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6-21夏颖婕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武汉市现状

夏颖婕

摘   要:武汉市作为国家科学健身示范城市之一,近些年在市政府的推动下,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取得了阶段性发展。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在社会力量参与、资金投入、决策机制以及人才开发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结合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对策;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25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0-0032-03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健康成为当代人们的首要追求。公共体育服务面向社会大众,关系着全体人民基本的健康问题。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核心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视程度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文调查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

(一)体育场地设施服务

体育场地设施是公众进行体育锻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武汉市以2019年承办第九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大力修建体育场馆、增设体育设施。如今除了汉口片区的塔子湖体育中心、江南片区的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汉阳及沌口片区的武汉体育中心,位于东西湖区的五环体育中心也成为武汉市新的标志性大型体育场馆群。大大小小的体育场馆星罗棋布地分布于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武汉三镇格局。截至2020年底,武汉市共有体育场馆158个,体育场地29 538个,总面积2 349.81万平方米,人均2.17平方米。除此之外,武汉市加快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修建了6 150套全民健身路径、170多个体育活动中心,实现了全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100%覆盖,武汉市“10分钟健身圈”正在形成。

(二)体育组织服务

社会体育组织将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政府与公众有效链接。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扶持和物质支持下,武汉市社会体育组织数量大幅增加,队伍力量不断壮大。目前武汉市共有292个市、区级体育单项协会,4 122个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站点,街道和乡镇的文体服务中心或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0%。此外,武汉市体育局还积极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到武汉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建设中来,将部分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交由一些具有承接能力的体育单项协会来承办。据统计,每年由武汉市体育单项协会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多达上百场,活动内容全面、形式新颖,得到市民们的广泛好评。

(三)体育活动服务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在国家“全民健身”的时代号召下,武汉市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达上千次,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武汉特色的赛事品牌。其中全民健身运动会是武汉市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性体育赛事。2021年武汉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历时6个月,共设32项比赛,其中既有足球、篮球等传统赛事,也有瑜伽、攀巖、障碍越野等新兴时尚运动,全面覆盖了武汉市各层级和各类人群,辐射面广、影响力大,营造了全市热爱运动的良好氛围。2022年,武汉市在继续办好传统品牌赛事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等高水平国际赛事,全力将武汉市打造为“体育赛事之都”,用全世界通用的“体育语言”讲好武汉故事。

(四)体育健身指导服务

科学的体育锻炼需要专业的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经国家认证、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体育指导服务的团体,其数量和质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目前,武汉市共有37 70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147名,一级2 068名,二级9 850名,三级25 641名,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3.3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数量优势明显。此外,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作用,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组织的全方位管理。

(五)体育信息服务

丰富、高质量的体育信息可以在无形中向公众呈现一种体育氛围,增强公众对体育的认知和参与的积极性。近年来,武汉市体育局通过多样化手段增强与市民的互动,全面宣传全民健身运动。例如,武汉市体育局在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实时发布国内外体育资讯,并将官方网站与其他一线城市体育局进行链接,让市民能够了解到公共体育服务的最新动态,知晓相关政策法规;此外,市体育局在官网还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赛事以及国民体质监测报名模块,逐步实现了报名网络化。这些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提高了公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六)国民体质监测服务

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的良好开展,不仅使国家能够更好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也使个人能够通过免费的体质监测更好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目前,武汉市已在市、区两级建立了全民健身监测服务中心,在部分街和乡镇也以江城健身e家、室内体育场馆为载体设立了监测服务站,形成了市、区、街(乡镇)三级监测服务机构并免费对外开放,市民们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方式来进行体质监测。除了推动监测中心基层网点建设外,武汉市还创新国民体质监测模式,大力推进“体医融合”,探索出一种“国民体质监测+健康风险评估+科学健身指导+健康管理服务+健身活动开展”五位一体的科学健身新模式。市民们在进行体质监测后可以立即获取自己的体质监测报告和“运动处方”,监测现场还有来自高校的体育专家对居民进行一对一的解读和指导。

二、武汉市公共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据调查,武汉市居民获得的公共体育服务大部分由政府部门提供,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所需资金也主要来自政府部门。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体育局和各辖区的文体局是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社会体育组织和企业等非政府主体参与明显不足。一方面,武汉市社会体育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强,造血能力差。经调查发现,目前部分体育单项协会挂靠在体育局下管理,其主要负责人也有一些是由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兼任或指派的,实质上还是“政社一体”。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武汉市颁布了一些是鼓励企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政策适用范围过窄、缺乏精细化的补贴标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企业仍需要缴纳高额的税费等原因,企业对参与营利性较低的公共体育服务积极性不高。

(二)经费投入不足

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体育经费与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比例应维持在1%左右[1]。因此,本文根据2017—2021年度《武汉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明细表(项级科目)》,计算了近5年武汉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体育经费的占比,其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武汉市体育经费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大,只有2019年达到2.03%,其余4年皆低于1%。除此之外,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资金筹措渠道也比较单一。据调查,目前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和体育彩票公益金,利用社会资金为居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情况相对很少。

(三)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

目前,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缺乏公众参与。据调查,在武汉市体育政策制定或某项体育措施实施之前,没有在大多数社区进行调查、走访或开听证会,居民参与度较低。而在体育需求表达方面,大多数居民选择口头表达或不表达。由此说明,一方面政府并未将公众参与作为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公众需求表达渠道也不畅通,公众的真实需求不能很好传达给政府,政府只能在掌握有限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形成理性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出现公共体育服务与居民的体育需求不一致、公众满意度不高的情况。

(四)高质量人才资源缺乏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市居民逐渐追求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再仅满足于最基本的体育场地设施服务,这就需要有更多专业从事公共体育服务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公共体育服务本身复合型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公共管理还要掌握体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但据调查,目前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高质量人才更是稀缺。相关管理人员要么只懂管理,要么只懂体育,导致其在制定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规划时缺少系统性思维。而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高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水平的运动员和训练员上,缺少对公共体育服务所需人才培养的关注,人才储备难以弥补现有的人才缺口。

三、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对策

(一)积极培育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

目前,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以政府为主,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既增加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又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因此,武汉市政府应积极培育多元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来[2]。对于社会体育组织,政府对其的管理应做到“政社分离”,充分尊重其独立性,不过多干预。在“放手”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其进行业务指导,通过业务培训的方式增强社会体育组织的承接能力。对于企业,政府应出台并落实好更加精细化的补贴措施,加大财政支持,扩大政策适用范围,降低企业进入门槛,为企业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氛围。此外,政府还可以将高校、个人等主体引导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来,充分利用好武汉市高校雄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增强对志愿者的组织化管理。

(二)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公共事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不仅要完善相关的体育场地设施,还要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落地、组织人才培训等,所需资金是巨大的,单靠政府难以承担。所以,一方面,武汉市政府要重视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投入,提高体育支出在政府公共预算中的比重,保持政府财政投入与公众体育需求的同比例增长[3];另一方面,武汉市政府还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融资平台,重点支持市场力量进行专业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运营,并帮助中小型体育企业解决在融资方面的资金成本压力。此外,武汉市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鼓励社会捐赠,并对捐赠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

为了使公共体育服务更好满足公众体育健身需求,政府必须了解公众真正的需求,让社会大众的声音进入决策体系,建立起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首先,武汉市政府在做出公共体育服务决策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民意监测和需求调查[4]。可以通过社会体育组织,利用其贴近基层、方式灵活的特点来收集公众的体育需求。其次,政府应在分析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多主体的决策咨询体系,鼓励高校、咨询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加入到决策咨询中来。通过召开听证会等民主协商的方式与社会公众平等对话,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兼顾各方利益的最佳方案。最后,政府还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畅通公众线上表达体育需求的反馈渠道。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体育服务专业人才缺乏是目前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针对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武汉市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人才。可以与高校展开合作,开设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联合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公共体育服务专业人才。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目前从事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的人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整体专业素质[5]。另一方面,武汉市政府还要提高待遇留住人才,通过人才津贴、资金补助等方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人才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并落实好人才激励政策,提升社会各领域人才投入公共体育服务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高质量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因此,武汉市政府应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培育多元主体、加大财政投入、扩宽融资渠道、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全面提高武汉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易劍东,任慧涛.事权、财权与政策规制:对中国体育公共财政的批判性阐释[J].当代财经,2014(7):21-32.

[2]   冯加付,郭修金.“一核多元”视角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互动关系及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5):30-36.

[3]   王孝健,武东海.供给侧改革下全民健身需求的特征、问题与发展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2):14-17.

[4]   申顺发,赵强,郭学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与模型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8(9):17-21,27.

[5]   王玉侠,李润中.江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现状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1):29-31.

[责任编辑   彦   文]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武汉市现状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