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2023-06-21林雪莲

新教育·科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林雪莲

【摘要】项目化学习与数学学科教学对接,其适合性更高,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项目化学习机制进行优化设计,整合项目内容、设计项目情境、组织项目活动、创新项目评价,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学科学习核心,在创造性学习中形成学科基础认知。学生进入项目化学习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必要调整,能够创造丰富学习动机,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应用

所谓项目学习,是指对一个特殊的任务进行多种操作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渗透项目化学习内容,利用情境设计、资料整合、活动组织、评价创新等环节,优化项目化学习设计和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探索行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情境设计,明确项目任务目标

项目化学习不是单纯布设一些任务,教师需要有计划、有设计、有组织地展开教学设计,将项目化学习看成是一项系统性学习,不仅要准备适合的项目内容,还要设计明确的项目学习目标,提出细节要求。特别是项目化学习情境设计,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顺利启动学生数学思维,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学生项目学习现实做精准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确保项目化学习程序顺利打开。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学生对测量操作比较熟悉,能够运用直尺测量一些物品,但操作中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差,这说明学生测量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设计了更多实际测量的任务,要求学生展开集体行动,看谁测量更为准确。学生做好测量准备,教师对测量方法进行集中梳理,给学生提供学习借鉴机会。测量课桌、凳子、黑板、教室门窗、课本、文具盒等,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环节,记录下测量结果。在集体展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集体展示,并自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测量误差,归结误差产生原因,给出具体的纠偏措施。学生对测量操作比较感兴趣,对测量误差也比较敏感,都能够主动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到原因。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探索情况展开对应指导,学生回馈主动积极,为学生展开学习讨论提供必要信息支持。经过一番集体讨论,学生展开学法研究,其感知体验更为丰富。

教师设计实践操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行动,需要有创新指导的主观意识。学生测量必然会产生一些误差,教师抓住这个环节进行深度设计,组织学生展开误差分析活动,要求学生找到误差产生原因,还要给出具体的对策,这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

二、资料整合,规划项目探究方案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研究,规划项目化学习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确保其学习效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对接学情进行资源整合行动,结合校本课程和网络信息展开信息素养优化处理,可以为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提供信息支持。项目化学习需要诸多内容和数学案例素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搜集行动,其激发效果更为突出,学生回馈主动,促进其学科核心能力的成长。

学生对数学训练案例、数学训练任务、数学活动都比较有责任心,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任务布设,以项目化学习形式推出,学生能够主动进入到学习环节,在探索性学习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如教学“时、分、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定项目学习任务:其一,观察钟面,说出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其二,一分钟之内,可以做多少次深呼吸?写出多少自然数?写几个汉字?其三,你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学生进入任务执行环节,教师对学生思考和讨论情况做观察,及时做出具体的指导。学生观察钟面没有太多困难,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比较多,对钟面时针、分针、秒针关系比较熟悉。在一分钟能够做多少事情这道题目操作中,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教师对各种答案做梳理和归结,专业评价学生学习表现。师生互动和谐,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围绕学生生活经历展开项目任务规划,其适合性更高,学生积极回应,展开生活化学习,学习体验开始丰满起来。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展开数学任务梳理,其学习认识更为全面。从教师设计问题任务情况可以看出,其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环节后,其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因为有诸多项目任务组成,学生需要做系统规划和操作,这对全面形塑学生学科基本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比较敏感,教师针对性设计学习任务,其训练价值更为丰富。

三、活动组织,践行项目学习目标

项目化学习是一项系统性学习,教师围绕活动形式创新展开教学安排,组织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环节,在创造性探索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问题讨论、生活观察、实物展示、案例搜集等,都属于项目化活动范畴,学生对这些学习活动有比较强的期待,教师从学生探索实际出发展开设计,能够创造崭新学习契机。

教師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学生感知体验会更为深刻。如教学“倍的认识”,教师先出示一些图片,要求学生做观察,根据图片文字设计,展开倍数的分析。学生对简单的倍数问题比较熟悉,能够一口说出正确答案。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成功激发学生学科思维,教师推出竞答学习任务:大家对倍数问题比较熟悉,同桌两个人合作行动,一个人负责出示题目,另一个人要及时说出倍数,看谁不出现错误,如果对方出现延迟或者错误,进行位置互换,最终看谁正确率更高。学生对竞答规则做梳理,竞答活动顺利展开。教师深入到课堂,对学生学习展开科学评估,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学生设计题目大多与身边事物有关,竞答问题大多没有太高难度,教师对个别情况做梳理,引导学生不能设计太大数据,只用口算就可以解决。学生互动热情,研学气氛活跃起来,教师不时与学生互动,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学生对趣味性学习活动比较有热情,教师适时推出竞答活动任务,将学生带入项目化学习环节之中。学生认真研究项目任务设计规律,结合身边实物进行问题设计,创造不少倍数判断机会,学生从倍数竞答活动中获得丰富认知体验。教师围绕项目化学习展开训练组织,利用活动任务进行具体调动,为学生带来实践探索机会。从学生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学生回馈主动,其训练效果显著。

四、评价创新,深化项目实践认知

项目化学习效果如何,教师要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科项目化学习带有任务群性质,学生要经过反复思考和操作,对学习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和探索,在学习成果验收环节,教师推出一些个性化评价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其激发效果也会更为丰富。学生对教师评价比较敏感,教师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设计,对学生形成感官触动,以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创新评价形式,将评价渗透到项目化学习环节之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学习体验,其学习效果会更为突出。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教师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利用方格纸画出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以及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其异同点。如果要计算图形的周长,应该如何操作?学生进入任务之中,先画出图形,然后进行观察,开始集体研讨活动,说出这两个图形的异同点,最后是计算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有客观分析,组织学生展开创意性思考,逐渐找到学习的感觉,给出纠偏建议。经过一番学习和讨论,学生逐渐找到学习要领,其学习体验认知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推出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积极响应,主动进入到研学环节,获得更多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对应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都对学生学习心理形成冲击。学生对教师和同学评价都比较敏感,自然会做出积极回应。学生从教师和同学评价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并自觉进行学习反思,主动修正学习行为,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项目化学习不是教师单纯布设学习任务,也不是学生自主训练,而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互动交流相结合,在广泛讨论中形成学科认知。

项目化学习与数学学科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机制展开优化设计,推出项目化学习活动,组织项目化学习探索行动,其调动效果显著。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比较熟悉,教師在情境设计、内容筛选、活动组织、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深度研究,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自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爽,许红梅.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09).

[2]林慧君.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与启示[J].亚太教育,2022(08).

[3]林素娟.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10).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