音乐这个环节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教师一遍一遍播放音乐,让幼儿去思考、去听辨。
这次活动后笔者一直在思考,若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想,怎么样可以听辨音乐呢?一个早晨,笔者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突然发现孩子们对于自己熟悉的音乐不管怎么变换,都能轻易地辨别不同,例如他们知道这个音乐是要分散游戏,这个音乐是要收教学玩具,那个音乐是要做操前准备了,那何不试试用孩子们熟悉喜欢的音乐先让他们听辨呢?从儿童视角重新去更改材料,幼儿熟悉的材料和内容更吸引幼儿的探索兴趣,有利于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笔者马上选取了一个平常幼儿园每天都会播放的收取运动器材的音乐,这段音乐和小交警音乐有相似的节奏点,节奏上有快慢的变换,非常适合这次活动。
经过这次的调整,在第二次试教中,孩子们对于自己熟悉的音乐更认真,而且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也更加熟练了。所以,教师有时候真的要从孩子的兴趣点或者根据身边熟悉的材料去开展活动,孩子们才会更喜欢,更感兴趣。
三、从分析—思考—支持的儿童视角中尝试
1.转变视角,积极尝试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基于儿童视角”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教师会因为观察到个别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就主观地认为这也是其他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像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对于交警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索发现的问题,而教师也能马上识别幼儿最感兴趣的内容,支持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最后开展和实施基于儿童视角的主题活动,这就是教师转变视角的结果。如若教师没有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儿童视角”的内涵,仍然用成人的确定性去代替幼儿的无限可能性;二是折射出教师的专业短板,即尚未萌发观察幼儿的愿望,未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更缺乏理解幼儿的能力。
2.了解兴趣,家长参与
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主题预设“你想知道关于什么的秘密”“你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等开放性话题与幼儿展开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对主题的已有经验,捕捉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其次,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家园沟通共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发布亲子任务、亲子问卷调查,或者邀请家长一起拍摄照片和视频,家长不仅能够了解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一些学习过程,也能和孩子一起参与主题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最后,在主题活动的推进下,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活动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等,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兴趣点及探索欲望,从而最终分析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的各类问题,并加以解决。
3.支持幼儿、引导幼儿
教师作为观察者,一定要理解活动中幼儿正在做的事,了解他们想法、兴趣和需要,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小交警”活动中,笔者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无条件去支持他们的探索,坚持“基于儿童视角”这一理念,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在一旁引导、帮助。在主题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去观察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帮助幼儿。
同时教师也要思考儿童视角到底是什么?笔者不断在“小交警”活动中反复试教、调整教案、再试教、再调整,一次一次的试教都是为了让幼儿的发展更好,孩子们不会的地方是为什么不会?教师该如何调整环节中的问题、环节中的游戏、环节中的互动等等。教师要真正立足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深入研究幼儿,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基于儿童视角”开展活动,更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要从成人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和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倾向、能力水平、发展需要,回归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切基于儿童视角开展,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让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措施,让孩子们在高质量的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汤菲红.以幼儿为本位视角下的主题活动[J].家庭·育儿,2020(01).
[2]李江美.围绕幼儿兴趣点的再思考:以儿童视角的立场[J].学前教育,2022(17).
[3]梅子怡.从幼儿视角出发,让幼儿园班本课程更加多彩[J].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