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历多元体验的过程,让量感可“量”

2023-06-21王烨婷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3期
关键词:量感核心素养

王烨婷

【摘要】文章以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千米的认识”为例,浅谈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如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历多元体验的过程,建立对千米的量感,发展量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多元体验;量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千米的认识”为例,浅谈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如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历多元体验的过程,建立千米的量感,发展量感的核心素养。

一、案例背景

“千米的认识”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内容,除了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正确地进行千米、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以外,还需要亲身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长”,初步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米、厘米、毫米3个长度单位。他们能通过测量常见物体等活动,建立1米、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过“千米(公里)”,但由于“千米”是一个较长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故他们对于“千米”的认识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还未建立起量感。因此,在本节课的环节设计中,主要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在直观感悟、操作体验、多元感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运用,对1千米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多维度地建立对千米的量感。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感受身边的1千米、2千米。

(1)提问:想象一下从我们学校往西出发,到哪个建筑物大约是1千米?

A.学校—金谊广场

B.学校—三林中学

C.学校—老校区

(2)交流:(播放视频)从校门口出发到三林中学大约是1千米。

(3)估测:校门口到金谊广场的路程?从新校区到老校区的距离又是多少呢?(地图展示距离)朝这个方向到哪为2千米?请同学在地图上指一指。

(4)课后活动:从校门口往东出发,大约到哪是1千米?到哪是2千米?有兴趣的同学放学可以走一走,再次体验千米距离的内涵。

以学生熟悉的地标为参照,感受距离校门口1千米的距离,并将其作为本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对1千米的长度产生直观的认知,初步建立千米的量感。

片段二,间接类推,感知1千米。

(1)讨论:按照课前走200米的步数和时间,推算你走1千米需要的步数和时间。

(2)预设:因为1千米里有5个200米,所以只要把走200米用的时间和步数乘以5,就是1千米需要的时间和步数。

(3)交流:推算1千米需要走的步数和时间的方法。(板书:步数时间约16分钟;步行步数约2500步)

(4)小结:看来计步、计时都是丈量路程的好方法,它能帮我们简单估测所走的路程。

(5)课后活动:放学后请你数一数从学校到家走了多少步?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上述体验、感受、类推的过程中,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积累“量”的经验,丰富对千米的认识,发展了量感的核心素养。

片段三,结合生活实际,多维度感知1千米、几千米。

(1)提问:刚才我们知道从我校到三林中学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把这个长度竖着放有多高?

(2)介绍:中国最高的楼,上海中心大厦,它的高度是632米。1千米比上海中心大厦还高300多米。

(3)介绍:中国石油钻井深度大约是8千米,在2019年就获得了亚洲第一。想象一下往地下8千多米有多深?这个距离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4)介绍:中国的国界线总长是5万多千米。1千米很长,但对比1千米和中国国界线的长度,又显得很短。

学生对于千米量感的建立,不仅需要横向上的感知,也需要有纵向上的感悟。通过展示中国高楼的高度、石油钻井的深度等,引导学生知道千米不仅可以作为长度单位,也可以用作高度和深度的单位。之后,又对比1千米和国界线的长度,感受“长与短”的相对性。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多维度地感知千米,再次丰富对千米的认识。

三、案例反思

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本课中引导学生经历多元体验,使量感可“量”。

1.直观感悟,积累测量经验

学生通过在一年级时学习的米、厘米、毫米3个长度单位,知道小朋友臂展大约是1米、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圆珠笔的笔尖宽度大约是1毫米。有了这些参照物,在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对比。但由于1千米的长度较长,学生很难直接通过这些参照物进行比较。

因此,笔者思考设计了这样的过程:从学校出发的一条直路上有3个标志性建筑,请学生估算哪个建筑距离学校约1千米。估算是运用长度单位时一项重要的技能,但实际观察之后,发现学生对较长距离的估算普遍存在很大的偏差。所以可在教學中录制一段从学校出发的行驶视频,在距离学校300米、500米、1千米的地方分别做上标记,并在地图上加以验证。学生通过视频感受身边1千米的具体长度,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将抽象化为具象并得以内化。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将此段路程作为参照物并加以运用,并通过多次的直观感悟更全面地建立千米的量感,积累了测量经验。

2.操作体验,感受度量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数学教学大纲中也强调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性。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课在课堂上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千米的长度呢?为此,教师设计了3个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参与“量”的过程,并引导他们多方面地体验千米的长度,形成千米的表象,发展量感素养。

首先,学生亲身感受“1千米究竟有多长”是建立量感的基础。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在课上真正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走1千米。所以,布置了一个课前预习作业:学生在还没有学习千米的情况下,以米为单位,先体验走1000米,在体验中初步建立了千米的量感。

其次,测量体验是形成量感的重要环节。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真正展示1千米的长度,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操作体验:通过观察10米的距离去感受1千米的长度。课堂中请10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感受10个1米合并起来是10米。学生通过闭眼想象,感受100个这样的10米合并起来是1千米,在脑海中再次建立对千米的认知,将其感知并内化,强化千米的量感。

最后,通过间接类推,深化对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走操场一圈200米的步数和时间,计算得出自己走1千米大约需要的步数和时间,将算出的数据和家长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走1千米需要的时间,对于千米的认识也上升到了一个更加理性的高度。

学生经历3个不同形式的操作环节,对千米的认识逐渐加深,感受度量在生活中的意义。

3.多维感知,深化量感理解

教材中对千米的引入是用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环形跑道的长度,关于千米的应用和练习也大多都是描述水平方向的内容,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误解:是否垂直方向的高度需要其他的单位?因此,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展示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学生不太熟悉的石油钻井深度,来体现千米不但可以用作长度单位,也可以用作高度、深度单位等。

总之,量感的建立,不但能帮助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测量问题,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本课通过经历多元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并感受千米,多维度地建立千米的量感,优化学生解决长度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以后的学习建立量感基础。

【参考文献】

[1]纪爱君.浅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8(02).

[2]周敏.长周期作业:量感培养的有效路径[J].小学数学教育,2021(20).

猜你喜欢

量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
兼收并蓄
数学实验赋予儿童“量感”以生长的力量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