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普唑仑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3-06-21赵笑妍尚平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阿普根治术肺癌

赵笑妍 尚平平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开封 475000

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1]。目前,针对早期肺癌患者,临床多以肺癌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切除病变肺组织可有效抑制病情恶化,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积极化疗对延长其生命周期有重要意义[2]。肺癌根治术的技术操作较为成熟,在我国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因担忧手术风险或术后康复进程,多数患者术均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1]。此前,临床多通过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干预,但其实施效果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3]。阿普唑仑为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效果[4]。本研究主要探讨阿普唑仑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25 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45~75(60.44±5.36)岁,病程1~4(2.53±0.46)年,肺癌病理分期[5]:Ⅰ期32 例、Ⅱ期30 例,病理类型:鳞癌32 例、腺癌30 例;观察组63 例中男40 例,女23 例,年龄47~73(61.25±5.41)岁,病程2~3(2.49±0.55)年,肺癌病理分期:Ⅰ期34 例、Ⅱ期29 例,病理类型:鳞癌30 例、腺癌3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要点[6];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认病灶尚未转移,符合根治术治疗指征;③病理分期均为Ⅰ期、Ⅱ期;④均已知悉此次研究试验目的及内容,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病灶已发生远处转移的中期、晚期肺癌患者;②肺癌根治术禁忌证;③感染性症状或免疫功能异常;④凝血功能异常或明显出血倾向;⑤依从性差,不愿配合完成研究。

本研究经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00212)。

2.方法

2.1.对照组 根据手术室安排确认患者具体手术时间,应用相应焦虑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结合评估结果,通过个体化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对于肺癌及根治术的相关认知,缓解焦虑情绪,嘱其完成相关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测,明确手术指征后即可禁食、禁水准备手术。手术步骤:(1)于腋中线上下两端各对一条肋间神经注射0.75%罗哌卡因5 ml(厂家: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107;规格:10 ml∶100 mg)+2.5 mg 地塞米松(厂家:吉林精优长白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1529;规格:2.5 mg)实施肋间神经阻滞麻醉。(2)手术操作:于患侧胸部作3.0 cm 小孔作为主操作孔,作1.5 cm 小孔置入胸腔镜观察病灶,切除相应病灶并完成淋巴清扫后关闭术孔,术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背景剂量设定为10 ml,2 ml/次,锁定时间为48 h。

2.2.观察组 术前采用阿普唑仑片(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20;规格:0.4 mg)辅助手术治疗,于手术开始前2 周即予服用阿普唑仑片,0.4 mg/次,3 次/d,持续用药至术前1 d 后停止用药,并再次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其余干预措施、手术流程及麻醉方案同对照组。

3.观察指标

3.1.术前焦虑状态 于手术开始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8]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其中SAS 包含20 个条目,均按1~4 分计分,总分80 分,分值≥50 分认为存在焦虑症状,50~59 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 分表示中度焦虑,>69 分则表示重度焦虑;STAI 包括状态焦虑、特质焦虑2 个维度,各维度均包括20 个条目,均按1~4 分计分,分值越高提示状态或特质焦虑症状越严重。

3.2.术前、术后应激情况 于术前1 d、术后首日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检测样本为抗凝、离心处理后的外周静脉血清,检测设备为美国BECKMAN COULTER 公司提供的AU58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催乳素(PRL)3 项,其中NE 参考值为0.5~5.0 mg/kg、Cor 参考值为<400 nmol/L、PRL 参考值为1.61~18.77 mmol/L。

3.3.术后机体康复情况 (1)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9]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VAS 量表满分10 分,7~10 分表示剧烈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1~3 分表示轻微疼痛或无痛;(2)同时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

3.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嗜睡、皮疹、共济失调4种。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2.0 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比较(表1)

表1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比较(分,±s)

表1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比较(分,±s)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术前采用阿普唑仑片辅助手术治疗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362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22±5.7644.49±5.333.2930.001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状态焦虑40.36±5.3344.46±5.494.237<0.001特质焦虑41.35±5.4645.11±5.473.846<0.001

经不同药物配合治疗后,观察组术前1 d 的SAS、STA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应激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应激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应激情况比较(±s)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术前采用阿普唑仑片辅助手术治疗;NE为去甲肾上腺素,Cor为皮质醇,PRL为催乳素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362 NE(mg/kg)术前1 d 1.22±0.361.26±0.270.7020.484术后首日14.23±5.1617.44±5.283.438<0.001术后首日4.32±1.065.77±1.366.655<0.001 Cor(nmol/L)术前1 d 177.44±20.26180.33±20.350.7960.428术后首日376.45±50.61405.33±50.123.2050.002 PRL(mmol/L)术前1 d 8.74±1.259.03±1.321.2610.210

术前1 d,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日,观察组的NE、Cor、PR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两组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情况比较(±s)

注: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术前采用阿普唑仑片辅助手术治疗;VAS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住院时间(d)6.64±1.237.88±1.465.174<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362 VAS评分(分)4.11±1.245.63±1.276.771<0.001胸腔引流量(ml)88.45±10.4793.11±10.362.5010.014拔管时间(d)3.61±1.224.77±1.484.785<0.001

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术后24 h内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4)

表4 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术后首日,观察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肺癌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对抑制病情恶化、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10]。但研究指出,肺癌根治术的疗效除受个人身体素质、医生手术操作、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影响外,与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联[11]。术前焦虑是一种特发于各类重大外科手术前的不良心理,术前焦虑患者平日多无精神障碍,其焦虑症状发生与惧怕手术风险及担忧个人预后等原因密切相关[12]。肺癌患者普遍存在术前焦虑,其发生率为10%~50%,如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焦虑进行有效缓解,仍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3]。

既往,临床通过积极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但传统干预方法的效果受多种主观性因素影响[14]。此前,有学者通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予患者服用阿普唑仑后,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认为将此药用于辅助外科手术在避免术前焦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1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药物配合治疗后,观察组焦虑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阿普唑仑为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苯二氮䓬受体,其中一型苯二氮䓬受体可影响焦虑状态,二型受体与骨骼肌肉松弛密切相关,激活一型受体可对患者产生显著的抗焦虑效果,激活二型受体则可产生较强的镇静效果[16]。阿普唑仑通过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受体相结合而增强对神经突触的抑制效果,可有效降低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此药还可直接作用于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从而产生显著的镇静、抗焦虑效果[17]。同时,阿普唑仑还可促使中枢神经氯通道开放,使得细胞迅速达到超极化状态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强的抑制效果[18]。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此药配合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应激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此药对改善患者术后应激状态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患者术后应激水平得到明显下降后,其对应的疼痛情况可有效缓解,术后康复进程也可明显加快[19]。故观察组术后康复进程更快。阿普唑仑为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苯二氮䓬类药,随着药物剂量增加、药效作用增强,患者可能出现过度镇静或昏迷,与一般安慰剂相比,此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甚至共济失调症状[20]。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此药配合肺癌根治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应用此药缓解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显著、安全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阿普唑仑辅助肺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未针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系统评估,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未来临床可在本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术前应用阿普唑仑对患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阿普根治术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怀念哑巴阿普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