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2023-06-21晏兆津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

晏兆津

摘   要:基于2006—2020年间东北三省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辽宁省在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绿色发展方面领先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三省份耦合度均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进入互促共赢阶段。基于此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0-0087-0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绿色金融成为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桥梁。自“十三五”时期绿色金融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以来,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1]。2020年《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出台,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金融改革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2]。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深度融合,将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双碳目标下产业降碳减排绿色转型的潜力巨大,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协调发展是实现东北三省经济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以东北三省经济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东北三省经济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学者对绿色金融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从不同的角度对绿色金融与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宏观经济发展层面探讨绿色金融发展问题

苏静(2022)对“十三五”时期的绿色金融改革成效进行了总结,认为绿色金融无论是在政策体系方面还是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及绿色金融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3]。朱兰等(2022)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认为对照双碳目标绿色金融体系虽然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引领作用增强,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如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强化、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撑不足等挑战和问题[4]。王彬等(2022)对“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改革的思路与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构建绿色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绿色金融改革的法律保障等应成为未来改革创新的重点[1]。

(二)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影响因素的测度研究

乔琴等(2021)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加快,而东北地区发展仍较为滞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地区金融业的发展都对绿色金融的发展产生显著影响[5]。周新苗等(2021)利用FAVAR模型研究认为,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以及金融行业绿色转型对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正向拉动作用,其中政府引导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短期影响较大,金融行业的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长期作用[6]。周广澜等(2022)对我国绿色金融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绿色信贷在我国绿色金融资源投入方面占主导地位,财政支持对绿色金融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7]。王君萍等(2022)对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认为总体来看绿色金融水平较低,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分异显著,从东部到中部到东北部再到西部地区呈现递增的特征,绿色保险、绿色社会投资和碳中和金融支持率是影响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8]。

(三)对绿色金融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

董晓红等(2020)认为,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大,空间联系不稳定[9]。蔡强等(2022)认为,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10]。李江涛等(2022)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对绿色金融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认为,绿色金融对工业产业环保改造与技术升级具有较强的边际效应[11]。

总体来说,学者对绿色金融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研究,但对东北三省绿色金融的关注度不高,特别是对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的双向互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东北三省为研究主体,分别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發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

二、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分析

(一)绿色金融是经济绿色发展的动力

绿色金融是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传统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业态融合的产物,在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2]。通过提供绿色金融产品或服务,支持绿色低碳项目的发展,进一步优化配置资金要素,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具体来说,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绿色金融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多种金融工具推动资金要素的优化配置

通过对高污染行业企业限制贷款或采用惩罚性的高利率,提高高污染行业的融资成本,对绿色低碳行业企业给予贷款优惠等措施,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绿色金融通过对资金要素的重新配置,降低高污染行业的贷款规模,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政府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资金缺口,还能够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发展方向转移,带动绿色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绿色发展。

2.绿色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一方面,企业若要进行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则需要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而绿色金融对绿色技术、绿色低碳行业企业的政策倾斜,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增强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波特效应;绿色金融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发挥碳减排效应;通过正向溢出效应,将碳减排效应辐射到周边地区[13]。另一方面,绿色金融通过差别化的信贷政策,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更多考虑绿色产业,积极发展绿色低碳项目,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绿色发展韧性的提升。

3.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的促进

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有一定的信号传递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支持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向绿色产业流动,促进绿色资金向绿色项目倾斜。

(二)经济绿色发展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

区域经济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政策方面,国家重视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为绿色金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济绿色发展催生大量的绿色融资需求,使绿色金融规模不断扩大,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绿色金融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与此同时,经济绿色发展带动了产业的绿色创新,促进了绿色金融资金效率的提升,为绿色金融业务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绿色发展也进一步改善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降低了绿色投资风险。此外,区域经济绿色发展也使得绿色金融人才素质得到显著提升。高校通过对绿色金融人才的培育力度增强,积极促进金融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发展。

三、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

(一)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在借鉴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实际,以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与获取难易程度,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金融发展子系统评价(F子系统)指标体系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E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两部分。

根据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五个维度构建绿色金融子系统指标体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目前统计数据中并没有直接对绿色金融的相关统计,因此本文对绿色金融的各维度指标进行间接度量[2,14]。绿色信贷利用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占比、绿色信贷规模两个指标衡量,其中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占比为六大高耗能产业利息支出占工业产业利息总支出的比重。由于东北三省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因此本文对绿色金融的综合评价中暂不考虑绿色证券这一指标。绿色投资的衡量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比以及环保税(费)两个指标。在绿色保险方面,由于我国环境责任险2013年才开始征收,政策实施较晚,考虑到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利用农业保险深度这一指标近似地反映绿色保险水平。碳金融指标的衡量采用单位GDP的碳排放量。

本文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创新系统三个方面构建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指标体系。经济系统方面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个指标。

其中,人均GDP为以1952年为基期进行消胀处理后的结果,利用泰尔指数来度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指标[15],泰尔指数计算过程如公式(1)所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利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来衡量;环境系统方面包括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能源强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工业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等五个指标,其中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为复合指标,具体计算方式如公式(2)-(5)所示;創新系统包括R&D经费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因此,得到绿色金融与地区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泰尔指数计算如下:

其中,TL表示泰尔指数,Y表示产业产值(i=1,2,3),L表示不同产业的就业(i=1,2,3)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计算如下:

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cos-1(cosθ1)3 +cos-1(cosθ2)2+cos-1(cosθ3)(4)

其中,α,β,γ为各地区煤炭、油气及其他能源消费占比。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选取2006—2021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工业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东北三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等。

(三)F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1.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FE系统选取的指标存在着指标量纲不一致问题,因此,为更好消除该原因导致的误差,对FE系统指标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指标系统中不同指标的属性,分别按照公式(1)(2)进行处理。

FE系统正向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FE系统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m代表评价对象的数量,n代表评价指标的数量,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i=1,2,3,…,m;j=1,2,3,…,n)。

2.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运用熵值法确定绿色金融子系统(F子系统)、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E子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指标熵值

根据熵值计算公式,令z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则有:

其中,y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当eij=0时,令eijlneij=0。

(2)計算第j个评价指标权重

设wj为指标j的熵权值,即指标j的权重,则有:

式中,0≤ωj≤1,且满足■■ωj=1。

3.FE系统耦合协调度测算

对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测算包括对绿色金融子系统、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内部协调度计算以及FE系统的整体协调度与耦合度的测算。

(1)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测算

定义子系统指标值为xij(i=1,2;j=1,2,...n),序参量为xj=(x1j,x2j,x3j)T,序参量的有序度为Rij,当Rij=■时具有正向影响,当Rij=■时具有负向影响(xmax、xmin分别表示子系统稳定状态下的指标的限值),则子系统内部协调度为:

其中,Ui=Fi,Ei∈[0,1](Fi,Ei分别为绿色金融子系统、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度综合反映了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内部协调度的取值越接近1,说明内部协调度对子系统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越高。

(2)FE系统耦合度

根据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评价计算得到FE系统的耦合度为:

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的系统耦合度Ci取值范围介于0—1之间,Ci的取值越接近于1,说明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越大,整体系统越趋近于有序结构;Ci的取值越接近于0,说明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之间耦合度越小,整体系统越趋近于无序状态[14]。

(3)FE系统协调度

根据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系统的内部协调度以及FE系统耦合度,进行线性加权得到FE系统的协调度Ti为:

其中,α、β分别表示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协调度以及FE系统耦合度的重要程度。本研究认为,子系统内部协调度与系统耦合度同样重要,因此设定α=β=1/2。γ、δ分别表示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在FE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本研究认为二者同等重要,因此设定γ=δ=1/2。FE系统的协调度介于0—1之间,协调度越接近于1,说明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越高。

(4)FE系统耦合协调度

由于耦合度模型主要反映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但是耦合度的高低不能直观地反映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两个系统的不同发展程度的组合有可能会得到相同的耦合度,如果仅仅依靠耦合度模型直接得出两个系统的耦合程度,就有可能会出现与现实相违背的情况。因此,根据东北三省各省份FE系统耦合度、FE系统协调度,计算得到F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i为:

参照相关研究,确定F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四、结果与分析

(一)FE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熵权法计算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绿色金融子系统F、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E的子系统内部协调度、FE系统协调度、FE系统耦合度以及FE系统耦合协调度,分别如表3、表4、表5所示。并利用表2中对耦合协调度等级的划分标准进行耦合协调度判定。

(二)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分析

分别根据表3—表5绘制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绿色金融子系统与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变动趋势总体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从绿色金融子系统来看,辽宁省F子系统内部协调度水平要高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绿色金融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2006—2013年辽宁省治理污染投资占比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峰值,2013年以后逐步降低了治理污染的投资占比,使得绿色投资的数额呈现下降趋势;2006—2013年农业保险深度不断增加、单位GDP碳排放不断降低,使得绿色金融内部协调度在2013年以后出现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趋势相对较为平稳,并且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内部协调度水平。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子系统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14年和2017年出现相对较高的峰值,2017年后绿色金融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2014年黑龙江省开展较为严格的环境监察,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占比大幅度上升,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环境治理目标;2017年农业保险取得长足发展,农业保险深度大幅度增长,使得相应年份的绿色金融内部协调度显著提升。吉林省绿色金融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于辽宁省与黑龙江省,主要原因是吉林省在绿色投资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绿色信贷规模与另外两省相比相对较低,治理污染投资占比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弱势。从绿色经济发展子系统来看,辽宁省E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经济绿色发展子系统自2006—2020年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辽宁省近年来经济绿色发展持续向好,内部协调度水平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发展到接近1的高水平,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趋势。而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情况,并且子系统从相对较低的内部协调度水平发展到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这两个省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经济绿色发展呈现出较强的潜力。

(三)FE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根据表3—表5分别得到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分别如图2—图5所示。三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变动趋势对比如图5所示。从图2—图4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吉林省以及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呈现出较高的耦合水平,虽然在某些年份略有下降,但是长期看处于高度耦合阶段,说明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来看,三省份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水平呈现出从相对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说明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越来越好;各省份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辽宁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从相对低水平逐步提高,2013年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2013年后略有上升,说明2006—2013年期间是辽宁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间磨合阶段,所以这期间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是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步提高的,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效果越来越显著。2013年以后辽宁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处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趋于稳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耦合协调度从中级协调向良好协调再到优质协调发展,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突出,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和促进作用,经济的绿色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长期保持着良好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吉林省来说,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之间的协调度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从中级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并长期保持增长状态,说明二者之间相互磨合与协调发展的能力较好,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相对于辽宁省与吉林省来说,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趋势。2017年耦合度、协调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均达到峰值,是由于2016年黑龙江省积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在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积极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引导信贷投放在农业领域保绿色、保有机上,在工业领域积极运用环保底线思维,促进工业技术改造与绿色升级,同时积极支持新业态的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机制,并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绿色金融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使得2017年二者的协调度、耦合协调度达到峰值。但是经济绿色发展对绿色金融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使得2017年以后二者的协调度、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一直维持在良好协调状态。从图5三个省份耦合协调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一直高于吉林省、黑龙江省;黑龙江省耦合协调度略高于吉林省,但二者都是长期处于良好协调阶段,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五、結论与建议

(一)结论

2006—2020年东北三省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其中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创新系统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东北三省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发展相对不够稳定,受制度与政策的影响较大。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发展推动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将成为东北三省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6—2020年,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逐步进入共赢发展阶段,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绿色金融对东北三省经济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辽宁省在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绿色发展方面都领先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增速排序依次是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在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度方面,虽然东北三省都处于高度耦合阶段,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但是还应当更加充分地调动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二)建议

从前文对东北三省绿色金融与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来看,绿色金融在如今经济绿色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绿色金融的发展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因此,本文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方面,东北三省应着力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绿色金融所涉及的投融资领域制定相应的细分政策,特别是针对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等细分领域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健全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绿色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挖掘东北三省良好的生态发展潜力,探索发行以国家公园、森林资源、林业碳汇等为主体的绿色债券,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东北三省在大力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产品绿色创新,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绿色债券的发行。另外,还要积极加大对绿色金融领域、绿色创新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绿色金融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充分发挥经济绿色发展对绿色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彬,程翠云,杜艳春,等.“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的改革思路与重点任务[J].环境保护,2022,50(5):45-48.

[2]   江红莉,王为东,王露,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碳减排效果研究:以绿色信贷与绿色风投为例[J].金融论坛,2020(11):39-80.

[3]   苏静.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及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9):79-82.

[4]   朱兰,郭熙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J].改革,2022(6):106-115.

[5]   乔琴,樊杰,孙勇,等.“一带一路”沿线剩余绿色金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1(7):120-126.

[6]   周新苗,刘慧宏,唐绍祥,等.不同驱动机制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12):31-40.

[7]   周广澜,徐一如.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绿色金融效率评价[J].上海金融,2022(9):69-79.

[8]   王君萍,刘亚倩,李善燊.“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诊断[J].生态经济,2022,38(10):53-61,87.

[9]   董晓红,年维.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支持水平空间关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0(12):62-69.

[10]   蔡强,王旭旭.空间视角下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江汉论坛,2022(6):21-28.

[11]   李江涛,黄海燕.绿色金融的生态环境效应:双碳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检验[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1):87-95.

[12]   蔡强,王旭旭.空间视角下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江汉论坛,2022(6):21-28.

[13]   高原,申珍珍.绿色金融改革政策的碳减排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849-4859.

[14]   刘大炜,李先东,夏咏.绿色金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J].金融与经济,2021(9):42-50.

[15]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责任编辑   彦   文]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
山东省绿色金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绿色金融发展
银行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议绿色金融的法律规制
浅析中国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